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经费是如何计提、如何计算的?基数是哪里来的?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职工工会经费的计数基数是什么?

职工工会经费的计数基数是应发工资总额,不是实际发放工资数额。
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是计入成本费用的工资薪金总额,而不是实际发放工资部分。
1、个人工资总额:指单位实际支付给员工的所有形式与劳动报酬相关的可计价的总和。一般来讲,我们说的是工资表上的包括个人社保在内的,扣除病事假扣款后的余额。
2、社保个人费用,以个人工资总额为基数计算,与个人相关的社保单位部分,也是以个人工资总额为基数计算。
3、个税计算,以个人工资总额扣出可免个税的社保个人部分的余额为基数。
4、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同社保个人费用,都是以个人工资总额(未扣社保个人及税)为基数进行计提。

拓展资料:
工会经费,是指工会依法取得并开展正常活动所需的费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工会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和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交的经费这二项,其中2%工会经费是经费的最主要来源。

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应该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计提,
职工工资总额应该包括代扣代缴的社会保险费、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但应去除津贴、补贴、加班费、过节费等福利性质的费用。

企业应当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的计提标准,计量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义务金额和应相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薪酬金额。按照明确标准计算确定应承担的职工薪酬义务后,再根据收益对象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计提的基数是职工工资总额。

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拓展资料:

工会经费是工会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所需要的费用。来源:

(1)会员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规定交纳的会费。

(2)工会举办的事业的收入。

(3)行政方面根据工会法的规定拨交的经费。

(4)各级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行政的补助。在基层工会,工会经费开支范围包括群众活动和事业方面、工会建设方面和工会行政工作方面,在县以上工会,工会经费开支范围还包括有国际活动方面和基本建设方面。另外,工会经费开支还包括基层工会上交经费和县以上工会对下级工会补助支出两个方面。各级工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经费审查委员会,负责审査同级工会组织的经费收支和财产管理情况,向同级工会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工会法》规定:企业、事业、机关行政方面应按全部职工实际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按月拨交给工会组织。根据国家统计局1985年规定的“全部职工”和“工资总额组成”两个概念所包括的范围概述如下:

1.“全部职工”。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指的是在国家机关、党派团体及其所属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各种人员。其范围包括以下三部分。

(1)固定职工。经国家劳动部门或组织部门正式分配、安排和批准招收为固定职工的人员。包括出勤的,因故未出勤的;编制内的,编制外的;在国外工作的;试用期间的以及临时借调到其他单位,但仍由原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2)合同制职工。在国家劳动计划内,通过签订劳动合同,考核录用的职工。包括矿山,交通铁路部门使用的农民轮换工和建筑业使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

(3)其他职工。

①临时工。根据国家劳动计划,经各级劳动部门批准临时使用的到期可以辞退的人员。包括从事季节性、临时性生产和服务工作的人员。

②计划外用工。在国家劳动计划以外,通过各种形式吸收到全民所有制单位,由各单位直接组织安排生产或工作,并支付工资的人员。这部分人员,不论其工资的经费来源和支付形式,不论是否享受劳保福利待遇,不论是否吃商品粮,都应包括。如:乡一级以上国家机关从农村聘用的干部;县级主管部门使用并支付工资的各种业务人员;全民所有制单位招收的职工家属,以及街道组织或劳动服务公司介绍来参加生产或工作的人员;以集体所有制劳动指标招收,而实际分配到全民所有制单位顶岗的人员;由集体所制单位抽调、借用、并入和委托代培的人员,名义上是发包工,实际上由全民所有制单位安排生产或工作的人员;其他招收的职工。

在全民所有制中,下列人员不包括在“全部职工”中

(1)领取国家补贴的农村和城镇民办教师;

(2)实行个人承包离店经营不再由国家支付工资的人员;

(3)从企业领取原材料,在自己家庭中进行生产的家庭工;

(4)发包给集体所有制单位的半制品加工、装配、包装等工作所使用的人员(但以发包为名,实际由全民所有制单位直接组织安排生产或工作的人员,则应包括在“全部职工”中);

(5)发包给集体所有制单位拆洗缝补、房屋修缮、装卸、搬运、运输等工作所使用的人员:

(6)从农村动员参加铁路、公路、输油气管线、水利等大型土石方工程工作,工作结束后立即辞退,只发给生活补贴的半义务性建勤民工〈其他以“民工”名义,从农村招收参加一般建设的人员,应列入“全部职工”);

(7)参加企业生产劳动的军工和勤工俭学的在校学生;

(8)离休干部、留用的退职退休人员、停薪留职人员、以国家救济为主的人员、代办乡邮员等。

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全部职工”,是在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及其管理部门中工作,并支付其工资的各种人员,包括固定职工、临时职工、季节工、轮换工等。不包括参加集体所有制单位生产和劳动的军工和学生,以及集体所有制单位聘用的离休、退休退职人员。

2.“工资总额组成”。全民所有制单位全部职工的“工资总额”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年、季、月、日)内实际支付给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不论是从工资科目开支,还是由工资科目以外的其他各项经费科目(如搬运费、材料费、加工费、职工福利基金、企业基金、企业利润留成与附属机构的业务收入等〉开支的;也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或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应计算在工资总额内。工资总额组成内容如下:

(1)各种工资。

①计时工资:按照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包括对已做工作按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计时工资;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事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按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及学徒工的生活津贴。

②基础工资:按照中发〈1985〉9号文件规定,以“大体维持工作人员本人的基本生活费”确定的工资。

③职务工资:按照中发〈1985〉9号文件规定,“按照工作人员职务高低、责任大小、工作繁简和业务水平确定”的工资。

④计件工资: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包括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限额计件、超定额计件、按工作量包干计件、按营业额提成、超定额计件等工资制度或方法支付的工资。

