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认同和教师职业观的区别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3
教师职业理念和教师职业道德的不同

教师的职业理念是指教师观与学生观,是一种观念;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职业行为,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1.爱国守法(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本质要求)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教师道德的灵魂)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力行近乎仁(《礼记·中庸》)。仁义二字,归根结底是对爱护普通人、亲力亲为学以致用和坚持正义的总结。有人说,那如果没有仁义,有后面这10样呢?我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孟子·离娄上》),说明礼是以仁义为本的,如果没有仁义,礼也就成了一副空空的皮囊,无所依存。徒有繁文缛节而内心实无仁爱之心,如同我们熟知的日本人一样,好礼,不仁。
智而无仁,犹好学而不力行之。言行不一者,是为无信,且并不能贯彻始终,是狡狯之人无疑。
信而无仁,坦白说我不知道这是什么;不过信而无义,是很容易被恶人利用的,为智者所不取。
忠而不仁,如武周来俊臣;孝而不仁,如西晋潘岳;悌而不仁,如东晋王导;节而不仁,如汉末审配;恕而不仁,即能推己及人而不力行,今之所谓“圣母白莲花”是也;勇而不仁,如那些欺凌弱小之人;让而不仁,如那些被欺负时忍气吞声之人。

你好!
在这个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时代,我们需要不时停下脚步,让浮躁的内心平静下来,聆听来自心灵的声音。也许,达官显贵不屑于聆听来自心灵的声音,平民百姓没时间聆听来自心灵的声音,只有有思想、有内涵、有责任感的人才会不时聆听来自心灵的声音,比如我们------教师。所以,在这个初冬温暖的午后,让我们一起静下心来,聆听来自心灵、来自灵魂的声音。此次学习,我感触最深的、铭刻于心的就是这样几个词:职业倦怠感、职业认同感、职业幸福感。当然三位专家教授精准创新的专业知识也让我受益匪浅。但我和大家重点分享的是以上三点。当教师如我,十多年的老师,自诩老教师,专业知识浅尝辄止,全靠日久软磨硬泡,业务不争强也不落后,到点上班,按时上课,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小年纪巴不得现在就退休,这就是职业倦怠感,长期从事一种职业的正常现象,造成这样的根本原因是缺乏职业认同感。因为一些社会原因、客观原因、人为原因,社会对教师评价并不高,导致我们自己看不起自己,“文人相轻”。但是,如果你自己看不起自己,你还指望谁能看得起你?你自己都不爱自己,你还指望谁来爱你?你还能爱谁?我们现在就缺乏爱的能力。所谓爱的能力就是让你爱的人爱你。例如班主任,你对你的学生如何如何之好,可他还是不断犯错,不断惹祸,你生气、伤心、暴跳如雷。没有用,你最该做的就是静下心来反思一下,你自己有爱的能力吗?你的爱学生感受到了吗?你给的是他想要的吗?科任教师亦是如此,每个人相处我想也如斯。“教室是允许犯错的地方。”孩子免不了犯错,我们的职业不是施与,不是高高在上,教育是唤醒,是纠正错误,不断的反复的纠正,直至他们能自己辨别是非、正误。  现在很流行问:你幸福吗?有了职业认同感,你就有了职业幸福感。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幸福就在你欲望的停歇处。从走上三尺讲台开始,我们的欲望就在纷纷落下的粉笔灰中,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淡去。我不想标榜我们老师有多清高、多高尚,但至少我们的快乐绝不是靠金钱、地位、名利来构筑的,当然物质生活能丰厚一些,工资多涨一些更好了。但是我们有思想、有灵魂,有时学生一个小小的礼物、一个信任的微笑胜过几百几千的红包,因为我们受之无愧,我们心安理得,所以我们的幸福含义更为深刻。这样说决不是我学习回来看破红尘了,一步踏入万丈红尘谁也不敢说看破,只是我们需要一些东西来慰藉自己,高尚自己,例如职业认同感、职业幸福感。因为我们是教师,是由思想、有灵魂的人!“只有我们昂起高傲的头,才能培养出高贵的心。”所以,请大家爱我们的职业,这样我们才会幸福!这样才是和谐人生!这是廊坊师范刘银花教授所讲的主要内容。  迟希新教授讲座的主要内容是《主题班会设计的创新理念》,主要讲授关于主题班会设计的理念、模式及案例分析,并通过主题班会进行有效德育教育,“细雨湿衣”,道德是感染的,不是教出来的。今后,我将以迟教授的创新理念为指导,做一名研究型班主任,以主题班会为阵地,对学生进行有效德育教育。辛志国教授的讲座是《有效德育的实践与思考》,针对现在很多班主任不论客观条件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单纯模仿名师、名人的德育事例,讲述班主任的困惑,提出不是所有的德育行为都是有效的,每位班主 搬家搬家费用,找搬家公司上58同城 广告 搬家搬家费用,提供个人搬家,公司搬家,长途搬家,物品拆装等服务信息, 查看详情 > 2    任都曾存在德育误区。应该在学习名师的基础上,自己研究、创新,认真研究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生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德育教育方法。例如问题学生的“六盆花”理论,转化问题学生的策略:反复抓,抓反复。  记得有人曾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的工作我想就是这样,而班主任更是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如何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既体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更是我们每一位班主任追求的目标。希望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我们每一位班主任在职业认同感中幸福的教育、感染每一位学生,使德育教育得以“润物细无声”,为学生幸福人生打下坚实基础!

