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章姓的由来,还有章姓在历史上出现过哪些伟人,急急急!!!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6
章姓的来源是?章姓有哪些名人

出自姜姓
章姓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以国名为氏,始祖盖为姜子牙。据《姓氏辨证》、《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所载,章姓的孕育地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鄣城村(现属章丘县),商朝时为鄣国;章姓的诞生地为豫章(今江西省南昌)。西周初,姜子牙受封于齐,建齐国,是为齐太公。鄣国被齐太公收为附庸国,后齐太公将鄣国及临近的齐国分封给庶子。春秋时鄣国被齐灭掉,鄣国的后人以国名“鄣”为氏,因认为国家已不复存在,又去掉表示疆邑的“阝”,成为今天的章姓。鄣国和齐国都为齐太公的后裔,鄣国灭亡,国人为纪念故国而去邑为章,称为章姓,实乃同宗相残的悲剧。
出自妊姓
为黄帝赐封的十二个基本姓氏之一。据《元和姓纂》记载,妊姓是黄帝赐封的十二个基本姓氏之一,始祖为黄帝的长子。又据《左传》说,妊姓出自风姓,是太昊伏羲氏的后裔。黄帝二十五子,得姓十二,其一为妊,而谢、章、薛、舒、吕、终、泉、毕、过、祝十姓,都是出自最初的妊姓。因此,有章姓推溯起来当然是5000年前黄帝的后裔,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姓氏。
出自他姓改姓
① 汉代章弇原为仇氏者,因避仇而始改之为章姓。
② 元朝人章卿孙原姓刘,因由章姓人抚养长大,也以章为姓。
③ 据《元史·孝友传》所载,章卿孙,本姓刘,幼为章姓养子,遂姓章。
④ 据《蒋经国传》所载,蒋经国金屋藏娇,与章姓一胎产下二子,一曰章孝严,一曰章孝慈。
出自他族改姓
① 清满洲人姓氏有章姓,世居大凌河。
② 清满洲八旗姓章佳氏后改为章姓。
③ 明清时云南北胜州副同知姓章,系蒙古人;后来改为单姓章。
④ 当代土家族中原有人以姜加孔或姜加阿寅勒为姓,今蒙古、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后来也省作单姓章。
章姓名人:
章鉴:隆兴府分宁(今江西修水杭口)人,南宋丞相。咸淳十年,累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其为人宽厚,凡事无所不可,人称“满朝欢”。居官清廉,家贫如洗。
章梦飞,字云翔。64世、及公18世,平阳横江西八丈(今温州苍南县沪山镇百丈村)人。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甲戌年十一月生,景炎三年(1278年)戊寅年四月卒。
南宋淳佑七年(1247年),梦飞年方 30 岁,考中右科廷对第一(武科状元)。宝佑二年(1254年)任御苑统卫兼左司马事。同年十一月蒙古军大举进犯,潼关陷落,章梦飞督领大军抗敌,他身先士卒,体贴下情,赢得将士爱戴,士气十分高涨。宝佑三年(1255年)七月,章梦飞先用缓兵之计麻痹敌人,待至时机成熟,便挥戈直指敌陈,敌军遭到突然袭击,溃不成军,潼关一举收复。章梦飞因功受奖,提拔京湖宣抚使、节制五城大司马兼督粮饷事。
章 衡(1025~1099),字子平。55世、及公9世,福建浦城人。北宋仁宗嘉佑二年丁酉科(1057年)状元。
章文谷。51世、及公5世,福建浦城人,排行二十三,约940年生,约1000年卒(生卒年由周腊生教授推估)。南唐(北宋太祖开宝三年)庚午科(970年)状元及第。
章 鋆,字酡芝,号采南。浙江鄞县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生,光绪元年(1875年)卒。咸丰二年(1852年)状元及第。
章懋——字德懋,明朝兰奚人,人称枫山先生。宪宗成化年会试第一,举进士,授编修。在任时,建议与外商互通贸易以裕商民,政绩甚著。著有《枫山集》、《枫山语录》。
章邯:秦朝将领。镇压陈胜、项梁起义军战功赫赫,后在巨鹿为项羽所败。不久投降项羽,被封为雍王,建都废丘(今陕西兴平南)。前二零五年,被韩信击败后自杀。
章昭达:吴兴武康(今属浙江)人,南朝陈将领。其心情严刻,善于将兵,因军功历任定州刺史、都督、镇军将军、车骑将军等职
章伯钧——安徽桐城人。先后参加过中国***和中国国民党。曾任中山大学教授,后脱离中国***,与邓演达、谭平山等人组织中国国民党临时革命行动委员会,后改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民国30年参与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后改为中国民主同盟)。民国36年将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改组为中国农工民主党,任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交通部部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等职。
章乃器——浙江青田人。早年参加民主运动,是“七君子”之一 。
“枯竹复生”是一个被人所经常引用的成语,而这个典故,就出在宋代的大孝子章王容的身上。据传,章王容事亲尽孝,母亲死后,他日夜追思怀念,其挚情竟然感动了万物,连已经没有生命的枯竹都被感动得复生。而且,他的子孙还相继以经学被朝廷所重用,所以当时的人都说,这是章王容的孝行之报!

