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历史文化名人?急!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9
宜宾有哪些历史文化名人?

曾任总政治部秘书长的孙炳文
孙炳文,字浚明,1885年(清光绪11年)出生于四川省南溪县的城郊魏家山。有兄弟姐妹十一人,孙炳文排行第九。父步蟾,务农为业,家贫寒,生计艰难,常求助于亲友。他有个富绅之家的姐夫为富不仁,偶有求助,辄遭拒斥。孙炳文屡受其辱,因而对之深恶痛绝,并由此对贫富不均的封建社会萌发出不满情绪。

文坛泰斗阳翰笙
追求真理 投身革命
新文化运动先驱之一、著名革命作家阳翰笙,1902年11月2日(农历十月初八)出生于四川省高县罗场镇。原姓欧阳,名本义,又名欧阳继修,阳翰笙是他的主要笔名。

曾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的余泽鸿
余泽鸿,字世恩,名晓野、因心。1903年2月15日出生于四川省长宁县梅硐乡。
余泽鸿的父亲余淑皋,有田地30余亩,家境宽裕,为人勤朴。其叔余春凯,是长宁县教育界名流,思想进步,倾向革命。余泽鸿少年时代受其影响颇深。
余泽鸿少时聪明、勇敢,勤奋好学,秉性正直、刚强,在私塾馆读书时,反对封建礼教制度。一次,见到老师余永隆打、骂学生,他立即据理抗议。

哲学大师唐君毅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宜宾,山川秀美,物产富饶,历史文化底蕴十分丰厚。以“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理想之人文主义的代表”、“现代新儒家的一代宗师”、“文化意识宇宙中之巨人”而享誉海内外学林的唐君毅先生,即是这方沃土毓出的一位学界泰斗。
唐君毅,1909年1月17日(即农历戊申年腊月26日)生于四川省宜宾县普安乡周坝村水槽头故居。祖籍广东五华(古之嘉应州长乐县,今属梅县)的客家,15世祖宗禧公始由粤迁川南宜宾(清康熙年间),初为人佣工,后业农置田产于宜宾县城柏(树)溪镇金沙江对面之普安乡周坝,自其曾祖父东山先生始尊儒读书,遂成书香。其祖父树寅公,就塾读书,习八股文,未及冠而病殁。祖母卢氏,苦节一生,1920年谢世于成都,后移枢葬于宜宾故里。

川南农民运动领袖郑佑之
郑佑之,字自申,化名尤痴、张裕如、张荣山、张止民。四川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川南党组织的创建人,农民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的开拓者,四川党内卓越的领导人,享有“卡尔”、“马克思”、“农王”的美称。1891年3月13日出生于四川省宜宾县古罗乡一个封建地主家庭。5岁接受启蒙教育,天资聪颖,11岁读完家藏各类书籍上百册,通晓诗文,被乡人誉为“秀才”。曾在荣县五显庙、自贡珍珠寺就读。15岁考入宜宾县高级小学,成绩特好,提前升入叙府联中(现宜宾市一中)。这两所学校的教员,大都有民主主义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有同盟会员在学生中宣传反帝反清思想,鼓动革命。郑佑之在这里受到良师薰陶,为他后来投身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联中毕业后,考入成都四川高等农业学校,选学蒙藏语言文字,立志开发边疆。他勤奋好学,入学不久就撰写出《养蚕新论》等有价值的论文。

曾任红七军军长的张锡龙
张锡龙,红军高级指挥员。宜宾叙联中学、重庆中法大学、武汉黄埔军校留下了他的革命斗争史迹,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后被我党送到苏联学习。曾任红十三军参谋长,红七军军长,红三军团第四师师长等职。他的丰功伟绩将永留青史。

战斗英雄陈绍光
一九三八年农历五月初三中午,宜宾县高洞乡(今属宜宾市翠屏区金坪镇绍光村)牛角咀一户农民家里,一个婴儿降生了,他就是三十二年后我国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战斗英雄陈绍光。

