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冕宁丝绸厂:那些年,那些事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作者:王雪莉

丝绸厂职工在西昌的聚会

丝厂职工,成都聚会

冕宁丝绸厂的存在,只是 历史 长河中的瞬间。它始于1959年,老厂在沪宁山沟里,1970年搬迁冕宁县城,2000年中期,企业完全停产。

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二零二一年的钟声还未敲响,冕宁丝绸厂就将随着推土机的轰鸣声而烟消云散。

多想让岁月留下那曾经的过往,那过去的辉煌,那卓越的贡献,那难忘的一切:那痛苦,忧伤,无奈,幸福,快乐和成就……虽然都是那么平淡无奇,但却刻入人心,如耳畔音地在心海回旋。而今,一切都成云烟,一切都成过往,一切都不复返了!而当年哪些事,哪些情,哪些缘,那些恩仇情怨,喜怒哀乐,仍然在我心中承载着零乱的影子,触动着心灵里的那抹柔软,时时在记忆的河水中流淌着清晰的脉络……。

冕宁丝绸厂门口那几个硕大的字,是那样苍劲有力,

二零二一年的钟声刚敲响,这该死的推土机己经开始运作了。

而今:照片记录的每一座房屋都是画面,都是故事,每一个画面都是写真,每一个故事都是诗篇,每一段路程都可勾起记忆的涟漪……。

今天,我想奉上这美篇,让这些点点滴滴,记住那己经逝去的昨天。记住我们在一起的那些年,那些事……。

红砖青瓦的厂房是当时县上最宏伟的建筑。

虽然只是残檐破壁的昔日车间,但当时的热腾,当时的火红。用四个字形容:牛气冲天!

尤其这根高烟囱,是县城最高建筑物。每天上下班的汽笛声,它会惊扰到县城的每个角落。

昔日的办公大楼是何等气魄,销售科和财务科那进进出出的人流,那丝绸产品的交流,那银行支票和现金的流动,处处,时时都反射出丝绸厂的兴旺和繁华。

当时的家属楼,在县城清一色的土坯墙中,这水泥钢筋的楼房是何等亮眼,何等时髦!

照片中,依稀可见当年(左边〉织绸车间和(右边)缫丝车间的缩影,只要上下斑汽苗声一拉响,在这条路上,留下了多少青春的足迹,匆忙的脚步。

冕宁得天独厚的日照和水土让这里的蚕茧粒大,层厚,洁白,圆润。是省外贸缫出口生丝的重要原料。

当然,忘不掉的是泸宁那批创业者。在地处山沟,交通不便,地势险恶的泸宁山沟里,你们完全是手工操作。虽然苦,虽然累,虽然因手长期在碱水中浸泡而十指缝全部溃烂,那奇痒其痛使你们经常夜不能寐。但你们仍然坚持生产,让小山沟里的小产品得以见大世面。有你们的昨天才有冕宁丝绸厂的存在。

向图中这些创业者,建厂的老职工们致敬!愿你们好好保重,晚年幸福安康!

泸宁丝厂的小帅哥们,你们好亮!

肖德清厂长,一辈子清贫,从泸宁到冕宁,从建厂到丝绸厂的兴衰,他带领着职工一路走来。呕心沥血在丝厂工作几十年。退休后遇丝绸厂倒闭。病重在医院,走了后连医药费的报销都成了“难题”。

曾经的缫丝车间是那么的热气腾腾,这些半机械化的缫丝机为国争过光,为凉山争了气,为冕宁财政带来可观收入,也为那时的知青和 社会 青年解决了就业问题。

冕宁丝绸厂是当时县里唯一家国企,最兴旺时期有职工近千人,5000绪的缫丝能力。绸机108台,是县上最大的纳税户。

七一年正式开工的新厂正赶上国家允许在下乡知青中招工。因此,本地知青和成都知青成为了当时新丝厂的主力军。她们积极,阳光,充满朝气和活力。为新厂带来生气。注入了新鲜血液。也是县上各事业单位年青小伙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缫丝车间两班倒,工作十分艰苦,八小时除了站立以外,手一直在热水中操作。因此,刚进厂的新职工,人人都经历过十指溃烂那:奇痒其痛的职业病。

