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起清代词中兴的大梁的是哪三位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2
清代诗词为什么会出现中兴

清代诗词中兴的前提是,元明诗词的中衰。


元明诗词何以中衰?无他,人才断层,到了明末清初才恢复过来!

宋代诗词,卓然成峰,这与宋人内部环境宽松而外部环境险恶有关。险恶的外部环境造就了宋人的忧患意识,而宽松的内部环境又给了他们写作的机会,二者缺一不可。

不幸的是,蒙元南下,宋代灭亡,元人来个九儒十丐,这样搞下去,天下还能有几个读书人,还能有几个有心思去写诗?所以,元代的诗,那是在吃宋代残存的老本!这样的时代,其诗词要是能超越宋人,那也真是绝了!

不过还好,元人过了一段时间,终于想起来读书人还是有点儿用处的,就重新开了科举,虽说时断时续,一会儿废一会儿立,但好歹也还是给了读书人希望,也还给读书人回了点儿血。在元末的动荡中,顺便就有了易代文学,给元末明初的诗坛填了光彩。

按理说,明代重新开了科举,读书人得到尊重,诗词理应得到发展才对。可现实是,诗人的脑子,架不住皇帝的刀子。朱重八和朱老四这父子俩,对读书人杀的太狠,导致元末回的那点儿血被耗光了。而洪武后期到永乐及其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应该是宋元明清各朝中的诗词的最低谷。

最低谷之后,就该回血了。于是乎,前七子闪亮登场。而前七子所谓的诗必盛唐,也无非就是打着复古的旗号给诗词续命。其后的后七子和前七子走的都是一条路,没啥区别,但一般来说,后七子的成就稍高一些。

这里需要多数一句,就是前后七子生活的明代,是中原强于四夷的承平时代,所以他们没有什么忧患意识,学盛唐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但没有忧患意识的复古诗,即使复的再像,也不是真诗。当阳明心学出来并发展光大后,复古派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性灵派登场了,开始创新。

而性灵派和阳明心学都有一个毛病,就是太单薄。指望这种肤浅单薄的性灵派来中兴诗坛,实在不靠谱。而明朝的诗坛,也就在复古与性灵这个泥潭中挣扎到了明末,到了明朝灭亡。

明末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时代巨变,心灵创伤,诗人的胸怀境界顿时开阔了许多,诗歌的精神内涵也丰厚了。特别提到的是陈子龙。他的诗歌观同样是复古的,和前后七子没有多少区别,但是由于他经历过时代巨变,写出来的诗就比前后七子高出了那么一截。由此,也可以看出时代对造就优秀诗人的巨大影响。

伴随着明朝局势的恶化的,还有哲学上的转变。明朝中后期盛行的阳明心学在明末受到了巨大的批判,代之而起的是关心时事的传统汉学。传统汉学与阳明心学的区别在于,汉学的研究要从辑补、校正、训诂入手,从而形成了重考据训诂的研究方法,工夫下的很实;而阳明心学则很空,一切只在吾心的治学方式,很难使心学人物成为大学者。

清诗之所以能够中兴,与汉学的盛行有极大的关联。我们看清诗人,相当一部分还是有名的学者。而明代诗人,多是才子。指望才子来复兴诗歌,明显不如指望学者来的靠谱。这也就回到开头我说的那句话,元明诗歌的中衰,是人才的断层导致的。所不同的是,元诗不行是整个政治大环境不行,明诗不行是整个文化大环境不行。只有将这两种弊病都纠正过来,诗歌才有可能复兴。

