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智能大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2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智能大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你说的是楼宇自动化吧??/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楼宇自动化中发挥强大的作用
比如控制电梯,防火等,当然也有不足之处,
例如经常发生停电,使得计算机控制失去作用,人员被困在电梯里等事情发生,因此电源应设有冗余!!!
问题多了,一下子说不完

1.是要解决方案吗?

2.如果是问题总结,很难做到全面,要解决方案我到有一个

1 国内外智能住宅小区发展的现状

国际上公认的第一座智能大厦是1984年在美国建成的城市大厦,随后智能建筑在世界各国得
到了迅猛的发展。到1995年底,美国已累计建成了上万幢各类智能建筑,今后智能建筑的比重还
将大幅增加;日本累计已建造了数千幢各类智能建筑,到2000年,日本智能建设的比例将达到65
%以上。
“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智能化办公大楼可行性研究”,标志着我国智能建筑领域
研究发展拉开了序幕。1990年北京的发展大厦被认为是我国智能大厦的雏形。随后,我国智能建
筑的研究、开发与实践开始深入,市场也逐渐形成。目前,我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开放城市如上
海、深圳等地已建成不同类型的智能大厦达几百幢,比较著名的有上海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
中心、广州世贸中心、深圳地王大厦、深圳赛格广场等。
1994年,国家科技部和建设部联合开展了《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项目,智
能化住宅被列为关键技术,表明了政府和建筑行业对智能化住宅建筑发展的高度重视。智能住宅
在我国的初次出现是在1997年。在建设部“’97跨世纪住宅小区方案竞赛活动”中,上海中皇广
场被建设部科技委员会列为全国首家“智能住宅示范工程”,开了全国智能住宅小区之先河。
因为发展时间较短,因此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存在很多障碍和问题,如智能建筑技术和产品
过于依赖进口,国内产品难于立足;智能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缺乏,管理水平较低;设计规范和标
准制定滞后,验收和界定无法可依;政府管理没有统一协调,市场混乱等。
1999年,建设部勘察设计司、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联合组织实施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技
术示范工程。示范工程的目标是,在合理控制造价和执行国家建设标准的基础上,采用现代信息
技术、网络集成技术,通过精密设计、择优集成、精密施工,达到提高住宅使用功能、推进住宅
质量换代、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同时通过示范,摸索出一套适合各地建设,并各具特色的住宅
小区智能化技术示范工程建设的设计、集成、施工等方面的经验,以点带面,在全国有计划地全
面推广。该示范工程的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 我国发展智能住宅小区的前景

