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遇害的全文翻译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4
《嵇康遇害》原文及翻译

嵇康字叔夜,谯国侄(今安徽宿县西)人也。桎有嵇山,家于其侧,因而命氏。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风姿,天质自然,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庄》《老》。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养性服食之事(服药求长生),弹琴咏诗,自足于怀。所与神交者唯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

山涛将去选官,举康自代。康乃与涛书告绝。此书既行,知其不可羁屈也。性绝巧而好锻。 [巧,灵巧。锻,打铁。]宅中有一柳树甚茂,乃激水圜之,每夏月,居其下以锻。东平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康友而善之。后安为兄所枉诉,以事系狱,辞相证引,遂复收康。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下。以自赡给。颖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 “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怨之,及是,言于文帝[即司马昭]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因谮“……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谮,zèn,诬陷他人。]帝既昵听信会,遂并害之。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 “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 《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帝寻悟而恨焉。

(《晋书.嵇康传》)

嵇康,字叔夜,生于魏文帝黄初五年,谯郡人,因曾任中散大夫,后人有称其为嵇中散。嵇康的祖先本姓奚,原籍是会稽人,后来因避祸来到谯郡,因为居住的地方有一座山叫嵇山,嵇康祖先遂舍弃原姓,改姓嵇姓。
嵇康的父亲嵇昭,曾担任治书侍卿史职务。嵇昭早亡,嵇康靠母亲和兄长嵇喜抚养长大。嵇康少时聪明好学,但是骄纵任性,远迈不群,这种性格深深的影响了他的为人处世,史书上称他少有奇才,博览群书,无师自通,学识非长渊博。他爱好音乐,演奏古琴的技巧非常的高明,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高手。嵇康的书法也很有名。造诣很高,“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又若众鸟翱翔,群乌乍散。”他的诗的水平也可以称得上大家。
嵇康不但才华出众,而且长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才。《晋书—嵇康传》称他“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凤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然自成。”这个可以说嵇康是个美男子了,见到他的人都说:嵇康风度潇洒,晴朗挺拔。还有人说:潇洒的象松林中的风,清高而舒缓绵长。山涛说:嵇康的为人,刚正如孤松独立,他的醉态如玉山崩塌。
竹林七贤中的山涛一见到嵇康和阮籍,就趣味相投,山涛的妻子发现丈夫与这两个人的交往不比寻常,就询问山涛,山涛说:“我一生中可以作为朋友的,只有这两个人罢了!”“我也想观察观察他们,可以吗?”山涛的妻子问道。山涛答应了。过了几天嵇康和阮籍来了,山涛把他们二人留在家里住下,亲自安排酒席招待。晚上,山涛的妻子偷偷的观察其二人,
直到早晨都忘记离开了。山涛问他的妻子:“这两个人怎么样?”妻子道:“你的才气比他们差远了,只能以你的见识和度量和他们教朋友。”山涛说:“你说的对。”
嵇康二十岁的时候,被曹操的儿子曹休看中,把女儿长乐公主嫁给了他。从此嵇康成了魏朝皇室的宗亲,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嵇康的仕途非常顺利,不久就做了郎中后来又做了中散大夫。入京为官,令嵇康非常兴奋,他知道,理想壮志的实现只有通过仕途才能实现。但是不久他就失望了。当时,魏明帝曹睿已死,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佐曹芳,典型的浮华派公子哥何晏当了吏部尚书。曹爽和这些人混在一起,把朝廷搞的乌烟瘴气,为所欲为。
嵇康看清楚了,此时的曹魏集团,已经失去了早年的雄姿英发,变得飞扬跋扈。他更明白,司马懿决非庸碌之辈,而是一个老谋深算,内藏祸端的人物。他预感到一场撕杀将不可避免。为了避开斗争的锋芒,他离开了京城,到山阳隐居了下来。
当时,他和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交往过密,几个人常常游玩于竹林,世称“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但是当时思想分歧较大,后来又各走各的路,差距就更大了。但是当时他们都没有参加政治斗争,被世人称为清高之世。
正始十年,司马懿突然发动了“高平岭之变”催跨了曹爽集团,掌握了朝廷的大权。但是这不等于曹氏和司马氏的矛盾得到解决,而是新的斗争正在酝酿,一些拥有军事实力的亲曹的人,先后起来反抗司马集团。
嘉平三年,太尉王凌首先在扬州发难,企图推翻司马集团,废皇帝曹芳,立楚王曹彪为皇帝。但是,机密泄露,司马懿首先发难,迅速领兵征讨王凌,王凌兵败自杀!
嘉平六年,中书令李丰密谋锄掉司马师,也是因为机密泄露被杀。正元二年魏镇东将军毋丘俭和扬州总镇史文钦,联合起兵讨伐司马师。这个消息给嵇康带来一线希望,他想起兵响应毋丘俭和史文钦。有一次他征求山涛的意见。山涛分析了当时的情况,劝告嵇康不要贸然起兵,否则就会大难临头。不久嵇康得到消息毋丘俭兵败被杀,史文钦狼狈的逃到东吴。
司马氏独断朝廷,擅自废立皇帝,对一些名士采取分化瓦解的手法。逆者死,顺者生。嵇康坚决不顺从司马集团。为了免遭迫害,便采取了玩世不恭的态度,轻蔑礼法,纵酒玩乐。放浪形骸。
嵇康的门前有一棵大树,长的非常茂盛,又有一条小河顺着门前流过,夏天,树下河边清凉宜人。嵇康常在树下河边生起炉子,架上铁砧,嵇康打铁的手艺很高。当时嵇康家中贫寒,常靠打铁来赚钱糊口。给他帮忙的是向秀。向秀拉动风箱,;炉火正红,嵇康脱掉上衣,抡起大垂炼击铁器,火星四飞。满身是汗的嵇康似乎丛中找到了乐趣,并不在意收入。有时候邻居来让他修理工具,他分纹不取。打累了,嵇康和向秀就在树下休息,邀请一些亲朋好友开怀畅饮。谈论一些无关政局的话题。
嵇康变了,增加了乖僻的行为有时后难以让人理解。他本来是个美男子,风度偏偏,现在却变成了一个落魄的模样。他常常的额披头散发,毫不注意修饰,他的头发和脸常常一个月都不洗,天长日久就生了许多的虱子,有时候疡的受不了,便伸手往身上乱摸乱瘙,不顾场合,也不管他人的笑话,摸出虱子来就用手指把它掐死。
其实,嵇康把自己弄成这个模样,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也可以说是一种保身之术吧!实质上他以这种土木形骸,作践自己的方式,表达了他坚决不屈服司马集团的态度。这是一种无言痛苦的抗争。

