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条》一个伏笔,5个暗示,真的有那么烧脑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电影《信条》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1.剧院全景镜头,半圆形顺时针运镜,这与钟表顺时针方向相同,代表正时间。
2.虚焦镜头,警察的红蓝灯交替闪烁。代表真警察的想要杀掉所有观众,而混入其中的假警察主角,却想救全部观众,形成了身份的反差。
3.主角迅速拆枪是身份伏笔。同后面第一次,第二次正反时间自己对打时,均有逆时间主角迅速去拆正时间主角枪的镜头。
4.装算法的袋子是蓝色的。
5.整个剧院,蓝色地毯,红色座椅。红色座椅上的广大群众被迷晕,反派和主角在蓝色逆时间上枪战。代表信条组织和反派的博弈,最后炸弹爆炸,群众被保护,但群众对信条完全不知情。
6.尼尔逆时间子弹时,给了蓝色地板特写。
7.尼尔背包的挂饰,是身份伏笔。

《信条》这部由诺兰执导的电影又一次创造了既卖座又叫好的成果。不过很多人在观看完这部电影后表示没看明白,一头雾水,这个也正常,因为这部电影中的时空关系就是一个123,321的关系。整部电影运用了很多的时空理论,还有经典的祖父悖论。故事内容是这样的,主角本来是一名中情局人员,受命去乌克兰歌剧院营救一位被恐怖分子挟持的美国要员。但是被一颗逆向来的子弹打中,被抓后服毒自杀,结果发现那只是一场测试,他成果通过然后成为了神秘组织的一名成员。之后他和伙伴尼尔去调查子弹的来源,发现子弹是未来物品,于是他们找到印度军火商知道了这个子弹其实是来自俄罗斯的军火巨鳄大壮(此处简称)。为了接近大壮,主角和伙伴决定从他的老婆小美(此处简称)下手。小美说他和大壮其实已经不和,大壮在他们从越南度假后用她的把柄来威胁她。于是主角和小美达成约定,他帮小美消除把柄,小美帮他们引荐大壮。之后主角就和尼尔一起来到了放小美假画的仓库,在这里他们发现了一个时光逆行传送门,而且从两个传送门里分别跑出来两个人,一个是所有动作都是正向的E而且非常快,另一个全部都是逆向的。主角本来要把逆向的人杀掉但被尼尔阻止了。后来他们成功见到俄国的大壮,本来大壮觉得主角和自己的老婆在一起了,看他很不顺眼,中间还发生了一系列的主角被大壮打之类的是。但是在之后和主角达成了一个交易,就是主角帮他去取黑箱子。那个黑箱子其实就是灭世武器的最后一部分。不过主角在拿到箱子后,大壮突然出现并且用小美威胁他们交出黑箱子。而且这个时候大壮的所有动作都是逆向的还带着氧气面罩。主角在差点被大壮杀掉,不过尼尔救了他并且主角也明白了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一行人回到仓库进入了时光机回到之前,从印度军火商那里得到了很重要的情报,知道了大壮意图毁灭世界。这个计划是未来人为了杀掉21世纪的人类所做的。只要灭世武器被集齐就能让人类都毁灭。因此主角和伙伴们准备阻止大壮,他们回到了过去,小美拖住大壮而主角和尼尔等人去解决灭世武器。在这个过程中主角等人经过了一番打斗,就在主角即将被小BOSS给打死时有个尸体突然复活然后逆向帮主角挡了子弹。最后主角一行人成功阻止了大壮和未来人的灭世计划。不过就在大家以为要结束的时候,尼尔突然说自己要逆向回到过去。主角才明白之前为自己挡子弹的人就是尼尔,而现在他要去赴死。并且尼尔还告诉主角,自己是未来的主角招募的人,主角未来会成为这次行动的创立者。到此,整个故事才呈现出来。

