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成绩为什么好多人的语文一卷是0分??????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6
2011年高考成绩出来我的语文是零分怎么回事?教育局的人谁来救我?复读一年就这样被你们灭了!

你可以申请查分。要求出示当天你参加考试的考场记录。如果你考试了,肯定有记录。谁丢了你的试卷,谁负责。至少要弄个水落石出,甚至给你一些赔偿。如果不行,就去报案。 现在呢不闹没人管的。

可能有问题,但复查按我们老师的说法从没有查出问题的,他不可能再把你的试卷翻出来,复查做的工作只是再加一遍分。不过为了心安还是查一查吧!

纵观2014年的高考课标一试卷,在命题形式上继续沿承了以往的命题顺序和结构模式,即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词鉴赏,名句默写,小说阅读,传记阅读,语言文字应用,作文等,分值上继续保持了150分的总分值。在稳定形式的基础上做了适度调整,重在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和基本应试能力。
  全卷分第Ⅰ、Ⅱ两卷,六道大题,18道小题,总分150分,题型和分值分配和2013年保持一致,呈现出平稳的态势,在此基础上做出适当调整。
  一、2014年高考语文课标一卷的基本特征。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的第一题以往是以考查概念为主,2014年变成了“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是在暗含着考查概念,呈现出理论在文内,选项在文外的特征,有效地让试卷向学生的思维和平时知识积累延伸。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选取《旧唐书•于休烈传》,文章在字词上基本不存在难度,第四题由以往的单个实词变成了“双词语”其所考查的四个词中“属文”和“践祚”相对简单,“励精”和“荡覆”还是有点难度;第五题由以往的考查人物性格特征变成了文言断句,文言断句对课标一卷的省份而言,属于陌生题型,目的在于告诉广大师生要全面备考。
  诗歌鉴赏题。诗歌鉴赏选取了一首“闺怨诗”,在理解诗歌内容上应该比较简单,从题型来看,第八题问道“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是典型的篇章结构题,第九题“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是一道考查情感和手法的综合题,就手法而言,实质上考了一个动作描写,难度不大。
  名篇名句默写。这道题在2014年试卷中变化较大,侧重了考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题目给出语境,要求考生结合平日对诗词的理解来填充语句,难度增大。所考查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应该说在书写上难度不大,但要结合语境联想到,还是很困难的。
  小说阅读。小说阅读选择了30年代的革命文学作家叶紫的一篇《古渡头》,侧重考查人物形象,写作技巧和结尾技巧三个方面,难度不大。
  传记阅读。传记选择科学家波尔作为命题素材,主要考查了归纳概括、性格品质分析等题型,难度不大。
  语言文字应用。成语题由以往的辨析正误改为选词填空,所考查的当仁不让、责无旁贷和义不容辞难度不大,可以说从2009年倒2014年间,这是最简单的一道成语题。辨析病句题,语言连贯题,填充句子题和以往的考查相同,难度不大。十七题是一道图文转化题,要求考生将一个框架图变为一段文字,解题的关键在于要读懂图意,这道题的创新性较强。
  作文题。2014年高考语文课标卷一的作文依然采用了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就审题来看,一句“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展现了这道作文题目具有多向思维,只要不脱离原材料均可视作切题作文。总体上有以下特点。(1)暗含时政,巧妙构思。“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比赛项目,说明已经形成了固有的规则,所以作文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探讨“规则”的问题,练习当下的“反腐”大潮,法律本身就是一个规则,而腐败者想尽办法逾越规则。所以说这道作文题时政性鲜明。(2)多向思维,全面立意。站在传统思维的角度,这道作文可以写“坚守规则”,从“互相抱住,转身换位”的角度思考,这道作文可以写“合作双赢”,也可以写“创新思维”,从“引发人们的争论”来看,还会出现更多的立意。(3)辩证思考,写出深刻。材料本身暗含思辨性。就规则而言,要不要突破?当然,好的思维值得提倡,错误的违反规则将会带来无穷的危害,所以说有些规则要突破,有些规则不能突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相对而言,2014年的课标卷作文还是比较容易的,最少不会出现审题偏差的问题。
  二、六大变化归纳:
  1.现代文阅读难度增加,首次出现理论在题内,现象在文外的考查形式;
  2.文言文阅读的实词考查由单词变成了双词;
  3.文言文首次出现了对于文言断句的考查;
  4.名篇名句默写改变常态,形成在语境考查的格局;
  5.成语题改变考查形式,由以往的辨析正误改为选词填空,难度降低;
  6.图文转化题由以往的表文转化、图文转化、徽标解读变为框架图解读,难度增加。
  总体而论,2014年的高考语文课标一卷保持了近年来命题的基本形式,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做出调整,打破了以往年年相似,岁岁相同的状况,让课标卷的语文滋生了活力。
  三、对于2015年高考语文课标一卷的思考。
  2014年高考语文课标一卷的六大变化旨在告诉我们,语文试题的命制是动态的,我们在备考过程中要坚持以考纲为本,努力践行新课改理念,把重心放在提升学生的语文品质上,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充分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识记知识,落实基础。“名篇名句默写”连续多年做到不超越64篇必背内容目的在于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指引学生中学阶段必须积累考纲要求的名句名篇,努力做到会背、会写。2014年的语境考查旨在告诉我们,学生的名句背诵并不是简单地写字训练游戏,而是建立在理解文本含义基础上的识记,这种变化,有利于将中华文化的传统诗词素养落到实处,让诗词文化的崇高精神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
  2、全面备考,不漏盲点。2014年的文言断句题为我们已经敲响了警钟。一个时期以来,高中师生为了应对高考,采取了“考什么讲什么,考什么学什么”的策略,对于考纲中列出的文言断句等不够重视,甚至于在备考过程中直接略去不讲,导致考生知识残缺,这一变化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3、加强积累,培养素养。回观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大都停留在人文素养的层面,引导学生具有诚信、操守、品德等素养,目的在于构建学生优良的品德,和正确的精神价值观,所以学生在平时学习中除了积累必要的语文素材外,还得培养自己的精神,形成独立的人格和品性。
  4、扎实学习,突破模式。语文是没有公式的学科,通过语文学习重在培养自我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写作能力。传统语文学习中,许多老师针对诗歌鉴赏和语言运用总结出了所谓的“意境分析型”、“手法鉴赏型”等基本题型特征,进而构造出答题的模式。回顾2013到2014的考题,在设问方式上更加侧重考生的情感体验,旨在让考生真正走入文本。特别是2014年考卷的第一题,这种理论在题内,现象在文外的考查形式重在引导考生要学会用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了语文学科的实用性。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连续多年的一个模式,势必会将高考语文逼上绝境。2014年高考语文课标卷一在全国实施高考改革的时代大背景下,在诸多专家呼吁提升语文地位的极力鼓动下,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让我们看到语文试题的变化之美。在此呼吁我们的命题人胆子再大一些,努力突破固有的试卷模式,将众多的创新的题型引入试卷,激起多年来沉寂的死水,让真正的提升语文素养,发挥考生的思维能力落到实处。

