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作为孙权手下的第一谋士,为何官职那么低?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5
孙权手下著名的谋士和武将都有谁呀?

文史-孙权手下没有出名的谋士?四大都督智勇双全,不要被表面迷惑!

张昭=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325,000篇,用时0.001秒
鲁肃=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618,000篇,用时0.001秒
周瑜=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2,390,000篇,用时0.001秒

主要是因为当时孙权他的官职就不高,所以在加封周瑜的时候不能使得官位高过自己。还有就是周瑜他非常的有才能,如果他掌握大权的话,会对于孙权的统治构成很大的威胁。所以才会给周瑜很低的职位。但是由于周瑜他在东吴的名气非常的大,也使得其他的将军谋臣非常的尊重他。

周瑜我们一般是从三国演义中了解他的。然而他并不像三国演义中那样气量狭小,因为在历史上已经有很多证明赤壁之战就是周瑜指挥的。然而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使得很多人都觉得赤壁之战是受诸葛亮影响才会取得胜利。然而真实的历史其实当时诸葛亮并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影响赤壁之战的走向。

从赤壁之战中我们就可以知道,周瑜他是一个非常有谋略的将帅之才。然而由于他过早的去世使得东吴失去了进取的最佳时机。再加上东吴各方的势力非常的纷乱复杂。所以我们才一直取笑孙权只能调动10万兵马。然而周瑜却是一个非常有名望的人,在他的带领下东吴的各方势力可以团结一心共同抵御曹操。

当然孙权也不希望周瑜得到太大的权力。一旦得到太大的权力,将会严重威胁到孙权的统治。这种事情是古代的君主最忌讳的事情。而且从孙权晚期就可以看出他生性多疑的特点,也使得东吴失去了和曹魏集团相抗衡的能力。如果周瑜不死的话,孙权也会想办法找各种理由将周瑜处死。



我认为周瑜作为孙权手下的第一谋士,之所以会的一个最低的将军的职位,主要还是因为孙权当时在东汉的职位也不高,孙权当时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将周瑜的职位封的更高。

我认为,按官职来看,孙策封周瑜的建威中郎将,而这个中郎将在汉制官职中本来是属于皇宫禁卫,但实质上孙策又不是皇帝,名义上是没资格封周瑜这个官职的,但大家都是反正都是群雄割据了,都是一方的土皇帝,周瑜的这个中郎将也说得过去,位列在三将之下,隶属光禄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书记。但孙策当年也没有国防部长,所以周瑜基本就是总管国防了,张昭管内政的差不多就是国务院总理的样子,所以才有“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其实历史上的周瑜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是一位优秀的汲取着中国古代忠义之士精华的历史人物,是一个典型的集中着中国古代传统英雄之优点的人物,是一个完美的有着汉代风骨的中国汉代男人,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三国大英雄。所以不是得不到重用而是没有升职的机会,因为在当时孙权也就只不过是一个杂牌将军罢了,是完全没有权利封别人为将军的。但在赤壁一战之后,孙权与东汉之间就可以说是撕破脸皮了的,因此即使他封了周瑜为偏将军东汉也管不到他。而之所以仅仅之是一个偏将军。

所以,非常明显的是,孙权在赤壁之战时,因为自己只是一个杂号将军,所以只能给周瑜偏将军的武将官职。当然,孙权让周瑜担任南郡太守,几乎在名义上让周瑜和自己平起平坐了,毕竟孙权自己在名义上只是会稽太守。



我想只要是了解过三国历史的人,对于三大霸主中的谋士应该都是很清楚的,就比如刘备这边的谋士最为出名的就是诸葛亮,曹操这边则是郭嘉可惜却英年早逝,而孙权这边则是周瑜。而这三人中若是之论在政务上的能力的话,那么诸葛亮无疑是最为出色的,但若是论综合能力的话那郭嘉绝对远超诸葛亮,而周瑜若是活得时间再长一点的话,恐怕也是可以跟诸葛亮平分秋色的,但可惜的是他跟郭嘉一样英年早逝了。但即使周瑜去世的早,但好歹在这期间他也是为孙权立下了无数功劳的,为什么他的官职却那么低呢?

即使不算上周瑜所有的功劳,但单凭他在赤壁一战中凭借着区区三万人马就将曹军几十万大军消耗殆尽的战绩,怎么都不可能至死都只不过是一个偏将军而已吧?要知道周瑜再次之前可连将军都算不上,他这个偏将军的职位还是在周瑜将曹仁击毙之后才的来的,而后一直到周瑜去世都未曾提过官职了,一直都是个偏将军这是为何?

而这就要从东汉的军职说起了,当时东汉军队中官职最高的是大司马亦或者是大将军,其次则是骠骑、车骑、卫、四征、四镇将军,而后就是四安与四平将军,然后就是前后左右将军了,最后才是偏将军与裨将军等。也就是说当时偏将军在东汉中的地位是最低的,而周瑜作为孙权手下的第一谋士,之所以会的一个最低的将军的职位,主要还是因为孙权当时在东汉的职位也不高。

要知道当周瑜被封为篇将军之时,孙权也只不过是一个讨虏将军罢了,而按照东汉的官职来说,孙权也就只不过是一个杂牌将军罢了,是完全没有权利封别人为将军的。但在赤壁一战之后,孙权与东汉之间就可以说是撕破脸皮了的,因此即使他封了周瑜为偏将军东汉也管不到他。而之所以仅仅之是一个偏将军,就像我刚才所说的,孙权的职位也不高,所以他不可能给周瑜的职位比自己还高,若是这样的话那不是乱了套了吗。

而周瑜虽然仅仅只不过是一个偏将军,但他在东吴中的权力那绝对是很大的,完全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除了孙权基本上就没有人的权力比他还大了。而很多人就会说,鲁肃最后官职不是比周瑜还要高吗?鲁肃官职比周瑜高,这只不过是周瑜死后的事情了,当周瑜在世的时候,鲁肃可仅仅只不过是一个赞军校尉罢了,他又怎能跟周瑜相比呢?

