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秋到战国经济结构有什么变化,怎样看待呢?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21
春秋战国的历史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历史大变革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崩溃,封建制度确立。这一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在以下方面:

(1)经济上: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我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北方成就更为突出。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期, 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变法确立了下来。

(2)政治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战争的结果加快了统一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变革的步伐。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在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建立起来。变法最彻底的秦国,成为各诸侯国中实力最强者,后来发展成统一的核心力量。

(3)文化上: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隐藏在这一过程中并构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则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也导致思想文化的繁荣。

2、比较春秋时期争霸战争和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异同

(1)相同点:①都有扩大地盘、掠夺人口的目的。②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在影响上,都是大吞小、强凌弱,减少了诸侯国数目,加速了奴隶制瓦解和促进了封建制形成。同时不可避免给人民生活、生产造成巨大破坏。

(2)不同点:①战国兼并具有封建兼并战争性质,而春秋争霸仅是奴隶主大国争霸战争。②春秋争霸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成长。而战国兼并战争在转化为封建统一战争后,导致一个封建大帝国产生。

(3)诸侯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各民族逐步融合,人民都渴望统一,这样就形成统一的趋。

3、比较春秋改革和战国变法的不同,并分析其不同的根本原因

(1)不同:春秋改革的目的是富国强兵,为争霸奠定基础;内容为任用贤才,改革内政、生产、军事;特点是在维护旧制度前提下进行。战国变法的目的是建立、巩固地主阶级专政,完成统一;内容为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实现中央集权;特点为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

(2)原因:生产力水平不同。春秋时期,奴隶制仅仅开始瓦解;战国时,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阶级力量增强。

4、对诸子百家思想的认识

(1)老子政治思想的实质及影响: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面对着变革的社会,他的主张实质上代表了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尽管当时没有统治者会采纳他的政治主张,但他的思想在后世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社会动荡之后(特别是在西汉初,其思想一度成为统治思想),社会需要休养生息,老子的无为思想为经济的恢复,社会的安定、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无为思想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消极的一面。

(2)如何认识孔子的阶级实质:

教材有言,孔子主张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面对着社会的变革,显然孔子同老子一样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所以孔子周游列国,没有一个国君采纳他的主张,最后郁郁回到鲁国,安心教书育人。

(3)如何评价墨家思想:

墨家反映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主张兼爱非攻有进步的一面,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在阶级社会无法实现。

(4)孟子思想的实质及地位:

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其根本目的不是为百姓考虑,是为统治者长治久安计,他的主张代表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但是面对着你死我活的兼并战争,如何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孟子的思想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司马迁评价孟子说“迂远而阔于事情”。孟子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是后世“民本”思想的重要来源。

(5)如何认识荀子的唯物思想:

物质决定意识,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反映在荀子思想中便产生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思想。这种思想也极大地鼓舞了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但这也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认识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古代社会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当与此有关。

(6)辩证分析法家的思想及地位:

韩非子的思想:历史向前发展,今必胜古,主张按现实需要变革;治国“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其思想敢于直面大变革、大动荡的社会现实,顺应了统一的趋势,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巩固,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所以在各家中只有法家思想在当时是最有用的,各国的改革变法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法治”过度易导致暴政,使阶级矛盾激化,应一分为二来评价,以后秦王朝因暴政短命而亡,说明法家思想不能维护统治的长治久安。

(三)、难点知识剖析

1、运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关系来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从上面的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出,变革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原因:税收问题(鲁国的“初税亩”、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变革的社会条件:经济基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阶级基础——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2、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1)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合乎秦国国情,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所在。

(2)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变法措施执行坚决,这也是变法成功的重要原因。

(3)商鞅不顾个人安危,敢于同旧势力坚决斗争。

提醒: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时代发展的表现,因此,商鞅变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道理。

3、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繁荣的原因

(1)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阶级关系的变革,奴隶制的崩溃,以及封建制度的确立,为思想文化繁荣提供了政治前提。

(3)动荡的社会环境和剧烈的社会变革,使得思想界异常活跃,这迫使人们去思索,众多思想家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4)各国统治者基于争霸战争和政治上的需要,纷纷网罗人才优待知识分子,养“士”蔚然成风,这种宽松的环境和优越地位,也有利于文化的繁荣。