有时为了赶产量,加班加点《放卫星》时,工作时间在十个小时以上。不过,厂领导也全部跟晚班。当他们推着送茧车到车间时,调皮的缫丝工会把茧兜,茧巴,废丝等挂在他们后背围腰带上,看见随着他们推车的身影在车间里晃动时,疲惫的笑声从车间各个角落传来。可当事人只是憨厚地笑笑……。那亲切的画面,浓浓的人情味,让疲惫和睡意荡然无存。

我们是71年第一批进厂的知青。我们都为能进这县上唯一的国企而高兴。

三个月的新工培训期,厂党委书记是部队下放干部,每天早上,天刚微亮,催命的号声将我们唤醒:一个个睡眼惺忪地跑到操场集合。也难为这当过兵的老头子,天天领着我们走”正步”,而且必须规范。当知青时自由散漫惯了。那些日子,真苦了我们这些人。可我们不敢有半点懈怠。好不容易脱下农衣穿上工装。我们万分珍惜这份工作。

节假日,我们还经常帮助农村同事们下田劳作。那时年轻嘛?浑身都象有使不完的劲!

后缫车间也算成品车间了。当把前缫的生丝返成片,编织整理就是成品了。

返丝车间不是高技术工作,但属高温作业。冬天好过,一到夏天,返丝车厢温度最低也在36度以上,返丝工接头,找头都在车厢里面。当班者,哪个不是汗流浃背,满面汗渍。

看看后缫车间的职工,虽然是粗布罩身,却掩不住那种青春美。

享誉海内外的我厂生丝,因手感好,质量高,色泽亮成为了市场上的抢手货。

外贸定点出口产品。

织绸车间的建成,车间主任孟世平为之付出了很多很多。

照顾夫妻关系调到厂里机修车间的他,对丝绸行业完全是张白纸。可就凭着自身的努力和专研。硬是在这张白纸上画出了市场上供不应求的绸产品,尤其是各色丝绸被面,那在县城里是人们送礼的最佳选择。

无论何事,何地,冕宁丝绸厂都充满着”正能量”。

凉山州缫丝擂台赛,稳拿第一名的总是我们厂。

在会东丝厂参加比赛

为提高职工素质,厂里经常到县上请有关人员做专业培训。职工们踊跃参加只为了一张奖状。

建厂30年纪念活动

县领导参加的表彰大会。

每次县上组织的各种活动,丝绸厂总是出彩。

大合唱的队伍,老少齐上。

丝绸厂在县大礼堂的包场晚会,给闭塞的县城带来几多欢喜,几多快乐!

逛新城的父女俩

丝绸厂职工聚会时,这保留节目为大家添点彩。

织绸车间的亮妹,帅哥,经常配合县里各种活动,到基层,到乡下巡回演出。

每年为退休职工过重阳节,虽然只是吃饭,搞点小 游戏 ,可大家高兴着,快乐着!

来张合影,留个纪念吧!

工会组织职工野外活动中,最难忘是阿克子煮的”坨坨肉”,又脆又嫩。从热气腾腾的大铁锅中捞上一坨,蘸上点盐和花海椒面。在彝海边,在草坪上,在蓝天白云下,大口咀嚼。大口地吞噬,那口感,那味道,简直是”不摆了”……。后来每次回冕宁都要在餐厅里点上这道菜,虽然装饰华丽,直观好看,但此坨坨肉就不及彼坨坨肉。怎么就那么没滋,没味,没有强烈的食欲了呢?

