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在囚室里做了那些斗争事迹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叶挺的事迹

叶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之一,是闻名国内外的军事家,他带领的独立团在北伐中被誉为“铁军”,他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军长,后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他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写出了著名的《囚歌》以明志;抗战胜利后,叶挺获救出狱后被中国共产党重新接纳为党员,他与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宪、邓发、王若飞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而不幸遇难;1988年他被中央军委确定为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

一、指挥南昌起义
叶挺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叶挺等人将病中的周恩来护送转移到香港,也正是因为如此,周恩来与叶挺也成为了生死相交的好友及兄弟。四个月后,叶挺等人发动了广州起义,并担任工农红军总司令,只可惜广州起义失败。
二、参与抗日战争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遭国民党军重兵包围的严重情况下,叶挺指挥部队奋起突围,浴血奋战8昼夜之久,在奉派与国民党军交涉时被扣押,入狱五年。
叶挺将军严词拒绝了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婉拒了好友陈诚劝其前往缅甸御敌的请求,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
三、被扣押创作《囚歌》
1941年,皖南事变中叶挺被国民党扣押。在重庆狱中作《囚歌》:“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这首诗将他的雄心壮志和不屈服的精神描绘的淋漓尽致。 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予以抗议。

扩展资料:人物经历
叶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原名叶为询,字希夷,号西平,广东惠州客家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新四军重要领导者之一,著名军事家。
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北伐中被誉为“铁军”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军长,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他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写出了著名的《囚歌》以明志。
抗战胜利后,获救出狱后被中国共产党重新接纳为党员,1946年4月8日与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宪、王若飞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空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叶挺

  叶挺将军的英雄事迹: 
  1941年1月,国民党置民族抗日大义于不顾,动用了8倍于新四军的兵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军长叶挺不幸被捕,从此身陷囹圄。但却留下广为流传的故事……
  
热血铸就的囚歌
  皖南事变后,叶挺即被反动派囚禁在上饶集中营。关他的那间囚室既黑暗,又潮湿,冰凉的地上,铺着几把发霉的稻草,上面尽是臭虫和跳蚤,让他受尽了折磨。
  为了诱骗叶挺投降,国民党反动派挖空了心思。一天,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派了一辆豪华的小轿车,把叶军长接到司令部参加宴会。宴会开始后,顾祝同向叶挺敬酒,劝叶挺发表宣言,声明新四军违犯了军令,只要这样做就可以出狱,甚至可以做官。
  叶挺手拍桌子,勃然大怒,道:“无耻,你们制造皖南事变,陷害新四军,破坏抗日,该是你们向人们认罪才对。”叶挺光明磊落,大义凛然,句句话如同利剑刺的顾祝同瞠目结舌。后来蒋介石亲自出马,劝叶挺投降,被叶挺严词拒绝。
  蒋介石气急将把叶挺关进重庆“中美合作所”,受尽折磨和迫害。叶挺将军身居囚室,不能驰骋抗日战场,不能带领战士们冲锋陷阵,却被逼写什么声明和宣言,他一时热血沸腾,拿起笔在囚室的墙壁上写下了著名的《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郭沫若曾说:“他的诗是用生命和热血写成的,他的诗就是他自己。” 该文当年发表在一家刚刚创刊出版的《唯民周刊》4月6日的创刊号上,立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不胫而走,被广为传诵并流传至今。
  
蓄发明志
  被俘入狱后,叶挺即开始蓄发,发誓不获自由,绝不理发、修面。叶挺在狱中,常有国民党要人来劝降,每到这时,特务头子戴笠都要派沈醉劝说叶挺剪掉长发。有一次,国民党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要去见叶挺,沈醉便又去劝说叶挺剪发。这次沈醉改换了方式,以拉家常的形式说,重庆这些日子太闷热,许多人因为头发长长了虱子,劝叶挺赶快剪掉长发,以免遭虱咬之苦。叶挺早已识破其用意,愤怒地说:“不获无条件释放,绝不剪去头发。”
  抗战胜利后,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蒋介石被迫释放叶挺。当叶挺走出监狱时,头发已长得披到肩上,胡须也到了胸前。叶挺对沈醉说:“过去你几次劝我把长发剪掉,我都没有答应,现在我要自动把它剪下来,还要好好保存起来,用以教育后人。”
  
出狱后的第一个心愿
  1945年8月,日本投降。被软禁在恩施的叶挺,于9月14日,押解到了重庆。
  重庆谈判期间,中共向国民党提出了释放叶挺、廖承志、张学良、杨虎城和一切政治犯的要求。1946年初的旧政协会上,郭沫若大声疾呼无条件释放叶挺,并援引叶挺在狱中写的一首四字诗:“四次辞呈,三年军长;一朝革职,无期徒刑。”借叶挺之诗抒愤。中外记者也纷纷走访国民党当局,询问何日释放叶挺。
  蒋介石反动政府迫于国内外舆论的压力,不得不在1946年3月4日下午恢复了叶挺的自由,叶挺是在这天的《大公报》上看到要释放他的消息的。
  特务头目沈醉,这天也奉特殊使命去囚室“拜望”叶挺,毕恭毕敬地问道:“叶将军出狱,打算首先办哪些紧要的事?
  叶挺毫不犹豫地说:“第一件要办的事,就是申请参加中国共产党。”
  果然,叶挺出狱的第二天——3月5日的晚上,他立即奋笔疾书,向党中央发出申请入党的电文……
  历史如车轮,滚滚风尘而去。诗人臧克家曾写过一首诗《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叶挺将军,便是后一种人,永活在人民的记忆中。

