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分析《发现》和《死水》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的各自特点。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3
学习艺术出来干什么?

学习美术可以干什么?那么,至少可以美化世界,给世界养眼吧

学习艺术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这样才能学得长久。
学习艺术是跟随老师比较重要,因为一个好的老师,不仅可以教给你艺术知识,还可以教为人处世的道理。

闻一多的《死水》和《发现》的写作背景和写作心情比较相近,都是表达赤诚之子对祖国黑暗现实失望、痛苦的心情。但是,表现手法却各异。

《死水》通篇运用象征手法。诗题本身就是象征,以“死水”象征旧中国黑暗、破败的现实,而泼入“死水”中的垃圾——破铜烂铁、剩菜残羹,又是帝国主义侵略、封建军阀压迫的象征。“春风”象征着进步力量和先进思潮。

全诗通篇以象征手法写来,赋予抽象的事物以具体可感的形象,具有生动、具体的特点。而且,通过这样的象征手法,把极度的失望写得淋漓尽致,同时,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努力则更含蓄,也更感人。

《发现》不同于《死水》,它以痛苦的“发现”起始,痛苦地宣布“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最后采用比喻的手法极写自己的失望——“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又以“噩梦”比喻自己的愿望,美好的愿望只不过是一场空“噩梦”而已。

以征询的手法极写现实和愿望之间的巨大反差,愈加痛苦不堪。可是,最后又惊讶地发现,我对祖国、家邦仍然爱得那样深,这爱,深深地藏在我的心中。极度失望而仍深深的爱,越加感人至深。

扩展资料

1、《发现》创作背景

闻一多1922年夏天赴美留学,曾写下《孤雁》《太阳吟》《忆菊》等思念祖国、赞美祖国的名篇。1925年6月1日,当他满怀报国之情回到上海后,看到的却是五卅惨案后留在地上的鲜血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人民的欺凌,看到的是军阀混战、哀鸿遍野的惨景。

这一切和他在美国的想象大相径庭,使他陷入了极度的失望与悲愤之中,他所看到的和他所希望看到的恰恰相反。他得到的不是温暖,而是一片黑暗、残破的凄凉。

他痛苦,他悲伤,他愤慨,他高歌当哭……”当现实打破了他的梦想,使他坠入可怕的深渊的时候,诗人内心悲愤的情感便化作了《发现》这篇至痛至爱的诗篇。

2、《死水》创作背景

1922年,诗人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去美国留学。在异国的土地上,诗人尝到了华人被凌辱、歧视的辛酸。1925年,诗人怀着一腔强烈爱国之情和殷切的期望提前回国。

然而,回国后呈现在他面前的祖国却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景象——军阀混战、帝国主义横行,以至于诗人的感情由失望、痛苦转至极度的愤怒。《死水》一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死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发现



发现》与《死水》艺术手法的比较。

《死水》和《发现》

相同点都是闻一多新格律诗的代表作,都表达了诗人对祖国黑暗现实失望痛苦的心情,燃烧着爱国主义的激越之情,皆富有浪漫主义特色。

不同点但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各有特点:

一、《死水》通篇用象征手法,《发现》则采用比喻和征询的写法,以挂在悬崖上的恐怖的“噩梦”来比喻黑暗的现实。《死水》以象征手法突现旧中国的污秽、腐朽和丑恶。《发现》则以比喻和征询手法强调诗人面对黑暗现实时的主观感受。

二、《死水》以“死水”意象贯穿全篇的线索进行铺排,在客观、形象、看似冷静的描绘中,蕴含深沉的感情。《发现》以“发现”为抒情线索展开题旨,在希望和现实、“心爱”和“噩梦”的鲜明对照中,突现感情的爆发力量。

  闻一多的《死水》和《发现》的写作背景和写作心情比较相近,都是表达赤诚之子对祖国黑暗现实失望、痛苦的心情。但是,表现手法却各异。
  《死水》通篇运用象征手法。诗题本身就是象征,以“死水”象征旧中国黑暗、破败的现实,而泼入“死水”中的垃圾——破铜烂铁、剩菜残羹,又是帝国主义侵略、封建军阀压迫的象征。“春风”象征着进步力量和先进思潮。全诗通篇以象征手法写来,赋予抽象的事物以具体可感的形象,具有生动、具体的特点。而且,通过这样的象征手法,把极度的失望写得淋漓尽致,同时,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努力则更含蓄,也更感人。
  《发现》不同于《死水》,它以痛苦的“发现”起始,痛苦地宣布“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最后采用比喻的手法极写自己的失望——“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又以“噩梦”比喻自己的愿望,美好的愿望只不过是一场空“噩梦”而已。以征询的手法极写现实和愿望之间的巨大反差,愈加痛苦不堪。可是,最后又惊讶地发现,我对祖国、家邦仍然爱得那样深,这爱,深深地藏在我的心中。极度失望而仍深深的爱,越加感人至深。