2.1 智能住宅小区是我国住宅技术创新的必然趋势
20世纪80年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互联网(INTERNET)技术、计算机集成制
造技术(CIMS)更是发展惊人,人类从此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从智能建筑的发展进程看,它
经历了单一专用系统、多功能系统、部分集成系统、一体化的集成管理系统等几个阶段,每个阶
段都是技术创新的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也进入了大的转型时期,产业技术
创新被提到议事日程。我国的建筑业,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在商业性、办公性智能大厦的建设
上已奠定了基础;在住宅建设中,也初步建立了建筑与结构技术、节能技术、厨卫技术、住宅管
线技术、环境保障技术等体系。因此,把一体化的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应用到民用建筑中,同时采
用其他的最新科研成果来建设智能住宅小区,也是我国技术创新的必然趋势。
2.2 发展智能住宅小区是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世界银行曾对近40个国家的住宅投资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住宅投资是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增加而增加,直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8000~10000美元以上时,才开始减少。我国1997年人均
国民生产总值才860美元,按照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住宅建筑的高潮必将持续几十年。要
完成这么大的建造量,住宅产业现代化是必由之路。
住宅产业现代化,就是要提高科技进步对住宅产业的贡献率。据研究,从1986~1995年,我
国各投入要素对住宅产业的贡献率中,科技进步仅占27%。而按国际惯例,科技进步对产业产值
的贡献率超过50%时,才算是集约型、效益型的产业。因此,我国住宅产业的发展战略,应该放
在用现代高技术来改造住宅产业上。
在1999年7月建设部等颁布的“关于推进住宅产业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我国住
宅产业的目标之一是“到2005年,科技进步对住宅产业发展的贡献率要达到30%,到2010年提高
到35%。”智能住宅小区是集成现代建筑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节能技术、环保技术和新
建材的产物,是建筑技术创新的必然选择。因此,实施智能住宅小区的建设对于我国住宅产业现
代化会起到推动和示范作用。
2.3 智能建筑是我国社会多元化发展的结果
我国正在实施住房制度,由福利分房向货币购房的转变。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
民对住宅的功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家庭经济水平的差异、家庭结构的多
元化,居民对住宅从户型、面积、功能、环境等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第三,随着个人计算机的
普及,家庭工作空间已成为潮流。这就需要住宅产业也要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住宅质量的内
涵从单纯的施工质量向全方位的功能质量转变,住宅价格从单一价格向多元化价格体系转变。科
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结果,是使住宅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家庭住宅从经济适用房到小康住宅再发
展到智能住宅,住房功能由低级到高级、住宅设施由简单到完备,满足了不同收入、不同结构的
家庭的需要。
2.4 智能住宅小区建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我国人口众多,地大而物不博,以快速竭尽自然资源和恶化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产业经
济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我国于1994年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
世纪人口环境发展白皮书),提出了我国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总方向。
在保持住宅产业高速增长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就是实现
住宅产业可持续发展。建成后的智能住宅小区能满足以下一系列要求:人居环境的所有社会功能
首先着眼于现实与未来的平衡,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先导和示范作用;节约能源,节省建材和配
套器材等消耗型资源,如目前的智能大厦已能达到节能30%左右;以人为本,创造人与环境的和
谐空间。

3 加快发展我国智能住宅小区的对策

21世纪的住宅产业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和技术系统工程,而我国的智能住宅小区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要形成住宅产业一个新经济增长点,还需制定相应对策。
1)加大智能住宅小区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对收入高的人群进行智能住宅小区的普及宣传,使智能住宅小区形成市场。如果没有相当数量的用户,智能住宅小区的建设便会只开花不结果,试点示范后就无法推广。
2)加强各类高校、科研院所对智能建筑的基础研究和学科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从事智能建筑研究、教育的人才,要培训一大批从事智能建筑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为智能住宅小区的大规模发展作好技术创新的准备。
3)国家相关部门要统一协调管理。由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目前是各自为政,形成了无序局面。因此,要由建设部牵头,联合电子、邮电、广播电视、公安、环保、电力等部门管理人员、专家和学者,尽快形成全国性的统一专业机构,制定智能住宅小区设计、施工的国家规范、标准,建立资质、招投标、监理、验收、物业管理等制度,把智能住宅小区建设纳入规范发展的轨道。
4)要培育国内智能建筑开发、技术、产品、工程设计和施工市场。随着社会进步,我国的智能住宅小区市场十分巨大。由于目前国内尚没有一家智能建筑技术工程公司能承担大型的智能建筑任务,只能由外国公司总承包。这样的结果一是造价大幅度上升,二是产品兼容性差。大量的事实表明,没有国产化的努力,成本就难于降低,大规模的市场同样难以形成。因此,在大力提倡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产品的同时,国家要制定一定的优惠扶持政策,建立我国自己的专业化智能住宅建设力量,打破国外垄断技术的局面;特别要鼓励房地产开发商推广应用已有成效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使智能住宅小区形成具有综合的技术集成优势,最终解决智能住宅小区的技术障碍和市场推广障碍。

2008高考生物考点分析
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考点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
一、考点在考纲中的地位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主要代谢活动均是在细胞内完成的,因此,构成细胞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学习和掌握其他内容的基础。所以高考题目涉及本专题知识的比较多。特别是两种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在以后的遗传专题中,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等都需要本专题内容作铺垫。该部分内容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全部为必考内容,出自教材必修I。考纲对本专题的要求为: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II);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II);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I)。