翻译

稽康字叔夜,是三国时魏国谯郡地人。稽康很小的时候就是孤儿,有奇特的才能,孤高而不和群。他身高七尺八寸,谈吐和气质很好,很有风度仪表,但他保持本来面目,不加修饰。人们认为他有龙的文采、凤的姿容,天生
的资质出于自然。

他的学问不由老师传授,而靠自己博览群书,无不完备通晓。长大后好读《老子》《庄子》。
稽康和魏国的宗室成婚,被授中散大夫。他常常研习道家涵养本性和服用丹药等事情,谈琴吟诗,胸怀中自我感
觉满足。

和稽康以道义相交、推心置腹的只有陈留的阮籍、河内的山涛,参与他们这一伙人的还有河内的向秀、沛国的刘伶、阮籍的侄子阮咸、琅邪的王戎,他们经常一起在林中行游,被世人称为“竹林七贤”。 

山涛在离任尚书吏部郎时,推荐稽康出来代替自己的官职,稽康便写信给山涛表示和他绝交。这封信传开后,大
家都知道稽康不会受羁绊而屈就官职。稽康生性非常机巧而喜好打铁。住处有一株柳树长的很茂盛,便引水将树环绕起来,每当盛夏,在树阴下打铁。 

东平吕安很佩服他的高卓情趣,每当想念他时,便不远千里驾车来拜访,稽康把他当作朋友,对他很好。后来吕安被兄长诬告,因为此事坐牢,供词经过相互验证援引,便把稽康逮捕了。当初,稽康家居贫穷时,曾经和向秀
一起在大树底下打铁,来养活自己。