回答可以帮助你吗?谢谢!

一、指代不同

1、教师职业认同: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的一致,即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职业方面的看法、认识完全赞同或认可。

2、教师职业观: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

二、特点不同

1、教师职业认同:是在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活动过程中,对该职业活动的性质、内容,职业社会价值和个人意义,甚至对职业用语、工作方法、职业习惯与职业环境等都极为熟悉和认可的情况下形成的。

2、教师职业观: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

三、作用不同

1、教师职业认同:是人们职源性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来源,也是人们获得和拥有积极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要保障。

2、教师职业观:个人必须处理好职业价值观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情况明确自己的职业核心需求,以便合理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相关策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职业认同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职业价值观



(一)关于“认同”和“职业认同” 现有研究中,研究者对“认同”有不同的界定。以米德(Mead,1934)〔2〕和埃里克森(Erikson,1959)〔3〕为代表的欧洲学者认为,“认同”分为个人认同(personal identity)和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个人认同是指个体对自身独特性的意识,即个体在时空上明确自己是同一个人而不是其他人。社会认同是个体对自己处于一定社会群体、社会类别和社会范畴(social category)的意识,它使个体意识到自己在一定社会范畴中与一部分人类似,而与另一部分人有差异,并不断强化这一意识。 北美学者认为基本的认同方式是角色认同(role identity),即个体对自己在社会结构中所处一定社会位置(social position)的意识。 尽管众多学者的表述各不相同,但他们都认为,“认同”是个体内部受环境制约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是人们对自己同一特性的意识或自我界定。 “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从内心认为自己从事的职业有价值、有意义,并能从中找到乐趣。职业认同一般是在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活动过程中,对该职业活动的性质、内容,职业社会价值和个人意义,甚至对职业用语、工作方法、职业习惯与职业环境等都极为熟悉和认可的情况下形成的。
(二)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涵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是在教师教育领域对职业认同所做的研究。教师职业认同,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状态。“过程”是指教师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教师角色的过程。“状态”是指教师当前对自己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 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各研究者关于“教师职业认同”的概念有不同的强调。有的学者将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自我概念、自我形象联系在一起,认为教师自我概念、自我形象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专业发展、效能感等。也有学者将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反思、自我评价、角色等联系起来。古德森和库勒则认为教师职业认同的发展是确立在个体和职业的共同基础之上的。他们认为:“教师作为个人和职业者,在生活和工作时会受到教师内外和学校内外的因素和条件的深刻影响。”

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诸多方面令学者们关注,教师职业认同便是其中之一。什么是认同?什么是职业认同?国内外学者如何对教师的职业认同进行研究,又如何看待教师职业认同的意义?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一、教师职业认同概念的界定