二、考点在以往高考中的分值
知识点 考试年份 试卷类别 题型 题号 分值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2006 全国Ⅱ 选择题 5 6
2004 江苏 选择题 1 2
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2007 天津 选择题 6 6
2007 江苏 选择题 10 2
2006 上海春季 选择题 26 3
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2007 广东理科基础 选择题 40 2
2006 上海 选择题 2 1
2006 广东 选择题 27 3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007 江苏 选择题 1 2
2007 上海 选择题 18 2
2006 广东 选择题 1 2
2006 上海 选择题 27 2
2006 江苏 选择题 27 3
2006 上海 选择题 22 1
2005 上海 选择题 3 1
2005 广东 选择题 27 3
2004 广东 简答题 34 4

三、典型高考题题例
1.(2007,广东理科基础)如图所示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其中I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
A.I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
B.I染色体、ⅡDNA、Ⅲ基因
C.I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
D.I蛋白质、Ⅱ酶、Ⅲ激素
【答案】C
2.(2007,江苏)下列不属于植物体内蛋白质功能的是( )
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B.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酶
C.供给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 D.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载体
【答案】C
3.(2007,上海)免疫球蛋白lgG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其中一S—S一表示连接两条相邻肽链的二硫键。若该lgG由m个氨基酸构成,则该lgG有肽键数( )
A.m个 B.(m+1)个 C.(m一2)个 D.(m一4)个
【答案】D

四、命题趋势
考查内容上,根据高考命题规律,涉及本专题的知识主要有: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种类、结构、生理功能,特别是蛋白质与核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合成方式以及两者的关系,蛋白质结构部分的知识点还往往会与后面遗传部分的转录和翻译结合起来一起出题。也可将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与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结合起来考查。
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医学的发展,组成生命的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是必须掌握的内容,这也是2008年高考题的一个方向。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考题也越来越重视能力和素质的考查,随着高考知识的综合性越来越强,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和跨学科知识的综合,都会涉及本专题的内容。所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综合能力的提高。
考查形式上,细胞的分子组成是生物学知识的基础篇章,本专题一般以选择题形式进行考查,试题常考查细胞的化学成分、蛋白质组成、核酸组成及有关计算问题。有关本专题的命题一般难度不大,考查理解与记忆的题较多。因此,要对本专题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深入理解,真正把握基础题的解题思路。

考点二: 细胞的结构
一、考点在考纲中的地位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在教材中属于主干知识。试题中的赋分比例为单科卷一般占15%左右,但难题分布较少,属于送分题目。从知识点的分布看,试题常集中在细胞膜的组成、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及常见生物等。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和功能、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是每年高考必考内容之一。如2005年江苏28题考查了本专题中的四个知识点(细胞核、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2007年山东第6题考查了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该部分内容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全部为必考内容,出自教材必修I。考纲对本专题的要求为:1、细胞学说的建立(I);2、多种多样的细胞 (II);3、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II);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II);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II);6、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II)。

二、考点在以往高考中的分值
知识点 考试年份 试卷类别 题型 题号 分值

多种多样的细胞 2007 北京 选择题 1 6
2007 重庆 选择题 5 6
2007 上海综合 选择题 18 3
2007 山东 选择题 6 4

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007 广东理科基础 选择题 46 2
2007 上海 选择题 7 1
2007 江苏 简答题 35 8
2007 广东 选择题 28 3
2007 上海 选择题 26 2
2007 四川 选择题 2 6
2006 广东 简答题 34 8
2005 广东 简答题 33 5
2005 北京 选择题 3 6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007 全国I 选择题 5 6
2007 江苏 简答题 35 8
2007 上海 选择题 27 2
2007 上海 简答题 33 11
2006 重庆理综 选择题 4 6
2005 上海 选择题 12 2
2005 上海 选择题 22 3

