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的长治县,为何改名为上党区?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山西长治县属于哪个地区?

长治属于山西省。长治,山西省地级市,晋东南中心城市,为山西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古称上党、潞州、潞安等。长治原为潞安府府治所在县名,得名于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取长治久安之意。长治地处晋东南,晋冀豫三省交界,全境位于由太行山太岳山环绕而成的上党盆地中。东倚太行山,与河北、河南两省为邻,西屏太岳山,与临汾市接壤,南部与晋城市毗邻,北部与晋中市交界,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辖4区8县,面积13955平方千米。

上党地区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和晋城市辖区,境内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山脉为坐标,景区可分为三大区系:太行山系旅游区、太岳山系旅游区和中条山系旅游区。
旅游资源主要有:山水相依、雄奇壮美的绿色自然风光,集中连片、主题突出的红色旅游圣地,数量众多、内涵丰富的古色人文景观。
上党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形成了独特的军旅文化、煤铁文化、戏曲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以及抗日战争中孕育的太行精神等,都是当今发展旅游业的资源。上党风景名胜将雄浑壮丽的自然风光与博大悠久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绿色、红色、古色这三种特色互相依存,相得益彰。

扩展资料:
上党地区改革前后发展沿革:
1、解放初,上党区人民干劲十足,填壕沟,整良田,在全区掀起大生产高潮;新中国成立后,上党区进入了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初步建立了以农业为基础,具有一定规模的地方工商业经济体系,国民经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2、改革开放后,上党区轻工业迅速发展,涌现出了海棠牌洗衣机、长河牌锅炉、长鹰牌起重设备、飞华电器等一大批在全国叫得响的企业品牌。
同时,该区着力构建现代工业活力迸发、现代农业规模发展、全域旅游多点开花、民生保障持续有力、全面改革纵深推进的新局面,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刻把握撤县设区的重大发展机遇,重整行装,再上新征程。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上党区

在山西省的东南部,有一个地方叫做长治县,也就是现在的上党区,它隶属于长治市。长治县地处于上党盆地的南边,西面和长子县相连,东面和壶关县相邻,北面是长治市的潞州区,南面与临川和高平相接。长治县总面积达到了四百八十三平方公里,人口差不多有近三十万。长治县这个地方四季分明,交通便利,境内国道、高速、铁路贯通,是链接长治市和晋城市之间的重要通道,还是郑州以北的地区进入山西的重要交通枢纽。


一、长治县地名的由来

长治县在古代还有一个别名叫“黎都”,很显然,就是黎国之都的意思。

在这个地方历史上的不同时代中,曾经先后存在过黎国。公元前二十六世纪的中叶,先是由炎帝在此“尝百草、识五谷、制耒耜”从而建立起当时的黎国。再有就是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商代,成汤元年在这个地方建立了黎国,一直到了商纣王时,黎国被周文王所灭。在后来的周朝,将帝尧的后代分封在这个地方,仍然称做黎国。

至于长治县的名字,是在明朝的嘉靖年间,从这个时候才开始设置了长治县,并且一直沿用。大概是取了长治久安的寓意。


二、关于长治县的历史沿革,以及上党名字的由来

在西汉时期,长治县的县境大概相当于当时的壶关县,隶属于上党郡管辖。到了东晋时期,曾经一度撤销了壶关县,直到公元489年,也就北魏太和十三年,从新设置了壶关县,还是隶属于上党郡。

到了隋朝,公元596年,也就是隋开皇十六年,将当时的壶关县的地域,析出了一部分,设置了上党县,隶属了潞州管辖。后来,有又废除了壶关县的建制,将它并入了上党县,把当时的潞州也改成了上党郡。到了唐代,潞州和上党的地名,又几次经过变迁。