  • 叶挺在囚室里做了那些斗争事迹
    答:皖南事变后,叶挺即被反动派囚禁在上饶集中营。关他的那间囚室既黑暗,又潮湿,冰凉的地上,铺着几把发霉的稻草,上面尽是臭虫和跳蚤,让他受尽了折磨。为了诱骗叶挺投降,国民党反动派挖空了心思。一天,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派了一辆豪华的小轿车,把叶军长接到司令部参加宴会。宴会开始后,顾祝同...
  • 叶挺的英雄事迹有哪些?
    答:一、指挥南昌起义 叶挺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叶挺等人将病中的周恩来护送转移到香港,也正是因为如此,周恩来与叶挺也成为了生死相交的好友及兄弟。四个月后,叶挺等人发动了广州起义,并担任工农红军总司令,只可惜广州起义失败。二、参与抗日战争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
  • 叶挺的事迹
    答:抗战胜利后,叶挺获救出狱后被中国共产党重新接纳为党员,他与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宪、邓发、王若飞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而不幸遇难;1988年他被中央军委确定为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
  • ...是谁在重庆囚室中写的?写他的什么事迹?表现了他什么起节
    答:3. 在狱中,叶挺遭受了各种非人的苦刑,但他坚贞不屈。面对国民党的各种利诱,他展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4. 在监狱的墙壁上,叶挺题写下了这首被后人广泛传诵的千古绝唱,它是诗人高尚情操的真实流露。5. 这首诗让读者为诗中的凛然正气而震撼,为诗人的高尚人格而肃然起敬。
  • ...是谁在重庆囚室中写的?写他的什么事迹?表现了他什么起节
    答:集中营。在狱中叶挺受尽各种非人的苦刑,仍坚贞不屈。在国民党的种种利诱面前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他在监狱的墙壁上题写下了这首被后人广泛传诵的千古绝唱;。这是诗人高尚情操的真实流露,让读者情不自禁地为诗中的那股凛然正气而震撼,为诗人的高尚人格而肃然起敬。
  • 红岩每章主要内容
    答:在渣滓洞监狱里,敌人用断水来折磨革命者们,龙光华抄写了叶挺将军当年坐牢时的旧作《囚歌》,互相传递阅看以激励大家坚持斗争的意志,老大哥劝大家吃发霉发臭的米饭以保证有体力坚持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特务发现了,恼羞成怒的迫害革命者们。 12. 余兴江与许云峰在监狱里相认了,原来许以前是余的恩师。许云峰被敌人关...
  • 红岩每章概括
    答:在渣滓洞监狱里,敌人用断水来折磨革命者们,龙光华抄写了叶挺将军当年坐牢时的旧作《囚歌》,互相传递阅看以激励大家坚持斗争的意志,老大哥劝大家吃发霉发臭的米饭以保证有体力坚持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特务发现了,恼羞成怒的迫害革命者们。 12. 余兴江与许云峰在监狱里相认了,原来许以前是余的恩师。许云峰被敌人关...
  • 上饶集中营李村叶挺将军囚室地址在哪里?
    答:上饶集中营李村叶挺将军囚室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的李村监狱旧址区。该景点是国民党军统特务组织在江西上饶设立的法西斯集中营的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关于景点的介绍,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叶挺将军囚室。这里是叶挺将军曾被囚禁的地方。叶挺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军事将领和爱国志士,他在抗日战争中发挥...
  • 叶挺有哪些事迹?
    答:”叶正大还隐约记得,一次父亲勃然大怒,批评他的侄子叶钦在国民党里混饭吃的做法,认为就是回家种地,也比去国民党那里干净。2、把革命比喻成爬山 1937年9月28日,蒋介石任命叶挺为新四军军长,因为他不能允许共产党派人来当军长,而叶挺已经脱离共产党达十年之久,他认为可能会听他的话。张闻天、毛泽东...
  • 叶挺的资料被囚禁在什么地方
    答:旧址背山面水,绿树成阴。山上有国民党所筑碉堡,群众称之为“碉堡梁子”。旁有一泉,水从红砂石中渗出,清甜可口,沁人心脾,系叶挺同志汲水处。旧址系土木结构,一正一厢,后有拖檐。正屋为五柱四之平房三间,东面一间即为叶挺同志之囚室,另两间为看守人员和国民党特务住室。厢房四间,内住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