草坪上手拉手地跳起了”达体舞。

彝海边上的倩影。

厂里的 体育 活动,那也搞得生气勃勃。女工单位,当然是女人的天下。不管是篮球,拔河,趣味活动比赛。各家的孩子先生们,搬根凳子坐场外,一个劲地喊:妈妈加油!妈妈加油!那场面:温馨又祥和。

机修车间的男职工,个个都是厂里的精英,家庭的”煮夫”。虽然在家中他们都是“五好丈夫”,但男人生性好动的性格却免不了有时也干出点奇葩的事。

厂里锅炉坏了。机修车间刘 健康 主任带着一帮人连夜抢修。当任务快完成时,一男职工对刘主任说:肚子太饿了,出去打点野食回来充饥。

几个年轻点的职工翻出厂区围墙,从农民地里掰回一大堆玉米,大家就着已正常的锅炉,吃完烤玉米后,与当班的锅炉工做好了交接。撑着圆滚滚的肚子回家补觉了。

刘主任家就在厂区附近,当他在梦中被母亲大声地叫骂声惊醒时,才知道昨晚他家的玉米地被扫荡了。跟着母亲到那片狼藉不堪的地里时,他也很惊悚:这帮臭小子,你们就不能好好掰吗?溅踏在地里一大片”受伤”的玉米,是人见到都心痛……他拽着母亲的手说:别骂了,是我叫他们来的。母亲气得骂到:你个吃里扒外的小子,一猜就是丝厂的人干得……。

缫丝厂的男职工都是“宝贝疙瘩”,年青时的他们,一样青春,一样帅气!

一说到留影,孩子们就往人堆里钻,老照片本身模糊,分不清谁是谁家的孩子,谁是谁的脸面。可看看那愉悦的笑脸,那温馨的画面,它难道不会勾起我们那记忆的涟漪吗?

这也是张难忘的老照片。几十年了,仍然那么清晰,那么完美。

在那红砖青瓦的前面,留下的不仅是我们的倩影,更多是我们对生活,工作的热爱。

忘不了的老同事,老领导

雷书记是从部队营级转业的老干部,兢兢业业在丝绸厂工作了几十年,可退休工资还不及许多老职工。

穆娘是老领导,也是我们贴心的长辈。

伍沙是我们的老领导,甲班车间管理员。表面看似严厉,其实她有一颗善良温柔的爱心。

进丝厂刚不久,冕宁县闹地震,那天正值甲班的晚班。也不知哪来的一阵空穴来风,说那晚要地震。无知的我们吓懵了,下班后根本无法睡眠,集体宿舍乱成一锅粥。

刚从农村调出来,我们珍惜这份工作,但更爱命。也不知谁提出,与其在这儿等死。不如回家逃命吧!

匆忙中收拾了点东西,把一直舍不得吃的家中寄来的腊肉,香肠全煮上装进肚子。丢下了一片狼藉,二十几个外地知青集体出逃到公交车站过夜,等待第二天坐早班车到泸沽上火车。火车上,相互一个劲地打听:震了吗?震了吗?……。

二十多天过去了,县上没有地震,我们也灰溜溜地返厂了。

我们的出走几乎快让甲班瘫痪,作为跟班管理员,厂领导对她的批评是难免的,同是外地知青,人家乙班一个都没走,可不争气的我们给她惹的不仅是麻烦,还有……那说不清,道不明的难过。

第一天,厂里不准我们上班,叫伍沙给我们开会,认识,检讨。

坐在场坝上,望着我们一个个低着头,怯生生地样子,她心痛了。沉黙了很久说了句话:以后别再这样冲动了。因为不可能再有第二次原谅!

当年手把手教我技术的毛师傅。愿你 健康 ,愿你幸福!