颖川的钟会,是富贵人家的公子,为人精干练达有才识而且能言善辩,所以
去拜访稽康。稽康看见了他不施礼,仍旧打铁不已,等了很久钟会才离开,康对钟会说:“你听到什麽来到这里?又看到什麽离开?”钟会说:“我听到所听到的来到这里,看到所看到的离开这里。”

钟会因此怨恨他。等到回去后,便告诉文帝司马昭说:“康是隐居的杰出人物,无法让他出来作官。您不必为天下的事担心,可虑的只是康而已。康、吕安等人说话议论毫无顾忌,诽谤诋毁国家 的典制法则,作为帝王不应该宽容这种行为。

应当借这个机会把他们除掉,使风气质朴敦厚。”司马昭亲近听信了钟会的话,便把康、吕安一起杀害。康将被押赴刑场行刑,三千名太学生请求将他赦免当太学生的老师,没有得到允许。

康回头看见日影,见行刑时辰未到,就向别人要了琴弹奏,说:“从前袁孝尼曾经要跟我学习弹奏《广零散》,我每次吝惜固守。《广零散》到今天将
成为绝唱了!”被杀当时,他的年龄才四十岁。海内的士人,无不为他感到痛惜。司马昭不久便醒悟而感到惋惜。 

出处

唐·房玄龄《晋书》

原文

嵇康字叔夜,谯国人也,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

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养性服食之事(服药求长生),弹琴咏诗,自足于怀。所与神交者唯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 

山涛将去选吕,举康自代,康乃与涛书告绝。此书既行,知其不可羁屈也。 

性绝巧而好锻,宅中有一柳树甚茂,每夏月,居其下以锻。东平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康友而善之。后安为兄所枉诉,以事系狱,辞相证引,遂复收康。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颖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

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之。及是,言于文帝(司马昭)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

因谮:“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帝既昵听信念,遂并害之。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

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帝寻悟而恨焉。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晋书》由房玄龄等人负责监修,组织一批史家和学者,以南朝齐人臧荣绪所写的《晋书》为蓝本,同时参考其他诸家晋史和有关著作,“采正典与杂说数十部”,兼引十六国所撰史籍,从贞观二十年(646)开始撰写,至贞观二十二年(648)写成。

晋书的修撰,从贞观二十年(公元六四六年)开始,二十二年(公元六四八年)成书,历时不到三年。参加编写的前后二十一人。由于李世民(唐太宗)曾给宣帝(司马懿)、武帝(司马炎)一纪及陆机、王羲之两传写了四篇史论,所以又题“御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晋书·嵇康传



