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好在那里?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0
《再别康桥》好在那里?

  《再别康桥》以其独特的魅力把徐志摩的诗歌创作艺术推向了顶峰,它以幽婉深邃,韵致丰赡的美提高着读者的审美力。许多审美者在赏析此文时,或注重它的结构美,或注重它的韵律美,或注重它的图画美,更多的是注重它的意境美,也有欣赏者注意到了它的伤感情调,但似乎是以其诗义美的负性价值见出的,譬如论及本诗消极面时就会提到“伤感” “颓唐”等字眼,其实不然。品读全诗,弥漫在审美者和诗歌文本这种主客对话之间的一种淡淡的伤感情调,会使欣赏者流连忘返,思情翩然。若谈其诗歌美,我们无法回避其伤感情调,于是本论题的讨论就显得非常的必要了。
  一、伤感情调的具体表达
  本诗的伤感情调不是某一句某一处体现出来的,而是渗透融化在诗歌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
  —— — 落寞的形象。读完全诗,脑海里有这样一组抒情形象的动态画面:在灿烂的夕阳、瑰丽的云彩映照下, 一个深怀依恋之情的年轻学子举手劳劳,别情依依地与母校道别,但他又难移寸步,久久地静默地立在校园的小河边,从西天的云彩移目到河畔的柳枝,从河中的水波透视到河底的水草,心中生出无限留恋与感慨,他时而移情于母校的一草一木,时而畅想学子时代的欢乐时光,面呈幸福与微笑,陶醉在昔日的自我之中,但现实的自我却是那么无奈,他神情一下子变得严肃凝重,他在傍晚时分的万籁静寂之中凝视人生,在犹豫、徘徊、一步三回头后,抒情主人公终于再次举手,轻挥一下与母校告别。画面中的抒情形象显得孤独、落寞、心事重重。
  —— — 郁闷的情感。/第四节是全诗的“诗眼”,处于核心地位,诗人真实情感在本节中充溢诗行: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诗句处处都蕴含着、表现着郁闷失望的情感—— — 理想破碎,梦想沉淀。前三节表现的陶醉、眷恋之情是铺垫,面对无限爱恋的又不得不与之离别的母校,加重了苦闷的程度—— — 往昔如此美好,现实如此凄清,前途又无可预测。后三节更是诗人不甘郁闷的挣扎,他忆起当年理想生出、好梦如歌的青春浪漫,是那么的忘情,但诗人心理与情感都极不稳定,倏忽之间他又回到了冷清空寂的现实,万物俱敛:笙箫悄悄,夏虫沉默,诗人的告别也是悄无声息,感情突然收缩。全诗情感跌宕起伏,使郁闷之情表达得缠绵悱恻,缱绻多姿。
  —— — 边缘化的人生态度。本诗写于一九二八年,一九二七年中国经历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中国的政治极其黑暗,许多诗人,如新月派代表诗人闻一多,或抒发强烈的爱国激情,或抨击黑暗的现实,而徐志摩却大多抒写的是与人民生活、与国家前途无紧密联系的个人性灵、苦闷情感,对现实社会的不如意,他更多的是回避,沉浸在过去的生活中(“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留恋在异乡的土地上(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自怜、自舔心灵的伤疤,而不是积极地去抗争和改变黑暗的现实。一旦个人的情感游离于国家民族情感之外,个人的点滴挫折都会被放大数倍而生出颓丧的叹息,进而演变成忧郁无奈乃至消极的人生态度。
  —— — 离别的境象选择。人生自古伤离别。本诗抒写的具体环境是诗人与深爱的母校告别,即使不考虑当时的社会与个人因素,伤感之情也会应境而生。诗人在选择意象时也是颇费心事,从文学传统表达来看,诗中的有些意象蕴含着愁绪,如柳、草、箫、夏虫等。北朝乐府有《折杨柳枝》,或说“柳”与“留”谐音,有表示留念之意。自从在《楚辞·招隐》“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将春草与离别联系起来以后,诗人便多以春草表现离情别绪,江淹在《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熏”,芳草便牵动着离愁别恨。苏轼在《前赤壁赋》描写箫声是“如泣如诉,如怨如慕”,以此来表达愁苦乃至哀伤之情。有意思的是,柳、草、箫都是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典型意象,笙箫洞吹更是中国文人雅士惯用的对内心的孤独悲情的宣泄方式, “一个在中国看来已经完全西方文化的知识者,却会在作别的西方精神家园中点染出东方抒情色彩”。这种手法“十分真切地表现了一个诗人形象化的自我:一个站立于东方与西方、历史与未来、理想与现实、感情与理智的交汇点上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于再别康桥时的孤寂、郁闷、失望、无奈”[1]。
  —— — 一咏三叹的结构安排。诗歌开头第一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与第七节的第一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两句的句式,除了叠字“轻轻” “悄悄”不同,句式完全一样, “轻轻”换成了“悄悄”,画面能够重叠,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无论是人的举止,人的表情,还是作别的举手动作,都更幽静、更凝重。这种构思安排,在结构上照应回环,对离别留恋的情感表达起到了一咏三叹的效果,其情调怎不伤感!