他们都是那个年代的“文艺青年”。琴棋书画,吹拉弹唱,多才多艺。个性开放,性情洒脱。放在现在,起码是”腕级”。

每年,冕宁三,四月份是风季,那风刮得:用鬼哭狼嚎来形容真的不过份。那晚,风又是那么猛烈地刮着。集体宿舍中的文艺青年们专心致志地修练着个人爱好,任凭那打开的宿舍大门在风中来回撞着门框,我自岿然不动。

宿舍对门住着必须早起上班的锅炉工,门与门框的撞击让他们无法入眠。心想忍忍吧!晚一点他们肯定会关。可当夜越静,那门的撞击声就更响,那几个锅炉工,忍得心脏都快跳出来了,对边宿舍的人,仍然视而不是。没办法,锅炉工们找了根绳,把门紧紧地拴牢在门栓上。

第二天早上,第一个起来的奇葩爬窗户出门,二,三,四,也是爬窗户出门。更奇葩的是先爬出来的人都没有想着先去”解门栓”,开大门。

那些年,我们同住一个宿舍。拥挤的宿舍里除了四张床,剩余的空间只能有转身的余地。因此,节假日改善伙食的炊具都放地上,只有菜板和菜刀放在两床位缝隙处。

有一次我发”梦梗”,睡梦中翻身下床似在车位前走动,双手乱舞并喃喃自语:这”茧窝子”咋那么乱?这绪头咋就接不上呢……?

被我折腾醒的你们问:你在干嘛?这时我如梦初醒,赶紧上床,倒头又呼大睡,可你们,尤其是你,几乎整夜失眠。第二天,你倡议把宿舍里所有利器藏好。以免我再次梦游时,拿起菜刀,摸着大家的脑袋当西瓜砍……。

一个宿舍的我们,当年县宣的”小常宝”,你闹得笑话可不少!有时因上班你心情不好,缫丝的”窝子”死多了,赶不上飞快车速的操作时,你心里窝着那堵无名火就会不点自燃:气脑中一手把二十绪丝头全扯掉,心里狠狠地自语:我叫你乱!我叫你乱!然后气呼呼地冲出车间,一屁股坐到车间门口喘粗气……。

当心平静下来后,你又乖乖地回车位重新穿刺眼,接头……。难道你当时就不能停车平息一下心情而非得彻底“摧毁”重头再来吗?

小林是我老乡,最让我们不会忘记的是刚进厂去蹲公厕。

那时的公厕,它就是地上挖出的一长坑。中间无隔板,更不要说有化粪池了。一到热天,那拖尾巴蛆爬得:地上铺满,墙上横行。一进厕所就会听见踩得噼里啪啦的声音。暴露在地面的粪坑:尿被浸入到泥土中,留在眼中的全是干坨坨屎和腐烂的卫生纸。一进厕所就想吐!大解蹲久点,拖尾巴蛆还会爬到鞋面,那嗡嗡乱飞的绿头蝇扰得人不停用手扇动。走出厕所,身上那臭味,隔几米远都能闻到。丝厂的女工中,有因慌张入厕双脚滑到粪坑中,也有因大解猛起身而直挺挺地晕倒在那尿裹着屎,屎裹着腐烂的卫生纸的长坑里。……。想想那狼狈,那羞涩,那臭味……!幸好缫丝厂不缺水……

她是丝厂老职工中的第一个大学生。寒门出才女,此话不假!

父母都是建厂元老,老父因为有点文化,也有艺术细胞。喜欢收听当时的港澳,和外国歌曲而被打成反革命,坏分子。工资降了不说,全家人还跟着遭殃。

分不到厂里的职工宿舍,四个孩子和父母就住在一个十几平米的集体宿舍房中。房间里安了床和一个柜子就再也找不到孩子们读书写字的空间,就连厨房都只能搭在过道上。而生活,更是简之又简,腌白菜是她家饭桌上的主菜。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所幸的是孩子们争气。尤其当大姐的她,放学回来就领着弟妹做家务。只有晚上和节假日,她才有机会挤时间拼命地看书,学习!在那大学录取通知书上。在那春,夏,秋冬的晚上,厂电工房那盏路灯下,曾经留下过她多少苦学的身影……。