(5)私学兴起与讲学之风的出现,造就了一大批有知识、有才干、敢于发表自己政治观点的思想家。

(6)民族融合不断加强,使各民族文化交流扩大,丰富了中原文化。

(7)夏商周时代的成果奠定了后来科技文化繁荣的基础。

思想文化是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因此,其繁荣的原因离不开政治、经济方面的因素。

介绍中国从公元前770 年到公元前221 年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史。(一)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迅速,判断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这里所说的劳动资料主要指生产工具而言。由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先进的生铁冶铸技术,即出现了铸铁,促进了铁器的普遍使用,并由此推动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使中国在经济发展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就为以后中国强大、长期雄居于东方奠定了物质基础。如果与欧洲相比,欧洲在铁器的普遍使用和冶铁技术方面要远远落后于中国。如公元八世纪德意志人的英雄史诗《希尔德布兰德之歌》中还有使用石器的记载,1006 年侵入英国的诺曼底公爵威廉的军队在海斯丁斯附近同英军的会战中英军也还有使用石斧的记载。中国先进的冶铁技术是春秋战国以后才逐渐传到西方的。《汉书·西域传》大宛条载:“其地皆无丝漆,不知铸铁器。及汉使亡卒降,教铸作它兵器。”师古曰:“汉使至其国及有亡卒降其国者,皆教之也。”从这一记载可知,中国先进的铸铁技术是在汉代先传至西域而后才逐渐传至西方的。而欧洲“直到十四世纪才使用铸铁”。此外,春秋战国时也为漆器、丝织品等手工业产品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汉代这些产品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这些产品不仅为东方国家所喜爱,而且通过丝绸之路远销西方。这说明中国文明在后世享誉世界是有其物质技术基础的,而这种物质技术基础就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奠定的。 (二)中国春秋战国与同期古希腊相比社会发展上存在着差异。这表现在中国奴隶社会崩溃后转变为建立在个体农民经济基础上的封建地主制,而希腊则从不发达的奴隶制社会发展为发达的奴隶制社会。社会发展的这种差别在古代思想家的著作中有明显的反映。如大约生于公元前390 年到公元前305 年的孟子虽然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义也。”但在孟子的笔下劳力的人主要是“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个体小农和个体手工业者。而生于公元前384 年到公元前322 年的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思想家亚里斯多德虽然也像孟子一样有一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的观点,但亚里斯多德笔下的劳力者却是奴隶。亚里斯多德说:“凡是赋有理智而遇事能操持远见的,往往成为统治的主人;凡是具有体力而能担任由他人凭远见所安排的劳务的,也就自然地成为被统治者,而处于奴隶从属的地位。”“我们可以明白了奴隶的性质和他的本分了:(1)任何人在本性上不属于自己的人格而从属于别人,则自然为奴隶;(2)任何人既然成为一笔财产(一件用品),就应当成为别人的所有物;(3)这笔财产就在生活行为上被当作一件工具……。”“凡是这种只有体力的卑下的这一级就自然地应该成为奴隶,而且按照上述原则,能够被统治于一位主人,对于他实际上较为合宜而且有益。所以,凡自己缺乏理智,仅能感应别的理智的,就可以成为而且确实成为别人的财产(用品),这种人就天然是奴隶。”人们宁愿将奴隶这个名称局限于野蛮人(外邦人)……在他们看来,世上有些人(野蛮族)到处都应该是奴隶,本性上就是奴隶,另一些人(希腊人)到处都应该自由,本性上就是自由人。……”从孟子、亚里斯多德这两位同时期东西方哲学家、思想家看来,脑力劳动者统治人,体力劳动者受人统治,这一点上二位是相同的。然而孟子心目中的体力劳动者是个体农民,亚里斯多德心目中的体力劳动者却是主人的财产、工具奴隶。这种差别正是中国春秋战国与同期希腊社会发展不同的表现。(三)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发展和井田制破坏,农民个体经济广泛出现。这一点从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兵法·吴问》和《汉书·食货志》所载李悝尽地力之教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另外,从《墨子》、《孟子》、《商君书》、《荀子》等著作中也可看出当时社会的主要生产者是个体农民。