2020年《信条》,“时空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更加剑走偏锋:在实体空间里,呈现时间的逆流。基本上整部电影,都被用于呈现这个“概念”本身。每个场景,正着拍一遍,反着拍一遍,是基本操作。而诺兰又是个实景狂人,能不搭绿幕就不搭绿幕。因此,你所看见的预算,上千美元买两辆兰博基尼啦,都是基于制造时间奇观这个核心需求。然而,改变时间的流向,并非简单的“倒带”,影片还引入了“熵”的概念。

你会看到:视觉上的逆行。鸟倒着飞,人倒着走,风朝反方向吹动,溅起的水花缩回轮船脚下。物理法则的逆行。下雨了,水往高处流,开个枪,是接住飞回来的子弹。正、逆两种时间,在同一空间里直接接触,发生冲突。“时间逆行”的设定本身并不新鲜。1973年,巴林顿·J·贝莱的《时间冲突》写道,人们发现向前运行的时间即将撞上从未来倒退未来的另一个时间。

大刘的《坍缩》中,宇宙的坍缩导致了时间的反演,过去变成未来,身处其中的人却感觉不到异常。新鲜的,是第一次有人拍出来。回到开头的问题:人类看不见时间,那我们是如何理解时间的?通过时间留下的痕迹。时间旅行是一种做法,而《信条》给出了另一种。第一次在商业片领域,以如此大的规模和体量,在大银幕上展示双向时间。这奇观本身就值得去看。

从预告片来看,《TENET》的故事架构,和《盗梦空间》十分相似,片中的人物都是西装笔挺,而且似乎都是由一次间谍式的任务,牵引到一次非常大的事件。如果你看完《TENET》的预告,再回去看《盗梦空间》的预告,两者的在配乐,叙事节奏,构图和色调上,也都十分接近,很多网友还戏称,《TENET》是《盗梦空间》的续集。

但两者最最重要相似之处,是这两部电影都植入了一个新的设定,《盗梦空间》创造了梦的层级,改变做梦者最深意识,既能改变人的性格,故事在这样的世界设定下开始。《TENET》也是创作一个新的设定世界,和时间交错以及预知有关,故事由此展开。所以要预测《TENET》难就难在,我们根本猜不到《TENET》的世界设定是如何的,因此也没办法去做剧情的解析推理。

如果把全片看作是一个电子游戏,那么前半部分就是新手训练,你可能会觉得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后半段你会后悔之前没有睁大眼睛!

影片涉及了时间旅行、平行宇宙、因果律、熵增熵减、量子化等等科幻概念,但具体运用上,诺兰既不同于一般科幻片的老套与畏首畏尾,又保持了自己独特的逻辑性。乍看上去很好理解,但仔细琢磨发现很复杂,背后关系如罗网密布。比较起来,《盗梦空间》的故事就显得很线性很好懂,而《信条》则是真正多线程的。

在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一个词总是回响在我脑海之中,那就是“逆旅”。我知道“逆旅”这个词指的是行路人在异地客居的旅社而不是时光倒流(虽然本片的核心概念也并非时间的流向,而是熵的增减)。

然而进入一个房间,出来后就是一切倒序的世界,何其像这些逆行在事物发展顺序之外的行者,他们造访一个个需要改变的时间节点,就像是从远方跋涉而来,拜谒友人的异乡之人一般,万物之逆旅,百代之过客。

一个大家没注意到的大伏笔!——影片里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但多处多次暗示,那就是男二号Neil,实际上就是女主的儿子吧!