  我们在欣赏本诗之所以能明显感受它的伤感,还在于诗人极其艺术的意象处理。首先是对比的运用:一是浪漫的过去与凄清的现实对比,如“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与“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对现实的无奈。二是母校的美好的实景与自己破碎的梦对比,诗的第二节、第三节,把河岸的柳树比作新娘,使河底的水草彰显魅力,诗人把康河的一切写得这样完美意图何在?第四节似乎做出了注解,第二、第三节是为第四节作铺垫。第四节诗句的字面大意是:那榆树下的一潭洒满夕阳的清泉上,有一些绿色植物点缀其间,如彩虹般斑斓,美妙虚幻,有如无法实现的梦。表面仍在写康桥的景色美,但这些艺术符号深涵的是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失望,尤其是“揉碎” “沉淀”所揭示的情感,在前面完美景色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破碎与伤感。其次,景情同构: “诗人把他依恋的美丽的对象抽象为‘天上虹’ 的艺术符号来加以象征的,然而,这天上虹又是‘揉碎在浮藻间’ 的—— — 这个意象太绝妙了,它是诗人破碎的梦的形式结构的‘同构’ ,它给梦的破碎创造了最恰当的象征形式。”[2]苦闷伤感的情调以含蓄的方式外射出来。再次,移情于景。在诗人笔下,景物的亮度、色彩、人格化程度,完全依赖于诗人的情绪变化。为表依恋母校之情,柳树是“金”色的,像美艳的“新娘”,青荇是“绿油油的”,在水底妖媚地“招摇”,它们吸引着诗人,母校的一草一木都染着诗人的思情;为表梦幻破灭后的苦闷,倒映水面的彩虹不是一个完好的画面,是被“揉碎”的,梦无法与现实“溶化”,只能永远“沉淀”;为表达离别时的“轻轻”与“悄悄”, “笙箫”、“夏虫”乃至“康桥”都通人性似的敛声“沉默”。这种化景物为情思的手法,使得处处景语皆情语。通过具体的意象,我们能更有韵味地领略诗人的情怀。
  二、伤感情调归因
  《再别康桥》诗中流露的伤感情调是徐志摩后期诗歌的情感基调。其根本原因是他的理想濒于破灭。他的人生理想既复杂又单纯,胡适先生将其凝炼地概括为“爱、自由、美”。
  —— — 徐志摩理想中的“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他在康桥留学时,热烈追求他理想中的爱人林徽因,并大胆冲破了世俗婚姻,但恋爱失败。回国后,他又遇到陆小曼并与之勇敢结合,以为此身找到了真正理想的终身伴侣。但婚后的生活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美好,在过了一段激情理想的日子后,平淡、乏味乃至矛盾的生活使他失落和苦闷。在这种心境下,故地重游,触景生情,回忆与初恋情人林徽因的爱应该是一种补偿,而恰巧此时传来了林徽因与他人正式结婚的消息,这一消息把他最后仅存的爱之梦都击碎了。二是对人类怀着人道主义的博爱。徐志摩不希望社会上有压迫、有贫穷,他希望人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社会的不公平和黑暗与他这一理想相差太远了。