章姓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说最早章姓出现于晋国临汾,就是现在的山东,是黄帝的后人。二是,经过调查,最早出现在江西南昌。

  章(Zhāng)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以国名为氏,始祖盖为姜子牙。据《姓氏辨证》、《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所载,章氏的孕育地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鄣城村(现属章丘县),商朝时为鄣国;章氏的诞生地为豫章(今江西省南昌)。西周初,姜子牙受封于齐,建齐国,是为齐太公。鄣国被齐太公收为附庸国,后齐太公将鄣国及临近的齐国分封给庶子。春秋时鄣国被齐灭掉,鄣国的后人以国名“鄣”为氏,因认为国家已不复存在,又去掉表示疆邑的“阝”,成为今天的章姓。鄣国和齐国都为齐太公的后裔,鄣国灭亡,国人为纪念故国而去邑为章,称为章氏,实乃同宗相残的悲剧。
  2、出自妊姓,为黄帝赐封的十二个基本姓氏之一。据《元和姓纂》记载,妊姓是黄帝赐封的十二个基本姓氏之一,始祖为黄帝的长子。又据《左传》说,妊姓出自风姓,是太昊伏羲氏的后裔。黄帝二十五子,得姓十二,其一为妊,而谢、章、薛、舒、吕、终、泉、毕、过、祝十姓,都是出自最初的妊姓。因此,有章姓推溯起来当然是5000年前黄帝的后裔,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姓氏。
  3、出自他姓改姓而来:
  ① 汉代章弇原为仇氏者,因避仇而始改之为章姓。
  ② 元朝人章卿孙原姓刘,因由章姓人抚养长大,也以章为姓。
  ③ 据《元史·孝友传》所载,章卿孙,本姓刘,幼为章氏养子,遂姓章。
  ④ 据《蒋经国传》所载,蒋经国金屋藏娇,与章氏一胎产下二子,一曰章孝严,一曰章孝慈。
  4、出自他族改姓而来:
  ① 清满洲人姓氏有章姓,世居大凌河。
  ② 清满洲八旗姓章佳氏后改为章姓。
  ③ 明清时云南北胜州副同知姓章,系蒙古人;后来改为单姓章。
  ④ 当代土家族中原有人以姜加孔或姜加阿寅勒为姓,今蒙古、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后来也省作单姓章。
  历史名人
  章邯:秦朝将领。镇压陈胜、项梁起义军战功赫赫,后在巨鹿为项羽所败。不久投降项羽,被封为雍王,建都废丘(今陕西省兴平南)。公元前205年,被韩信击败后自杀。
  章敦:字子厚(1035-1105),建州浦城(今福建省)人,北宋大臣。进士出身,曾被王安石派去处理少数民族问题。哲宗亲政后,被任为宰相,由于改变对西夏的政策,导致战争再起,与哲宗议立嗣问题时,认为徽宗轻佻不可立,又严厉打击守旧派。徽宗即位后,屡被贬黜。
  章衡:章敦族侄,北宋大臣。仁宗年间高中状元,历经仁宗、神宗、哲宗三朝,久任地方官而频繁转换,其敢于指摘时弊,曾任赴辽使臣,其文韬武略令辽人惊叹。
  章悦:北宋大臣。王安石实行新政,是宋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而当时以博学善文见称的福建浦城才子章悦,就曾在这件大事中担任过重要的角色。
  章鉴:隆兴府分宁(今江西省修水)人,南宋大臣。咸淳十年,累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其为人宽厚,凡事无所不可,人称“满朝欢”。居官清廉,家贫如洗。
  章溢:浙江省龙泉人,明初大臣。与刘基、宋濂、叶琛并称四先生,为朱元璋所敬重。累官至御史中丞兼赞善大夫。
  章潢:明代经学家,字本清,南昌人,庐山白鹿洞书院洞主、顺天府(今北京市)儒学训导。他品行高洁,学问也好,与利玛窦相识之后,时有往来。有一天,利玛窦生了病,但是来拜访他的朋友依旧络绎不绝,章潢眼见他应接不暇,对身体的康复不利,出于善意的关心,因此要利玛窦“告诉佣人对来访的客人就说我不在家”,利玛窦说:“我们一般不说假话,且不能撒谎。”此言一出,更是赢得了众多朋友对他的尊敬。