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缫丝厂的女工,上班时就手忙脚乱的巡查在两米的操作台前,双手一直泡在碱水中。回到家里,更是忙得:缝补浆洗不停手,一日三餐得计划。劳苦功高的这台缝纫机,搬了无数次家,啥都换了,唯有它还留着。那些年,全家老少的穿着,哪家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

再说咱们的孩子们吧!当年的生活和成长的环境跟现在的孩子根本没有可比性。

虽然是”放养”,可个个长得壮壮实实。特殊的环境造就了他们特殊的本事,长大后,丝厂出去的孩子,虽然不是参天大树,国家栋梁,可他,她们在各自的人生轨迹上,都做好了定位。换句话说:都是小草,可小草也能绿荫哟!

孩子们虽然生活条件差点,但无忧无虑和快乐伴着他们成长。

跟牛来个赛跑!

跳拱!现在的孩子敢玩吗?

丝厂自从有了幼儿园,为职工减少了好多烦心事。

头几年,厂里无幼儿园。孩子们都跟着父母上班。尤其是单职工家庭。她们的孩子完全在车间里长大。每个单职工的车位后面,都有一张小床,只可惜没有那时的照片,那可真是缫丝车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时的领导很仁义,同事之间也很友爱。只要有孩子哭闹,稍能腾出手的:机修工,煮,送茧工,管理员……。谁都可以是孩子们的临时保姆。

假节日,星期天,孩子们从来没有补习班的压力,学习的烦恼,他们就是敞玩,嗨疯!当然,免不了打架,甚至有人受伤。但家长们从不袒护孩子,孩子与孩子之间也没有“隔夜仇”。

这些在厂区里长大的孩子们,现在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小有成就。

当时最喜好的事,就是星期天,几家人一起出去玩。

又是一个星期天。

孩子们都跑前面了。这群妈妈还在半山喘粗气

目的地到了,各家拿出头晚准备好的凉粉,凉面,饼子,饭团和各式各样的凉菜,卤菜放在草地上。大人们席地而坐,孩子们蜂拥而上。嬉戏打闹地抢食物……那画面:野蛮有趣,温馨和谐!

老职工的子女,丝绸厂的二代职工,更是有情有意。在蒋师傅儿子蒋志斌的倡导和带领下,孩子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时不时把年迈的叔叔阿姨们聚到一块,让他们快乐地相聚,尽情地回忆着曾经的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令人难忘的过去……。

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用在我们曾为邻居的身上再恰当不过。

同事之间相处得十分和谐,同是天涯沦落人嘛,互相帮助,互相照顾,那都是情理之中的事。

她喜欢我女儿,家在成都的单身职工,下班有空总是帮我带孩子。只要她成都家里有一点事,从不分时间地点,把钥匙丢给我说:我回去了。宿舍帮收拾一下。喔!还有一盆衣服泡着未洗哈……就这么随便,就这么不分彼此。

你俩口住我隔壁,那时我先生还未调来。每次到电影队看“坝坝电影”,你俩都会帮我把板凳带上。电影散后帮我换手抱孩子。那晚我没去,早早带着吃奶的女儿入睡了。朦胧中被你俩敲门声惊醒。睡眼惺忪地开门问啥事:你俩说家里遭小偷了。问我听见什么动静或者看见什么了吗?

我伸头往你家瞧瞧,妈呀!家里虽然东西不多,但一片狼藉。

我不好意思摇了摇头……。说来也不会让人相信,白天,那腐朽的地板一踩上去都会吱吱吱嘎嘎地响,何况晚上。可想而知,我睡得有多沉。更何况小偷还必须从我们两家共用的后墙翻过!

