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脂膜炎诊断要点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结节性脂膜炎是一种常见于青壮年女性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反复发作和成批出现的皮下结节。这些结节消退后,局部皮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凹陷和色素沉着。患者常伴有发热、关节痛、肌痛等全身症状,当内脏脂肪组织受累,可能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大出血或并发感染的严重后果。


病理诊断上,皮肤结节活检是关键,分为三期:急性炎症期可见脂肪组织变性坏死,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可能伴有血管炎;吞噬期则有大量巨噬细胞吞噬变性脂肪细胞,形成“泡沫细胞”;纤维化期泡沫细胞减少,纤维母细胞和纤维组织取代炎症反应,形成纤维化。


诊断时需与结节性红斑、硬红斑、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皮下脂膜样T细胞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皮下脂质肉芽肿病、类固醇激素后脂膜炎、冷性脂膜炎以及其他相关疾病如胰腺性脂膜炎、麻风等进行鉴别。本病无特殊治疗,皮损通常会自行消退,不会留下瘢痕。


对于婴幼儿,冷性脂膜炎由寒冷直接损伤脂肪组织引起,而成年人则多见于冻疮或血循环不良。冬季受冷后,暴露部位可能出现皮下结节,直径2-3cm,多自行消退。其他疾病的鉴别则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扩展资料

本病又称特发性小叶性脂膜炎、Weber-Christian综合征或回归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于1882年由Pfeifer首次报道,继而由Weber描述了本病具复发性和非化脓性的特征,1928年Christia又强调了它的发热性。但至今已报道了不少并无发热的病变。



  • 脂膜炎是什么病?
    答:( 1 )结节性红斑:亦可发生对称性分布的皮下结节,但结节多局限于小腿伸侧,不破溃, 3~4 周后自行消退,愈后无萎缩性疤痕。全身症状轻微,无内脏损害。继发于其它系统性疾病(如白塞病等)者,则伴有相关疾病的症状。病理表现为间隔性脂膜炎伴有血管炎。( 2 )硬红斑:主要发生在小腿屈侧中下部,疼痛较轻,但可破溃...
  • 中医中药治疗结节性红斑
    答:1 硬红斑:起病缓慢,皮损为暗红色、核桃大小之结节,质较硬,可破溃形成溃疡,感疼痛,分布:以小腿曲侧为主。部分结核菌素试验阳性。2 结节性血管炎:多发于中、老年妇女。皮损为大小不一的散在皮下结节,多不破溃,病程慢性,反复发作,好发于小腿屈侧,分布不对称。
  • 有没有医生肯帮我?!长期服用激素的结核病人,停药后该怎么办?
    答:常伴有较广泛的支气管播散性病变及明显的胸膜增厚。肺组织破坏常较显著,伴有纤维组织明显增生而造成患处肺部组织收缩和纵隔、肺内的牵拉移位,邻近肺组织常呈代偿性肺气肿。 五、结核性胸膜炎(Ⅴ型):临床上已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膜炎。 六:传播途径: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子宫,但主要是通过呼吸...
  • 类风湿怎么确诊?
    答: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自身抗体及X线表现。诊断要点有:1.晨僵:晨起时关节及其周围僵硬感至少持续1小时(病程6周或以上)。2.多区域关节炎:3个或3个以上区域(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膝、踝及跖趾关节等)出现关节炎,且同时有软组织肿胀、积液或疼痛。3.手关节炎:腕、掌指...
  • 脂膜炎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答:脂膜炎诊断要点 1 .临床特征: ( 1 )好发于青壮年女性; ( 2 )以反复发作与成批出现的皮下结节为特征,结节消退后局部皮肤出现程度不等的凹陷和色素沉着; ( 3 ) 常伴发热、关节痛与肌痛等全身症状; ( 4 ) 当病变侵犯内脏脂肪组织,视受累部位不同,出现不同症状。内脏广泛受累者,可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大...
  • 间隔性脂膜炎可引起哪些疾病
    答:▪ 寒冷性脂膜炎▪ 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 皮脂类固醇激素后脂膜炎▪ 外伤性脂膜炎3中医辩证4治疗5诊断要点6临床表现▪ 皮肤型▪ 系统型1病因编辑较为复杂,局部因素如外伤、寒冷、注射某些药物,全身因素如结核感染、扁桃腺炎等可引起脂膜炎,一些系统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硬皮病、结节病也可引起脂膜炎。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