(一)关于“认同”和“职业认同”
现有研究中,研究者对“认同”有不同的界定。以米德(Mead,1934)〔2〕和埃里克森(Erikson,1959)〔3〕为代表的欧洲学者认为,“认同”分为个人认同(personal identity)和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个人认同是指个体对自身独特性的意识,即个体在时空上明确自己是同一个人而不是其他人。社会认同是个体对自己处于一定社会群体、社会类别和社会范畴(social category)的意识,它使个体意识到自己在一定社会范畴中与一部分人类似,而与另一部分人有差异,并不断强化这一意识。
北美学者认为基本的认同方式是角色认同(role identity),即个体对自己在社会结构中所处一定社会位置(social position)的意识。
尽管众多学者的表述各不相同,但他们都认为,“认同”是个体内部受环境制约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是人们对自己同一特性的意识或自我界定。
“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从内心认为自己从事的职业有价值、有意义,并能从中找到乐趣。职业认同一般是在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活动过程中,对该职业活动的性质、内容,职业社会价值和个人意义,甚至对职业用语、工作方法、职业习惯与职业环境等都极为熟悉和认可的情况下形成的。
(二)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涵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是在教师教育领域对职业认同所做的研究。教师职业认同,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状态。“过程”是指教师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教师角色的过程。“状态”是指教师当前对自己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
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各研究者关于“教师职业认同”的概念有不同的强调。有的学者将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自我概念、自我形象联系在一起,认为教师自我概念、自我形象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专业发展、效能感等。也有学者将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反思、自我评价、角色等联系起来。古德森和库勒则认为教师职业认同的发展是确立在个体和职业的共同基础之上的。他们认为:“教师作为个人和职业者,在生活和工作时会受到教师内外和学校内外的因素和条件的深刻影响。”(Goodson.I.F.&Cole.A.L.,1994)〔4〕

二、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方法

国内外学者采用各种方法对教师职业认同进行研究,其中主要涉及以下一些研究方法。
1.文献法:利用有关教师的特定资料研究教师的职业认同。
2.理论分析法:通过理论分析和理论化的方法来对教师职业认同作研究。
3.访谈法:对有限数量的教师作结构性或半结构性的访谈。
4.问卷调查法:用预先编写好的问卷对大量教师进行调查。这也是大样本的实证研究最常用的研究方法。
5.个案研究法:围绕个别教师职业认同的不同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三、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的现状

(一)国外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的内容
在国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师职业认同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研究主题,并有了不少研究成果。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研究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过程、特征、可能构成因素等。例如,古德森和库勒(Goodson.I.F.&Cole.A.L.,1994)对没有接受过传统正规教师职前培训的教师的职业认同情况进行研究。他们提出教师职业认同与社会环境有密切联系,强调倾听教师的心声,关注教师在实践中的生活。科德荣和史密斯(Coldron.J.& Smith.R.,1999)〔5〕通过研究教师职业认同的构成因素指出,教师的积极主动在教师职业认同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丹尼斯·阿特金森(Dennis Atkinson,2004)〔6〕研究发现,师范生在最初接受师范教育时往往是通过自我反思与自我批评来接受原来并不认同的想法,并利用非理性的经历(例如幻想)强化自己对未来职业的认同。
第二,研究教师自身对职业的感知以及对教师职业特征的认识。例如,皮亚德等人(Beijaard.D.,Verloop.N.&Vermunt.J.D.,2000)〔7〕研究了教师对他们的职业认同各方面的整体感知,描述了在教师的职业认同中,学科专家、教学专家和教育专家这三个方面所占的比重。
第三,研究可以呈现出教师职业认同的教师传记或者生活。例如科奈里和科兰迪纳(Connelly.F.M.&Clandinin.D.J.,1999)〔8〕的研究让我们明白叙事者最关心、但却隐藏在教师职业生活的背景及经验中的东西,例如:入职动机、希望获得的工作条件以及生活中的两难处境等。
第四,研究教师职业认同对社会以及教师自身的影响。弗姆克和弗朗斯(Femke Geijsela&Frans Meijersb,2005) 〔9〕研究发现教育要想有所变化,有所改革,教师必须在职业认同上有变化,因为教师职业认同影响教师对新政策的掌握和运用。