这时中国的个体农民对土地已有使用权和某种程度的占有权,并有相当独立的经营权。这种个体农民不像奴隶完全用主人提供的生产条件为主人生产,也不像农奴那样在份地进行劳动和为农奴主服徭役时二者在时间、空间上是分开的为农奴主劳动时没有积极性。这种个体农民由于为统治者所提供的剩余劳动和为自己所进行的必要劳动在时间上、空间上是一致的,劳动收益好对统治者和自己都有利,所以生产积极性高。而且个体农民之间存在着竞争,这也促使他们为自己的生存而拚搏。《墨子·非命下》说:“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手耕稼树艺而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力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从这种意义上说,中国封建地主制下的个体农民比奴隶、农奴生产积极性高。同时,还应看到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个体农民经济从事的主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的生产。这种经济是封闭性的,对外部条件要求低,不像商品经济那样生产的目的为了卖,需要销路和原料来源,一旦销路和原料来源断绝,生产就无法进行。所以,这种农民个体经济有很高的稳定性。另外,这种经济所需要的固定资本少,科技投入少,在遭到破坏之后恢复起来容易。中国后来的长期封建社会就是建立在这种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的农民个体经济基础之上的。(四)中国春秋战国与同期古希腊相比,在经济上还有一个重大差别,这就是希腊海外交通、海外贸易比中国发达。希腊的奴隶制度是一种“以生产剩余价值为目的的奴隶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赚钱,生产品的很大部分为了卖。这与中国春秋战国形成的生产使用价值的个体农民经济是个很大差别。二者相比,希腊的奴隶制经济由于奴隶主与奴隶尖锐的阶级矛盾和商品经济下断绝销路和原料来源无法进行生产的缺陷,所以希腊奴隶制经济有其脆弱性。相反,中国春秋战国形成的个体农民经济不仅自身稳定性强,而且由于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的传统国策对它进行了有效的保护所以显得非常坚韧而能长期延续。然而,这仅仅是问题的一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个体农民经济有其发展的缓慢性和停滞性。由于这种经济生产的目的是为自己的消费,生产多了劳动价值得不到实现,所以生产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十分缓慢。相反,商品生产条件下,生产的目的为了卖。因此只要有销路和原料来源生产就可以迅速发展。而且,由于商品生产的开放性,它可以利用外地的市场、原料、劳动力来迅速发展本地经济。商品生产、商品经济的这种优越性在欧洲后来得到了充分显示。14 世纪欧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时欧洲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从15 世纪末新大陆发现和新航路开通后,西欧国家把商品交换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商品交换,从掠夺殖民地和贩卖黑奴的罪恶行径中积累了资金,并为本国产品打开了市场,找到了原料来源。这大大促进了工厂手工业的发展。17世纪中叶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此后约一个世纪,英国又发生了工业革命。而15 世纪后中国却在自然经济统治下缓慢爬行。及至1840 年鸦片战争后就落了个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悲剧。因此,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所形成的广泛的农民个体经济是和我们民族兴衰荣辱密切相连在一起的。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历史时期,对于这两个时期,后世之人却多以“春秋战国时代”合而称之,它们的“被捆绑”,似乎也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称呼,但它们终究是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那么春秋和战国究竟有何不同,从春秋到战国经济结构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春秋战国经济结构的构成。