工人运动领袖刘华
勤奋学习 立志报国
一八九九年九月,刘华出生在四川宜宾县泥溪陈车沱的一个佃农家庭。家境虽然十分贫困,但是,饱尝了没有文化之苦的父亲,仍然节衣缩食,忍饥受辱让几个孩子上学。
刘华虽年幼,但有着强烈的进取心,学习上勤奋刻苦,勤于动脑筋,有问必究,从不马虎敷衍,因而学习成绩突出。由于他出身农家,自幼养成了热爱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的优秀品质,他除了课堂上刻苦学习外,有空便到伙房帮助伙夫做饭、挑水、打扫卫生。正当他干得起劲的时候,却遭到一些同学的讥讽和嘲笑。有一天,几个富家子弟学生刮着脸皮说他贱,贱,贱,乡巴佬。当时,他气得脸发紫。但是,第二天他照旧去伙房帮忙,埋头干,不理睬他们。
他有很好的阅读能力,除了老师教的课本,他还阅读了许多古代文学作品,里面众多的英雄形象深深地埋进了他的脑子里。
随着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增长,面对腐朽的社会现实,他开始懂得了一些道理——眼前的社会是黑暗的,人与人是不平等的;国家是破碎的,受帝国主义欺侮的。从此,他的心胸敞开了,脑子里油然升起一种忧国忧民的激情。不知什么时候,他在自己的作业课本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天生我材必有用。”

著名土壤学家侯光炯
侯光炯,著名的土壤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届代表,中共四川省委第三、四届委员。他同时获得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四川省自然科学界精神文明标兵、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以及四川省有重大贡献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六日,侯光炯走完了他人生不平凡的92个春秋。

孤胆英雄金燧
金燧(又名金克伦),1918年出生于四川省兴文县五村乡(今石林镇)红鱼村一个地主家庭,父亲金显模是该村的团总,家中收租400多石,是当地有名的富豪。1934年秋,他背弃了家庭,抛弃了富裕、腐朽的剥削生活,毅然参加了革命,过着枪林弹雨、出生入死的艰苦生活。历任红军游击队侦察员、纵队侦察参谋、川南游击支队队长。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为人民求解放而英勇献身的革命者,他那栩栩如生的形象和惊险的战斗故事,无不使人们敬仰,至今在川滇黔交界一带广为传颂。

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
冲破封建网罗
著名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字淑宁,参加革命后用名一超,在东北从事抗日斗争时化名赵一曼。
一九0五年十月二十五日,赵一曼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县北部白杨嘴村一个封建地主家庭。父亲李鸿绪,曾花钱捐了个“监生”的功名,后自学中医,为乡里看病。母亲兰明福,操持家务,共生六女三男,一曼排行为七。她八岁入“私塾”,学习成绩良好。十三岁时父亲逝去,由封建思想严重的大哥李席儒和大嫂周帮翰管家。

革命先烈李硕勋
投身革命洪流

1903年2月23日(农历正月十六),李硕勋诞生于庆符县城(今宜宾市高县庆符镇)。少年时代的李硕勋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李硕勋8岁时,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清王朝垮台。四川保路同志会、同志军在反清斗争中表现出的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精神,使他深受鼓舞。他自觉剪去长发,穿上新装,表现出大胆的反抗精神。
1918年7月,李硕勋小学毕业。10月,父亲因病去世,李硕勋和二哥李仲耘离家赴成都求学。本打算报考四川讲武堂的他,由于年仅16岁没被录取,遂就读成都储才中学。

英风千古梁伯隆
国共合作兴北伐,冲锋陷阵我辈先;
大业未定遭屠戮,江蒋贼奴实可恨。
吾党楷模在井冈,赤旗挥舞振中华;
工农大众团结起,星星之火可燎原。
奉党指令返天府,与敌苦斗在渝蓉;
大志未成身先碎,流芳百世主义真。
为党为民尽生死,勇斗磨鬼志更坚;
要杀吾头何所惧,共产真理留人间。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是梁伯隆在被敌人杀害前夕写下的就义诗。他在诗中为大革命的失败深感痛惜,同时又热情地赞颂了井冈山的道路,表达了自已为党为革命献身的决心。一种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气概令人肃然起敬,催人泪下。

