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型国家】和【民族型国家】有何异同?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3
什么叫文明型国家

“文明型国家”的概念,即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一个把“民族国家”与“文明国家”融为一体的“文明型国家”,是一个把“民族国家”和“文明国家”的长处结合起来的国家。
“文明型国家”的四个特征:
1、“超大型的人口规模”。一个欧洲普通国家的人口大约是1400万,中国的人口大约等于100个普通欧洲国家之和,是一个巨大的规模。
相比之下,印度是世界人口的第二大国,但印度历史上没有经历过像中华民族这么长久的人口整合的过程。印度庞大的人口远远没有中国人那种高度的文化同质性,没有相同的语言、相同的价值观、相同的生活方式,这些跟中国是没法比的,中国的凝聚力要大很多。
2、“超广阔的疆域国土”。中国幅员辽阔的疆土也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步形成,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实行了“书同文、车同轨”,统一了度量衡,推行了郡县制,奠定了维持中国统一的文化和政治基础。
之后的中国虽然经历了很多次的分裂,但历代的主流政治都是寻求统一,历代的政治制度几乎都可以追溯到秦汉时代,中国“大一统”的传统,自秦统一之后就一脉相承下来了。辽阔的统一的疆域,使中国获得了绝大多数国家都难以比拟的地缘优势和战略纵深。
中国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和强大的国防能力,彻底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百余年的“挨打”的问题。中国可以在超大规模的国土内进行战略布局,可以实现“西气东送”,可以实现高铁“八纵八横”等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现代工程。
3、“超悠久的历史传统”。5000年延绵不断的历史,使中国在人类知识几乎所有的领域,都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实践的传统。
在政治、哲学、宗教、语言、教育、艺术、音乐、戏剧、文学、建筑、军事、体育、医学、饮食等等方面,都有自己博大精深、自成体系的东西,这种丰富的传统性、内源性、原创性、连续性,都是其他民族或者其他文化有点难以望其项背的。
4、“超深厚的文化积淀”。数千年延绵不断的历史,也为中国提供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中华民族在5000年延绵不断的文明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气势恢宏、内涵丰富、绵延不断的文化成就。
这些成就包括中国人崇尚的“天人合一”、整体主义,包括了儒、释、道互补,包括了儒、法、墨共存。这对于今天这个充满宗教冲突和对抗的世界仍然具有启发意义。中国文化的丰富性也意味着中国具有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性,可以容多样为一体。
中国光是方言就有上万种,北京人、广东人、上海人,在许多生活习惯和思维方法的差异上,实际上不亚于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之间的差异,还有56个民族之间的差异。但这些差异在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框架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扩展资料:
民族国家:
民族国家是指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实体,乃是欧洲在19及20世纪主导的现代性民族自决和自治概念及实践,与18世纪欧洲的传统帝国或王国不同,民族国家成员效忠的对象乃有共同认同感的“同胞”及其共同形成的体制,认同感的来源可以是传统的历史、文化、语言或新创的政体。
因此,从一个民族构成政体,或者由数个民族经同一共享的政体构成的国族,都是民族国家的可能结合形式。
民族国家是政体的一种形式;民族则是共同体的认同概念,其来源可以是共享的体制、文化、或族群。民族国家这个概念因此包括以公民国族主义及种族国族主义等不同的思维,主要取决于认同概念的形成要素。
所谓的单一民族国家,所有公民共享一价值、历史、文化、或语言;不论是继承前帝国/王国的统治范围或者是当代全球化的移民现实来说,少有国家符合此类形。因此,当代民族国家常为多民族国家,而多元文化主义常用来形塑及争取对体制的认同。

这不好举例子的,就拿中国近代的转变来举例吧。
文明国家就是“只知有天下而不知有国家”没有“国家意识”,从而无法形成的强烈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中国人历来认为中国从古典时代形成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理想是最高的文化思想形态。简而言之古代中国以文化作为凝聚力,凝聚为一个整体,一个“国家”。
而民族国家则是指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实体,乃20世纪主导的现代性民族自决和自治概念及实践。与18及19世纪传统帝国或王国不同,民族国家成员效忠的对象乃有共同认同感的「同胞」及其共同形成的体制。认同感的来源可以是传统的历史、文化、语言或新创的政治体制,因此,从一个民族构成政府体制,或者由数个民族经同一共享的政府体制构成的国族,都是民族国家的可能结合型式。简单的说,就是将民族认同感作为凝聚国家的力量。

民族国家与文明国家知识是两个体制内的定义。

文明国家指的是有独特文明根底、悠久历史和文明延续性,如中华文明、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国家。