我们是邻居,都拖家带口地住在一个不足14平方米的老房子里。狭小的屋子里,那腐朽的地板己被老鼠啃得千疮百孔。走在上面都吱吱嘎嘎地响。木板屋里,根本不敢生火做饭,为了在靠后墙仅有的一点空间搭建厨房。你我在下晚班后,连手去顺手牵羊拿厂里修建职工宿舍的木板和红砖。有一次差点被保卫科的发现。我们躲着暗处,大气都不敢出。那晚睡在我背上的女儿也争气。居然一点声音都没有。好险……

还记得那几年冕宁闹地震吗?互为邻居的你我两家人,每晚就睡在试缫室那张大棹子下。上面睡着你家金先生,想想吧:如果真的有地震。睡在上面的金启明肯定是首当其冲的牺牲品!

那时的我们,虽然工资低,工作艰苦,环境也差,拖家带口,实在辛苦。但丝绸厂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融洽的大家庭。那种无形的暖,无心的爱,伸手可触的友情,亲情是我调离丝绸厂后,再也没有找到过。

把丝绸厂当成娘家,是我们这些陆续都调离了丝绸厂的职工对它的一份情,一份恋,一份依依不舍的回忆,

只要有机会,我们都会相约回冕宁,回娘家。因为:那里有我们的足迹,我们的身影,有我们的酸甜苦辣,有柴米油盐的渗透,锅碗瓢盆的交响。如今,我们虽然天涯海角,各在一方,那远嫁的女儿像南归的候鸟一样,心中永远留恋着那块栖息地。

如今,一个个的脸上,已经被那岁月的无情刀刻满皱纹。但相聚的灿烂总是那样的甜蜜。

这不,邀约着又回去了。

再次的重逢,总想留下点什么……!

每次回去,你们总是盛情款待!谢谢了,老朋友!谢谢了,老领导,我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酒杯端起,老酒喝起,祝福的歌儿唱起!

相聚不易,相逢更难,我们都很珍惜这短暂的瞬间。

席地而坐,留下一段真情

工厂虽然没了,但工人们的情缘却无法割舍。

望江公园留个影。

丝厂娃娃和父母合影

老朋友,老同事总爱聚在一起讲着老故事。

相聚时,我们都忘了年龄,吹,拉,弹唱,尽情地嗨!

当年缫丝车间风景线上的那些亮妹,如今仍然那么光鲜。

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不管明天的太阳是否升起,我心依旧!来!举杯共饮:给老去的岁月碰杯:带着深深的祝福,带着一段残缺的记忆。我的工友们,我的同事们:珍惜我们曾经拥有的冷暖交织的光阴。感受我们今天相聚的快乐吧!

如今,昔日的丝绸厂己经淹没在 历史 的轨迹中。它带走了我们许多的过去,但它永远也带不走我们对它的记忆。

那曾与之经历过的风,经历过的雨,经历过的美好和苦涩。经历过的青春和大把的岁月……。

唉!就让这记忆拖着长长的影子,装满着苦涩和甜蜜的梦,写意出我的美篇,写意出一脉真情,丝丝惋惜吧……。

回眸那些流逝的过往,如今也只能让它随风而去。因为我们知道:它扬出去的是梦,梦能留住时光,时光却留不住那梦境。那我们就把过去的一切凝结成心香,封尘,收藏于心底吧!

愿我曾经的工友,我曾经的同事们: 健康 快乐!洒脱地活着,优雅地老去!

感谢刘开良老友为我提供了那些珍贵的老照片。愿你:阖家欢乐, 健康 幸福!