所以说周瑜之所以会在孙权的手下职位那么低,当然不是孙权不看重周瑜了,而是孙权当时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将周瑜的职位封的更高,因为当时虽说汉室已然是名存实亡了,但汉室的江山名义上还是由刘氏把手的,因此这些形式上的东西各个诸侯还是要做好的。



主要是孙权的地位也不是很高的,所以不可以给周瑜过多的头衔,容易引来杀身之祸。

因为孙权那会还没称帝,他自己也只不过是一个讨虏将军,而按照东汉的官职来说,孙权也就只不过是一个杂牌将军罢了,是完全没有权利封别人为将军的。赤壁之战以后,双方撕破脸,才封了周瑜,但也不能超过自己的职位不是。

  • 周瑜作为孙权手下的第一谋士,为何官职那么低?
    答:主要是因为当时孙权他的官职就不高,所以在加封周瑜的时候不能使得官位高过自己。还有就是周瑜他非常的有才能,如果他掌握大权的话,会对于孙权的统治构成很大的威胁。所以才会给周瑜很低的职位。但是由于周瑜他在东吴的名气非常的大,也使得其他的将军谋臣非常的尊重他。周瑜我们一般是从三国演义中了解他...
  • 三国第一谋士三国大将周瑜生平简介周瑜是个怎么样的人
    答:也就是说,鲁肃、诸葛亮、周瑜分别在推动孙、抗曹中发挥了作用,而周瑜在推动孙权抗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只有周瑜说得很清楚,他才能够抵抗以张昭为首的投降派。周瑜表明,在关键时刻,他的政治头脑无法与普通人相比。在军事行动上,周瑜不仅是吴郡的总督,而且是联军的统帅,赤壁之战的统帅,而诸葛亮只是一个参与者。孙刘...
  • 请教一下孙权大将有谁?
    答:三国志评曰:“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2.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中国三国时代人物。孙权手下一谋士,为人宽厚,甚得孙权重用。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东吴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 孙权手下著名的谋士和武将都有谁呀?
    答:甘宁 周瑜 太史慈 吕蒙 陆逊 周泰 韩当 潘章 诸葛恪 丁奉 张昭 程普 鲁肃 凌统 黄盖 此接乃人才也。
  • 《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的身份是?
    答:诸葛亮身份是:军师,刘备的谋士;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周瑜身份是:水军大都督;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
  • 周瑜是谁的谋士
    答:天下之士,因此愈加佩服周瑜。 建安十一年(206年),周瑜率孙瑜等讨麻、保二屯,斩其首领,俘万余人。江夏太守黄祖遣部将邓龙率数千人入柴桑,周瑜率军击之,生俘邓龙。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参见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后,想进而统一全国,第一个战略目标便是荆州。时刘备中原逐鹿失败,正寄居在荆州刘表那里。孙权也早看中...
  • 周瑜可以被孙权器重,难道是因为他娶了小乔吗?
    答:等到孙策去世,孙权继位,周瑜基本上成了东吴军中第一人。当时孙权非常想为孙策报仇,因此东吴和黄祖摩擦不断,东吴军队在周瑜的带领下,连战连捷,最终超度了黄祖。赤壁之战时,周瑜的官职是孙刘联军总司令,孙刘联军防守或进攻曹军的军令,无不出自周瑜之手。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被击败以后,无奈率军北归...
  • 周瑜是孙权的军师吗
    答:是。根据查询中国古典文学网显示。周瑜是孙权的军师,周瑜是江东孙权手下的第一谋士,也是孙权的军师。赤壁之战的时候蒋干盗书,就是周瑜设计谋让蒋干上当。周瑜智谋之高可见一斑。
  • 教子有方---向《三国演义》借智慧
    答: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是蜀汉刘备手下的第一谋士,人称“卧龙”!周瑜是东吴孙权手下的第一谋士,人称“周郎”!周瑜屡次在诸葛亮哪里吃瘪,为什么?仅仅是周瑜智慧真的不如诸葛亮吗?最后“诸葛亮三气周瑜”诸葛亮竟把周瑜活活气死了,那周瑜究竟败在哪里呢? 这第一气就是赤壁之战时,周瑜看到刘备屯兵油江后特别害怕,害怕蜀...
  • 为何说周瑜是三国第一谋士
    答:周瑜第四:周瑜风流人物,军事才能少有人及,不过虽然忠心于孙吴,但不懂收敛个人的威望,以致始终受到孙权猜忌。周瑜是孙策的异性兄弟,如同女性闺蜜,孙策死后,其威望远在孙权之上,击退曹操,东吴稳定后,周瑜不死都得死。史上称病死,未必可信,毕竟陈寿未必了解东吴的内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