暗示1:男二号和女主的长相是同一种风格的,诺兰这种导演选角不是随意的,我觉得是有意为之。

脸型、鼻子形状、发色等等。演员本身是褐发,但是在电影里却为了角色故意染成了金发!(更是一个暗示)

暗示2:男二号和女主的演员都是英国演员。(经评论女主演员是澳大利亚/爱尔兰裔)虽然我们看英国人美国人分不清,但是英美人自己一眼就可以分清,就像我们可以分出中国人和日本人韩国人一样。(根据剧情女主是伦敦人,男二号身份不明但演员是伦敦人,根据YouTube上有人评论,女主和男二号的口音几乎一模一样,这在英国是很不容易的,暗示他们是在同一个地方生活的)

暗示3:男二号见到男主第一面的时候,(点完饮料之后)问男主:“你会不会为了达到目的绑架一个小孩作为人质?”男主说“不会”,男二接着问“那女人呢?”男主回答说“这要看情况”(想起来没有)。

看的时候莫名其妙,现在想想其实是男二号在问你遇到问题到底是会牺牲小孩和女人的性命还是保护他们的性命。难么男二号为什么会关心男主在不在乎小孩女人的性命呢,而且小孩还问在前面,很可能他就是那个需要被保护的小孩。

暗示4:最后分队出最后任务之前,男主去向女主告别,女主问:“Neil呢?”男主:“他已经过去了。”女主:“看来再也见不到了。”还有之前的各种不停的说女主多么重视她的儿子,女主受伤之后是Neil包扎的,还有演儿子的小演员的头发颜色和发型和Neil几乎一模一样。

结尾暗示:影片的结尾是女主和儿子的背影,就和盗梦空间的结尾(陀螺之前的那个镜头)两个小孩的背影呼应,让人不得不联想这个小孩的背影也含有深意!

如果这个在影片里没有明确说明的理论是真实的话,那么Neil从未来逆向来到现在参加拯救世界并且拯救母亲然后牺牲了自己的故事就更加令人动容!而且这样前面花这么多篇幅讲女主的故事,就不是之前觉得的那种单纯是女性追求自己的自由这样的简单女权叙述,不再拖沓和多余,也是为了男二号这个隐藏的终极成长-斗争-报恩/拯救-牺牲的故事做铺垫,这样就不可或缺了。

暗示5:影片最开始在歌剧院用逆向子弹救了男主的那个不认识的特警也是Neil,因为他背着那个系着红绳铜钱吊坠的背包。增加一个在YouTube上看到的:女主小孩的名字是Max,这个真是我看了外网才知道,而Max是缩写的昵称,正式形式全称是Maximilien,结尾的四个字母倒过来……就是Neil。

而Neil不告诉男主他的真名是Max,是因为电影里面多次说的“无知是我们最好的武器”,只有不知道一些事情,才不会去影响他接下来的行动。

诺兰的电影是为了取悦那些在年轻时就喜欢上电影、漫画、书籍和游戏的无辜者,并帮助他们超越普通生活和成年生活的局限。无论这种高功能的逃避现实意味着什么,诺兰都没有违背他与粉丝的协议。正如安吉尔在《致命魔术》的结尾所言:“观众知道真相:世界是简单的,悲惨的,固体的。但如果你能骗过他们,哪怕只有一秒钟,你就能让他们感到惊奇。然后你会看到一些特别的东西,那就是他们脸上的表情。”



是的。因为我看这部戏的时候我根本就看不出来这个伏笔有这么多的暗示。而且反复看了几次以后,我才读懂他的每一个铺垫。

没太想通的几个点,一开始在自由港出现的逆时间人是主动攻击主角的,后来知道那个人就是主角,他为何要自己攻击自己?