流芳的人生报告文学 记中国夏橙之父张文湘
春光明媚。江安山野,白皑皑的橙花,开得汪洋恣肆!夏橙枝头,皎洁花团又簇拥累累硕果。花果同枝,是这种晚熟甜橙特有的奇观。三月的夏橙,白花,金果,绿叶;富丽堂皇的夏橙林,掩映着农家的幢幢新楼。一派富足兴旺!
全国夏橙基地县,别有一番气象。
夏橙之乡说夏橙,总是离不开夏橙引种人张文湘。在这片橙林如海的大地上,夏橙仿佛就是张文湘的化身。

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
卢德铭,字邦鼎,号又新,参加革命后改名继雄,四川省宜宾县双石铺狮子湾(现为自贡市沿滩区仲权乡竹元村)人,生于一九O五年农历五月初七日。父亲卢安炳,颇通书理,曾在自流井“有道生”盐号管帐(即当掌柜)。家里有二十石租谷的田地。母亲黄氏,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典型妇女,很懂旧礼教。安炳夫妇一共生了七个儿女,卢德铭是最小的一个

一、孙应鳌 一代帝师
孙应鳌(1527-1586),字山甫,号淮海,溢文恭,明朝贵州清平卫(今凯里)人。著名朝廷大臣、学者、诗人、教育家和贵州教育的先驱。自幼聪颖,好学上进,喜读诗文,善作文章。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公元1546年)举人,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进士,选庶吉士,改户科给事中,出为江西按察司佥事,迁陕西提学副使,晋四川右参政,擢佥都御史,抚治郧阳,后为朝廷大理卿,户部右侍郎,又改礼部,充经筵讲官,掌国子监祭酒事(即全国最高教育行政长官兼全国最高学府校长),后任刑部右侍郎,南京工部尚书等。他当官勤于体察民情,善于调查研究,知识渊博,曾提出"勤学、励政、亲贤、远奸"等事,受到皇帝的重视和采纳。
二、杨龙友 诗书画三绝
杨龙友(1596-1646)名叫杨文聪,以龙友为字,又号山子。明代万历二十四年(1596),杨龙友诞生于贵阳城南郊的石林精舍。故居已荡然无存,大概就是在南明畔某一风景佳丽的地方吧。这里住着一个书香人家,父亲杨师孔是个有学问的人。杨龙友少负不羁之才,文章剑术兼擅其能,尤耽书画,意有所会,即伸纸泼墨,如风驰电掣,不能自休。他自幼癖嗜山水,十岁即从父登临泰山,朝观日出暮谒月为“烟峦翠霭”所迷。天启四年(1624),阖家随父移居南京,住在"二水中分"的白露洲,时年二十八岁。居南京,对秦淮秋月,流连忘返。偕同父亲畅游天台、雁荡,湖光山色,月影松明,冲惟相狎,恰如读旧书,见故人。遍历江浙山水,情随景移,景随情迁,跌宕风流之气,大为抒发,于是为诗、为文、为画,成为誉满江南的风流才子。杨龙友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是一个“得诗画之中三昧”的奇才。
三、周渔璜 黔中诗帅
周渔璜(1665~1714年),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字渔璜,号起渭,一字桐埜,别号载公,贵阳青岩骑龙人。父亲周国柱有四子,渔璜排行第一。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渔璜22岁乡试第一。三十三年(1694年),29岁时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三十六年(1697年)散馆,授翰林院检讨。四十四年(1705年)任浙江乡试正考官。四十九年(1710年)擢升翰林院侍读。五十年(1711年)简任顺天学政。五十一年(1712年)升侍读学士。五十二年(1713年)晋升詹事府詹理,奉命祭禹陵、明太祖孝陵,检阅浙江、江南两省兵。五十三年(1714年),终因操劳过度,年近半百即逝世于任上。
四、郑珍 西南巨儒
郑珍(1806——1864),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生于遵义西乡天旺里一个仅有几亩薄田的农家。自幼勤奋好学,记忆力过人,寓目辄能背诵。为了给他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他的父母在1818年放弃了西乡的田产,把家搬到东乡乐安里的垚湾,靠近其外家居住。他的舅父黎恂,曾任浙江桐乡县令,藏书甚多。郑珍常走读于舅父家。他刻苦研究三十多年,终于在经学方面有了很深的造诣。他在经学和文字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有《巢经巢经说》一卷、《仪礼私笺》八卷、《轮舆私笺》二卷,《凫氏为钟图说》一卷、《亲属记》一卷、《说文逸字》二卷、《附录》一卷、《说文新附考》六卷、《汉简笺正》八卷、以及《深衣考》、《老子注》、《辑论语三十七家注》、《说文大旨》、《说文谐音》、《转注考》、《释名证读》、《说隶》、等等。