职业观(professonal ideology)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特定职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也是社会对从事某种专业工作人员的较为恒定的角色认定,海外有学者译作“专业理念”或“专业意理”。社会生活中职业化程度越高、职业地位越巩固的职业,人们对其从业者的角色认定也越明确。如医护人员被称为“白衣天使”,邮递员被认作“绿衣使者”,教师被视为“园丁”、“红烛”等。职业观是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它一经形成,又反过来影响甚至指导具体的职业工作和职业行为。特别是当一种职业观内化为从业人员价值体系的一部分时,往往表现出很强的自主性,据一些西方学者的研究,有时候这种自主性可能达到与职业组织力量相抗衡的程度(Tuchman,1978)。
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不同时代、不同价值观念、 不同价值取向的教师工作者有着不同的职业观。特别是作为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下的现代高校教师,对教师职业观有着全新的认识。下面我就谈谈我对高校教师职业的认识。
一、树立正确、积极的道德观
日益增进的社会开放和发展导致了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它们也冲击着高校教师的人生价值观和职业观,使他们面临在工作和个人发展中的多重道德选择。
我国过去一元化的计划经济模式反映到教育领域,就成为一元化的教育,从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到教育内容、教育措施,都是全盘划一。教师在这种一元化的教育体系中,所奉行的价值标准通常也是单一的。教师职业可以说是先前那种社会奉献价值观的典型代表,我们说,道德选择的前提之一是主体面临多种利益和价值观念的冲突,而客观上又存在多种行为选择的可能。在过去相对僵化的计划体制下,教师同社会中诸多行业中的人们一样笃守着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价值取向,客观上也缺少自我定位,重新选择的机会。这一切使得教师无需面对太多的道德选择,只需一以贯之地去教书育人。
社会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使得人们的旧有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多元的价值观改变着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也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教师职业虽然没有最早和最直接地受到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冲击,但随着市场经济观念向教育领域的渗透,教师也开始遭遇巨大的心理落差,面临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相冲突后的艰难选择。高等学校作为直接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主战场,其自身的人才――高校教师,也面临着同样的境遇。应该说,高校教师作为知识水平较高的人才群体,更多的人注重自我价值的充分实现,他们希望学有所用,教有所成。但长期以来僵化的高校办学体制,使其一度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为青年教师提供与他们的劳动力付出相等价的生活待遇和科研条件。在这种渴求自我价值实现但又得不到公正对待的矛盾心理中,一些人最终选择了出走。 今天的高校年轻一代的教师很难再像老一代那样甘于清贫,默默奉献,他们更愿意作出符合自身价值需求的道德选择,寻求积极的人生定位。可以说,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虽然这种行为可以理解,但其造成的后果却是令人警醒的。就在1998年之前,北京大学青年教师每年流失的人数还占留校人数的60%到70%,到98年当年,北大青年教授只有115人,60岁以上的教授却有470多人。清华大学每年招收博士生近100人,同时每年外流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50人。
由此可见,高校教师在工作中会面临多方面的道德选择,不同的道德选择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高校教师,应树立正确、积极的道德观。具体体现在:1、在教学中要兢兢业业;2、在科研中 要严谨求实; 3、对学生要认真负责。高校教师应率先以“八荣八耻”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渗透到高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以身作则来影响青年一代。
二、具有创新性的教育观
教师的教育观是其关于教育现象和问题等的基本的、内在的认识信念体系,是制约其教育实践与行为的理论依据。通常,教师教育观是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主体性认识,虽受个体认识水平、经验差异的影响,但它总是个体构建于一定社会文化、政治条件背景下的。存在决定意识,因此,个人教育观也是个体对一定社会文化、社会环境的社会认知反映。
社会处于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本质,是时代的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综合实力及竞争能力的根本因素。因此,我们在素质教育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目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创新教育,正在推动着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他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有创新性的教育观,让学生在创造性学习,学生在学习中创造,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职能由"经师"向"人师"、由书本的复制者到学生学习的激励者、由"教书匠"向"介体"、由文化的传播者向R&D型教师转变。
三、建立良好的素质观
现代教师素质观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无论社会如何变化都必须具备的、超越时代性的基本素质,如对学生的热爱、正义感和团结合作精神、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较强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等。另一方面,是必须具有适应社会变化的时代性素质,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及素质教育的需求,现代教师素质不再是一种单个层次的结构组合,而是一种多层次的动态组合. 素质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教师自身的素质教育观念应该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即终身学习的能力、信息化能力、研究性教学的能力等。光有前一种素质,缺乏后一种素质,即使一辈子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也不能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合格教师”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要在自己的教师生涯中保持“合格教师”的称号,就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水平.现代教师教学、科研、科技一体化是新时代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
总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适应教育改革的大潮,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不断更新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培养祖国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是教师的影子,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我们应该发挥好我们的作用。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