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
起初,嵇康家境贫寒。居贫,家境贫困。(应该说他是自作自受,还是求仁得仁呢……)曾经和向秀一起在大叔下打铁,来补贴家用。尝,曾。共,有版本作“偶”,比共○×多了……大树,就是之前那棵柳树。以,来,准确的说是副词不译。自赡给,倒装,赡给自己。赡给同义,接济,供应。总之是以金钱为目的,但区别于以营利为目的。
颍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
颖川钟会,是个出身高贵的公子。精明干练有才华善辩论,于是去拜访(嵇康)。往,去。造,造访,拜访。这句简单,不过故字比较费解。故,表因果,果是“往造”那因是什么?钟会很有才?还是嵇向在大树下?果然是情报局出身……有的放矢。
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嵇康不以礼对待他,继续打铁不停下来。为,做,实行,用法非常活,在句子中的解释非常多变。礼,按礼。即嵇康不按礼数来对待他。而,顺接,无实际意义。缀,停。过了很久,钟会要离开了。嵇康对他说:“(你)听到什么消息跑来的?又看到什么东西离开了?”良,很。谓,对某人说。
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钟会说:“听到我所听到的东西所以来了,看到了我所看到的东西所以走了”
这两句话理解很多,但基本上都是说嵇康对钟会没好气。个人的理解是嵇康的意思是“你这个特务”。钟会的意思是“你怎么这么看人呢!”
会以此憾之。及是,言于文帝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
钟会因此怀恨。到这时(嵇康下狱时)。以,因为。憾,恨,悔恨失望心中不满。(钟会)对司马昭说:“嵇康,是条盘踞着的龙,不能让他腾起。你不用担心天下(不在你的掌握中),只有嵇康必须顾虑罢了。”卧龙,睡着的龙,引申为蛰伏的英雄。钟会是把嵇康和刘备等同了。起,起飞,引申为有作为。即革命要扼杀在摇篮中。公,对上级或长辈的尊称。忧,担忧。顾,考虑。以……为,把……当作。虑,顾虑。耳,罢了。
因谮“康欲助毌丘俭,赖山涛不听。
趁机进谗:“嵇康本来想要帮助毌丘俭谋反,全依靠山涛不让(他这么做)。”因,趁机。谮,谗毁。毌丘俭,正元二年从淮南起兵反对司马师的将领。赖,依靠。听,听凭,任由。
昔齐戮华士,鲁诛少正卯,诚以害时乱教,故圣贤去之。
以前齐国姜太公杀华士。《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太公望东封于齐,齐东海上有居士曰狂矞、华士昆弟二人者立议曰:“吾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饮之,吾无求于人也。无上之名,无君之禄,不事仕而事力。”太公望至于营丘,使执杀之以为首诛。鲁国孔丘杀少正卯。《史记·孔子世家》: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於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有人说少正卯是个改革家,从我看到的资料上没看出来……正因为(他们)扰乱破坏当时的秩序与教化,所以圣贤把他们铲除了。诚,果然,正是。以,因为。害时乱教,害乱时教。时,当时。教,礼教。害乱,破坏。去,去掉,除去。
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
嵇康和吕安言论放荡(不需要翻译吧),诽谤社会公德和国家政策,这是作帝王的不应宽容的。非,以……为非。毁,毁谤。典,可能指儒家经典,也可能是指《五典》,这里引申的是传统道德方面。谟,谋,臣下为君主就国家大事进行策划谋议的文件,引申为政策性文件。帝王所不宜容,……钟会不愧是第一幕僚,帝王不宜容这样的话都可以直接说了……
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帝既昵听信会,遂并害之。
应当乘这个机会铲除掉他们。因,乘机。衅,过失。也就是说嵇康他们利用舆论造势已久,早晚是要起兵闹事的,应该乘现在还没有酿成大患,他们有了小的过失的时候就把他们以这个名义铲除掉。来使风俗淳正。”淳,使风俗淳,淳正,几人们没那么多离经叛道的想法。司马昭亲昵听信了钟会的话,就把那两人都杀了。道德既,已经,……之后。昵,亲昵。即司马昭相信钟会是因为,亲信他,所以听了他的片面之词。并,一起。害,杀。
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
嵇康即将在东市被处刑,三千个太学生请求让嵇康作他们的老师,上面没答应。刑东市,状语后置,在东市行刑。请,请求。以为师,以之为师。以为,把……作为。
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
嵇康瞭看了一下太阳的影子,要来了琴弹奏。顾,瞭望。视,看。日影,太阳的影子。索,要。之,与其解释为它,不如解释为助词不译。东市是牛马市,应该没有日晷这么先进的东西,估计是立跟杆子,等太阳达到某处就行刑了。由此可见嵇康是在午时三刻行刑的。不过嵇康这个罪究竟是斩监后还是斩立决倒是很难说。个人倾向斩立决。说“以前袁准曾跟从我学习《广陵散》。袁孝尼,袁准,袁涣少子,因为世道不好所以没有作官,呆在家里写书,是诸葛亮的粉丝。另外说到袁准,还不能小看,其父袁涣是魏的开国功臣,袁同学也在法当八议的贵族之列(嵇康能不能议亲还说不准呢,不过估计是议了),现在很多文章里吧他描写成嵇康的徒弟一类的晚辈,事实上他至少比嵇康大三岁。我老是严守秘密不教他。靳固,确定。指严格执行法令,引申意义为严密地保守。《广陵散》从此断绝了啊!”当时年仅四十。于,在。广陵散于今绝矣,一句骗了N多人的名言,老实说我觉得广陵散断没断绝和嵇康没有本质联系。(不过你硬要从修辞学上说“嵇康的广陵散绝了”那也没办法。)
海内之士,莫不痛之。帝寻悟而恨焉。
全中国的有志之士,没有不为他悲痛的。司马昭很快也醒悟并后悔了。海内,四海之内,即全中国。痛,为之痛,悲痛。寻,很快,马上。而,表并列。恨,后悔。