五、莫友芝 西南巨儒
莫友芝(1811-1871) 字子偲,号郘亭,贵州独山人。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父亲莫与俦(字犹人),清代嘉庆四年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四川盐源知县和贵州遵义府学教授,著有《二南近说》、《仁本事韵》、《贞定先生遗集》等书。莫友芝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三岁开始识字,七岁诵读诗书。他有感于元晖“竹外山犹影”的诗句,曾用“影山”二字命名其读书的草屋;二十一岁,即考中举人,名冠乡里。官至知县。为晚请宋诗派诗人。
六、丁宝桢 晚清名臣
丁宝桢,晚清名臣,(1820年—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人。咸丰三年(1853年),33岁的他考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自此步入仕途。1863年,43岁的他由长沙知府调任山东按察使,次年迁任布政使,1867年3月晋升为山东巡抚。光绪二年(1876年)升任四川总督。1886年,66岁的丁宝桢死于成都。他在山东做了近10年巡抚,为官廉洁刚烈。其智杀权监安德海一事,令朝野震惊,至今被老济南人广为传说。
七、黎庶昌 晚清大使
黎庶昌(1837—1896),字莼斋,贵州遵义人,是中国晚清时著名的外交家和散文家。黎庶昌六岁丧父,家贫多疾,但却刻苦攻读,寒署不懈。十四、五岁时赋诗作文,犁然成诵,在府、县考试屡获第一。二十一岁即成为府学廪贡生。一八六一年,黎庶昌离遵义赴北京参加顺天府乡试,两试不中。一八六二年,因应诏上万言书论说时事,受到朝廷重视,被赏为知县,派往安庆听候曾国藩调遣。于是,黎庶昌便与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同为“曾门四弟子”,踏上了仕途。曾署理江苏吴江、青浦知县。一八七六至一八八○年,黎庶昌以参赞身份先后随郭嵩焘、陈兰彬出使英、法、西班牙等国,开始其一生的外交活动。一八八一至一八八四年和一八八七至一八八九年,黎庶昌两次以道员身份出任中国驻日本国大臣,为促进中日友好往来做出了卓越贡献。离任时,日本送行的人塞巷盈途,饯行至数百里外。西方各国使臣啧啧称赞,说这是使臣返国从来没有过的现象。
八、张之洞 晚清重臣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清代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生于贵筑县(今贵阳市),7岁时随父到兴义府城就读,13岁始回河北原籍应试,考取秀才;15岁时赴顺天府乡试中举人第一名,成“解元”;26岁考取进士第三名,成为“探花”,授翰林院编修。1867-1873年任湖北学政。1874年起任四川学政、山西巡抚。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因力主抗争任两广总督。1889年7月调任湖广总督。1906年升任军机大臣。在督鄂17年间,张之洞力主广开新学、改革军政、振兴实业,由此湖北人才鼎盛、财赋称饶,成为当时中国后期洋务新政的中心地区。 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九、何应钦 一代枭雄
何应钦(1889—1987) 字敬之。祖籍江西,生于贵州兴义。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1909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在黔军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军参谋长等职。1922年夏任云南讲武堂教务长。1924年春任广州孙中山元帅府参谋。不久,任黄埔军校少将总教官,后兼教导一团团长,成为蒋介石的亲信。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参加平定商团叛乱、刘杨叛乱和两次东征陈炯明。1926年任第一军军长兼黄埔军校教育长。同年7月率第一军参加北伐。1929年任国民党海陆空司令部参谋长。在国民党“三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30年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后任“剿共”军前线指挥。