民族国家是政府体制的一种形式。民族国家这个概念应此包括以公民国族主义及种族国族主义等不同的思维,主要取决于认同概念的形成要素。所谓的单一民族国家,所有公民共享一价值、历史、文化、或语言,不论是继承前帝国王国的统治范围或者是当代全球化的移民现实来说,少有国家符合此类形。因此,当代民族国家常为多民族国家而多元文化主义常用来形塑及争取对体制的认同。

政治: 前者 民主 后者 可能专制 ----比如;欧美日韩 中国 因为人家一旦出现什么大错,政府马上就会被提交不信任案 大多为集体辞职、中国没听过辞职一说。
经济; 前者 发达 后者 都有可能 ----比如:欧美日韩 中国德国
文化: 前者 自由 后者 多为本国主义

如果两者被放在一起的话,就是明朝和清朝的区别。

分类的标准就不一样

  • 【文明型国家】和【民族型国家】有何异同?
    答:民族国家与文明国家知识是两个体制内的定义。文明国家指的是有独特文明根底、悠久历史和文明延续性,如中华文明、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国家。民族国家是政府体制的一种形式。民族国家这个概念应此包括以公民国族主义及种族国族主义等不同的思维,主要取决于认同概念的形成要素。所谓的单一民族国家,所有公...
  • 文明国家和民族国家有什么区别
    答:1、民族国家是现代的西方传入的概念。2、文明国家指的是有独特文明根底、悠久历史和文明延续性,如中华文明、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国家。
  • 国家也有是否文明之分,什么样的国家才能叫文明型国家?
    答:“文明型国家”的概念,即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一个把“民族国家”与“文明国家”融为一体的“文明型国家”,是一个把“民族国家”和“文明国家”的长处结合起来的国家。“文明型国家”的四个特征:1、“超大型的人口规模”。一个欧洲普通国家的人口大约是1400万,中国的人口大约等于100个普通欧洲国家之和...
  • 什么叫文明型国家
    答:“文明型国家”是指一种融合了“民族国家”与“文明国家”特点的国家形态。中国便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它成功地将两种国家模式的优势结合起来。二、超大型的人口规模 中国拥有约14亿人口,相当于100个欧洲普通国家的人口总和。与印度相比,尽管印度人口数量世界第二,但中国拥有更为长久和深入的人口整合历程...
  • 我国要建设的三型社会一型国家是什么?
    答:1、三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人口均衡型”社会。2010年,“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建议,继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之后,还应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这是人口学界第一次正式提出建设“三型”社会目标。2、一型国家 “文明型国家”指的是一个延绵不断长...
  • 什么是文明型国家?——张维为《文明型国家》批判
    答:他阐述了中国通过民族国家的形成、土地革命的转型与改革开放的深化,经历了三个关键阶段,构建了独特的"文明型国家"。然而,他的理论受到了一些批评,质疑其对社会结构的简化划分,尤其是上层与下层的区分,批评者认为这可能过于现代化视角,忽略了历史互动和阶级影响的复杂性。张教授的观点将改革简化为现代...
  • 文明型国家的特征是什么
    答:“文明型国家”指的是一个延绵不断长达数千年的古老文明与一个超大型现代国家几乎完全重合的国家。中国具有延绵不断的古老文明,又是一个当代的主权国家,而这个古老文明又正好跟主权国家完全重合。国家是由国土、人民(民族)、文化和政府四个要素组成的,国家也是政治地理学名词。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
  • 中国正在说:中国是一个文明型的国家,什么是文明型
    答:文明型国家”具有八大特征 中国“文明型国家”的主要特征是:第一,我们有占世界1/5的人口,约等于100个欧洲中等国家的规模。中国发展模式的一个特点就是:学习 + 创新 + 巨大人口产生的规模效应 + 影响中国和世界。但人口众多也意味着我们在相当长时间内仍是一个资源紧运行的社会,需要一个中性的、...
  • 究竟什么是文明型国家
    答:即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一个把“民族国家”与“文明国家”融为一体的“文明型国家”,是一个把“民族国家”和“文明国家”的长处结合起来的国家。
  • 《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书籍内容概述
    答:1. 在这本书中,作者首次提出了“文明型国家”的概念。这种国家类型跳脱了西方学者将“民族国家”与“文明国家”截然分开的思维定式,融合了两者的优点。2. 作者认为,中国的崛起并非一个普通国家的兴起,而是一个融合了五千年文明与现代国家特质的“文明型国家”的兴起,代表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