  —— — 徐志摩理想中的“自由”主要是实现英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在康桥,他结识了不少英国朋友,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罗素。罗素的先进的民主思想以及他在逆境中坚持自己确认的真理、不向豪门权贵低头的精神,赢得了他的尊敬。英国人的政治,好比白蚁蛀柱石一样,一直啮入它们生活的根里,可以说政治就是他们的生活。英国人是“自由”的,但不是激烈的;是保守的,但不是顽固的。惟其是自由而不是激烈,所以历史上并没有大流血的事件,却有革命的实在;惟其是保守而不是顽固,所以虽则“不为天下先”,却没有化石性的僵。这些是他热烈信仰的“一个最完善的模型,一个理想的标准,也可以说是标准的理想—— — 实行的民主政治”[3]。他带着这样的政治理想回国后,与闻一多、胡适等组织了文艺团体新月社,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他礼赞革命,要冲破现实“黑暗的凶冥”,去攀登“最理想的高峰”。他虽然没有赶上“五四”的狂飙时代,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五四”精神。他拒绝一切现实的东西,追求一种更完满、更超脱的结局。在政治上则左右开弓,以至于有人认为“新月”派是当时中国的第三种政治力量。而在现实面前,任何这类超现实的都是要破灭的。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的专制和血腥统治把诗人的理想更是砸得粉碎,使他的政治理想成了一个难以实现的梦。
  —— — 徐志摩理想中的“美”主要体现在他对一个英国女作家曼殊斐儿的感悟之中。他与她只不过有二十分钟的交谈,但在文《曼殊斐儿》、诗《哀曼殊斐儿》里,徐志摩充分表达了曼殊斐儿是完美无缺的美的化身这一观点。来自女作家的魅力莫名其妙地震撼了徐志摩,使他对美顿悟。徐志摩在《曼殊斐儿》中写道: “美感的记忆,是人生最可珍的产业,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进天堂的一把秘钥。” “你只觉得他们整体的美,纯粹的美,完全的美,不能分析的美,可感不可说的美;你仿佛直接无碍的领会了造作最高明的意志,你在最伟大深刻的戟刺中经验了无限的欢喜,在更大的人格中解化了你的性灵。”在徐志摩攀登美的大厦里,曼殊斐儿的整体美无疑是居于最顶层的美。这种美唤醒了徐志摩无羁的、无限的、席卷一切的情感,并将之转变为一种浪漫主义的情结,不仅在诗歌的创作中而且还在他对“爱”与“自由”的现实实践中,来实现他对情感的需要、对完美无缺的追求。然而诸多不言而喻的因素,呈现在他面前的事物不仅不美反而太丑了,即使在他认为是美的事物也是昙花一现,诸如美好的爱情诱人短暂、彩虹似的政治抱负揉为碎片、美的化身飘然仙逝,等等。这些对诗人来说是多么残酷!`3
  由以上分析,我们也可说徐志摩的人生理想实际上是很单纯的,他的“爱” “自由”的追求是调和融化在“美”这一最高追求里的,如果“爱”与“自由”实现了,他的人生就是无比的“美”了。这种三位一体的人生理想的幻灭,怎还能使他唱出明亮悠扬的歌声呢?
  三、伤感情调的美学魅力
  首先,从其蕴藉丰富看人们的审美理解。伤感情调使本诗境界和情思变得朦胧,在内涵上具有多义性。欣赏本诗有如欣赏李商隐的《锦瑟》,聚讼纷纭,多种笺解,似皆可通。正所谓“味无穷而炙愈出, 钻弥坚而酌不竭”。这种可供多方面体味和演绎的现象,与其伤感情调带来的巨大审美空间直接联系着。
  笔者曾作过改诗的尝试,我们不妨比较一下:
  原诗:第六节: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第七节: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改后诗:第六节:但我不能久留,
  召唤的雄鸡已报晓;

  夏虫也为我送行,
  期待是今晚的康桥!