细胞结构和功能 2007 广东理科基础 选择题 38 2
2007 江苏 选择题 8 2
2006 江苏 选择题 28 3
2006 上海 选择题 4 1
2005 江苏 选择题 28 3
2005 广东 选择题 10 2
2005 天津理综 选择题 1 6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007 上海 简答题 39 9
2006 上海 简答题 40 11
2006 上海 选择题 28 2
2006 广东 选择题 2、8 2
2005 广东综合 简答题 43 3
2005 广东 选择题 3 2

三、典型高考题题例
1.(2007,山东)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下列关于结核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布于细胞核内
B.该菌是好氧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该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其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
D.该菌的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分泌运输到相应部位
【答案】C
2.(2007,全国卷I)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C
3.(2007,江苏,8分)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结合下面关于溶酶体(一类含多种水解酶、具有单层膜的囊状细胞器)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起源于细胞器a;e是由膜包裹着衰老细胞器d的小泡,而e的膜来源于细胞器c。由图示可判断:a是________,c是_________,d是__________。
(2)f表示b与e正在融合,这种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特点。
(3)细胞器a、b、c、d膜结构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等。
(4)细胞器膜、_________和_________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模拟生物膜的_____________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答案】 (1)高尔基体 内质网 线粒体 (2)流动性 (3)蛋白质和磷脂 (4)细胞膜 核膜 选择透过

四、命题趋势
考查内容上,从2007年的高考题来看,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及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细胞质基质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不同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协调性、生物膜系统相关知识及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特点及差异。
考查形式上:本专题的高考生物试题有选择题,也有综合性简答题,越来越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归类、比较、识图辨析等题型较多,与其他专题相互关联,主要体现在: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结构及在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功能,细胞亚显微结构(如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与适宜条件下可以完成的过程以及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方面的作用,物质运输与矿质离子的吸收、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等。在解题时,要用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图形、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科学地解决问题。

考点三: 细胞的代谢
一、考点在考纲中的地位
从近几年各种类型考题统计来看,本专题知识在高考中考查分量很重。细胞的代谢是高中生物知识体系的核心,是历年来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由于新陈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与其他专题的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为学科内综合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其次,这部分知识有许多与工农业生产实际相联系的切入点,可以此为背景,进行理科综合或大综合试题的命制。另外,这部分内容涉及生物学实验较多,这些都为高考命题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该部分内容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全部为必考内容,出自教材必修I。考纲对本专题的要求为: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II);2、ATP在代谢中的作用(II);3、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II);4、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作用(II);5、细胞呼吸(II)。

二、考点在以往高考中的分值
知识点 考试年份 试卷类别 题型 题号 分值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2007 广东 6 2
2007 广东 简答题 38 8
2007 上海 32 3
2006 上海 简答题 39 12
ATP在代谢中的作用 2006 广东综合 9 6
2004 广东 简答题 35 4

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和过程 2007 广东理科基础 41 2
2007 四川 4 6
2007 上海春季 24 3
2007 上海 30 3
2006 广东综合 19 3
2006 广东 简答题 42 10
2006 四川理综 5 6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作用 2007 江苏 2 2
2007 上海 6 1
2007 北京 3 6
2007 重庆 3 6
2005 上海 20 2
2005 江苏 3 2
2005 宁夏、海南 2 6

细胞呼吸 2007 广东 3 2
2006 广东 13 2
2005 宁夏、海南 简答题 30 10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2007 山东 8 4
2007 全国Ⅱ 简答题 30 22
2007 上海 简答题 37 10
2006 上海 简答题 36 11
2006 广东综合 19 3
2006 重庆理综 2 6
2006 北京理综 2 6
2005 广东 简答题 37 10
2005 江苏 5 2