  章镳:清代学者,章学诚之父。据《章氏遗书》载:“少孤,先祖遗书散失,家贫不能购书,则借读于人……孜孜不倦。”经过多年的苦学,终于考中了进士。然而,考中进士的章镳因为为人耿介,不善钻营,朝廷并未授予他一官半职。直到九年后的乾隆十六年(1751年),因朝廷同乡举荐,章镳才被授予湖北应城县县令,开始了他在应城、天门等地长达十年的为官、任教生涯。
  章煦: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清朝大臣。乾隆年间进士,历任内阁中书、陕甘学政、湖北布政使、湖北巡抚、礼部尚书等职。累官至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
  章鋆:鄞县(今浙江省宁波)人,清代大臣、诗人。咸丰壬子恩科状元,累官至国子祭酒。著有《望云馆诗稿》等。
  章昭达:吴兴武康(今属浙江省)人,南朝陈将领。其心情严刻,善于将兵,因军功历任定州刺史、都督、镇军将军、车骑将军等职。
  章全益:唐代东蜀涪城人。他从小丧父,由哥哥章全启抚养。他母亲病了,章全启割下大腿上的肉给母亲吃,母亲的病果然好了。过后章全启出门旅游,死在旅店里。章全益感激哥哥的恩情,制作了丧服,又因为章全启曾割自己的肉给母亲吃,他便用火烧自己的手指,以重复体验哥哥的疼痛。他还用银字书写《法华经》一部,早晚阅读朗诵。领会其中的道理。后来他在成都的府楼巷,建造了一座房屋,里面设置一座炼丹的炉子。他不用仆人,独自住在这间屋子里,炼丹得钱。数目达到一两金子,便刻一座佛像。
  章成缅:字道正,章忠祥子,生、卒无考。唐代浙江省桐庐人,为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富阳市)章氏始祖。以孝行称,人称孝标先生。一日,游东节度李绅幕中,恰值天雪,兴而赋诗,为绅所赏。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举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唐文宗太和中(约831年左右),官唐山东南道从事,试大理评事,仕终秘书正字。著有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章得象:浦城(今属福建省)人,章仔钧玄孙,北宋大臣。进士出身,仁宗时任相八年,对于宗党亲戚一概不用,而对范仲淹等推行的改革持缄默态度,以至无所建树。
  章卿孙:元代蜀人,本姓刘氏。幼为章提刑养子,遂姓章。与母富氏相失三十八年,辗转遍访于江西诸郡,迎归养之。
  章学诚:字实斋(1738-1801),会稽(今浙江省绍兴)人,清朝著名思想家、史学理论家、方志学家。乾隆进士,曾官国子监典籍,主讲定州定武、保定莲池、归德文正等书院。后人湖广总督毕沅幕府,协助编纂《续资治通鉴》等书。著有《文史通义》、《史籍考》等。
  章炳麟:号太炎,浙江省余杭人,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和学者。曾参加维新运动,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并参与组建光复会,后参加同盟会。其对中国近代哲学、文学、历史学和语言学均有较高造诣。有《章氏丛书》、《章书丛书续编》、《章氏丛书三编》等。
  章士钊:湖南省长沙人,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学者。早期办报鼓吹革命,与黄兴组建华兴会。后参加二次革命、护国、护法运动。曾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司法总长等职。解放后任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有《甲寅杂志存稿》、《名家小说》、《逻辑指要》等。
  章孝慈:浙江省奉化人,蒋经国之子,章孝严孪生兄弟。不到半年,其母章亚若早逝,由外婆抚养。为了不损害蒋家的名声,章氏兄弟未能正式进入蒋家,姓氏只能冠以母姓。虽不能姓蒋,但蒋介石却亲赐名孝严、孝慈,排在第三代“孝”字辈中。1994年10月,章孝慈在回大陆参加学术讨论会时,不幸突发脑溢血,于1995年在台北病逝。1997年,时任台湾“外交部长”的章孝严收到了浙江老家三位蒋家族长给他的联名信,承认他和章孝慈是蒋氏后代。但是,章孝慈已不在人间,成为遗憾。