就这些,望采纳

严重离题或者价值观背离

因为他们付出的努力不够

老师懒

可能真的是系统出问题了

太坑人了,我也0分,我对答案了,怎么可能0分。

  • 2014高考成绩为什么好多人的语文一卷是0分???
    答:3、加强积累,培养素养。回观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大都停留在人文素养的层面,引导学生具有诚信、操守、品德等素养,目的在于构建学生优良的品德,和正确的精神价值观,所以学生在平时学习中除了积累必要的语文素材外,还得培养自己的精神,形成独立的人格和品性。4、扎实学习,突破模式。语文是没有公式的学科...
  • 为什么语文成绩会在高考中占很大的比例?
    答:因为语文是这几个科目里面比较简单的,适当的提升信心,而且改起来比较困难,需要早一点来考 语文是语言和文学、文化的简称,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文学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此解释概念较狭窄,因为语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艺文(文学、曲艺等),还有很...
  • 为什么语文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答:二是先考语文有利于缓解考生的紧张情绪面对决定我们人生走势的大考,高考在大部分人心里的分量还是非常重的。很多人要高考之前都容易失眠紧张。面对高考,不管平时再淡定的孩子也会紧张。语文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比较没有压力的,毕竟从小学到大。考试的内容也较为熟悉,考生正常不会因为心理波动影响语文成...
  • 为什么有的考生高考语文成绩不理想?
    答:2. 理解能力不足:高考语文考试强调对文本的深度理解,需要考生具备很高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些考生可能对于文本的理解能力不足,难以通过语文考试。3. 写作表达困难:高考语文考试中,作文是重要的一部分。有些考生可能在写作表达方面存在困难,难以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4. 学习方法...
  • 大多数人高考的成绩中语文是最好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答:1 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对文学热爱,语感好,记忆力都非常强,体现在理解文本块,背书快,还记得牢。一些重点段落、古诗、文言文当堂学完当堂就能记下。并且他们的记忆力好到是一直可以牢记于心不忘的。我想这些孩子除了脑袋里的记忆细胞比较发达,更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背诵的方法,也就是学通了,学懂了...
  • 为什么语文成绩在高考里占那么重要的比例
    答:当然,还存在另一些客观的因素,比如语文是我们的必修课目,并且他是我们的母语,在我们的语言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考试顺序也一定程度的反映了语文的重要性。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先考语文也是一种习惯,不仅是高考,对于中考或者情商学校组织的紫色考试中,语文也是首先被安排排的科目一,似乎经常的...
  • 为何高考语文成绩最高?
    答:我们经历过高考的人,大多有这样的感受,考完语文以后都觉得考的不错。但是考试成绩下来,分数就有了很大的差距。语文这一科,永远让你有一种成功的感觉。不至于让你因为考这一科,而对后来的考试产生太大的情绪的波动。从而影响其他各科的考试成绩。第三,这是有考试的时间所决定的。高考考试的时候,...
  • 为啥语文成绩在高考中占这么大的比重呢?
    答:因为咱们好歹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能看懂汉字,写对汉字。语文是有一定基础的。比如写作文吧,你再不济,也会网上崩俩字写写,心态还是不错的。比如以这几年高考作文题目为例啊,2022年有关《红楼梦》的一个材料作文 这你思路转换一下,《红楼梦》是啥?这不咱国家传统文化吗?这不就暗示你要写...
  • 为什么高考语文成绩普遍偏高?
    答:将语文放在高考第一科目,说明了对她的高度重视,这是必然的。不仅作为母语,语文受到重视,在学习考试阶段,语文更是举足轻重。为什么很多同学的理解力不行,就是因为没有把语文掌握好,导致题目读不懂,自然不会做题。语文不是呆板的科目,平日里要多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 为什么高考语文成绩最高?
    答:其次就是学生们“共识”的原因,语文估分很困难,学生的心理波动并不大,语文的自由发挥空间很大,而且阅卷老师会考虑高考的重要性,给到学生最大的“优惠”。这样一来,考生能够带着比较“愉悦”的心情进入下一场考试,不会影响后面数学考试的发挥。最后一个原因,应该从侧面来解读,数理化生的难度着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