三、典型高考题题例
1.(2007,北京)科学家研究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右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Ⅱ和Ⅲ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
B.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I和Ⅱ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不同
C.光照强度为a~b,曲线I、Ⅱ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D.光照强度为a~c,曲线I、Ⅲ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答案】D
2.(2007,山东卷)以测定的C0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
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答案】A
3.(2007,上海,10分)下图表示三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度的日变化,请据图回答。
(1)光合作用速度与呼吸作用速度相等的时刻,a植物叶片出现在________,c植物叶片出现在____________。
(2)在6:00~8:00时之间,单位时间内吸收CO2最多的是_______植物叶片。
(3)b植物叶片在晴天中午光照强烈时,光合作用速度出现了低谷,这一现象被称为光合
作用的“午休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植物叶片一天内光合作用速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图中的结果推测,三种植物叶片一天内有机物积累量多少的顺序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
(6)在一定的CO2浓度和适宜温度下,把某植物叶片置于5千勒克司(光合作用速度44 mg CO2/100cm2叶·小时)光照下14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呼吸作用速度6.6 mg CO2/100 cm2叶·小时),则一天内该植物每25 cm2叶片葡萄糖积累量为__________mg。
【答案】(1)19:00、5:00 10:00、15:00 (2)b (3)中午光照强烈,为减少体内水分散失,气孔关闭,通过气孔进入的CO2量减少 (4)在10:00~15:00时之间,光合作用速度为负值,其余时间为正值 (5)a>b>c (6)78

四、命题趋势
考查内容上,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涉及以下主干知识:(1)光合色素的种类、光合色素的提取、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3)有氧呼吸和无
氧呼吸的条件、反应式、过程;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问题等。
考查形式上,从题型方面,选择、简答、实验等各种题型都有;从试题难度方面,低、中、高难度题都有,而且中、高难度题大多出在与生产实际相关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及实验设计与分析方面。这些题往往与其他相关知识联系,综合性强,思维含量高,如2007年山东第8题就综合考查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本专题知识相互连贯,逻辑性强,与实际结实紧密,富有较强的实用价值。题目常以非选择题出现,在近年来的单科高考试题中,本专题可有2~3个大题,分值可达到30%左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的题目将继续成为2008年高考题重要考查知识点。

考点四: 细胞的生命历程

智能大厦
智能大厦简介

一、什么是智能大厦

近几年来,智能大厦“热”在神州大地已悄然兴起,智能大厦内涵如何,具备什么条件才算是智能大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国内外的有关说法不下十种之多。美国智能型办公楼学会最近给出其定义为“将四个基本要素——结构,、系统、服务、运营以及相互间的联系达成最佳组合,确保生产性、效率性及适应性的大楼。”日本智能型大楼专家黑沼清先生则定义为:“可自由高效地利用最新发展的各种信息通信设备、具备更自动化的高度综合性管理功能的大楼。”国内近年来也出现了所谓“3A 大厦”、“5A大厦”的说法,所谓“3A大厦”是指一座楼宇建筑具有楼宇自动化(BA)、通讯自动化(CA)和办公自动化(OA)系统功能者。所谓“5A大厦”则是除具有上述3A功能外,一些部门或地区出于对建筑管理的不同要求,而将火灾报警及自动灭火系统独立出来,形成消防自动化系统(FA),同时又将面向整个楼宇的管理自动化系统独立出来称之为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MA),合称为“5A”。对于后加的两“A”,又有人认为是指防火自动化(FA)和保安自动化(SA)。且不管这样那样的说法,综合观之,对智能大厦的一般概念通常为:“为提高楼宇的使用合理性与效率,配置有合适的建筑环境系统与楼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与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先进的通信系统,并通过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集成为智能化系统的大楼”。

