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谁写的这首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9
《登鹳雀楼》作者是谁,哪个朝代人?

登鹳雀楼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写的

登鹳雀楼
朝代:唐代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登鹳雀楼》的作者是谁?我们有可能搞错了,不是王之涣


在现代,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名气不小,被称为唐代“四大边塞诗人”。然而,王之涣的作品却很少,归于他名下的,仅仅六首诗而已。但是,这六首诗质量很高,尤其是《凉州词二首》和《登鹳雀楼》,更是家喻户晓。前者产生了“旗亭画壁”的典故,而后者则在2011年武汉大学教授王兆鹏教授对唐诗影响力的调查中,被认为高居第四位。

细想起来,这个排名并不出人意料。小珏年幼的时候,父母教我的唐诗中,这首《登鹳雀楼》就在其中。它也应该是绝大部分中国人的启蒙诗歌。诗歌没有一个生僻字,朗朗上口,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就构建了无与伦比的唯美意境。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暗含登高望远的励志之意,可以作为陪伴终身的格言。



然而,问题就出在这首诗,很多学者越来越相信,它的作者并不是王之涣,而是同时代的作者朱斌。关键的证据,就在于《国秀集》的记载。

《国秀集》是唐朝开元天宝时期的国子监太学士芮挺章选编的唐人诗选,选诗二百一十八首,作者八十八人,从李峤到祖咏。历代对这本选集的评价不高,认为它依然沿袭了南梁的选诗风格,“风流婉丽”、唱和应酬的作品多,风格豪迈的作品少。比如李白的作品,就一首都没有入选。所以,它的“含金量”是很值得质疑的。

但是,《国秀集》的选诗水平不高,却不能影响它的可靠性。对于唐朝人来说,这就是一本“当代诗人作品选编”。芮挺章所处的年代,与朱斌和王之涣相处很近,弄错的可能性很小。除了作者不同之外,《国秀集》将此诗的名字定为《登楼》,末句也不是“更上一层楼”,而是“更上一重楼”。

另外两处细节可以不考究,但作者不是同一人,是不是让我们大跌眼镜?对于王之涣这样的大名人,怎么可能闹出这么大的乌龙吗?其实,王之涣在当时,还真算不得出名。他是门荫入仕,只当了衡水县的主簿,后来又当过文安县尉,终身都是不入流的下僚而已。

对于这样的文人,新、旧《唐书》都没有它的记载。唯一在《唐才子传》中出现,也就是那个“旗亭画壁”的著名故事。别说作品的归属,就是从唐朝起一直到宋朝,各类史料关于他的名字都经常弄错,时而王之涣,时而王之奂,时而王涣,时而王涣之。

不要惊讶,当时对王之涣的认知就是这么混乱,包括沈括的《梦溪笔谈》和司马光的《温公续诗话》都弄错了。如果不是因为在1930年,王之涣的墓葬被盗掘,墓志铭《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出土并记载了他的生平,我们真弄不清他到底叫什么名字。



既然如此,那《国秀集》中朱斌的《登楼》,又怎么变成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呢?《国秀集》是第一部收录这首诗的选集,唐朝诗集也都是按《国秀集》的记载选取的。但在宋朝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宋太宗时期,《文苑英华》第一次将这首诗的作者定为王之涣。

要知道,《文苑英华》与《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合称为三大书,地位非常重要。它收录了上起萧梁,下迄唐五代共2000多位作者的两万首诗,绝大部分是唐诗,可以说是宋朝版的《全唐诗》。

这部选集的地位太过重要,影响深远,至此宋朝人一律改口说《登鹳雀楼》是王之涣所作,包括《梦溪笔谈》和《温公续诗话》。清朝人孙沫也沿袭这个说法,在《唐诗三百首》中将作者定为王之涣。《唐诗三百首》的地位太高,流传太广,几乎起到了一锤定音的效果。



此后,不是没有人发现过这个问题。《全唐诗》编纂时,就参考了《国秀集》。但他们已经非常为难了,只好将这首诗分为两处收录。在王之涣的名下,以《登鹳雀楼》注明,在朱斌名下,以《登楼》注明。

当然,尽管王之涣很有可能不是《登鹳雀楼》的作者,但他对诗歌的贡献,是无法磨灭的。即便没

一、《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一作朱斌诗)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畅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写宏伟的鹳雀楼和登楼所见的壮阔景象。前二句写楼高以寄胸怀,后二句写四围景象以抒激情。
登鹳雀楼
作者: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 登鹳雀楼的作者是谁?
    答:《登鹳雀楼》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之涣。原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诗歌赏析 这首诗写景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二十个字展现出壮阔的境界,气魄雄浑浩茫。前...
  • 登鹳雀楼的朝诗人是谁?
    答:登鹳雀楼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写的。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 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注释 鹳(guàn)雀(què)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
  • 登鹳雀楼是谁写的
    答:登鹳雀楼是谁写的如下: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 登鹳雀楼谁写的这首诗
    答: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二、《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畅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写宏伟的鹳雀楼和登楼所见的壮阔景象。前二句写楼高以寄胸怀,后二句写四围景象以抒激情。登鹳雀楼 作者: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 王之涣在什么背景下写了登鹳雀楼
    答:王之涣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在此背景下写了这首诗。唐·王之涣《登鹳雀楼》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白话释义: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 登鹳雀楼的作者是谁
    答:作者是王之涣。《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一作朱斌)的诗作。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得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并且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是谁写的
    答:登鹳雀楼 朝代:唐代 作者:王之涣 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登鹳雀楼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写的诗人登鹳雀楼只见夕阳什么黄河什 ...
    答: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著名诗作。该诗写了诗人登上鹳雀楼后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壮丽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追求的思考。这首诗共四句,每句六个字,形式简练,意境深远。诗的开头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白日西沉,黄河东注的景象,以自然景观形成了对人生短暂的触动。紧接...
  • 《登鹳雀楼》这首诗写诗人登上什么举目远望,看见太阳什么,黄河的水什么...
    答: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2.白日:太阳。3.依:依傍。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
  • 登鹳雀楼的作者是谁
    答:白日依山尽: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失。欲: 想要。穷: 尽,使达到极点。千里目: 指眼界宽阔。更: 再。整体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