  章孝严:浙江省奉化人,生于广西桂林,蒋经国之子。1949年被携渡海赴台,定居于新竹。东吴大学外文系毕业,派往"国防部政治作战总队"任政战预备官。退役后执教于虎尾中学。1968年通过“外交领事人员乙等特种考试”,进入“外交部”。一年后赴法国鲁汶大学进修法文,回台后,供职于"外交部"档案资料室,历任科员、驻美“大使馆”秘书。1977年调任“北美司第一科”科长,1978年通过“外交领事人员甲等特考”,任“外交部”专门委员。1979年升任“北美司”副司长暨“北美事务协调委员会”副秘书长,1982年擢升为司长,4年后又擢“外交部”常务次长。1989年12月调派国民党中央海外工作会主任,兼《中外画刊》发行人,推动海外党务。任内,国民党旅美党员成立“海外兴中会”,1990年8月重返“外交部”,任政务次长。1993年3月调任“侨务委员会”委员长。国民党十三届中央委员。
  章寿松,男,1933年生,浙江永康人。曾用名章涛,中共党员。自幼失学,14岁外出谋生,17岁参加土改,18岁任乡长,后调《永康报》当记者编辑。1960年调金化专员公署文办任文化干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任金华地区文化局副局长兼群众艺术馆馆长。撤区建有时任衢市文化局长、文联党书记、市志办公室主任。他自学成才,1986年毕业于北京人文函授大学,著有12万户的报告文学《天架飞架》(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26万字的《婺剧简史》(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7万字《浙江风俗志·金华篇》(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29万字的《金华地区群众文化纪事》(内部出版)。他主编的40万字的《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衢州市故事卷》(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40万字的《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衢州市歌谣谚语卷》(浙江文艺出版)、15万字的《衢州史话》(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20万字的《金华地区风俗志》、480万字的《艺术馆》、24万字的《红学新论》、20万字的《婺州文化十条关系》、《农村剧团向何处去》等论文,收进《浙江省群众文化论文集》,前者被中共文化部《群众文化》杂志转载。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员。
  章子怡:籍贯北京,著名影星,近年在好莱坞急速窜红。赞同1| 评论

章姓[1]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以国名为氏,始祖盖为姜子牙。据《姓氏辨证》、《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所载,章姓的孕育地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鄣城村(现属章丘县),商朝时为鄣国;章姓的诞生地为豫章(今江西省南昌)。西周初,姜子牙受封于齐,建齐国,是为齐太公。鄣国被齐太公收为附庸国,后齐太公将鄣国及临近的齐国分封给庶子。春秋时鄣国被齐灭掉,
鄣国的后人以国名“鄣”为氏,因认为国家已不复存在,又去掉表示疆邑的“阝”,成为今天的章姓。鄣国和齐国都为齐太公的后裔,鄣国灭亡,国人为纪念故国而去邑为章,称为章姓,实乃同宗相残的悲剧。
章(Zhāng)姓在《百家姓》中排第40位。章姓一般出自于姜姓、妊姓,也因他姓而改姓、因他族而改姓.