关于智能大厦,社会上有一种通俗说法:即将大楼内各种各样的控制设备、通讯设备、管理系统、消防系统、给排水系统等装置的信息,用同一种线缆接入中央控制室,大楼的住户可根据需要在所在办公地点添置各种各样的设备并连接于所在场所预先设置的接线装置,这些设备可随意摆放或变换位置,一旦位置确定后,大楼管理人员只需在中央控制室进行相应点及相应设备之间的简单跳线即可使这些设备进入大楼的布线系统,实施控制和管理功能,这就是所谓的智能大厦概念。实际上这种概念并不完全,只是形象地勾画出智能大厦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概貌。一般讲智能大厦除具有传统大厦建筑功能外,通常要具备以下基本构成要素:

1. 舒适的工作环境;

2. 高效率的管理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

3. 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远距离通信网络;

4. 具有多种监控功能的楼宇自动化系统。

二、智能大厦的兴起

1984年1月,美国康涅狄格(Connecticut)州哈特福特(Hartford)市,将一幢旧金融大厦进行改建,定名为“都市办公大楼”(City Place Building),这就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大厦”。该大楼有38层,总建筑面积十万多平米。当初改建时,该大楼的设计与投资者,并未意识到这是形成“智能大厦”的创举,主要功绩应归于该大楼住户之一的联合技术建筑系统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 Building System Co, UTBS)UTBS公司当初承包了该大楼的空调、电梯及防灾设备等工程,并且将计算机与通信设施连接,廉价地向大楼中其他住户提供计算机服务和通信服务,这幢被誉为世界上第一座的智能大厦有些什么特点呢?

1. 最明显而吸引人的效益,是住户不必自购,而以分租方式获得昂贵设备的使用权,即节省空间又节省人事费用。

2. 这幢大楼拥有计算机、专用数字交换机和局域网,能为住户提供话音通信、文字处理、电子邮件、情报资料检索和科技计算等服务。

3.智能大楼内的建筑设备实现了综合管理自动化,使住户感到安全、舒适、方便。

随着,日本于1985年8月在东京青山完成了本田青山大楼,有人称之为日本的第一幢智能大厦。青山大楼的管理、办公自动化和通信网络等设备是运用本田与IBM合作开发的“HARMONY”综合办公系统。

智能大厦即实现了楼宇自动化(Building Automation ,缩写BA)、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OA)、通信自动化(Communication Automation,CA)及布线综合化的智能化大型建筑。
楼宇自动化系统是由中央计算机及各种控制子系统组成的综合性系统,它采用传感技术、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对包括采暖、通风、电梯、空调监控,给排水监控,配变电与自备电源监控,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安全保卫等系统实行全自动的综合管理。各子系统之间可以信息互联和联动,为大楼的拥有者、管理者及客户提供最有效的信息服务和一个高效、舒适、便利和安全的环境。BA系统一般采用分散控制、集中监控与管理,其关键是传感技术与接口控制技术以及管理信息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大厦的基本功能之一,主要包括多功能电话机、主计算机、PC机、数字处理机、传真机、声像处理装置、安全保密设备等多种办公室自动化设备及其配套的各种软件。它具有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图象处理、数据库检索、电子票务、电子邮件、电视会议和行政管理等多种功能,可以使大厦内用户的办公迅速快捷、准确无误。OA系统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为群体决策服务用的各种电子会议系统/室和远程会议系统/室。电子会议室可以为会议参加者提供电子黑板、大屏幕投影装置、会议支持工作站/终端、扩音设备和硬拷贝设备等,不仅有多种形式的声、图、文输入手段,而且有内容丰富的数据库系统和知识库系统实时地支持会议,使电子会议室成为典型的决策室。
通信自动化系统,包括以数字程控交换机(PBX)为核心,以多功能电话、传真、数据终端等为主要设备的楼层局域网和主干通信网。先进的CA系统是应用新的信息技术的基础,它能使电子数据互换(EDI)、电子信箱、可视电话、会议电视和多媒体等进入大厦,使得IB内的客户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智能大厦的发展将大大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模式,使用户真正实现足不出户知天下事、做天下事的愿望。