(3)管理者角色;

(4)示范者角色;

(5)朋友角色;

(6)研究者角色。

  • 教师职业认同和教师职业观的区别
    答:一、指代不同 1、教师职业认同: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的一致,即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职业方面的看法、认识完全赞同或认可。2、教师职业观: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
  • 关于教师职业认同感(阅读笔记)
    答:职业情感,是指教师喜欢、亲近、热爱教师职业,对教师职业充满热情甚至激情,它是职业认同感的基础。教师的职业情感越强烈,职业认同感就会越强。深度培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感,需要从深度激发职业情感做起。 深度激发职业情感最主要的就是要求教师亲近学生。要增强职业情感,教师就要与学生多接触,多了解,多交往。师生交往越多,...
  • 幼儿教师职业认同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
    答:幼儿教师职业认同与职业幸福感存在密切关系。职业认同是指教师对自己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和责任的认同程度,包括对教育价值观的认同、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自信心以及对教育使命的追求。职业幸福感则是指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满意度和快乐感。首先,职业认同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是关键因素之一。当教师对自己的职...
  • 让老师快速成长的好方法?
    答:故事启示:1、你的人生理想定位不同,你的人生追求就不同;你的人生追求不同,你的人生价值就不同,你的人生地位不同;2、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能走多远,要看他的职业定位,即他的职业定位,即他能树立什么样的职业理想和信念;有些事,不是因为做不到,是因为没想到。你能看多远,你就能走多远。二、职业认同——坚定...
  • 教师的职业理念包括哪些内容?
    答:教师的协调发展理念包含:一、职业的认同感当天和尚撞天钟,不好不坏,大锅饭混吃等喝,这种职业态度是在应付差事,是把教师职业当成自己眼前谋生的手段。取而代之的是对教师职业充满激情,不离不弃,对教师职业发自内心的热爱。有了对职业的认同,就会产生无穷的动力,把“责任”二字演绎到工作的每时...
  • 教师如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答:1、强化职业认同感 教师职业认同感是教师对其职业及整个教育行业的认可和认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业重要性和价值,以从事教育工作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自重、自警、自励,提高职业操守。2、加强师德建设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
  • 在教育工作中,什么是教师职业幸福的关键要素?
    答:1、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是实现职业幸福的基础。一个具备扎实学科基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教学方法的教师,能够更好地应对教学挑战,提高教学质量,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2、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教育信仰: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教育信仰是实现职业幸福的核心。一个热爱教育事业...
  • 在教育工作中,什么是教师职业幸福的关键要素?
    答:2. 职业认同与教育信仰:教师对职业的热爱和对教育的信仰是职业幸福的核心。只有那些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坚信教育力量的老师,才会持续投入,发挥创造力,为学生的成长付出努力。3. 工作环境与人际关系: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教师职业幸福至关重要。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得到支持与鼓励...
  • 教师职业认同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二)学校的声誉。如果一个教师所在的学校社会的认可度、美誉度比较高,他就会有更多的职业自豪感,对于所归属的团队更高的认同。反之,则可能羞于承认自己是该校的教师,对学校进行公平合理的评价,自觉地维护学校良好的声誉,改造薄弱学校,促进教育公平,对于提高那些薄弱学校的教师的生活的幸福指数非常...
  • 如何评估和测量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答: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是评估和测量其对职业的认同程度和满意度的重要指标。1、一种常用的评估方法是使用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针对幼儿教师的调查问卷,可以了解幼儿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同程度、职业角色的理解、对职业的情感归属感等方面的感受。问卷可以包括关于职业满意度、职业价值观、职业归属感等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