  第七节: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待我再见康桥时,
  将会披上一身云彩。
  我们可以看出,诗歌改动以后,情调高昂了许多,但和全诗的风格不和谐了,同时还大大地缩小了审美空间:似乎这首诗的情感只关涉到诗人的政治理想。也许还有其他的改法,想来效果也不会好。
  我们通过比较发现,正是徐志摩的多愁善感,乃至带点悲观的伤感情调,与其缠绵细腻的情思浑然一体,才取得了被世人公认的艺术成就,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一千个读者,读出了一千个“哈姆雷特”。至于这一点,我们可从众多的审美者的审美实践得到印证:
  —— — 从诗行中不难看出,诗人那种脱掉一切俗念的凝神状态,是对那些清晨那些黄昏凝神地看着康河的艺术回忆,是对宁静中的心灵中的康桥的灵性印象的捕捉[4]。
  —— — 应该说作者在康桥的生活是多方面的,但真正成为核心的还是他的初恋。明确了这一点去读“作别西天的云彩”将会得到更为深刻的感受..我们认为这首诗与作者和林徽因的交往有密切的关系,是一首爱情诗而非咏物诗。诗作者能惊叹于云彩、金柳、青荇、彩虹、星辉、笙箫等物象而置情感因素而不顾吗?因此,仅把情感因素理解为对母校的留恋而无视里边的性爱因素,那是读不懂这首诗的真谛的[5]。
  —— — 徐志摩“爱,自由,美”的人生理想, “爱”是最核心的内容。得到了理想的爱,人生才是美好的,也才是生命自由的真正实现。因此,从咏唱爱情的角度来说,《再别康桥》更是徐志摩理想主义人生观的真诚告白[6]。`1
  —— — 一九二八年以后,他的思想经过了一番波折之后,当年受“五四”潮流冲击而产生的自发的爱国热忱已消退,他的资产阶级政治理想已完全破灭,他的理想主义四处碰壁..他在理想的追求中感到迷惘,预感到他英国式的理想是无法实现的,但他仍然要执著地追求,于是,他再次到康桥来“寻梦”,而康桥却只能给他以沉默的回答[7]。
  —— — 康桥的景色如此优美,诗人对康桥又有着水乳交融的感情,而现实生活又是那么无奈,与康桥的依依惜别自然就是一件“不快我心”的事,但是,诗人并没有在诗中吐露他的离愁别绪,这种情感很隐蔽,藏在诗中,意在言外..总之,他的诗只在美学品质上接近传统,因此, 《再别康桥》是一首现代版的韵味悠长的离别诗[8]。
  —— — 把《再别康桥》看成是咏物诗、赠别诗、爱情诗或政治诗都有点似是而非。诗中的确描写了景物, 但重心不在景物, 而在情感,它寄寓了诗人对康桥的深深依恋和离别时的淡淡哀愁。它也不是单纯的赠别诗, 康桥之于诗人,它的内涵太丰富了, 诗中的康桥岂止诗人母校而已?说它是“初恋失败的咏叹调”, 更显牵强..我们也不能把它理解为单纯的政治诗, 正如不能把它理解成单纯的爱情诗一样[9]。
  以上人士的见仁见智,都有合理的论证逻辑,这是佳作给欣赏者带来的惠赠。这种美妙的效果除了与诗歌意蕴丰厚的意象有关外,还与本诗的情感基调密切联系着。
  其次,由人生常态情感的凝结看其对现实人们生活的意义。《再别康桥》伤感情调的特点:在情感浓度上,它不是捶胸顿足的呼号,不是痛彻骨髓的哀哭,不是伤心欲绝的呻吟,而是苦闷时的浅唱低吟;在触发情感的诱因上,也不是对某一具体事件的情感表达,而是人生诸多失意后的一种情感凝聚,韵味深长而令人陶醉。它虽然表现于精心创造的艺术作品,却来自于、提炼于深广的现实生活。它体现的是一种人生常态。现实人们的生活中,大喜大悲的情感体验不是经常发生的,而苦恼、忧愁的情感总是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有道是“水不断流,人不断愁”。无论何种职业、何种年龄、何种收入、或者何种社会地位的人,都有烦恼不如意的事情,其原因也许简单、也许复杂。这些人只要有一定的审美经验和审美能力,在吟诵《再别康桥》时,都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情感共鸣,这是外在的东西与审美者内在的情感需求同形同构而产生的美感,它不仅会使欣赏者怡情悦性,还会使其烦杂的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所以,人们爱它、诵它、赏它。伤感情调是美诗《再别康桥》不可分割的“美点”, 《再别康桥》也会因此永远成为人们亮丽的风景。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作者的感情很强烈,表达出了自己对康桥的依恋和热爱。

好在,没有多少人不知道他.