配置大型服务器,设置好网关,分配ip地址.在加个防火墙

占个座,帮你关注这个问题。

  • 三级网络技术局域网基础:结构化布线综述
    答: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应用成为人们日益增长的一种需求,结构化布线是网络实现的基础,它能够支持数据、话音及图形图像等的传输要求,成为现今和未来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系统的有力支撑环境。 结构化布线系统与智能大厦的发展紧密相关,是智能大厦的实现基础。智能大厦具有舒适性、安全性、方便性、经济性和先进...
  • 论通信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答:大系统特性决定智能建筑的整体性能及智能化程度,因此,将诸子系统进行优化集成,是提高智能建筑智能化程度的主要途径。系统集成是对软、硬件及多元化信息整合的过程,其设计包括:设备的优选、系统软件的集成设计,应用软件的集成设计、管理、组织环节的配合集成等诸方面的内容。在系统集成中,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
  • 我国目前智能小区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答:随着微处理器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国外于八十年代提出了智能化建筑的基本框架;以建筑物内的数字通信设施为核心,配置面向商务用户的安防系统和资源控制系统,并逐渐增加了计算机网络和相应设施,出现了商住融合的概念。九十年代以后,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应用导致了信息社会的实用阶段,并形成了大规模的信息基础建设和电子...
  • 对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探讨?
    答:2.2智能大厦系统集成智能大厦系统集成的概念在中国智能建筑学术领域提出已有多年,智能大厦系统集成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和控制网络技术,把构成智能建筑的各主要子系统的各个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等集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的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该资源达到充分地信息共享,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硬件设备的重复投入,实现真正...
  • 智能建筑工程监理技术现况分析?
    答:有学者统计,目前在我国已经建立起的智能建筑约占全球智能建筑的50%,而我国的大型智能建筑主要是综合性的智能化大厦。智能化建筑集合了多种现代化先进的科学技术,主要有现代网络技术、电子通讯技术、显像技术、计算机技术,而多种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与建筑的弱电系统密切相关,因此,建立起有效的弱点系统是建立智能化大厦的...
  • 求智能楼宇答案
    答:其主要研究内容是:以综合布线系统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桥梁,综合配置建筑物内的各功能子系统,全面实现对通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大楼内各种设备(空调、供热、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公共安全)等的综合管理。二.从实现基本功能出发,智能建筑有几部份组成?其核心是什么?画出系统组成结构图。从实现...
  • "什么是集成,系统集成,网络系统集成
    答:3.局域网络系统集成 局域网络系统集成仅限于计算机局域网。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发展,又出现了智能大厦局域网络系统集成、智能小区局域网络系统集成。 (1)单位/部门/行业网络系统集成 单位/部门/行业网络系统集成主要讨论的内容有:网络互连设备、传输介质、布线系统、服务平台、网络操作系统等。局域网络集成的重点是服务器、...
  • 智能楼宇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技术图书目录
    答:以下是《智能楼宇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技术》一书的目录概览,详细介绍了各章节内容:第1章深入探讨智能大厦,包括:1.1 智能大厦的发展历程1.2 智能大厦的构成模块1.3 智能大厦的核心目标1.4 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大厦中的重要性1.5 系统集成策略1.6 工程设计原则和规范1.7 未来智能大厦的前景预测第2章...
  • 什么是智能建筑?
    答: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建筑物智能化程度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是4C技术(即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控制技术、Communication通信技术、CRT图形显示技术)。将4C技术综合应用于建筑物之中,在建筑物内建立一个计算机综合网络,使建筑物智能化。4C技术仅仅是智能...
  • 智能小区弱电工程设计与实施作者简介
    答:黎连业,拥有南京大学的学历背景,他的专业领域涉及广泛。在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弱电工程、电视监控、电子政务以及信息工程监理等多个方面,黎连业积累了深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他致力于这些技术在智能大厦和智能小区中的实际应用,对网络综合布线、弱电工程和电视监控系统的建设与监理工作有着深入的理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