⑤加班加点工资:对在法定节日、公休假日工作的职工,以及在正常工作日以外延长工作时间进行工资的职工发给的劳动报酬。

⑥其他:根据国家规定支付的工资。如保留工资、附加工资、调整工资补发上年的工资等。

(2)各种奖金。对职工超额劳动的一种鼓励,是为了奖励先进,对生产、工作上有优良成绩的职工,在标准工资以外交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

①各种生产(业务)奖:如质量奖、安全奖、提前竣工奖、综合奖、年终奖、劳动分红、影剧院超场奖、教师超钟点奖等。

②节约奖:包括特定燃料、原材料节约奖。

⑧劳功竞赛奖:包括发给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劳动模范的各种实物奖励和奖金。

④增收节支奖:机关、事业单位增收节支行政经费对职工的奖励。

⑤其他奖金:铁道、交通运输部门从补票收入中支付的“堵漏奖”等。

⑥集体所有制单位的劳动分红。

(3)各种津贴。为了补偿职工额外或特殊的劳动消耗,以及为了保证职工的工资水平不受特殊条件影响,而以津贴形式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包括:

①对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的工种实行的津贴:如从事野外、高空、井下、流动施工、林区、高温、艰苦气象台站、微波站、冷库低温、废品回收人员岗位、卫生防疫、医疗卫生、科技保健等工作津贴,以及夜班中班津贴、夜餐费和班中餐等。

②工龄、教龄和护士工龄津贴等。

③技术津贴。如特级教师、科研、优秀运动员技术补贴和体育津贴等。

④班组长津贴、中小学班主任津贴。

⑤其他津贴。直接支付给个人的冬季取暖补贴、职工生活津贴(如粮价补贴、煤价补贴等)、伙食津贴(如火车司机乘务员的乘务津贴、航行人员伙食津贴、空勤人员伙食津贴、汽车司机行车津贴、运动员伙食津贴、邮电人员外勤津贴、回民伙食津贴)、房贴、水电贴、书报费以及学徒服装津贴等。

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工资总额计算范围,也与全民所有制单位同。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会经费



一、工会经费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交。
二、工会经费计提基数
根据国税发〔2006〕56号文件“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明确解释:是指按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工资额。该数额是允许税前扣除的工会经费的计算基数。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工会经费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0〕678号)的文件规定,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交的经费,凭工会组织开具的《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在税前扣除。

根据工会法的规定,
建立工会组织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
机关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向工会拨交的经费。
因此,工会经费应当以当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按照2%
的比例计提。

  • 工会经费计提基数和比例是多少工会经费是如何计提如何计算的基数是哪...
    答:1、一、工会经费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交。2、二、工会经费计提基数根据国税发〔2006〕56号文件“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明确解释:是指按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工资额。3、该数额是允许税前扣除的工会经费的计算基数。4、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工会经费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0〕...
  • 工会经费是如何计提?如何计算的?基数是那里来的额?
    答:因此,工会经费应当以当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按照2%的比例计提。
  • 工会经费按照什么计提?会计分录怎么做?
    答:1、计提工会经费时 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2、缴纳时:借: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贷:银行存款 3、返还时:借:银行存款 货: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计提工会经费是按应发工资还是实发工资?计提工会经费的工资是应发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
  • 工会经费的计提基数是什么
    答:工会经费的计提基数就是工资薪金总额。工会经费缴费金额=工资薪金总额*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规定,工会经费的主要来源: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和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交的经费,其中这2%是工会经费的最主要来源。企业计提、支出工会经费时,应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科目进...
  • 工会经费如何核算
    答:1、缴纳时:借: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贷:银行存款 2、计提时: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3、返还时: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工会经费 4、返还移交工会时:借:其他应付款-工会经费 贷:银行存款
  • 工会经费有计算公式吗,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答:法律主观:工会经费按工资总额的2%计提,成立工会组织的,按工会经费按40%上缴上级工会组织。未成立工会组织的,工会经费按全额上缴上级工会组织,一般工会经费返回企业基层工会的比例为60%。工会经费用于对员工的宣传活动支出、文艺活动支出、体育活动支出、工会干部训练费,是指培训工会专职人员的费用、工会...
  • 工会费计提是按工资总额还是基本工资
    答:法律分析: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工会经费是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计提缴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四十二条 工会经费的来源:(一)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二)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向工会拨缴的经费;(三)工会所属的企业、事业单位上缴的...
  • 工会经费的计提基数是什么
    答:工会经费的计提基数就是工资薪金总额。工会经费缴费金额=工资薪金总额*2%。计提工会经费的账务处理是,借:管理费用等科目,贷: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缴纳工会经费的时候账务处理是,借:应付职工薪酬—工会贷:银行存款。一.工会经费的来源1.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工会会员缴纳会费是会员应尽的义务,同时...
  • 工会经费如何提取和使用
    答:法律分析:1、工会经费可以按工资总额(实际发放)计提,不是按计税工资总额计提。但是工会经费只能是取得工会拨缴款收据的那部分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 2、应付福利费可以只计提不列支,但是要列支必须符合规定:用于企业内部的澡堂,食堂等福利设施或困难职工的补助,医药费等支出 3、职工的用餐补助不可以放到...
  • 新会计制度下,如何计提工会经费
    答:即单位全部职工工资总额×2%等于工会经费。工会经费,是指工会依法取得并开展正常活动所需的费用。本题中,1000×2%=20元,如果以上数据均乘以3,还是按照工资总额的2%来提取!所以工会经费变成3000*2%=60元。会计处理如下:计提工会经费时 借:管理费用 --工会经费 2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