  • 比较分析《发现》和《死水》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的各自特点。
    答:闻一多的《死水》和《发现》的写作背景和写作心情比较相近,都是表达赤诚之子对祖国黑暗现实失望、痛苦的心情。但是,表现手法却各异。《死水》通篇运用象征手法。诗题本身就是象征,以“死水”象征旧中国黑暗、破败的现实,而泼入“死水”中的垃圾——破铜烂铁、剩菜残羹,又是帝国主义侵略、封建军阀压...
  • 闻一多诗歌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答:闻一多先生的诗歌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风格。由于追求艺术上的严谨,使得他的诗大多有富于浪漫气息的幻想,严谨奇特的构思,火山爆发式的激情,一咏三回环的语势,以及比喻、夸张、象征、反复等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等特点。诗集《死水》中《发现》、《一句话》、《死水》等诗篇,写得或激愤、或悲痛、或豪迈...
  • 请把闻一多的《死水》,赏析艺术特色与思想内容
    答:诗的第一句“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有着深刻的寓意:它象征着当时那个处于军阀混战中的腐败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正如”一沟绝望的死水”。在这句诗中,“绝望”二字,写出了诗人深沉的失望心情。诗的第二句,“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清风”是与“死水”相对照的事物,可以用以比喻...
  • 闻一多《死水》鉴赏
    答:《死水》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全篇深刻揭怒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表现了与这个黑暗政府势不两立的决心。全诗共五节,第一节是对死水的总体印象,用“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来象征军阀统治的黑暗。第二节至第四节分别描写了死水的丑恶状况。第二节诗人用“铜”、“铁罐”、“...
  • 以《死水》为例闻一多诗歌的艺术特色
    答:死水》是最能体现闻一多“三美”主张的一首爱国主义诗歌。闻一多在著名论文《诗的格律》一文中曾提出过新诗要有“三美”的主张。他认为新诗的格律应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和“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先说《死水》体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闻一多说过:“诗人...
  • 闻一多先生作品<发现>
    答:《发现》一诗见于诗集《死水》,是闻一多爱国诗篇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从内容上看,当作于闻一多回国不久。它是诗人爱与恨的结晶,表现的是诗人归国之后,对当时军阀混战下的残破祖国的失望和愤懑。 我们知道,早在“五四”时期,闻一多就是一个正直、善良、富有民族 自尊心和自豪感的爱国者。留学美国时期...
  • 新诗专题 |闻一多新诗赏读:《红烛》《死水》《发现》
    答:紧随其后的《死水》,发表于1926年,如同对中国社会的犀利批判。诗人以死水喻国,以翡翠和桃花等美的意象反衬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20行齐整的诗行、音节调和的旋律,将美与丑、希望与绝望交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部作品的讽刺力度和艺术张力,令人深思。1927年的《发现》,则像是诗人绝望的呐喊,...
  • 闻一多《死水》赏析
    答:其中《发现》、《一句话》、《死水》等诗篇,写得或悲痛、或激愤、或豪迈热烈,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忧虑与关切,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读者无论何时读到这些作品,都会为之动情、颤栗。《死水》是最能代表闻一多思想、艺术风格的诗作,又是诗人“死水”时期诗风转变的重要代表,他在颓废中表现出...
  • 比较闻一多和徐志摩诗歌的区别
    答:主要是诗歌艺术形式上的区别。闻一多主张诗歌要有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但就其个人来讲,更重视诗歌的建筑美,即诗行整饬。拿他的《发现》做个例子,“建筑美”在本诗中不表现为“节的匀称”(全诗只有一节),而表现在“句的均齐”上,全诗十二行,每行基本上都是十一个字,既有外形的...
  • 闻一多发现赏析
    答:在诗作《发现》中激烈地宣泄着自己的失望和愤怒“这不是我的祖国,不是不是”。诗人为处在水深火热中的黎民百姓感到悲哀,对丑恶而腐朽的社会感到愤恨,然而他又对这一切无可奈何。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情感下,1926年他创作了《死水》一诗。 《死水》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全篇深刻揭怒了北洋军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