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是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

法律分析: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类。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1、接警与初步研判;2、先期处置;3、启动应急预案;4、现场指挥与协调;5、抢险救援;6、扩大应急;7、信息沟通;8、临时恢复;9、应急救援行动结束;10、调查评估。突发事件处置的原则:1、以人为本,减轻危害;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3、社会动员,协调联动;4、属地先期处置;5、依靠科学,专业处置;6、鼓励创新,迅速高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第十一条 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应当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的措施。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由本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驻当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有关负责人组成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领导、协调本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相关类别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组织、协调、指挥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上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指导、协助下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应部门做好有关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制定机关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国务院规定。
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具体规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和突发事件的预防与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措施等内容。
城乡规划应当符合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省级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组织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本法规定登记的危险源、危险区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布。

【法律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应当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
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采取措施,统一领导应急处置工作。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的,从其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积极配合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第十七条 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国务院制定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国家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和国务院相关应急预案,制定国家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制定机关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国务院规定。

  • 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是什么
    答:【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应当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
  • 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
    答:法律分析: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类。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1、接警与初步研判;2、先期处置;3、启动应急预案;4、现场指挥与协调;5、抢险救援;6、扩大应急;7、信息沟通;8、临时恢复;9、应急救援行动结束;10、调查评估。突发...
  • 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
    答:法律分析: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面对突发事件会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确定应急避难所、及时调解处理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矛盾纠纷以及整合应急资源和建立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十七条 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
  • 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
    答: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应当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的措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有关人民政府...
  • 我国现行的关于突发事件的法律体系
    答: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应当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的措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的...
  • ...国政府在突发事件的什么等方面同外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开展合作...
    答: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应当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的措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突发事件可分为哪四类?突发事件1、什么是突发事件?答:...
  •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答:第十条 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出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应当及时公布。第十一条 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应当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的措施。公民、法人和其他...
  • 国务院主管部门与省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关系是什么?
    答:【法律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应当与突发事件所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可能是由紧急情况引起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对有关行政区域共同负责...
  • 公民有没有报告突发事件的义务?
    答:公民有报告突发事件的义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根据法律规定,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应当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的措施。公民、法人和其他...
  • 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应采取哪些应急处置措施
    答: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应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有:一是,突发事件发生后,有关人民政府应当针对其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二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有关人民政府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人员救助、事态控制、公共设施和公众基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