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琦和范仲淹在修筑水洛城的时候,为什么会突然发起纷争?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6

宋仁宗庆历年间,宋夏战争爆发,西夏李元昊数次带兵入侵宋朝陕西一带。宋夏多次交战,宋军败多胜少。为了抵御西夏,宋朝采取范仲淹的主守策略,开始在陕西各路修建防御工事,阻止西夏军的入侵。其中位于秦州水洛城的修筑,使得当时宋朝在西北两个大佬范仲淹和韩琦起了纷争,并在几年之后又将纷争延续到朝堂之上。


宋仁宗

  水洛城修筑的纷争之所以引起轰动,是因为这件事发生的时间正好处于庆历新政期间,且与宋夏之间有着莫大的关系。韩琦和范仲淹自庆历元年开始就在对西夏策略上有着不同的意见,两人又同属庆历新政的主导者。两人起了纠纷,反让人觉得庆历新政中的改革派似乎也未不团结。

  关于水洛城修筑事件,通过以下时间节点所发生的事情,更能捊清脉络:

  1.庆历元年(1041年)二月,宋夏好水川之战爆发,宋军大败。

  2.庆历元年(1041年)十一月,知庆州的范仲淹首次提出在水洛城筑城,其理由是:阻止西夏军进入秦亭之路,使秦、渭州通行,对宋朝有利。

  3.庆历二年(1042年)二月,韩琦反对范仲淹的主张,理由是:1.修筑水洛城会反给西夏的入侵提供便利;2.修筑水洛城耗费太多人力物力。



  4.庆历二年(1042年)九月,宋夏爆发定川寨之战,宋军大败。

  5.庆历三年(1043年)十月,静边寨主刘沪占据水洛,招抚当地的羌、氐等蕃部,并向陕西四路招讨使郑戬建议在水洛筑城。郑戬上奏朝廷,朝廷采纳刘沪的建议,郑戬派董士廉与刘沪负责修筑水洛城。

  6.庆历四年(1044年)二月或三月,郑戬被罢陕西四路招讨使,改知永兴军路,宣抚陕西的韩琦和知渭州的尹洙下令停止筑水洛城,刘沪、董士廉抗命,继续修筑,尹洙派狄青前往水洛城将刘沪、董士廉捉拿下狱。

  7.庆历四年(1044年)三月到四月,朝廷上下围绕该不该筑城、刘沪是功是罪起了争执,范仲淹和欧阳修认为应继续修,并建议调走狄青及尹洙。韩琦则继续反对修筑。


韩琦

  8.庆历四年(1044年)五月,朝廷派鱼周询、程戡等去水洛城勘察,周询、程戡等回报宋仁宗,水洛城已修大半,放弃太可惜,建议继续修。宋仁宗下次释放刘沪、董士廉,命其继续修水洛城。当月,水洛城修筑完毕。

  在好水川之战中,宋军战败,其对夏策略也从攻转守,筑城防御也成为当务之急。从以上可以看出,支持修筑水洛城的有:范仲淹、欧阳修、郑戬、刘沪等人;反对在修筑水洛城的有韩琦、尹洙、狄青等人。以韩琦为首的反对筑城派和以范仲淹为首的筑城派的意见是相左的,主要争执在于以下几点:


欧阳修

  1.水洛城方向不是夏军主攻方向。宋夏几次交战都集中于泾原路、鄜延路,李元昊倾向于往西面侵宋,从未攻打过西南方面的秦凤路。韩琦认为既然李元昊不从这方向攻宋,则没有必要筑水洛城。范仲淹则希望在西北构建完善的防线,以应对西夏。西夏是主动进攻,宋朝是被动防守,宋朝如何能确定西夏的下一次进攻方面不是秦凤路呢?

  2.筑水洛城是否真如范仲淹等人所说能“断贼入秦亭之路”。韩琦则认为筑水洛城确实能让秦、渭州通行,这给宋朝带来便利,但也会被西夏所利用,所以水洛城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

  3.筑水洛城耗费人力物力,韩琦认为应优先修筑前线的城池,对于不是主战场的水洛城,则没必要去修筑。


狄青上奏洛城之事

  4.郑戬认为修筑水洛城,招抚当地的羌、氐部落,让他们帮助抵御西夏,反之,将得不到这些部落的支持。

  从双方的争执来看,显然公有公理,婆有婆理。从后来的结果来看,水洛城虽修筑完成,但宋夏关系缓和,双方没有发生战争,水洛城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20多年后,宋夏再次爆发战争,其主战场仍然是在泾原路、鄜延路两路,与水洛城没有关系。由此看来,水洛城真的是白建了。

  这当然是后人由已知的结果倒推出的结论,韩琦和范仲淹作为当事人,则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我认为水洛城该不该建取决宋夏关系和宋夏的战争策略。我分别从以下两点说明这个问题:


狄青上奏洛城之事

  1.庆历元年(1041年)十一月修筑水洛城是有必要的,但在庆历三年(1043年)十月,宋朝就没有必要急着去筑水洛城了。

  宋夏于康定年间已经翻脸,宋朝在好水川战败,开始全面筑城防守。西夏是战争主动方,从哪边侵宋由西夏决定,而不是由宋朝决定,所以不排除西夏从秦凤路攻宋是有可能的。那么宋朝就有必要在水洛筑城,加强防御。范仲淹在庆历元年(1041年)十一月建议修筑水洛城,在时机上是恰当的,可惜当时的宰相吕夷简跟范仲淹有过节,没有同意范仲淹的建议。



因为韩琦反对修筑,范仲则支持筑水洛城。 朝廷上下围绕该不该筑城、刘沪是功是罪起了争执,范仲淹和欧阳修认为应继续修,并建议调走狄青及尹洙。韩琦则继续反对修筑。

因为韩琦和范仲淹同属庆历新政的主导者,而他们在修筑水洛城时,意见不统一,发生了纷争,这让其他人看来他们也是不团结的!