原文: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陷洛阳,明年陷长安。天子幸蜀,太子即位于灵武。明年,皇帝移军凤翔,其年复两京。上皇还京师。于戏!前代帝王有盛德大业者,必见于歌颂。若令歌颂大业,刻之金石,非老于文学,其谁宜为?颂曰:噫嘻(yīxī表示悲哀或叹息)前朝!孽臣奸骄,为昏为妖。边将骋(chěng奔跑)兵,毒乱国经,群生失宁。大驾南巡,百僚窜身,奉贼称臣。天将昌唐,繄(yī文言助词,惟)睨(nì斜着眼睛看)我皇,匹马北方。独立一呼,千麾万旟(yú古代画着鸟隼的军旗),戎卒前驱。我师其东,储皇抚戎,荡攘(rǎng抵御)群凶。复服指期,曾不逾时,有国无之。事有至难,宗庙再安,二圣重欢。地辟天开,蠲(juān除去)除妖灾,瑞庆大来。凶徒逆俦(chóu同一类),涵濡天休,死生堪羞。功劳位尊,忠烈名存,泽流子孙。盛德之兴,山高日升,万福是膺(yīng承受,担当)。能令大君,声容沄沄(yún形容水流动),不在斯文。湘江东西,中直浯溪,石崖天齐。可磨可镌,刋此颂焉,于千万年。”
大唐中兴颂
《大唐中兴颂》是颜真卿书法进入成熟时期的代表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全篇布局十分紧密,真力弥满,字实撑格,给人一种向外的膨胀感,充实茂朴,气势恢弘,字里行间有金戈铁马之气,拳拳报国之志,并映射着时代的进取精神。宋代欧阳修在《集古录》中云:气书字尤奇伟而文辞古雅。清代人杨守敬在《学书迩言》中云:《中兴颂》雄伟奇特,自足笼罩一代。清代人康有力在《广艺舟双楫》中云:气平原《中兴颂》有营平之苍雄。明代王世贞在《贪州山人稿》中云:字画方正乎稳,不露筋骨,当是鲁公法书第一。
内容简介
《历代珍藏碑帖精选·大唐中兴颂:颜真卿(宋拓本)》是颜真卿书法进入成熟时期的代表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全篇布局十分紧密,真力弥满,字实撑格,给人一种向外的膨胀感,充实茂朴,气势恢弘,字里行间有金戈铁马之气,拳拳报国之志,并映射着时代的进取精神。宋代欧阳修在《集古录》中云:气书字尤奇伟而文辞古雅。清代人杨守敬在《学书迩言》中云:《中兴颂》雄伟奇特,自足笼罩一代。清代人康有力在《广艺舟双楫》中云:气平原《中兴颂》有营平之苍雄。乙明代王世贞在《贪州山人稿》中云:字画方正乎稳,不露筋骨,当是鲁公法书第一。乙品读《历代珍藏碑帖精选·大唐中兴颂:颜真卿(宋拓本)》,我们不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它所涉及到唐代中兴时期的辉煌:以及那个年代的文学艺术、人文思想和曾经的风云历史,同时还可以领略到大唐王朝的开拓、奋发的大无畏的气魄和时代精神。《历代珍藏碑帖精选·大唐中兴颂:颜真卿(宋拓本)》是颜真卿唯一的大楷作品,在颜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千多年来为书家研读必备的范本。《历代珍藏碑帖精选·大唐中兴颂:颜真卿(宋拓本)》记录了平安禄山之乱,颂大唐中兴之事。此碑石质坚硬,经千余年的风雨侵袭,但尚保存完整,给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遗声由于此碑刻是摩山压书就,颜真卿采取了遇长即长,见短就短的方法,通篇碑文用中锋和圆笔书之,但既不显得臃肿,也不瘦削,字形以宽阔取势,外密内疏,中宫舒展,布白恰到好处。此时的颜书已完全淡化了三一王的书意余韵,确立了豪迈严谨的唐楷书风,与中期的颜书风格相比显得更力舒展和大气。颜真卿在书碑时吸取了北碑、古籀的精华,同时也参人了篆隶的笔意,使之古拙耐看。该碑文无一弱笔,可谓气歌颜巍峨乙,百看不厌。《历代珍藏碑帖精选·大唐中兴颂:颜真卿(宋拓本)》一改早期颜书中的横轻竖重,蚕头燕尾的特点,说明了颜真卿直到晚年还在不断的探索求新,开拓进取,也表现了其书法大家驾驭巨幅作品的功力和戎马将军的豪情壮志。颜真卿在此石刻中有一个令人惊奇的、独特的、创造性的书写排列字法,即在竖式书写中,采用了从左到右的打破常规的做法,使后人大开眼界,感叹颜公创造性的魄力和自信心。
今根据收藏者所提供的此碑的宋拓本付梓,以飨同好。

