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要领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4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练习题及答案(一)
1、看线段图,先标出中间条件,再列式解答.
向左转|向右转

2、解答下面各题.
①学校买来篮球30个,足球16个.如果买的羽毛球再添4个就与篮球和足球的个数和同样多.买羽毛球多少个?
②学校买来篮球30个,足球16个.买羽毛球的个数是篮球与足球个数差的3倍.买羽毛球多少个?
③一本书有200页,小明看了96页,剩下的要在8天内看完.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④一本书有200页,小明看了96页.看了的比没看的少几页?
⑤小力今年10岁,爸爸的年龄是他的4倍.3年后,爸爸多少岁?
3、提高题:
a. 一幢六层楼,每层之间有20级楼梯,从楼下走到5层,要走多少级楼梯?
b. 在一道减法算式中,已知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100,那么被减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1、14+13=27(棵)  27-8=19(棵)  答:(略)
2、 ① 30+16=46(个)  46-4=42(个)  答:(略)
② 30-16=14(个)  14×3=42(个)  答:(略)
③ 200一96=104(页)  104÷8=13(页)  答:(略)
④ 200-96=104(页)  104-96=8(页)  答:(略)
⑤ 10×4=40(岁)  40+3=43(岁)  答:(略).
3、a.思路分析:因为1--5层之间一共有4个间隔,所以从1层到5层走了4个20级,即80级.
解: 5-1=4  20×4=80(级)
答:要走80级楼梯.
b.思路分析:由题中可知:被减数+减数+差=100,而减数加差就是被减数.因此,100是2个被减数的和.
解: 100÷2=50

引导孩子先把题意弄清楚,千万别急着让孩子做出答案来,给孩子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是关键的一步。然后让孩子说出自己得到了哪些信息,再步步引导即可。

小学数学应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
一和差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的应用题,叫做和差问题。一般关系式有:
(和-差)÷2=较小数 (和+差)÷2=较大数
例:甲乙两数的和是24,甲数比乙数少4,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24+4)÷2 =28÷2 =14 乙数(24-4)÷2 =20÷2 =10 甲数
答:甲数是10,乙数是14
二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的应用题,叫做差倍问题。基本关系式是:两数差÷倍数差=较小数
例:有两堆煤,第二堆比第一堆多40吨,如果从第二堆中拿出5吨煤给第一堆,这时第二堆煤的重量正好是第一堆的3倍。原来两堆煤各有多少吨?
分析:原来第二堆煤比第一堆多40吨,给了第一堆5吨后,第二堆煤比第一堆就只多40-5×2吨,由基本关系式列式是:
(40-5×2)÷(3-1)-5 =(40-10)÷2-5 =30÷2-5 =15-5 =10(吨) 第一堆煤的重量 10+40=50(吨) →第二堆煤的重量
答:第一堆煤有10吨,第二堆煤有50吨。
三还原问题:已知一个数经过某些变化后的结果,要求原来的未知数的问题,一般叫做还原问题。
还原问题是逆解应用题。一般根据加、减法,乘、除法的互逆运算的关系。由题目所叙述的的顺序,倒过来逆顺序的思考,从最后一个已知条件出发,逆推而上,求得结果。
例:仓库里有一些大米,第一天售出的重量比总数的一半少12吨。第二天售出的重量,比剩下的一半少12吨,结果还剩下19吨,这个仓库原来有大米多少吨?
分析:如果第二天刚好售出剩下的一半,就应是19+12吨。第一天售出以后,剩下的吨数是(19+12)×2吨。以下类推。
列式:[(19+12)×2-12]×2 =[31×2-12]×2 =[62-12]×2 =50×2 =100(吨)答:这个仓库原来有大米100吨。
四置换问题:题中有二个未知数,常常把其中一个未知数暂时当作另一个未知数,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假设性的运算。其结果往往与条件不符合,再加以适当的调整,从而求出结果。
例:一个集邮爱好者买了10分和20分的邮票共100张,总值18元8角。这个集邮爱好者买这两种邮票各多少张?