参与对中央苏区的一、二、四次军事“围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主张对日本帝国主义妥协投降,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特别事务委员会委员。1933年任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与日本签订出卖国家主权的《溏沽协定》、《何梅协定》。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暂代总司令职,主张“武力付伐”张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1938年任军事委员会参谋长,负责战时的军制、计划和指挥。1941年和蒋介石一起策划了皖南事变。1944年任中国陆军总司令,指挥了长衡会战和湘西反攻战。1945年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本投降。
1946年任重庆行营主任,后赴美任联合国军事参谋委员会中国政府代表。1948年回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反革命内战,任国防部长。1949年初,蒋介石“下野”时,一度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旋即辞职。后去台湾。1950年任蒋介石战略顾问委员会主席,兼任国民党中央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
十、王若飞 铁嘴革命家
王若飞是我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生于1896年10月,贵州安顺人。他从青年时代起就投身革命,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1923年4月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并转为中共党员。1925年3月回国后任中共北方区委巡视员、中共中央训练部主任。1925年10月至1926年3月任中共豫陕区委书记。1926年调上海任中共中央秘书部主任即秘书长 ,参与处理中央日常工作。1926年下半年到1927年初,参与领导了上海工人第一、第三次武装暴动。1927年起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农民部部长和宣传部部长。
1928年6月赴苏联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后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1931年回国,任中共西北特委特派员,后在内蒙古包头因叛徒出卖被捕。在长达5年零7个月的监狱生活中,他坚贞不屈。1937年获释后,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抗战爆发后,1938年起任中共中央华中工作委员会兼中共中央华北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兼任八路军副参谋长。1940年春至1941年9月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41年至1943年3月任中共中央党务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调查研究室党务研究室秘书。1943年3月至1945年8月任中共中央研究局党务研究室主任。1944年11月起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工委书记,负责主持南方局日常工作。
1945年6月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8月与毛泽东、周恩来一起作为中共代表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1946年1月代表中共方面出席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4月8日在由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于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王若飞以自己的生命,实践了他“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诺言,成为共产党人学习的楷模。