清词中兴的历史,实由明末开始。明末词人以陈子龙为核心。云间派早期词人中尤以陈子龙、宋征舆、夏完淳为杰出。云间词派在入清四年后烟流云散,陈子龙、夏完淳均于这一年殉难,李雯病逝,宋征舆和宋征璧在顺治四年的倡和之后就极少有佳作出现。云间词派的第二代人物影响甚微,清词进入了“遗民时代”。清初诗人和词人,多是明代遗民和“贰臣”,如王夫之、屈大均、龚鼎孳、宋琬、彭孙遹、尤侗、余怀、徐釚、曹贞吉等都有词集;而以吴伟业的《梅村诗余》、王士禛的《衍波词》传诵较广。彭孙遹与王士禛齐名,词集《延露词》等,另有《金粟词话》。这些人是清代第一批词人。而稍后的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等人为清朝第二代词人。
遗民词人中,王夫子和屈大均尤其出色,龙榆生在《跋钞本湘真阁诗馀》中将二者与陈子龙并列为具“起衰之力”者。“贰臣”词人中,以吴伟业为一时领袖,其词婉约、豪放兼有,虽然整体质量并不如人意,但是也有不少篇章有高妙之处。
清初词坛,除上述诸人外,还有所谓“前七家”,即宋征舆(辕文)、钱芳标(葆馚)、顾贞观(梁汾)、王士禛(渔洋)、沈丰垣(遹声)、彭孙遹(羡门)、纳兰性德(容若);加上李雯、沈谦、陈维崧,被目为前十家。纳兰性德与顾贞观、曹贞吉并称为“京华三绝”,为北京词人之代表。宋征舆和李雯为云间词派早期重要成员,钱芳标与未被列入“前十家”董俞并称“钱董”,为云间词派后期代表,这些词人在清初影响颇大。
以“词人之词”著名的,首推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其次有顾贞观(1637—1714)。纳兰性德词善以白描手法,直写性情,真挚动人,接近南唐李煜。所作以小令为多,亦以小令为最工,哀婉缠绵,感染力很强。他的《长相思》词写“夜深千帐灯”,《菩萨蛮》词写“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表现塞外风光,题材新颖,超越前人,尤为可贵。长调如《金缕曲 赠梁汾》,一气直说,真切如话,结构浑融无迹,个性跃然纸上,是不可多得之作。谭献评价纳兰新的《蝶恋花》四首深得冯延巳、欧阳修、陈子龙小令之妙:“势纵语咽,凄澹无聊,延巳(冯延巳)、六一(欧阳修)而后,仅见湘真(陈子龙)。”施蛰存曾在《花间词新编》中辑录宋代和清代“花间”风格婉约词,清词人中以纳兰性德入选最多,词后附按语曰:“容若情真性厚,小词声色窈丽,哀乐无端,非晏欧所能限,况方回乎?篇什既富,珠玉火昆耀,亦不当屈居李重光下。谓为唐五代来一大家,可以无忝。云间词派,方当消歇之时,忽有满清华胄,远绍弓裘,陈卧子地下有知,亦当蹙额。”亦将纳兰性德(容若)与李煜(李重光)、贺铸(方回)、陈子龙(陈卧子)等婉约名家相提并论。
顾贞观作品最佳的,是寄给谪戍在宁古塔的吴兆骞的《金缕曲》二首。它用词代替书信,别开生面;缠绵悱恻,字字皆血泪所成,风格感情,都与纳兰性德《赠梁汾》一词相似,故纳兰性德叹为:“河梁生别之诗,山阳死友之传,得此而三。”(《弹指词》自注)
康熙年间两大词派为阳羡派与浙西派,分别以陈维崧和朱彝尊为盟主。
清后期著名词人主要有张惠言,周之琦,谭献,项廷纪,蒋春霖,龚自珍等人。谭献曾经列举了“后七家”和“后十家”,所谓“后七家”即:张惠言、周济、龚自珍、项廷纪、许宗衡、蒋春霖、蒋敦复。上述七人加上张琦、姚燮、王拯三家,即“后十家”。谭献虽然出于自谦而没有把自己列入其中,但是其《复堂词》却不逊色于上述数人作品,词学影响力更是持续三十多年,为清末一大宗师。
清末词人王鹏运、郑文焯、朱孝臧、况周颐并称“晚清四词人”。王、郑、朱、况、文诸家词内容多涉及清末时事,寄兴深微,风格柔弱,继承了常州词派的传统。诸家论词,也主要崇尚常州词派的基本观点。所谓“沿常派之余波”,“未能别辟户庭,独树一帜”(龙榆生语)。朱孝臧称王鹏运“导源碧山,复历稼轩、梦窗,以还清真之深化。”赞扬他实现了周济的理论。王鹏运则称朱孝臧是六百年来独得梦窗神髓者。

希望能够帮到您!