分析:先假定买来的100张邮票全部是20分一张的,那么总值应是20×100=2000(分),比原来的总值多2000-1880=120(分)。而这个多的120分,是把10分一张的看作是20分一张的,每张多算20-10=10(分),如此可以求出10分一张的有多少张。
列式:(2000-1880)÷(20-10) =120÷10 =12(张)→10分一张的张数
100-12=88(张)→20分一张的张数或是先求出20分一张的张数,再求出10分一张的张数,方法同上,注意总值比原来的总值少。
五盈亏问题(盈不足问题):题目中往往有两种分配方案,每种分配方案的结果会出现多(盈)或少(亏)的情况,通常把这类问题,叫做盈亏问题(也叫做盈不足问题)。
解答这类问题时,应该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求出由于每份数的变化所引起的余数的变化,从中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被分配物品的数量。其计算方法是:
当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时:每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当两次都有余数时: 总份数=(较大余数-较小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当两次都不足时: 总份数=(较大不足数-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例1、解放军某部的一个班,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如果每人栽5棵树苗,还剩下14棵树苗;如果每人栽7棵,就差4棵树苗。求这个班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棵树苗
分析:由条件可知,这道题属第一种情况。
列式:(14+4)÷(7-5) =18÷2 = 9(人)
5×9+14 =45+14 =59(棵) 或:7×9-4 =63-4 =59(棵)
答:这个班有9人,一共有树苗59棵。
六年龄问题:年龄问题的主要特点是两人的年龄差不变,而倍数差却发生变化。常用的计算公式是:
成倍时小的年龄=大小年龄之差÷(倍数-1)
几年前的年龄=小的现年-成倍数时小的年龄
几年后的年龄=成倍时小的年龄-小的现在年龄
例父亲今年54岁,儿子今年12岁。几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
(54-12)÷(4-1) =42÷3 =14(岁)→儿子几年后的年龄
14-12=2(年)→2年后 答:2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
例2、父亲今年的年龄是54岁,儿子今年有12岁。几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
(54-12)÷(7-1)=42÷6=7(岁)儿子几年前年龄12-7=5(年)5年前
答:5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7倍。
例3、王刚父母今年的年龄和是148岁,父亲年龄的3倍与母亲年龄的差比年龄和多4岁。王刚父母亲今年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148×2+4)÷(3+1)=300÷4 =75(岁)→父亲的年龄
148-75=73(岁)或:(148+2)÷2 =150÷2 =75(岁) 75-2=73(岁)
答:王刚的父亲今年75岁,母亲今年73岁。
七鸡兔问题:已知鸡兔的总只数和总足数,求鸡兔各有多少只的一类应用题,叫做鸡兔问题,也叫“龟鹤问题”、“置换问题”。
一般先假设都是鸡(或兔),然后以兔(或鸡)置换鸡(或兔)。常用的基本公式有:(总足数-鸡足数×总只数)÷每只鸡兔足数的差=兔数
(兔足数×总只数-总足数)÷每只鸡兔足数的差=鸡数
例:鸡兔同笼共有24只。有64条腿。求笼中的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64-2×24)÷(4-2) =(64-48)÷(4-2)=16 ÷2 =8(只)→兔的只数 24-8=16(只)→鸡的只数
答:笼中的兔有8只,鸡有16只。
八牛吃草问题(船漏水问题):若干头牛在一片有限范围内的草地上吃草。牛一边吃草,草地上一边长草。当增加(或减少)牛的数量时,这片草地上的草经过多少时间就刚好吃完呢?
例1、一片草地,可供15头牛吃10天,而供25头牛吃,可吃5天。如果青草每天生长速度一样,那么这片草地若供10头牛吃,可以吃几天?