想要回答上面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先知晓当时经济结构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包括三方面,即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这三者共同构成了当时乃至整个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当然它们也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灿烂农耕经济文明的基础。

所以,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得先知晓农业、手工业、商业各自有了哪些发展,只要清楚了这些,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从春秋到战国,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和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改进以及生产者劳动积极性的提高有着密切关系。

生产工具方面出现的革命性变革,主要是铁器的出现和广泛使用,虽然春秋末期已经有了铁器,但未被普及,进入战国之后,无论是农业还是手工业都已经离不开铁质工具了。

《管子·海王篇》中说到当时的铁官时,就有这样的记载: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輂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

意思是说女工要有针和刀,农夫要有耒(lěi )、耜(sì)、铫(yáo),制车工要有斧、锯、锥、凿,否则他们就无法做事。

生产者劳动积极性的提高,则是由于战国时期井田制已经土崩瓦解,私田被正律法所承认,进而催发了税制的改革,小农经济也得以发展,这也意味着多耕就可以多得,自然也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我们接下来就来重点说说农业、手工业、商业相比较春秋时期而言,在战国时期究竟有哪些发展和提高。农业的发展。

农作物的种植、生长和产量离不开农具、施肥和灌溉等,而这三方面在战国时期都有了变化和发展:农具的改变。

战国时期,农具和耕作技术都有了改进和提高,虽然农具的样式相比较春秋时期来说,并没有很大的变化,依然以耒耜等为主,但不同的这些农具被套上了铁口,虽然有些地方还以青铜工具为主,但其类型也开始多样化。

此外,出土的睡虎地秦简中,也出现了“田牛”等记载,这也表明了在耕作中已经开始使用牛取代人,而这些改变,对于战国时期的农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铁农具的使用,淘汰了以往的木石工具,而青铜工具也日益减少,锐利和坚固的铁农具,受到了耕种者的喜爱,当然也增强了开荒的能力,增加了可耕地的面积,同时也使得土地可以被深耕。

《庄子·则阳》中记载: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繁以滋,予终年厌飱。

正如上述记载则是说明了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重视深耕,用深耕的方式种出来的谷物,不仅饱满而且产量也更高,此外深耕还有另外一点好处,那就是可以减少杂草的生长和虫害的发生,这点在被记载在了《吕氏春秋》中,即:

大草不生,又无螟蜮,既然深耕有如此多的好处,自然被当时的人们所重视。施肥的改变。

施肥,在现在的农业中是提高产量必不可少的一种途径,各种各样的肥料也让不少农户应接不暇,不过在几千年的战国时代,当时的人们也意识到了对于农作物施肥的重要性。

正如《韩非子·解老》中记载:积力于田畴,必且粪溉,也就是说想要农作物的产量高,就要以“粪溉”,这里的“粪”在当时多指代以水沤草和焚草为灰。


说白了就是

焚烧杂草和秸秆,经过大雨的洗礼之后,田地就会不容易长草,也会起到施肥的作用,不过现在这种方式已经被禁止了,因为焚烧秸秆会有污染和火灾风险,秸秆不用焚烧,用机器打碎了还田亦能起到肥沃土壤的功效。

灌溉的改变。

战国时期之前,人们对于自然的改造能力还不强,对于农业上的灌溉,则更多的是靠雨水,但是到了战国时代,人工灌溉也被重视,想想也是,靠天吃饭是有风险的,万一风不调雨不顺,只有饿肚子的份,于是田间开始普遍修筑沟渠或堤防,以便蓄水和排水,意在保证农田不受旱涝灾害。

此外,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也开始兴建,使得大片盐碱之地或者旱涝灾害严重的地方变成了沃野,比如说秦昭襄王时期李冰修主持修建的都江堰和战国末年水工郑国支持修建的郑国渠就是这些大型水利工程的代表,而秦国也因为这些水利工程的修建而变得更加富足。


这一系列的变化,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那到了战国农作物的产量究竟有多少呢,对于这个答案,孟子给出了我们答案:

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孟子·万章章句下》

意思是说,一个农夫有百亩地,而对这百亩地都施肥耕作,上等的农夫可供养九人,稍次一点的可供养八人,中等的可供养七人,稍次一点的可供养六人,下等的可供养五人,由此可见,即使下等的农夫,依然可以养活五个人。

同时这也表明,在战国时期,农业上的这些改变和发展,不仅让很多养活了很多农业人口,还能养活更多的非农业人口,从而为社会上提供相比较春秋时期更多的剩余产品,从而催发了农业和手工业从事者之间更为明确的分工。

手工业的发展。

什么是手工业呢,其实就是指使用简单工具,依靠手工劳动,从事小规模生产的工业,最初是与农业融为一体的,后来随着农业的发展,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冶铁是手工业一种新兴的金属冶铸业,大概兴起于春秋末期,而在战国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当然这也是铁器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中的必要条件,而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铁器,也印证了冶铁工艺的发展,既然想要冶炼铁,就得先找到铁矿,具体怎么找,古人也自有办法。



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铁,上有铅者其下有银。——《管子·地数》

正如上述引用意思是说山地表面上有赤土的下有铁矿,表面有铅的下有银矿,而发现这些矿之后,那就要“谨封而为禁,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毕竟这是国家的财产,那是不允许破坏的,如果违反,还得受到严苛的惩罚。

冶铜在战国时期的手工业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且较春秋时期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铜在古代是贵金属,不仅可以铸造礼器、乐器,还用来制作钱币和符节、量器等,可以说时人对铜的需求量很大,而铜器的铸造工艺也有所提高,甚至还出现了今人无法完美复制铸造的器物。