  • 四川冕宁丝绸厂:那些年,那些事
    答:丝绸厂职工在西昌的聚会 丝厂职工,成都聚会 冕宁丝绸厂的存在,只是 历史 长河中的瞬间。它始于1959年,老厂在沪宁山沟里,1970年搬迁冕宁县城,2000年中期,企业完全停产。 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二零二一年的钟声还未敲响,冕宁丝绸厂就将随着推土机的轰鸣声而烟消云散。 多想让岁月留下那曾经的过往,那过去的辉...
  • 铁厂乡基本概况
    答: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东南部的铁厂乡,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孙水河谷地之中。它东边紧邻喜德县,西界泸沽,享有"东大门"的美誉,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孙水河发源于喜德县,流经铁厂乡向西南蜿蜒而去。这里的海拔高度为1701米,与冕宁县城相距约40公里,总面积为111.47平方公里。铁厂...
  • 铁厂乡的基本概况
    答:美丽的铁厂乡位于冕宁县东南部,孙水河谷地,东临喜德县,西与泸沽交界,素有东大门之称,是闻名历史的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孙水河自喜德县经铁厂乡向西南流去。海拔1701米,距冕宁县城40多公里,幅员面积111.47平方公里,全乡下辖孙水村、汉罗村、高楼村、瓦勒村、山宝村、果胜村6个行政村27个...
  • 四川清明节去哪里旅游比较合适?
    答:雅安市芦山县大川河旅游景区芦山大川河旅游景区位于芦山县大川镇,距成都仅132公里,面积490.1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5%,年平均气温11度,可开发土地面积约3000亩。景区位于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国家公园南侧,背靠西陵国家森林公园,西有蜂桶寨、神木垒等4A级景区,东有天台山5A级景区,南有龙门古镇、飞仙...
  • 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属于哪个省
    答:位于: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越西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东邻美姑县,南接昭觉县、喜德县,西界冕宁,北连甘洛县、石棉。幅员面积2256.47平方公里,辖9个地区工委、5镇、36个乡、288个村、908个村民小组、2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23.45万人, 县境内多山,气候属西昌巴塘亚热气候区,天气凉爽,雨量充沛,四...
  • 会理县有哪些乡镇
    答:鹿厂镇、黎溪镇、通安镇、太平镇、益门镇、绿水镇、新发镇、云甸镇、小黑箐镇、关河镇、木古镇、富乐镇、六华镇、彰冠镇。内东乡、外北乡、爱民乡、黎洪乡、新安傣族乡、竹箐乡、杨家坝乡、槽元乡、白果湾乡、下村乡、树堡乡、力马河社区管委会。县人民政府驻城北街道。主要的大镇有: 益...
  • 会理属于哪个市
    答:会理县,隶属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最南端,地处攀西腹心地带。全县幅员面积4527平方公里,2018年末常住人口42.6万人。县内有汉、彝、藏、回、傣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6.7%。行政区划:截至2018年10月,会理县辖2个街道、14个镇、11个乡:城北街道、城南街道、鹿厂镇、黎溪...
  • 凉山州旅游资源的评价,越具体越好。。。
    答:凉山州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1、东方女儿国--泸沽湖。邛海泸山。美姑大风顶、冕宁冶勒、雷波麻咪泽、越西申果庄等大熊猫自然保护区;2、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冕宁彝海、雷波马湖和会理龙肘山—仙人湖景区;3、凉山是全国唯一的脱胎于奴隶社会且又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属香格里拉旅游大环线中的重要一...
  • 西昌市有几个县城
    答:截至2019年5月,西昌市没有县城,西昌市辖6个街道、8个镇、29个乡(其中2个回族乡),具体如下:街道包括:北城街道、西城街道、东城街道、长安街道、新村街道、长宁街道。镇包括:马道镇、礼州镇、安宁镇、川兴镇、黄联关镇、佑君镇、太和镇、安哈镇。乡包括:西郊乡、高梘乡、小庙乡、月华乡、...
  • 四川西昌有几个县?
    答:问: 四川西昌有几个县?答:区划】 2004年辖6个街道(东城、西城、北城、长安、新村、长宁)、8个镇(礼州、川兴、佑君、黄联关、安宁、马道、太和、安哈)、27个乡(西郊、四合、小庙、高枧、黄水、经久、西溪、阿七、中坝、磨盘、荞地、响水、开元、大箐、海南、银厂、白马、巴汝、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