纳兰性德与朱彝尊、陈维嵩被称之为清代“ 词家三绝”。
另清朝第一女词人:顾太清也很著名!

  • 挑起清代词中兴的大梁的是哪三位
    答:清初词坛,除上述诸人外,还有所谓“前七家”,即宋征舆(辕文)、钱芳标(葆馚)、顾贞观(梁汾)、王士禛(渔洋)、沈丰垣(遹声)、彭孙遹(羡门)、纳兰性德(容若);加上李雯、沈谦、陈维崧,被目为前十家。纳兰性德与顾贞观、曹贞吉并称为“京华三绝”,为北京词人之代表。宋征舆和李雯为...
  • 简要分析清代词的“中兴”气象。
    答:【答案】:词至清代又呈“中兴”气象。词家辈出,词作繁富,探讨创作之风特盛。清初词坛,陈维崧效法苏、辛之豪放,开“阳羡词派”。朱彝尊推崇姜、张之清空,开“浙西词派”。纳兰性德善作小令,长于白描,其词逼近南唐李煜,在清初自成一家。清中叶以后,以张惠言、周济为代表的“常州词派”起而...
  • 清代词清词的特点
    答:近人梁启超和朱孝臧对清词的评价虽有偏颇,但他们都认可其超越元明两代的事实。清词的三大显著成就是:一是作者众多,词集如王昶的《国朝词综》、叶恭绰的《全清词钞》收录词人众多,质量上乘;二是立论高,“常州派”在理论和创作上具有较高的眼界和发展;三是功夫精细,清代词人注重创新,追求艺术技...
  • 清代词的明末云间词派之流风余韵:陈子龙等
    答:王阮亭(王士禛)、
  • 清代词中兴的原因及表现是什么
    答:答: (1)表现为:词的创作数量本仅超过元明两代,而且也超过了宋代,词学理论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丁朱彝尊《词宗》张惠言《词选》等一大批词学著作:在词作的整理和编辑方而也有很大的成就。(2)清代词中兴的原因与社会的政治文化度其对文人心态的影响有密切关系,清代社会政治格局的骤变使...
  • 关于纳兰性德的书籍有哪些
    答:1、《纳兰词集》内容简介:清代词坛中兴,名家辈出,其中以纳兰性德最引人注目,国学大师王国维赞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词数百年来广为流传,一人而已绝非谬赞。本书备搜纳兰词全部作品及后人的评论,另外还加以简单的注释和张草纫先生的系年,为读者欣赏纳兰词提供了较多的方便。2、《又到西风扑...
  • 清代诗词为什么会出现中兴?原因是什么?
    答:诗词的鼎盛时代是在我国古代的唐宋时期,但是到了元朝和明朝时诗词却进入了中落时期,而到了清代,诗词又重新复苏出现中兴。这一方面是因为清代的诗词与前两个朝代的诗词相比,确实出现了前进的情况,另一方面是由于在清朝时期,诗词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开始进入发展时期,科举制度的繁荣...
  • 清代诗词为什么会出现中兴
    答:清诗之所以能够中兴,与汉学的盛行有极大的关联。我们看清诗人,相当一部分还是有名的学者。而明代诗人,多是才子。指望才子来复兴诗歌,明显不如指望学者来的靠谱。这也就回到开头我说的那句话,元明诗歌的中衰,是人才的断层导致的。所不同的是,元诗不行是整个政治大环境不行,明诗不行是整个文化...
  • 清朝名人
    答:1、邓世昌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男,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籍贯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现为广州市海珠区),清末北洋水师将领,民族英雄。邓世昌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不...
  • 想问一首词的意思:
    答:一楼的真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