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如何与患者沟通?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5-31
医患矛盾屡见不鲜,如何才能让医生与患者沟通更容易?

现在医患发生的如此频繁,主要就是现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后遗症。想要医生与患者更好的交流,我觉得主要是靠外力,首先需要医生更加的负责,医院态度更加强硬,有关部门更加靠谱,媒体更加公正。

医生肯定是医患关系中最重要的主体,所以如果想改变现状,对医生的要求自然而然就要提高。现在为什么有一部分人不愿意相信医生,就是因为现在医疗体制改革,导致一部分医生丧失了自己的良心,为了完成自己的指标,明明病人只是一点小病却要人家检查全套。就是这一批没有良心的医生,导致整个行业的名声变臭。
所以需要医生提高自己的能力,其次在与病人交流时更多一些情感在里面。比如时常去探望病人,给病人多科普一点相关知识,对病人尽心尽力。当你用心对病人好时,病人自然能够感受到,从而也尊敬你。

其次就是医院,现在很多医院面对医闹采取的行动都是以满足病人要求、息事宁人为主。从而将医生推到风口浪尖上,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助纣为虐。而医院真正应该保护的人应该是医生们,只有当医院真正公正而强硬,才会让没有底线的人知难而退。

而后是媒体,现在很多不良媒体为了博关注而发表一些不良言论,这就给不明真相的人产生了对医生极大的不信任。所以想要缓解现在的医患关系,就需要媒体公正的报道,不要给人先入为主的错觉。
所以如果想要医生能与病人更好的沟通,就需要医生能给病人更好的安全感,从而让病人更相信医生,而这也需要媒体与医院的协助。

‍‍答案。两个字,配合。配合医生的提问,努力回答准确有效的答案,努力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只有配合是最好的病人。不管他多么复杂的问题我都会努力尝试去解决。当你做了医生,你就知道,配合的病人是多么可爱了。‍‍

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必须从提高医务人员自身心理素质入手,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人格、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有单位发现,在医德医风教育中开展移情式教育的效果比较好,例如开展换位思考或角色扮演,使自己能经常设身处地地替病人着想,同时想到假如自己病了,会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另外,医务人员要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良情绪,随时进行疏导和矫治,如果存在明显的抑郁情绪,应当暂时回避医疗工作,进行专门的治疗,待抑郁状态改善后再恢复日常工作。

尊重和理解患者是医患能否沟通的关键,医师不但要知晓患者的权利,还要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语言和心情,容忍和接受患者的个性和习惯。医师应该认识到自己和病人是平等的,自己比对方多的仅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患者眼中,医师对其真诚理解的态度是以人类交往中最基本的成分来表现的,比如语气、姿势、面部表情等,只有医师真正关心患者的病痛,真正了解患者的心情,真诚的态度才会从他的言谈话语、姿势、动作、眼神和表情中流露出来,使患者感到自在和舒适。这种态度不是一种技能,没有办法借助于实践去练习,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有待于医生自己去开发。

医务人员还必须掌握与患者心理沟通的方法。不同疾病的患者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同一个患者在疾病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甚至不同的医疗环境都会造成患者不同的心理变化,医务人员应该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同时正确引导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诊疗和护理的期望水平。医务人员应耐心听取患者及家属的倾诉,这样不仅能疏泄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压力,而且对治疗本身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读完这篇文章,有的医务人员可能会说:“又是让医生体谅患者,为什么不让患者为医生想想?”正如文中所说,尊重和理解是能否沟通的关键。从今天起,我们将就“医患心理,如何沟通”的话题进行讨论。希望大家结合自己工作、就医中的切实感受,谈谈自己在医患沟通中的得与失、经验与体会。