章姓名人:章邯,秦末名将,投降项羽后被封为雍王   章得象(978-1048年),北宋宰相,以度量宏廓著称   章惇(1035-1105),北宋参知政事,新党重要人物   章学诚(1738-1801),清代史学家   章炳麟(1869-1936)   章士钊(1881-1973),民国教育家   章伯钧(1895-1969),民主人士,著名“右派”   章乃器,实业家,七君子之一,著名“右派”   章文晋(1914-1991),中国前驻美大使   章孝严(现改回跟父姓称蒋孝严)(1942-)   章孝慈(1942-1996),前台湾东吴大学校长   章诒和(1942-),安徽枞阳人,章伯钧之女,作家戏曲研究学者、中国民主同盟成员   章申 (1933 2002),江苏省常熟人,著名化学地理学家、1993年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具体的你可以去百度百科上找

远古时,黄帝将十二个姓赐给他十二个出色的儿子。其中有个姓任,任姓的氏族后来很昌盛,又分成十个部落,每个部落得一姓,其中就有章姓。另一支章姓,是炎帝的后代,炎帝后代中有一位姜子牙,是周朝的开国功臣,姜子牙的后代被封的鄣地,建立了鄣国,就在现今山东章丘县。后来鄣国君主的子孙就世代姓章。

黄帝轩辕氏,据民间相传,他总共有25个儿子,其中12个以德为姓,以后不计其数的不同姓氏,正是从最初的这12个“基本”姓氏所分出。
这12个基本姓氏之中,有一个任姓,据《左传》的记载:谢、章、薛、舒、吕、终、泉、毕、过、此等十个姓,都是出自最初的任姓。

因此,有关章姓,推溯起来当然是5000年前黄帝的后裔,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姓氏。

《姓氏辨证》对于章姓的姓源,是这样介绍的:“系出姜氏,齐太公支孙封国于鄣,后为齐所灭,子孙去邑为章氏,望出豫章。”姜氏,是炎帝神农氏的嫡系后裔,传到姜太公的时候,因为辅佐周室得天下有大力,就被封在齐国,后来并成为春秋一霸。同时,姜太公的另外一支子孙,又被封在鄣国,最初是杞国的附属,后来则被同宗的齐国所灭,子孙也跟当时其他姓氏一样去掉原来国名旁边代表地方的邑字,而以章为姓。这一支姜太公的后裔,后来并在豫章繁衍为一个大族,豫章,就是现在的江西南昌。

一、出自姜姓。西周初,姜太公东征扩地时灭了任姓鄣国,封其支子于鄣(今山东东平东鄣城集),为子爵。春秋时齐桓公灭鄣国,鄣地为鲁国叔孙氏的私邑,子孙以国为氏,后去邑为章氏,姜姓章氏的历史约有2600多年。重要郡望为豫章。
二、出自妊姓,黄帝后裔。据《元和姓纂》、《左传》等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得姓十二,其一为妊,而谢、章、薛、舒、吕、终、泉、毕、过、祝十姓,都是出自最初的妊姓。
三、出自他姓改姓。如汉代章弇原为仇氏者,因避仇而始改之为章姓;元朝人章卿孙原姓刘,因由章姓人抚养长大,以章为姓。
四、出自少数族改姓。如清满洲人姓氏有章姓,世居大凌河;八旗姓章佳氏后改为章姓;明清时云南北胜州副同知姓章,系蒙古人;当代土家族中原有人以姜加孔或姜加阿寅勒为姓,今蒙古、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后来也省作单姓章。章姓排位一百十四,在浙皖中最有影响,约占全国人口的0.12%,约150万。
名人:章邯(?-公元前205)秦朝将领,章惇(1035-1105)北宋改革家,唐诗人章碣,孝子章全益;宋大臣章衡、章悦、章得象、章鉴,经学家章詧,学者章樵,诗人章甫、章康,文学家章縡,才女章煎;明经学家章潢,音韵学家章黼;清大臣章煦,将领章高元,学者章鏣,诗人章鋆、章粲,画家章榕、章谷等

  • 有谁知道章姓的由来,还有章姓在历史上出现过哪些伟人,急急急!!!