湖北江陵马山的楚墓中出土一批数量很多的丝织品,保存比较完好,其中品种繁多,包括罗、纱、绢、锦等,而锦是用提花机织出的质地较厚的丝织品,这表明在当时已经有了构造复杂的纺织机,而这些手工者也掌握了难度较高的纺织技巧。


从这些出土的古物来看,战国时期的丝织品生产方面,无论是纺织、染色,亦或者是提花、手绣相比较春秋时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战国时期的手工业,是由两部组成,一部分是官营,一部分是民营,而官营手工业出现较早,甚至可以追溯至殷商时期,但是在战国时期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比如说新兴的冶铁业,也被融入了官营手工业中。

而民营手工业大约在春秋末期开始兴起,而到了战国时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民营的手工业的作坊,而在盐、铁等重要门类中也出现了这种作坊,而这些民营的手工业大多是用于销售,这也就促进了商品的交换和商业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

农业从事者可以通过耕种养活更多的非农业人口,这让手工业从事者无需种田就可以得到粮食,而农业从事者也能从手工业从事者那里得到自己想要和需要的生产工具,这也就意味着农业和手工业从事者有了更为明确的分工,为商品交换和商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紶、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 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荀子·王制》

正如上述记载则是说明了在战国时期,很多物品都进入了市场,而成为了可以被买卖的商品,即北方盛产的马、犬,南方盛产的羽翮、齿革,东方盛产的鱼、盐,西方盛产的皮革、文旄,这些都出现在了中原的市场上,足见当时商品交换的频繁和交换种类的繁多。


或许这也是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巨大动力吧,毕竟

对于商人来说,把各地的产品汇聚到一起,这也是一种成就,这点即便是放在如今也是如此,只不过我们更加便捷,可以足不出户单单用电子产品便可下单支付,就可以品尝或者拥有全国各地甚至世界上一些地方的特产和物品。

为了适应商品交换的需要,金属铸币开始大量使用,这也促进了铸造业的发展,从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钱币来看,当时战国七雄这些主要诸侯国都有属于自己的钱币,而在这些钱币上还会铸造地名,这时期的钱币不单单只有铜币,还有金币,尤其是楚国的金饼则极其有名。

商业的繁荣,还出现了专门用来商品交易的场所——市,并且被分成若干列,形成出售商品的“市肆”,为了维持市的秩序和收取税费,统治者还会设置专门管理的市掾、市员等官吏,其实这种形式就相当于我们现在商业街,一排过去的商户,琳琅满目的商品应有尽有。

比如说后来挽救齐国于危难的田单,一开始就是市掾,绝对是一个不出名的小人物,后来凭借火牛阵扬名,继而光复齐国被封君,《史记·田单列传》记载:湣王时,单为临淄市掾,不见知……襄王封田单,号曰安平君。


商业的发展,使得商人开始具有独立的经济地位,这和春秋时期商人隶属于官府的情况已是大为不同,于是不少大商人也积攒起了富可敌国的财富,而战国时期的白圭就是有名的大商人,他经营理论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这点在当时那就是名人名言,也成为了不少商人的信条,正所谓:言治生,祖白圭,不过这点在现在的商业中,也是适用,可见有些人虽然去世了千年有余,但他的思想依然存在。

由此可见,战国时期的商业,相比较春秋时期也有了较为显著的发展,而这一切都繁荣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战国时期相比较春秋时期在经济结构上的不同,主要就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者都有了较为显著的发展和提高,而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生产力的提高。

铁器的出现并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和手工业中,这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在生产效率的提高,又为社会提供了相比较过去更多的剩余产品,这又刺激了商品交换的繁荣,这三者之间可以说是相互促进的,在经济结构中是环环相扣的三方面。

此外,工商业的发展,还促进了城邑规模的发展,这点在《战国策》中,有着较为明确地记载,战国时期之前是“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而战国时期则变成了“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


不过商业的发展也并不是没有坏处的,当商人掌握了大量的财富之后,他们对于生产者就会起到支配作用,而在支配的过程自然少不了对农民和手工业从事者的剥削,正如《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记载:凡编户之民,富相什则卑下之,伯则畏惮之,千则役,万则仆,物之理也。

商人的逐利行为,在富裕自身的同时,也使得诸侯国君主的财富和利益被损害,于是战国时期“重农抑商”这一的主张也就被提出和被付诸于行动,以至于商人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地位都极其之低,不过在如今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了。

