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伦为什么要装扮成疯子来倾诉对萨拉米岛事件的不满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25
在坑我吧 这到底是梭伦还是苏格拉底

律公实体公程序公实体问题事处程序看见义作先哲实践律信仰
在坑我吧 这到底是梭伦还是苏格拉底
建议不要多想,想多了累

(1)为了避开法律的制裁;便于吸引群众宣传自己的主张。 (2)他强烈的爱国热情、突出的个人能力的展现、赫赫的战功提高了他的个人威望,为后来从政当选首席执政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梭伦的城邦生活始于疯狂也终于疯狂!第一次是梭伦装疯卖傻,借此激励雅典民众出战从麦加拉手里夺回萨拉米,从而推翻了雅典城邦有关将动议主战的人处以极刑的禁令。第二次则是梭伦知悉庇西斯特拉图欲成为僭主的阴谋而以有点可笑的行为给予雅典人民警告,结果却被人们视为疯子。前一次是梭伦自己假装的疯狂,它的成功给予了梭伦荣誉并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后一次则是由于其奇怪的行为而被人强加的论断,它的失败不仅宣示了梭伦此前的良治(eunomia)的核心精神被僭政摧毁了,同时也为他的城邦生活划上了句号。这两起政治事件构成了立法家梭伦整个政治生命的开端与终结。
一个位居希腊七贤之一的智慧者,一个在七贤中甚至人世间最有智慧的人4,在其政治生涯的开端与终结都与疯狂为伴。此外,两个事件都与雅典城邦的政治生活有关。这无疑是个有趣现象。然而,在笔者所掌握的众多文献里,梭伦的疯狂背后的意义都没有受到重视,即使对此予以记载的一些作者(如普鲁塔克、拉尔修、Diodorus、西塞罗等等5)也没有进一步论述。人们可以怀疑一些后世作家的记载的可靠性,然而毕竟梭伦本人留下的前引残篇明确提到自己的疯以及他期待的即将显明的“真理”,他曾“疯”了显然是历史事实,而且跟“真理”有关。那么,疯狂有意无意地出现在一个崇尚审慎、反对过度的智慧者身上,而其文化背景是一个从荷马到亚里斯多德都推崇理性、贬抑疯狂的古希腊文明6,这是否牵涉到一个解读梭伦政治哲学的问题?我们可以理解亚里斯多德对梭伦的疯狂只字不提7,但奇怪的是作为梭伦家族后裔并对其赞誉有加的柏拉图也没有提到。但是,起码在苏格拉底之世,人们还是经常背诵梭伦诗句的8。这多少让人感到困惑,因为稍微对柏拉图政治哲学的源起事件――苏格拉底之死――有所了解的人,都不难发现其师之死与其先祖的疯狂有着某种联系:他们都犯过刑事罪9,都为着“真理”面对着可能降临自己身上的城邦暴力――死亡,并以“高龄”与某种值得捍卫的价值――“真理”――联系起来而显得对死亡无惧10。同样从两者当时面临的危险看来,我们都不得不认同知识(epistēmē)与城邦的意见、信念(doza)甚至法规(dogma)总是处在紧张中。然而,两者的不同在于梭伦懂得装疯卖傻。结果是苏格拉底死,梭伦则生,而且活得很好,在第一次疯狂后他就被任命为执政官,主持城邦的立法改革,而在最后一次疯狂后据说又再周游列国。备受苏格拉底之死所震惊的柏拉图为何没有看到祖辈的智慧?也许,梭伦一直存在于柏拉图的视野里,但是我们不得而知。在《菲多篇》244a-b,苏格拉底倒曾说过,至善也会通过疯狂降临我们身上,然而这却是神灵给予的礼物,可遇不可求。也许,苏格拉底在这里指的就包括梭伦。但是,结合柏拉图对疯狂的其他论述11,我们却难以整合出一副整体的图景。然而,梭伦与苏格拉底之间的某种亲和力确实存在。因而,柏拉图对梭伦的疯狂的忽视耐人寻味。
本文将选取梭伦的第一次疯狂来进行剖析其疯狂背后的政治哲学涵义。笔者相信, 让我们看看梭伦是如何为萨拉米而“疯”的。

  • 梭伦为什么要装扮成疯子来倾诉对萨拉米岛事件的不满?
    答:那么,疯狂有意无意地出现在一个崇尚审慎、反对过度的智慧者身上,而其文化背景是一个从荷马到亚里斯多德都推崇理性、贬抑疯狂的古希腊文明,这是否牵涉到一个解读梭伦政治哲学的问题?我们可以理解亚里斯多德对梭伦的疯狂只字不提,但奇怪的是作为梭伦家族后裔并对其赞誉有加的柏拉图也没有提到。但是,起码在...
  • 梭伦为什么要装扮成疯子来倾诉对萨拉米岛事件的不满
    答:第一次是梭伦装疯卖傻,借此激励雅典民众出战从麦加拉手里夺回萨拉米,从而推翻了雅典城邦有关将动议主战的人处以极刑的禁令。第二次则是梭伦知悉庇西斯特拉图欲成为僭主的阴谋而以有点可笑的行为给予雅典人民警告,结果却被人们视为疯子。前一次是梭伦自己假装的疯狂,它的成功给予了梭伦荣誉并开始了他的...
  • 古希腊为什么会形成民主政治?(即贵族阶级为什么在军事上失败了...
    答:宗教也为个人的理性判断和独立的思想留下了空间, 苏格拉底认为人的本分是学习神明使他通过学习可以学会的事, 他曾把那些对于神明已经准许人运用他们的才能可以发现的事情还要求助于占兆的人称为疯子。希腊宗教以“每个人寻求自己的真理作为基础, 不同于其他的宗教依赖绝对权威,认为每一个人必须从属它”。通过这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