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的典故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竹林七贤典故是指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7个人的故事,具体如下:

1、嵇康

嵇康擅长音律,古琴弹得神妙无比,据说他游玩洛西时,一古人赠其曲《广林散》,也有说此曲为一幽灵所传。后来嵇康因得罪司马氏被处斩,临刑前,三千太学生围观泣不成声,嵇康饮酒数坛,弹奏《广陵散》,凄然说道:“我死不足惜,但《广陵散》从此绝响!”

2、阮籍

不拘礼俗,行不由径。有一次,他与回家探亲的大嫂送别,遭到讥笑。阮籍说:“礼法难道是为我设的吗?”邻居的卖酒少妇长得漂亮,阮籍常常到她那喝酒,醉了就躺在她身边,完全不避嫌。有户军人的女儿有才华也漂亮,没出嫁就去世了。阮籍不认识她父亲、兄长,却径直前去吊唁,哭够了才回家。

3、山涛

论年龄,山涛是这七个人里的老大哥,他有一绝,就是喝酒八斗而止,多一点都不喝。一次皇帝请山涛喝酒八斗,趁其不注意时派人偷偷多加了一些酒,但山涛喝够八斗,再也不喝了,皇帝连连称奇。

4、向秀

与嵇康关系最密,两人经常在嵇康家门前的柳树下打铁自娱,嵇康掌锤,向秀鼓风,配合默契,自得其乐。嵇康和吕安被司马氏杀害后,向秀西行路过他们旧日的居所,闻笛声回想往事,写下了著名的《思旧赋》。

5、刘伶

嗜酒如命,放浪形骸。他经常乘鹿车,手里抱着一壶酒,命仆人提着锄头跟在车子的后面跑,并说道:“如果我醉死了,便就地把我埋葬了。”王戎之妻常以“卿”称呼王戎(按礼,妇人应以“君”称其夫,“卿”乃是夫对妻的称呼)。王戎说:“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其妻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王戎也无可奈何。

6、阮咸

很能喝酒,一次,他的亲友在一起喝酒,他也来参加,不用酒杯,而是用大盆盛酒,喝得醉醺醺的。当时有一大群猪走来饮酒,阮咸就和猪一起喝酒。他一面饮酒,一面鼓琴,真是不亦乐乎。

7、王戎

在七贤当中,王戎的年纪是最轻的,他比山涛小二十九岁,比阮籍小二十四岁,比稽康小十一岁。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可以得知,在稽康受刑而死的时候,王戎二十九岁,则王戎九岁的时候便认识稽康,同时还交往甚密。王戎之认识阮籍是在十五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王浑,官任上书郎与阮籍是同事并有亲交。

阮籍、嵇康的文学创作

在文章创作上,以阮籍、嵇康为代表。阮籍的《咏怀》诗82首,多以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隐晦曲折地揭露最高统治集团的罪恶,讽刺虚伪的礼法之士,表现了诗人在政治恐怖下的苦闷情绪。

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以老庄崇尚自然的论点,说明自己的本性不堪出仕,公开表明了自己不与司马氏合作的政治态度,文章颇负盛名。其他如阮籍的《大人先生传》,刘伶的《酒德颂》,向秀的《思旧赋》等,也是可读的作品。

《隋书·经籍志》著录山涛有集5卷,已佚。当时社会处于动荡时期,司马氏和曹氏争夺政权的斗争异常残酷,导致民不聊生。文士们不但无法施展才华,而且时时担忧生命,因此崇尚老庄哲学,从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中去寻找精神寄托,用清谈、饮酒、佯狂等形式来排遣苦闷的心情,“竹林七贤”成了这个时期文人的代表。



  • 竹林七贤的典故
    答:竹林七贤典故是指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7个人的故事,具体如下:1、嵇康 嵇康擅长音律,古琴弹得神妙无比,据说他游玩洛西时,一古人赠其曲《广林散》,也有说此曲为一幽灵所传。后来嵇康因得罪司马氏被处斩,临刑前,三千太学生围观泣不成声,嵇康饮酒数坛,弹奏《广陵散》,凄然...
  • 竹林七贤七个人的典故
    答:7、阮咸 阮咸,字仲容,“竹林七贤”之一,阮籍之侄,叔侄二人时人并称为“大小阮”。他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
  • 竹林七贤的典故
    答:竹林七贤的典故:竹林七贤指的是晋代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他们放旷不羁,常于竹林下,酣歌纵酒。其中最为著名的酒徒是刘伶。刘伶自谓: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酒谱讲述刘伶经常随身带着一个酒壶,乘着鹿车,一边走,一边饮酒,一人带着掘挖工具紧...
  • 嵇康的一个典故
    答: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 ,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嵇康为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 ,官至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诬陷,而被司马昭处死,年仅三十九岁。轶事典故 从容受刑:吕安之妻徐氏貌...
  • 竹林七贤七个人的典故
    答:魏末晋初的竹林七贤七个人的典故,分别是阮籍(ruǎn jí)、嵇康(jī kāng)、山涛、刘伶(líng)、阮咸、向秀、王戎。这七个人是当时的七位名士,同时这七个人也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具体如下:1、嵇康(jī kāng)公元224年-263年,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嵇康从小就十分的...
  • 有谁知道“竹林七贤”的典故啊?谢谢。
    答:由于1000多年来对竹林七贤的吟咏不绝,遂形成了诸如“山阳”、“山阳笛”、“山阳泪”、“山阳会”等赋有特定含义的文学典故。 山阳:代指高雅人士聚会之地。南朝齐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愧兹山阳宴,空此山阳别。”唐杜甫《赠王十四侍御契四十韵》诗:“山阳无俗物,郑驿正留宾。” 山阳笛:指怀念故友。北...
  • 竹林七贤七个人的典故
    答:竹林七贤七个人的典故 在魏晋之际,国家动乱不断,这时候有七个名士嵇康、阮籍、阮成、山涛、向秀、王戎、刘伶,他们属于不同阶层,但是志趣相投,基本上都崇拜老庄之学,喜欢那种豪放、洒脱的感觉。这七个人经常在嵇康山阳(今河南修武县)别墅中玩赏自然,纵酒清淡,被称为“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每次...
  • 竹林七贤的典故
    答:竹林七贤的典故 魏晋之际,崇尚清谈,人们把清谈家称为名士。当时,最著名的人物有嵇康、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刘伶等七人。这七人结成好友,常在山阴的竹林子里喝酒吟诗、高谈阔论,因此时人称他们为“竹林七贤”。在“竹林七贤”中,名气最大的是嵇康和阮籍。嵇康...
  • 竹林七贤的典故,不要太多,语文家庭作业 帮帮忙吧
    答:典故 《世说新语·任诞》:“陈留阮籍樵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喻指文人放荡不羁,或指独立于世俗之外,或喻朋友的交情深厚。后有典故“竹林笑傲”。还望采纳,嘻嘻(^_...
  • 魏晋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贤”,是什么典故?
    答:而竹林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也是可以很好地展现出其隐秘的特点,而七贤指的就是对于一些比较有理想的贤人的一种统称,也是能够很好的表现出他们对于文学的信仰以及爱国之心不能得到很好的施展的悲愤,内心也是极度的痛苦,才会有了竹林七贤聚居于此饮酒畅谈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