    答:又据《左传》说,妊姓出自风姓,是太昊伏羲氏的后裔。黄帝二十五子,得姓十二,其一为妊,而谢、章、薛、舒、吕、终、泉、毕、过、祝十姓,都是出自最初的妊姓。因此,有章姓推溯起来当然是5000年前黄帝的后裔,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姓氏。 3、出自他姓改姓而来: ① 汉代章弇原为仇氏者,因避仇而始改之...
  • 章姓的来源和历史
    答:章姓源自姜姓。根据《姓氏辨证》、《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辨证》等资料记载,章姓的起源地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鄣城村(现属章丘县),当时为鄣国。章姓的诞生地为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周成王姬诵执政时期赐封姜太公于齐地,建立齐国。鄣国被姜太公收为附庸国。后姜太公将...
  • 章姓的由来?是章姓不是张姓,最早从哪里开始?
    答:章姓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说最早章姓出现于晋国临汾,就是现在的山东,是黄帝的后人。二是,经过调查,最早出现在江西南昌。
  • 章姓的的来源是否跟章鱼有关
    答:但是鄣国被齐国吞并后鄣国国君子孙应姓吕或姓姜,但后来姜韅耻于同室操戈所以仍将姓氏改为章。起源二 出自任姓,为黄帝赐封的十二个基本姓氏之一。据《元和姓纂》记载,任姓是黄帝赐封的十二个基本姓氏之一,黄帝最小儿子与禺阳分封在任地,因此得姓。 令据史籍《左传》记载,任姓出自风姓,是太昊...
  • 章氏的由来?
    答:据史书记载,章姓出自姜姓,是炎帝的后代.炎帝的后代,在周代出了一个姜子牙,他是周朝的开国功臣.姜子牙的后代有一支被封在鄣地,并建立鄣国.鄣国后来为齐国所灭,鄣国君主的后代子孙去邑旁留章,以国为姓,沿用章姓.又据史书记载,黄帝把12个姓赐给了他12个出色的儿子,其中有一个姓任.任姓后来十分...
  • 章姓的来源是?章姓有哪些名人
    答:② 元朝人章卿孙原姓刘,因由章姓人抚养长大,也以章为姓。③ 据《元史·孝友传》所载,章卿孙,本姓刘,幼为章姓养子,遂姓章。④ 据《蒋经国传》所载,蒋经国金屋藏娇,与章姓一胎产下二子,一曰章孝严,一曰章孝慈。出自他族改姓 ① 清满洲人姓氏有章姓,世居大凌河。② 清满洲八旗姓章...
  • 请问一下。。。章 这个姓氏的由来!和有关名人!~~谢谢。
    答:历史名人:〔章茂〕明朝文官,他读书多,文章好,有才气,举为状元,当了礼部尚书的大官,为国家、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得到天下人称赞。〔章学诚〕清朝文官,乾隆皇帝时举为进士,做的官称为“国子监典籍”。他自己在历史学、地方志学上开一代学风,被尊为学术界的领袖。
  • 章姓大部分几乎全部源出自任及黄帝嫡裔姬姓,为什么要认错祖宗把姜作为祖...
    答:因此,有关章姓,推溯起来当然是5000年前黄帝的后裔,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姓氏。《姓氏辨证》对于章姓的姓源,是这样介绍的:“系出姜氏,齐太公支孙封国于鄣,后为齐所灭,子孙去邑为章氏,望出豫章。”姜氏,是炎帝神农氏的嫡系后裔,传到姜太公的时候,因为辅佐周室得天下有大力,就被封在...
  • 百家姓氏姓章的和姓什么的是一家
    答:姓章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齐太公姜尚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记载,齐太公姜尚的支孙封国于鄣邑(今山东省章丘县),在公元前664年被齐国所灭。子孙去邑旁为章氏。因此,姓章的和姓姜的实际上是有同一个起源的。
  • 章姓的历史分布
    答:望居冀赣;源自炎黄:全联典出章氏郡望堂号。 章氏尽管来源复杂,在发展中则以出自炎帝之后的章氏人为主体,以及以河间(今河北献县)、豫章(今江西南昌)等为郡望。 五言通用联 耕砚善士女;随笔描真容:上联典指清清朝时期的画家章榕,字幻庐,吴人。 精医、审音律、工书画,其画士女及花卉,钩勒、傅色钓妍雅。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