百度嵇康吧山洋芋对晋书嵇康传嵇康遇害一段的译注

可以搜得到

你到百度搜就可以了,有人已经回答好了

  • 《嵇康遇害》原文及翻译
    答:嵇康字叔夜,谯国侄(今安徽宿县西)人也。桎有嵇山,家于其侧,因而命氏。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风姿,天质自然,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庄》《老》。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养性服食之事(服药求长生...
  • 嵇康遇害文言文翻译
    答:嵇康遇害 嵇康字叔夜,谯国人也,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养性服食之事(服药求长生),弹琴咏诗,自足于怀。所与神交者唯陈留阮籍、河内山涛...
  • 嵇康遇害的全文翻译
    答:嵇康的被害,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缩影。他的遭遇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的困境和无奈,也彰显了嵇康坚持自我、不肯屈服的个性。嵇康的思想和人格魅力,使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位独特而重要的人物,他的事迹和作品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世。
  • 嵇康遇害文言文翻译
    答:嵇康即将在东市受刑,太学学生三千人,请求让嵇康做他们老师,没有得到允许。嵇康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影子,要过琴来弹奏,说:“过去袁孝尼曾经跟随我想学习《广陵散》,我吝惜保密没有传授给他,《广陵散》现在要绝响了!”时年四十。海内之士,没有不痛惜的。文帝不久也醒悟后悔了。 2. 嵇康遇害的全文翻译 翻译 稽康字...
  • 嵇康遇害的全文翻译
    答:嵇康和吕安言论放荡(不需要翻译吧),诽谤社会公德和国家政策,这是作帝王的不应宽容的。非,以……为非。毁,毁谤。典,可能指儒家经典,也可能是指《五典》,这里引申的是传统道德方面。谟,谋,臣下为君主就国家大事进行策划谋议的文件,引申为政策性文件。帝王所不宜容,……钟会不愧是第一幕僚...
  • 嵇康字叔夜,谯国人也,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翻译
    答:嵇康遇害翻译 嵇康,字叔夜,生于魏文帝黄初五年,谯郡人,因曾任中散大夫,后人有称其为嵇中散。嵇康的祖先本姓奚,原籍是会稽人,后来因避祸来到谯郡,因为居住的地方有一座山叫嵇山,嵇康祖先遂舍弃原姓,改姓嵇姓。嵇康的父亲嵇昭,曾担任治书侍卿史职务。嵇昭早亡,嵇康靠母亲和兄长嵇喜抚养...
  • 嵇康遇害翻译
    答:嵇康遇害是指中国古代文人嵇康因得罪权贵而遭到杀害的事件。嵇康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和思想家,他的才华和个性使他在当时社会备受瞩目。然而,他的直言不讳和敢于挑战权威的态度也使他得罪了一些权贵。公元262年,嵇康因被指控“诽谤朝廷”和“不敬皇帝”等罪名,被司马昭...
  • 嵇康遇害文言文翻译
    答:嵇康遇害 嵇康字叔夜,谯国人也,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养性服食之事(服药求长生),弹琴咏诗,自足于怀。所与神交者唯陈留阮籍、河内山涛...
  • 嵇康遇害的全文翻译
    答: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之。及是,言于文帝(司马昭)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因谮:“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
  • 嵇康遇害翻译
    答:嵇康的书法也很有名。造诣很高,“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又若众鸟翱翔,群乌乍散。”他的诗的水平也可以称得上大家。嵇康不但才华出众,而且长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才。《晋书—嵇康传》称他“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凤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然自成。”这个可以说嵇康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