战国时期因为农业手工业中个体经营的加强,促使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也导致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也是战国时期比春秋时期在经济上更为繁荣,文化更为发达的重要物质条件。

而经济上的繁荣和发展,又促进了政治上的变革,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为了顺应经济的发展,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都先后进行了变法,而正是经过这些变法运动,使得影响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的秦帝国,也在战国时期的这些变化发展中悄然孕育着,一个全新的时代也即将到来,只是谁也没想到,在当时看来先进的政治制度,会在后来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



  • 从春秋到战国经济结构有什么变化,怎样看待呢?
    答:农作物的种植、生长和产量离不开农具、施肥和灌溉等,而这三方面在战国时期都有了变化和发展:农具的改变。 战国时期,农具和耕作技术都有了改进和提高,虽然农具的样式相比较春秋时期来说,并没有很大的变化,依然以耒耜等为主,但不同的这些农具被套上了铁口,虽然有些地方还以青铜工具为主,但其类型也开始多样化。 ...
  • 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变化有哪些?
    答:1、政治:新兴地主阶级迫切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以维护其政治和经济利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战争的结果加快了统一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变革的步伐。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在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制度终于建立...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答:1、在农业生产上 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推行,开垦荒地增多。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这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产生,封建地主私有土地制度确立。2、在社会制度上 社会制度开始由奴隶制经济开始向封建经济的飞跃,极大地释放了生产力。3、在商业上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很发...
  • 从春秋到战国的商业发展有哪些变化?
    答:为了适应商品交换的需要,金属铸币开始大量使用,这也促进了铸造业的发展,从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钱币来看,当时战国七雄这些主要诸侯国都有属于自己的钱币,而在这些钱币上还会铸造地名,这时期的钱币不单单只有铜币,还有金币,尤其是楚国的金饼则极其有名。商业的繁荣,还出现了专门用来商品交易的场所—...
  •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经济形式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
    答:2.牛耕技术的普及①春秋战国时期犁是一种先进农具,用牛代替人来拉犁是一项先进技术。②牛耕技术从春秋到战国时期是逐渐推广的。③认识将拉车的牛用在农业生产上拉犁是一种创造,是农业动力的革命,有助于农业劳动力的解放。3.水利事业的发展①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增强经济实力,都十分重视兴修...
  •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经济形式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
    答:2.牛耕技术的普及①春秋战国时期犁是一种先进农具,用牛代替人来拉犁是一项先进技术。②牛耕技术从春秋到战国时期是逐渐推广的。③认识将拉车的牛用在农业生产上拉犁是一种创造,是农业动力的革命,有助于农业劳动力的解放。3.水利事业的发展①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增强经济实力,都十分重视兴修...
  • 从春秋到战国,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哪些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呢?_百度...
    答:从春秋到战国,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农业、手工业、水利、交通、商业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使各地区经济上的不平衡性减少,彼此间的联系加强,相互的依赖关系更为密切。经济的发展,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政治方面,各国经过变法,建立了百官必须服从君主法令的新的中央官僚制度地方上原来的贵族分封...
  • 战国与春秋的区别?
    答:一、时间跨度不同:1、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2、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二、各国君主的称呼不同:1、在春秋时期,各国君主大都是“公”,而不是“王”。当时处于中原腹地的文明国家,多数还属于周王室分封的公族宗室,在东周初期,还没有能够完全摆脱宗教礼法的束缚,依然以...
  • 从春秋到战国我国社会各方面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其根本原因是什_百度...
    答:1春秋:改革主要目的是在争霸战争中取得胜利。改革内容仅涉及经济基础。2战国:改革主要目的是确立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改革内容不仅涉及经济基础而且改革上层建筑 特点是:春秋时期诸侯国的改革都没有用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改革维护的都是奴隶主专政的旧制度:战国时的变法废除了旧的奴隶制;...
  • 复杂的战国,政治经济文化联动怎样看就简单了?
    答:答案是并没有。 从春秋到战国的转折点,在政治领域公认以两个事件为分水岭。 一个是“三家分晋”,另一个则是“田齐代姜”。 随生产力发展,经济关系变化,一群新兴政治势力开始崛起进而取得政权,引发整个社会思想观念更新。 分晋的三家和代姜的田氏,就是这一新兴政治势力代表。在他们纷纷上位后,各国原本稳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