确实是很烧脑,因为很多剧情的谜底都是到最后才能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

电影很好看,感觉演员配置不行,不代表诺兰导演够牌面就不需要演员撑场面。一部顶级大片,还是需要一流演员的。

  • 《信条》一个伏笔,5个暗示,真的有那么烧脑吗?
    答:暗示5:影片最开始在歌剧院用逆向子弹救了男主的那个不认识的特警也是Neil,因为他背着那个系着红绳铜钱吊坠的背包。增加一个在YouTube上看到的:女主小孩的名字是Max,这个真是我看了外网才知道,而Max是缩写的昵称,正式形式全称是Maximilien,结尾的四个字母倒过来……就是Neil。而Neil不告诉男主他的...
  • 电影《信条》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答:1.剧院全景镜头,半圆形顺时针运镜,这与钟表顺时针方向相同,代表正时间。2.虚焦镜头,警察的红蓝灯交替闪烁。代表真警察的想要杀掉所有观众,而混入其中的假警察主角,却想救全部观众,形成了身份的反差。3.主角迅速拆枪是身份伏笔。同后面第一次,第二次正反时间自己对打时,均有逆时间主角迅速去拆...
  • 电影《信条》中有什么细思极恐的细节?
    答:直到信条部队进攻的那一天,这一堆瓦砾迅速的在硝烟中腾飞起来,聚合成了一座完整的大楼,伴随着一颗火箭弹从中脱离。然后在一秒钟之后被另一颗火箭弹击中,成为一堆瓦砾。这两发火箭弹没有杀死哪怕一个敌人,因为一个在历史上只存在了一秒钟的大楼,是无法藏人的。但是这两发依旧有意义,因为它们从因果律...
  • 如何评价电影《信条》(TENET)?
    答:《信条》并非简单的宿命论,而是决定论的体现。主角们遵循理论,试图改变未来,避免祖父悖论带来的毁灭。诺兰的电影世界严谨而富有哲学深度,挑战着观众对物理定律和人性的思考。罗伯特·帕丁森的角色和剪辑技巧也成为了讨论的焦点。总的来说,《信条》是一部充满智慧与挑战的电影,它以独特的叙事手法,带领...
  • 熵,祖母悖论,《信条》如何逆转时空?
    答:这样就避免了因为穿越而违反因果律。不过这也认定了一个事实,也就是过去不可改变,已经发生的终将发生。《信条》中主人公逆转时空,实际上还是处于同一个宇宙的同一条时间线上,只是自身的时间流逝方向变了,并没有去往平行宇宙。两个不同时间流向上的人还处于同一时空中,这才有了后面那一场红蓝双方...
  • 《信条》观后感 你看明白了么?详细解析
    答:纸带不仅没有一分为二,反而剪出两个环套环的双侧曲面,你会发现只有一个面,并且前进和后退都可以在一个平行点上,即影片所表达的正反时空, 即时间不是我所了解的平行线。 《信条》从故事上可以简单总结为特工男主为了摧毁反派毁灭世界的计划进行的一系列操作,最终达成拯救世界的目的。但如果仅仅从这个故事的维度去...
  • 《信条》有多烧脑?
    答:5、钳形攻势 影片有多处地方提到了“钳形攻势”,这个概念对于理解影片中高潮部分的战斗场面非常重要。影片最后的矛盾落在了,萨托要集齐9个部件(算法的实体化),然后在自杀的时候逆转整个世界;而男主率领的信条组织则是要,夺回9个部件,再次将它们拆分藏起来。 在争夺战中,双方都用了同一种战术,就是“钳形攻势”...
  • 二刷《信条》,我错怪了它
    答:二刷:再次思考才能体会精妙布局 《信条》将科幻再次玩出了新花样,这不是时空穿梭,也不像终结者是未来通过改变过去从而改变未来。这是时间逆转。已经发生的就会发生,且总会发生。未来无法改变过去,现在的未来已经影响过去现在而导致现在的未来,这是一个闭环,这个片子就是带我们去感受这个闭环。当你要...
  • 三个角度解读诺兰的《信条》,原来真的只有N刷才最够味
    答:因为在看完《信条》后,叶秋臣甚至找不到一个最恰当的形容,来表达观影之中内心产生的震撼,只能深深赞叹一句,这部电影真的太太太——太优秀了。 看完一遍发现根本不够,必须二刷乃至N刷才最够味。每一个镜头似乎都隐藏着伏笔和铺垫,在层层叠叠的叙述中逐渐走向影片的高潮时刻,看后要反复咂摸半天才能缓过劲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