分析:一般把1头牛每天的吃草量看作每份数,那么15头牛吃10天,其中就有草地上原有的草,加上这片草地10天长出草,以下类推……其中可以发现25头牛5天的吃草量比15头牛10天的吃草量要少。原因是因为其一,用的时间少;其二,对应的长出来的草也少。这个差就是这片草地5天长出来的草。每天长出来的草可供5头牛吃一天。如此当供10牛吃时,拿出5头牛专门吃每天长出来的草,余下的牛吃草地上原有的草。
(15×10-25×5)÷(10-5)=(150-125)÷(10-5) =25÷5 =5(头)→可供5头牛吃一天。
150-10×5 =150-50 =100(头)草地上原有草供100头牛吃一天
100÷(10-5) =100÷5 =20(天)答:若供10头牛吃,可以吃20天。
例2、一口井匀速往上涌水,用4部抽水机100分钟可以抽干;若用6部同样的抽水机则50分钟可以抽干。现在用7部同样的抽水机,多少分钟可以抽干这口井里的水?
(100×4-50×6)÷(100-50)=(400-300)÷(100-50)=100÷50 =2
400-100×2 =400-200=200 200÷(7-2)=200÷5 =40(分)
答:用7部同样的抽水机,40分钟可以抽干这口井里的水。
九公约数、公倍数问题:运用最大公约数或最小公倍数解答应用题,叫做公约数、公倍数问题。
例1:一块长方体木料,长2.5米,宽1.75米,厚0.75米。如果把这块木料锯成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木块,不准有剩余,而且每块的体积尽可能的大,那么,正方体木块的棱长是多少?共锯了多少块?
分析:2.5=250厘米 1.75=175厘米0.75=75厘米
其中250、175、75的最大公约数是25,所以正方体的棱长是25CM
(250÷25)×(175÷25)×(75÷25) =10×7×3 =210(块)
答:正方体的棱长是25厘米,共锯了210块。
例2、两啮合齿轮,一个有24个齿,另一个有40个齿,求某一对齿从第一次接触到第二次接触,每个齿轮至少要转多少周?
分析:因为24和40的最小公倍数是120,也就是两个齿轮都转120个齿时,第一次接触的一对齿,刚好第二次接触。 120÷24=5(周) 120÷40=3(周)
答:每个齿轮分别要转5周、3周。
十分数应用题:指用分数计算来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分数应用题,也叫分数问题。
分数应用题一般分为三类: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其中每一类别又分为二种,其一:一般分数应用题;其二: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例1:育才小学有学生1000人,其中三好学生250人。三好学生占全校学生的几分之几?
例2:一堆煤有180吨,运走了3/5 。运走了多少吨?
例3:某农机厂去年生产农机1800台,今年计划比去年增加1/3 。今年计划生产多少台?1800×(1+1/3 )=1800×4/3=2400(台)
答:今年计划生产2400台。
例4:修一条长2400米的公路,第一天修完全长的1/3 ,第二天修完余下的1/4 。还剩下多少米?
2400×(1-1/3 )×(1-1/4 )=2400×2/3 ×3/4=1200(米)
答:还剩下1200米。
例5:一个学校有三好学生168人,占全校学生人数的4/7 。全校有学生多少人?
例6:甲库存粮120吨,比乙库的存粮少1/3 。乙库存粮多少吨?
120÷(1-1/3) =120×3/2 =180(吨)答:乙库存粮180吨。
例7:一堆煤,第一次运走全部的1/2 ,第二次运走全部的1/3 ,第二次比第一次少运8吨。这堆煤原有多少吨?8÷( 1/2-1/3 )= 8÷1/6 =48(吨)
答:这堆煤原有48吨。
十一工程问题:它是分数应用题的一个特例。是已知工作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三个量中的两个求第三个量的问题。
解答工程问题时,一般要把全部工程看作“1”,然后根据下面的数量关系进行解答: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
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例1: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18天,乙队单独做需要24天。如果两队合作8天后,余下的工程由甲队单独做,还要几天完成?
例2:一个水池,装有甲、乙两个进水管,一个出水管。单开甲管2小时可以注满;单开乙管3小时可以注满;单开出水管6小时可以放完。现在三管在池空时齐开,多少小时可以把水池注满?