因为两人出发点完全不同。范仲淹修筑的关键在于他想要恢复名声,让修建帮助当地的百姓安稳的生活。而韩琦则是考虑到来自西夏的威胁,他担心修建的方式会更加利于西夏进攻,让整个城池的防御成为摆设。

因为他们很多事情都不一样,而且遇到事情的分歧也不一样,但是他们两个性格都特别的耿直,喜欢说实话,才所以才会引起纷争。

  • 韩琦和范仲淹在修筑水洛城的时候,为什么会突然发起纷争?
    答:在好水川之战中,宋军战败,其对夏策略也从攻转守,筑城防御也成为当务之急。从以上可以看出,支持修筑水洛城的有:范仲淹、欧阳修、郑戬、刘沪等人;反对在修筑水洛城的有韩琦、尹洙、狄青等人。以韩琦为首的反对筑城派和以范仲淹为首的筑城派的意见是相左的,主要争执在于以下几点:欧阳修 1.水洛城方向...
  • 韩琦简介:北宋时期政治家,使朝迁清明,天下乐业
    答:康定元年(1040年)正月,李元昊大举围攻延州(今陕西延安),守将刘平、石元孙在三川口(今陕西安塞东)兵败被俘,镇守延州的范雍降职他调,韩琦大胆推荐被诬为“荐引朋党”而被贬越州(今浙江绍兴)的范仲淹。他在上仁宗的奏章中说:“若涉朋比,误国家事,当族。”五月,韩琦与范仲淹一同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充当安...
  • 历史真实的韩琦介绍
    答:韩琦自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开始了为时十年的宰相生涯,辅佐三朝,欧阳修曾有言赞韩琦: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他在宋夏战争爆发后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人称韩范,在军中的声望也是比较高,当时边疆还有歌谣传颂韩范说: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
  • 北宋政治家韩琦生平简介,韩琦是怎么死的?
    答:康定元年(1040)正月,元昊大举围攻延州(今陕西延安),守将刘平、石元孙在三川口(今陕西安塞东)兵败被俘,镇守延州的范雍降职他调,韩琦大胆推荐被诬为荐引朋党而被贬越州(今浙江绍兴)的范仲淹。他在上仁宗的奏章中说:若涉朋比,误国家事,当族。五月,韩琦与范仲淹一同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充当安抚使夏竦的副手。
  • 《宋史》卷十一 本纪第十一(2)
    答:丁未,以范仲淹参知政事,富弼为枢密副使。壬子,白气贯北斗魁。癸丑,韩琦代范仲淹宣抚陕西。甲寅,太白昼见。戊午,罢武学。 九月丁卯,诏辅臣对天章阁。戊辰,吕夷简以太尉致仕。乙亥,任中师罢。丁丑,诏执政大臣非假休不许私第受谒。是月,桂阳洞蛮寇边,湖南提刑募兵讨平之。 冬十月丙午,诏中书、枢密同选诸路...
  • 宋朝有哪些有名的将军?
    答:立下了累累战功。朝廷中尹洙、韩琦、范仲淹等重臣都与他的关系不俗。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节读书,精通兵法。以功升枢密副使。平生前后25战,以皇佑五年(1053年)正月十五夜袭昆仑关最著名。狄青生前,备受朝廷猜忌,导致最后抑郁而终;死后,却受到了礼遇和推崇,追赠中令,谥号武襄”。
  • 韩琦的人物生平
    答:自好水川败后,韩琦始信服范仲淹守议,两人同心协力,互相声援。由于两人守边疆时间最长,又名重一时,人心归服,朝廷倚为长城,故天下人称为“韩、范”。边塞上传诵这样的歌谣:“军中有一韩,西夏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夏闻之惊破胆。” 西夏在战争中虽多次获胜,但损失也很大,人心厌战,民怨沸腾,于是宋夏...
  • 北宋狄青时代身边主要人物有那些?
    答:范仲淹主持西北名将刘沪和西北豪侠领袖董士廉在边境修筑边防要塞水洛城,但却遭到了同是权臣的范仲淹好友韩琦的反对,俩人开始掐架。狄青作为范仲淹所举荐的官员,本来应该支持范仲淹,结果没想到,狄青竟然帮助了韩琦,直接领兵前往水洛城,将刘沪和董士廉两人拘捕关押,并且间接导致刘董二人死亡,这一次狄青反水...
  • 什么是宰辅集体领导制
    答:及争水洛城事,韩琦则是尹洙而非刘沪,仲淹则是刘沪而非尹洙。”(《长编》卷155)四人尽心为公,对朝政各有所见,却又同心协力,共同主持了“庆历革新”。但是仁宗却不是如此认识问题,而将这些大臣认定为“朋党”。杜衍为相仅120天,范仲淹、韩琦和富弼在二府不到二年,皆一一被排斥出朝廷。又如,元佑年间范纯仁为...
  • 刘沪的事迹
    答:时任福败,边城昼闭,居民畜产多为贼所掠,沪独开门纳之。迁左侍禁,韩琦、范仲淹荐授阁门祗候。又破穆宁生氐。西南去略阳二百里,中有城曰水洛,川平土沃,又有水轮、银、铜之利,环城数万帐,汉民之逋逃者归之,教其百工商贾,自成完国。曹玮在秦州,尝经营不能得。沪进城章川,收善田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