  贵州历史名人:水族人民的好儿子——邓恩铭

  邓恩铭,又名恩明,字仲尧,贵州荔波人,1901年生,水族。五四运动爆发后,邓恩铭积极响应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组织学生参加罢课运动。1920年11月,他与王尽美等组织励新学会,介绍俄国十月革命,抨击社会现状。1921年春,邓恩铭参与发起建立济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同年7月,邓恩铭与王尽美代表山东共产党早期组织,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回济南建立中共山东区支部,任支部委员。1928年12月,邓恩铭在济南被捕。反动派残酷地将他杀害。

  贵州历史名人:王若飞

  王若飞(1896年10月——1946年4月08日)是我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说:“为 王若飞
  了保存一个人的生命,而背叛了千万人的解放事业,遭到千万人的唾弃,那活着还有意思?”

  王若飞生于1896年10月,贵州安顺人。1903年迁居贵阳,随舅父黄齐声生活学习,1915年在舅父黄齐声的带领下,参加“反袁运动”,从此走上革命道路。1917年在黄齐声的带领下留学日本。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五月七日成为中国的国耻纪念日,看着日本人举行庆典,王若飞等义愤不已,愤然离日回国。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1922年6月参与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积极从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王阳明

没有

  • 贵州历史文化名人?急!
    答:贵州历史名人:水族人民的好儿子——邓恩铭 邓恩铭,又名恩明,字仲尧,贵州荔波人,1901年生,水族。五四运动爆发后,邓恩铭积极响应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组织学生参加罢课运动。1920年11月,他与王尽美等组织励新学会,介绍俄国十月革命,抨击社会现状。1921年春,邓恩铭参与发起建立济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 贵州有哪些名人事迹?
    答:杨粲是开创“播州盛世”的英伟人物,他在发展文化的同时,大力振武治军,实施耕战政策,组织训练了一支“寓兵于农”的地方武装。对播民实行亦农亦兵,“且耕且战,得富国强兵之策”。这支训练有素,组织严密的劲旅,在数次内外征战中十分骁勇,所攻必克,军威镇慑邻境,大大加强和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
  • 贵州历史上出现过哪些名人呢?
    答:近代以来,贵州出了不少军政名人:1.张之洞,祖籍河北南皮县,生于贵州兴义,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被称为晚清四大名臣。清流派领袖人物,曾任湖广总督,推进近代化改革,湖北成为开风气之先的地方。2.何应钦,贵州兴义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曾任黔军参谋长。后来任黄埔...
  • 贵州历史上的名人:看完了才知道贵州人这么了不起
    答:贵州一向被认为是蛮荒之地,没有什么历史和文化。实际上贵州历史上也出现过一些比较有名气的人物。这里选入人物都是古代史的,近代以后没有入选,另外,入选的都是贵州本地人,或者在贵州出生和长大的人。至于被贬到贵州的没有写入。 尹珍:西南文化的扩荒人 尹珍,东汉时期,牂牁郡毋敛(正安)人,是...
  • 历史上贵州出现的名人
    答:贵州名人古代历史名人舍人、亡波、尹珍、谢暹、付宝、尹贡、谢元深、田道远、赵国珍、海通、赵主俗、孙应鳌、越其杰、谢三秀、宋昂、宋昱、大明奢香夫人、马士英、何腾蛟、梅友月、朱万年、郑珍、周渔璜、严寅亮、傅玉书、何威凤、唐炯、莫友芝、赵以炯、郑知同、肖光远、莫与俦、黎恺、黎庶蕃、黎恂...
  • 贵州都有什么名人
    答:贵州的历史文化名人有丁宝桢,奈香夫人;贵州的革命英烈有王若飞,杨再林,贵州的科学家有潘大金[(1937—),科学家。贵州黄平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教授、研究员。],龙咸灵[(1911—1993),著名物理学家。贵州锦屏人。原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空间物理研究所所长,原武汉大学物理学教授]。丁宝桢(...
  • 贵州历史上都有什么名人
    答:张之洞: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兴义府,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何应钦: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敬之,贵州省兴义人。王阳明:(1427~1529年),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世称“阳明先生”。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杨龙友:明代著名诗人、书画家。姚...
  • 贵州有哪些名人?
    答:贵州的历史文化名人有丁宝桢,奈香夫人;贵州的革命英烈有王若飞,杨再林,贵州的科学家有潘大金[(1937—),科学家。贵州黄平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教授、研究员。],龙咸灵[(1911—1993),著名物理学家。贵州锦屏人。原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空间物理研究所所长,原武汉大学物理学教授]。 丁宝桢(1820年—1886年)字稚...
  • 贵州出过皇帝吗?有多少?
    答:3、谢六逸:当代外国文学研究奠基人、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4、蹇先艾:当代中国乡土文学代表人物之一、著名作家。5、张谏:明赤水卫(今七星关区)人,贵州第一个进士。张谏于正统四年(1439)己未科取进士,历官顺天府(今北京)尹、太仆卿,为皇家股肱重臣。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
  • 从古到今我们贵州有那些名人?
    答:杨粲是开创“播州盛世”的英伟人物,他在发展文化的同时,大力振武治军,实施耕战政策,组织训练了一支“寓兵于农”的地方武装。对播民实行亦农亦兵,“且耕...2020-12-03 贵州历史上出现过哪些名人呢? 8 2012-08-30 在贵州的历史里出了那些名人,伟人 79 2018-01-10 贵州有哪些古代和现代名人 2013-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