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成都模拟)科学家用水绵进行了如下实验: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和光照的条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用水绵进行了光合作用的实验: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

(1)水绵叶绿体中含有的4种光合色素分别为: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好氧细菌是原核生物,与酵母菌相比,在结构上主要是没有由核膜包围而形成的细胞核.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好氧细菌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果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由此说明了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需要光等.(2)由于用不同波长光照射,好氧细菌大量聚集在如图(二)所示区域,本实验说明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故答案为:(1)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 没有由核膜包围而形成的细胞核 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需要光等(2)不同波长的光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水中溶有二氧化炭,只要有光有水就能进行光合作用。

A、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并非叶绿素,A错误;
B、该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场所是叶绿体,B正确;
C、该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但没有证明需要水,C错误;
D、该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但没有证明需要二氧化碳,D错误.
故选:B.

  • (2015?成都模拟)科学家用水绵进行了如下实验: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
    答:A、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并非叶绿素,A错误;B、该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场所是叶绿体,B正确;C、该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但没有证明需要水,C错误;D、该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但没有证明需要二氧化碳,D错误.故选:B.
  • 科学家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 (+解析啊、!)
    答:首先吸收光能的是色素是叶绿素,吸收的光是红光和蓝紫光。所以在这几两种光照射的区域会进行光反应放出氧气,所以好氧性细菌会聚集在这。所以答案是C 哪里不清楚再问,望采纳谢谢。
  • 下来哪个科学家选用水绵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探究光合作用场所的实验 A...
    答:D 试题分析: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光合作用,把细胞内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恩吉尔曼选用水绵作为实验材料,证明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 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选用水绵和好氧菌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则相关叙述正 ...
    答:①水绵具有细而长的带状叶绿体且螺旋状地分布在细胞中,便于观察和分析,故选用水绵作为实验材料,①正确;②因实验要观察氧气的产生部位,故应将临时装片放在黑暗且没有空气的环境中,排除了环境中光线和氧气的影响,从而确保实验能够正常进行.②正确;③选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并且用好氧菌进行检测,从而能...
  • 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用水绵作实验材料,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好氧细菌集中...
    答:细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如霉菌,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如绿脓杆菌.好氧细菌的生活需要氧气,在光下通过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因此好氧细菌集中的部位是光照下的叶绿体周围.故...
  • 一位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将水绵(丝状绿藻)放在暗处,一束白光通过棱镜再...
    答:已知一束白光通过棱镜分成了七种单色光,再投射到水绵的叶绿体上.而植物光合作用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而对绿光的吸收量最少,所以红光和蓝紫光的投影区域内光合作用最强,产生的氧气最多,因而聚集的好氧菌也最多.故选:C.
  • 科学这么发达,为什么没有产生一种模拟植物光合作用的
    答:科学这么发达,为什么没有产生一种模拟植物光合作用的 关于植物叶子具有光合作用的历史,追溯到18世纪中期,人们一直以为植物体内的全部营养物质,都是从土壤中获得的,并不认为植物体能够从空气中得到什么。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G. Engelmann, 1809-1884)用水绵进行了光合作用的实验:把载有水绵和...
  • 光合作用是什么?
    答: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用水绵进行了光合作用的实验: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并且是黑暗的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附近;如果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集中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恩...
  • 光合作用带来的结果
    答:这一实验成功地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用水绵进行了光合作用的实验: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并且是黑暗的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附近;如果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
  •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笔记
    答:③1880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④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O和C18O,释放的是O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