病人最不愿看到的医生:
  1、自己的话还没讲完,医生就粗暴地打断病人讲话,甚至开始写处方。
  2、诊室里同时有几个病人,医生同时给几个病人谈话。
  3、处方开好后,不向病人解释处方,不向病人交待注意事项及下一步如何治疗。
  4、医生在病人陈述时表现的不关注,不耐烦,或同病人交谈时又干其他事情。
  首诊时,医生要细心倾听,耐心交流,良好沟通。掌握交谈的主动权,尽可能做到对病人的评估、定位。要求专科医生首诊时与病人交谈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这个问题很关键、很复杂。以后还要专题探讨。对病人的评估定位从五个方面进行:
  l、从经济条件上分:可分为好、中、差三等。有钱是基本条件,愿不愿意掏钱看病,家里有钱和病人可支配的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医生一定要工作做细,做到心中有数。
  2、从疾病的程度上分:
  1)、发病之初即来求医,对疾病重视,关注自身健康,求治欲望强。
  2)、随便求医,咨询型病人,对健康有一定的重视,对掏钱看病还没有下定决心。
  3)、辗转求医,久病成医的,慢性复发型,合并症较多,病人对医院对医生存在怀疑的心理。
  3、从基本素质和知识水平上分:一般可分为素质高,较高、中等、较差几类。基本素质和知识水平不同,医生与其交流使用的语言,手段应不同。
  4、以居住地来分:病人有本市的,外地的,医院附近的等。外地病人一般是有备而来,带有一定数量的金钱来求医。
  5、从病人的年龄段上分:28—48岁是性病高发年龄段,病人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好。
  医生与患者沟通之二 耐心细致 谆谆教导(一)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当病人来院时,导诊护士要以良好的形象、礼貌适度的语言,得体大方的举止,问明病人到院诊治何病。问明后,协助病人挂号并带领病人去相应的诊室,这时推荐和介绍专科医生十分重要,运用好“权威扩张法”包装和提升专科医生的形象,树立起首诊医生的权威给病人“先入为主”的概念。当把病人带入诊室时,一定要讲“请坐”,“请某某专家(主任)为您看病”。从接诊程序上讲,从导诊护士接触病人的那一时刻开始,整个接诊程序已经启动!
  (二)微笑服务暖人心:当病人走进诊室时,医生应主动和病人打招呼请病人坐下,医生的微笑能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缓和病人的压力。按照交际学原则:人际交往时,把握好最初的7秒钟表情,给人以最佳的第一印象甚为重要。首诊病人会十分在意接诊医生的表情,包括笑容和目光。人的面部及目光变化是人体语言的最丰富部份,目光是面部表情的核一心,医生与病人交谈时,要注视病人,表现出诚恳与尊重。微笑是最富有感染力的面部表情,微笑体现出医生对病人的友善、尊重,理解和关爱,微笑能使医生自己更富于魅力,促使病人理解和尊重自己,为以后沟通交流开个好头。
  (三)做好医疗文书工作:正规的民营医疗机构是十分注重医疗文书_丁作的,专科门诊的病历填写应认真执行。我们一定要摒弃那种只看病不做诊疗记录的游医旧习,首先指导病人填写门诊病历上的基本项目: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址、联系电话等。有时性病患者不愿填写真实姓名,医生应给予充分理解,可以填写一个虚拟的姓名,有的病人会问看病与职业、单位有什么关系?医生应耐心解释,这些项目的填写与个人没有任何妨害,主要是上报国家卫生主管单位,便于从统计学,流行病学上分析发病人群,为防治疾病制定相关措旋收集资料。如果病人仍不愿填写,不必勉强!联系电话是为了方便病人,医生也可以主动将自己的电话告诉病人,有事可以找医生联系,让病人从心理上感到平衡。
  病人的相关资料是我们的财富,医生可以根据病历上的资料对病人情况进行大概判断,了解其文化素质,社会层次,推断其经济状况。为下一步对病人评估定位做准备。
  对病史,体征、化验结果、初步诊断和处置办法等的记录都十分重要。医疗文书是帮助医生了解分析病人病情的工具,一旦发生纠纷,它是法律文件,是重要凭证,专科医生一定要养成良好的、正确的书写医疗文书的习惯。