在之后的朝代中,长治县又先后隶属于,唐代的昭义军、后梁的安义军、后唐的安义军、宋代的隆德军、金代的潞州。

到了民国时期,将潞安府废除,长治县此时仍然存在,属于当时的冀宁道管辖;到了1927年,长治县属于山西省管辖;后来又先后隶属于太行区第四分区第四行政专员公署、太行行署四专区、华北三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长治县先是隶属于长治专区管理。在1954年的时候,潞城和长治进行了合并,成立了潞安县,直到1958年被废除。到了1961年,重新设置了长治县,一直到了2018年6月19日,长治县被撤销,设立长治市上党区。



  • 山西省的长治县,为何改名为上党区?
    答:在山西省的东南部,有一个地方叫做长治县,也就是现在的上党区,它隶属于长治市。长治县地处于上党盆地的南边,西面和长子县相连,东面和壶关县相邻,北面是长治市的潞州区,南面与临川和高平相接。长治县总面积达到了四百八十三平方公里,人口差不多有近三十万。长治县这个地方四季分明,交通便利,境...
  • 上党区原来是什么县
    答:这个地方原来是长治县。上党区是原长治县,她别名黎都,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四周与长治市潞州区、长子县、高平市、陵川县、壶关县为邻。地名据《元和志》引《释名》:党所也;在于山上其所最高,故名上党。
  • 长治上党区范围
    答:上党区地名由来:隋开皇十六年(596)始上党县;明洪武二年(1369)并入潞州;嘉靖八年(1529)析原上党县地设长治县,取意长治久安;2018年6月长治县改设上党区,因其地甚高,古有与天为党之说,故名,据《括地志》:郡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长治五凤楼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
  • 长治市上党区是哪个县
    答:长治县。根据查询长治市上党区人民政府官网显示,上党区属于长治市,上党区原来为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县,后改为上党区,是长治市四区八县之一。长治市是山西省辖地级市。
  • 长治因何得名
    答:长治久安”之意,长治由此而得名。清朝时继旧制为潞安府长治县。民国初废道,长治改属冀宁道。民国19年(公元1930年)废道制,长治直隶省辖。1945年10月8日长治解放,1945年到1998年的50多年间,曾先后经历了作为山西省辖市由长治专区代管和晋东南行署隶属等多次行政区划的调整变动。
  • 潞州区和上党区是平级
    答:是平级。潞州区以原长治市城区和郊区合并而成,上党区由原长治市长治县改区而成。潞州区是长治市主城区,市政府市委所在地。潞州区隶属于山西省长治市,地处太行之巅、漳河之滨的"上党盆地"东部边缘,总面积380.6平方千米,人口86万,是长治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金融、交通中心。
  • 上党为什么改名长治?
    答:上党并没有改名为长治,只是现在的上党地区属于长治市管辖。上党区地处山西东南部,太行山脉中段西麓,居上党盆地腹地,面积483平方公里,辖6镇4乡1街道、181个行政村,人口35万,北倚潞州区,南接晋城市。上党区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着炎帝故里、煤乡铁府、城隍之都之称。远古时期,华夏始祖...
  • 上党区精卫填海发源地是哪里?
    答:人们都听说过“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神农尝百草”等神话故事,翻翻书本也能知道出自《山海经》、《淮南子》等典籍中。然而,这些神话传说均出自于太行山上的长治一带知道的人可就不多了。居太行之巅的山西省东南部,地形之高,有与天为党之称,因此古称上党。在这片古老而...
  • 今日的上党是不是长治
    答:今日的上党就是长治地区,而且上党一直就是长治地区的别称哦。长治市古称“上党”。商、周为黎国地。战国时期长治为韩国别都,称“上党郡”。秦并吞六国后,属上党郡,隋置上党县。隋开皇时改为潞州。唐时改为河东道潞州上党县。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改称潞州府,并置长治县取“长治久安”之意...
  • 长治历史沿革
    答:历史上,上党曾被划分为辽州、沁州和潞州,这些地方共同源于古老的上党,反映出长治深厚的历史渊源。潞州因潞水得名,历经多次改名,最终明朝时期确定为潞安府,以祈愿长治久安。明代潞安府辖有“府八县”,1912年后,山西省废除府州建制,长治县独立存在,1949年设晋东南专区时,长治成为专区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