百分数应用题:这类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方式大致相同,仅求“率”时,表达方式不同,意义不同。
例1.例1.某农科所进行发芽试验,种下250粒种子。发芽的有230粒。求发芽率。

1、读清题目分清数量关系
2、依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3、计算作答

  •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答: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有读题要认真、圈注关键词、解题步骤、分析数量关系、用图表表示。1、读题要认真 在解决数学应用题时,首先需要认真读题。只有完全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条件,才能准确地分析和解答。因此,学生们需要花时间仔细阅读题目,确保自己明白题目所给的信息。2、圈注关键词 在读题...
  •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
    答:应用题作为三年级小学数学学习的重难点之一,与其他题型相比,其解题步骤更繁琐,许多同学因此对其兴趣不是很大。但是,如果能够巧妙的丰富应用题的情景,使应用题更生活化,那么同学们往往会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再解答应用题时就不会被当作是一种负担,反而可能会乐于去解答这些应用题。【篇三】小学...
  •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有哪些?
    答:注意格式。小学三年级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格式:算式、单位、答语。往往有些孩子因忘写单位、忘写答语而丢分。注意特殊问题。如有余数的,解答时既要写余数又要写商;和生活实际问题相关的,租车问题(有余数时得数加1);载树问题(两头都栽得数加1);有多余条件的(不要给什么条件都要用)。做数学...
  • 三年级应用题怎么讲解孩子容易懂
    答:3、要求同学们从已学习到的解题方法中找出规律,把握特点。4、把握解题方法与步骤。5、读题。引导学生仔细读题,把握题意, 准确理解题目的设置的方向和考察的内容。6、说题。理清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和所要求解决的问题。小学阶段数学的学习除了计算,概念定义的考核,最为重要的就是应用题了,解答应...
  •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
    答:以下是一些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1. 仔细阅读题目。在开始解决数学应用题之前,一定要先把题目读几遍,理解题目中所涉及的概念和语言。2. 找出问题所在。在理解题目后,需要确定问题在哪里,弄清楚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3. 确定解题方法。在找出问题之后,需要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可能需要使用...
  •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不会做怎么办?
    答:面对三年级数学应用题感到困难时,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来提高解题能力:理解题目:仔细阅读题目,确保理解题目中的每一个词语和句子。如果有不明白的词汇,可以查阅字典或者向老师、家长求助。理解题目是解题的第一步。分析问题:找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比如已知条件、求解的问题等。将这些信息分门别类地...
  • 三年级的数学题应用题怎么讲
    答:小学三年级应用题及解题思路 提示:在分析一般应用题是题的数量关系时,一定要弄清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哪些表示大数,哪些表示小数,哪些表示相差数,哪些表示部分数,哪些表示总数,哪些表示一倍数,哪些表示几倍数……。经常进行应用题练习,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自己的头脑更加...
  •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要领
    答:小学数学应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一和差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的应用题,叫做和差问题。一般关系式有:(和-差)÷2=较小数 (和+差)÷2=较大数例:甲乙两数的和是24,甲数比乙数少4,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24+4)÷2 =28÷2 =14 乙数(24-4)÷2 =20÷2 =10 甲数答:甲数是10,乙数是...
  • 如何解好小学数学应用题
    答:第三,思规律 解题后,要启发学生思考解题思路,不但要学生知道该怎么做,而且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认真总结规律,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这样有利于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如何教好小学数学应用题应用题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其实就是分析、推导、综合数量关系,由...
  •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法
    答: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法 这一讲主要介绍利用加、减法解答的简单应用题。例1 小玲家养了46 只鸭子,24 只鸡,养的鸡和鹅的总只数比养的鸭多5 只。小玲家养了多少只鹅?解:将已知条件表示为下图:表示为算式是:24+?=46+5。由此可求得养鹅(46+5)-24=27(只)。答:养鹅27 只。若例1 中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