内涵很深,用心去读一首诗,那种意境是不一样的

感情 形式 意境 整首诗有种美的意境 读起来很美

好在:《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

好在,作者用意义深刻的语句来描写他对康桥和家乡秦人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 《再别康桥》让人感到美,美在哪里?
    答:《再别康桥》让人感到美,美在:一、音乐美:富有节奏感,旋律回荡。音韵美:节奏轻快,韵律柔和,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第一节的前三句采用复沓的修辞手法,通过连续使用“轻轻的”这个状语,为诗歌开篇奠定了一种反复演唱般的音乐效果,最后一节的两个“悄悄的”也是一样的效果,并且“轻”和“悄”...
  • 《再别康桥》这首诗美在哪里
    答:《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
  • 《再别康桥》好在那里?
    答:作者的感情很强烈,表达出了自己对康桥的依恋和热爱。
  • 《再别康桥》好在那里?
    答:——— 康桥的景色如此优美,诗人对康桥又有着水乳交融的感情,而现实生活又是那么无奈,与康桥的依依惜别自然就是一件“不快我心”的事,但是,诗人并没有在诗中吐露他的离愁别绪,这种情感很隐蔽,藏在诗中,意在言外..总之,他的诗只在美学品质上接近传统,因此, 《再别康桥》是一首现代版的韵味悠长的离别诗[8]...
  • 《再别康桥》这首诗歌的新颖之处在哪里?
    答:1.音乐美(押韵)A、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以《再别康桥》为例,其押韵,韵脚为:来,彩(ái);娘,漾(iáng);摇,草(áo);虹,梦(óng);箫,桥(áo);来,彩(ái)。每节押韵,逐节换韵,音律和谐。 B、 回环复沓。首...
  • 《再别康桥》推荐的理由,自己想的不要在网上找!!讲出好在哪里,为什么要...
    答:有喜欢的 有不喜欢的,,为什么要理由,这首诗是徐志摩最著名的诗篇之一,抒写了诗人故地重游,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诗人在剑桥留学的两年中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追求个性解放的人生理想,追求“爱、自由、美”的生活理想,追求英国式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理想。然而回国后...
  • 《再别康桥》让人感到美,美在哪里?
    答:解析:《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1928年秋,作者再次到英国访问,旧地重游,勃发了诗兴,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全诗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
  • 《再别康桥》一诗中的“音乐美”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欣赏《再别康桥》这首诗可以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一曲旋律优美的音乐。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诗的首节奏响了全诗的主旋律,乐曲舒缓、轻盈、柔和而略带忧伤,表达了诗人留恋惜别的情绪。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 《再别康桥》中的三美体现在诗中什么地方?
    答:解析:《再别康桥》的诗意美和人情美。第一节写久违的学生作别母校的万千离愁。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生怕打扰了康桥的静谧;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第二节至第四节,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
  • 徐志摩再别康桥 诗歌鉴赏 谁借我参考?
    答:再别康桥》1920年,25岁的徐志摩“摆脱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衔的引诱”,从美国动身,横渡大西洋,来到英国留学。第二年,进入剑桥大学王家学院。1922年学成回国。这一段的留学生活,特别是剑桥美丽的自然景色,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牛刍草声,是我康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