  (四)询问病史应注意的问题:医生询问病史很有讲究,值得认真研究,先问病人有哪些不适,患病的时问、治疗经过,特别注意在其他医院治疗情况,使用过什么药物,疗效如何等等。询问病史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听取病人陈述时,医生应表现的关心、关注,面带微笑注视病人。如果病人过于紧张,不知如何说话时,要鼓励病人“别着急,慢慢谈”,“再想想还有什么不舒服"。
  2、有时医生要接过病人的话题,提醒或暗示病人有某些症状,这样可为以后的化验、治疗做好铺垫。例如:谈到尿频时,提醒病人“排尿时疼不疼?”“尿道痒不痒?”“有没有分泌物从尿口溢出?”“睾丸疼不疼,胀不胀?"等。
  3、询问第一次症状出现的时问很重要,一可以了解病程长短,对分析疾病处在哪个阶段,可能出现的合并症,并发症很有价值。二可以分析病人对自身健康的关注情况。一发病就来医院求医者:非常关注自身健康,心理素质较好,愿意花钱买健康;发病很久才求医者:1)经济条件差;2)平时不关注自身健康;3)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问求医;4)缺少医学卫生常识。
  l、一定要询问院外治疗情况:询问其他医院治疗情况有利于医生进一步了解病人及其就医心态,提醒医生避免重复用药和无效治疗。这时,医生要敢于否认他院的治疗,“方法不对,用药不当,对疾病的认识和分析不透彻,所以才疗效不好!"要介绍我院的先进治病理论,科学的治疗方案,先进的设备,物理治疗手段等,用具体案例、用对比手法说服病人接受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五)认真、细致、有序的检查病人:
  1、男性病人的检查:
  1)认真、细致、有序的专科检查:这是在病人心目中产生良好印象的机会,医生不应错过这个机会。有些医生,不认真检查病人,甚至连裤子都不让脱下来,只把裤子的拉链拉开,露出阴茎看一看就算完事,这是十分错误的(尤其在复诊时,容易发生这样的错误),还有些医生检查病人,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没有一定的检查程序,给病人一种“医生毛糙,没临床经验”的感觉。专科检查时一定要细致,最忌讳的是检查遗漏,当病人讲出还有什么异常时,医生再检查才发现某种体征,这对医生威信的打击是很大的,应尽量避免。
  2)通过检查进一步询问私密性较强的敏感问题:这时医生病人一对一、环境有利于医生问些个人私密性问题,当发现龟头红肿,尿口有分泌物时,医生应问:“您最近是否洗过桑拿?与小姐有过性接触吗?"病人感到医生很尊重自己的隐私,说实话的机率会高一些。
  3)取标本时操作要到位,取出标本及时送检:尿道拭子取分泌物时,旋转至少要三次。提取前列腺液时方法要正确,手指按摩的力度要掌握得当。
  2、女性病人的检查:
  女性病人的检查总的原则和男性病人是雷同的。医生应尽可能把妇科检查与取标本安排在一起,减少病人脱裤子上检查床的次数。女性病人因疾病不同,取阴道分泌物标本的部位各不相同分别从宫颈管口、后穹窿、阴道深部的阴道壁等各种部位刮取。千万不要图省事,从外阴分泌物取标本送检。
  3、检查病人注意点:
  1)要按顺序仔细检查,避免遗漏。
  2)动作应轻巧熟练。
  3)检查过程是与病人沟通的过程,及时告知阳性发现,对特殊体征,要在语气上适当夸大。妇科可用镜子反照给病人自己看病变,阴道充血,分泌物,宫颈糜烂程度,为以后治疗对比打下基础。
  4)留意沟通过程中病人的反应和表现。这是判断和评估病人的重要素材。
  4、检查和取完标本后的工作:
  1)认真做好记录。
  2)果断告诉病人存在哪些问题,可能是什么病,为了明确诊断必须先做化验或其他仪器检查:(B超、X光拍照、心电图等)医生应告知病人为什么做这些化验,检查,大概需要多少钱,大概何时可以出结果。
  3)这时应将病人安排好,告诉病人在输液室坐一会,看看电视,放松一下,等化验结果出来后,再请您来诊室。
  以后的工作就是根据化验、检查结果,进一步与病人交流、沟通、说服病人,根据对病人的评估、定位,开好处方。

  • 医生如何与患者相处
    答:3 .巧妙地利用奖励 在医患关系中,为了在获得病人的服从时提供另外的支持,医生有能力建立并巧妙地利用一种奖励结构。通过控制病人非常重视的奖励,就可以增加医生的权威和病人的依赖性。4 .拒绝互惠 在医患关系中,尽管医生给病人以支持,并且比较宽容患者的偏离常规的行为,但医生通过在人际反应中保持一...
  • 医生怎样跟病人沟通?
    答:2.多听:医生多听听患者的感受,家属诉求,能做到的尽力去做,做不到的讲清原因;患者和家属也要...3.安慰理解必不可少:有时候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担心比疾病本身还需要治疗,有时候会影响治疗效果...4.讲清疾病要用病人和家属听得懂的语言:给家属解释病情的时候一定不要满嘴专业术语,要用日常话 ...
  • 与患者沟通的八大技巧
    答:内心要充分尊重患者。人生而平等,医护人员首先要尊重每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的生命。另外,也要尊重患者对疾病和诊疗的认识观点。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患者是最了解自己病情的人,患者的倾诉是医生采集病情信息的重要手段,而病情信息采集是否全面准确也直接关乎着诊疗的顺利与否。关注患者医疗费用开支,医生除了...
  • 试述医患沟通形式与途径
    答:书面沟通:医生通过书面形式与患者进行沟通,包括病历记录、诊断书、处方等。书面沟通具有准确、详细、可追溯的特点,可以弥补口头沟通的不足。多媒体沟通:医生利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会议、电话、电子邮件等与患者进行沟通。多媒体沟通具有跨地域、实时性的特点,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便医生和患者之间...
  • 医患沟通技巧和方法
    答:心理精神方面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要注意留意患者的情绪变化,要多一些安慰、疏导,避免使用刺激性语言,必要时,多和家属沟通,取得理解和帮助。6、应用通俗易懂语言 医生要注意了解患者的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尽可能避免使用患者不懂的专业术语,讲解病情要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 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应如何进行沟通
    答: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应如何进行沟通的方式如下:1. 明确沟通目标 在开始沟通之前,医生应该明确沟通的目标,例如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过敏史、治疗计划等。同时,医生也应该了解患者的期望和需求,以便更好地满足患者的要求。2. 建立信任 建立信任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石。医生应该通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专业的...
  • 医生与患者沟通应该做好哪些心理准备和行为准备?
    答:1.首先熟悉自己所做的工作的目的 2.其次需要了解病人的需求 3.讲解治疗的不同办法 4.了解病人的承受能力 5.给予病人足够的关怀和信任 6.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患者
  • 医患沟通技巧
    答:医患沟通技巧如下:1.针对性沟通 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主动发现可能出现问题的苗头,把这类家属作为沟通的重点对象,与家属预约后根据其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沟通。2.交换对象沟通 在医生与患者家属沟通困难时,另换一位医生或主任与患方沟通;当医生不能与某位患者家属沟通时,换一位知识层面高一点的患者家属...
  • 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包括
    答:医患沟通是临床治疗的需要,医疗活动必须由医患双方共同参与完成。2、医患沟通是医学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高速发展,临床医生对仪器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社会-心理-生理医学模式的建立和发展,是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医学的新模式使医患沟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显得重要。3、医患沟通是减少纠纷的需要 相当一部分...
  • 医生与病人的沟通技巧有哪些
    答:医护人员如何与患者沟通融洽,不仅有助于治疗疾病,提高治愈率,还能有效缓解医患之间的误解和矛盾。以下是医生与患者沟通的技巧:1. 感情协调:医生初次见面时,患者会感到不安。医生应表现出耐心和关心,让患者感到舒适。通过自我介绍和轻松话题,打破尴尬局面。2. 病史采集:在问诊过程中,医生应继续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