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为什么又称为齐鲁大地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5
高一历史 说明山东省为什么又称齐鲁大地

山东是古代齐国和鲁国两国的疆域!~称其为齐鲁大地。但是今天山东的范围却不一定就是古代的齐国和鲁国,因为山东在中国成立后,省域是经过变迁的: 1、 1963年,河南省东明县划归山东。 2、 1964年,范县划归河南。 3、1965年,馆陶划归河北,河北省的宁津县、庆云县划归山东。

山东古为齐国鲁国的土地,所以叫齐鲁大地。
  “齐鲁”与“山东”

  “齐鲁”一名,因于先秦齐、鲁两国。到战国末年,随着民族融合和人文同化的基本完成,齐、鲁两国文化也逐渐融合为一体。因为文化的一体,“齐鲁”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圈,由统一的文化圈形成了“齐鲁”的地域概念。这一地域与后来的山东省区范围大体相当,故成为山东的代称。
  “齐鲁”和“山东”都是历史上形成的地理名词,今天看来,二者所指地理范围完全一致,可以通用。但在历史上,二者是有很大区别的。“山东”一名,在历史上所指地域范围变化很大,到宋元时期,今山东地区,才作为行政区划提了出来,而包括范围,仍与今山东不同。直到清代才正式命名为山东省。从此之后,地域范围或有变化,但名称不变,范围出入也不大,与古齐鲁范围基本一致。讲齐鲁文化,先秦时代,以齐、鲁两国地域范围为准,汉代以后以今山东省区范围为准,二者或有不大一致的地方,只能以这个标准处理,为了明确“齐鲁”和“山东”的关系,下边分别看看二名的由来和地理沿革。

齐鲁的由来及沿革
  “齐鲁”缘起于先秦齐、鲁两国,是齐、鲁两国的合称,原是国家概念。齐与鲁是西周初年的两个封国,是西周在东方代行统治权的两个重要阵地。因为西周初建时,东部沿海地区殷人和东夷人的势力强大,不服统治,屡次发生反周叛乱。周公东征,平定武庚和商奄叛乱之后,周王便将两个最得力的人物:周公和姜太公分别
  封于商奄和薄姑旧地,建立鲁国和齐国,以镇抚东方殷人和夷人。鲁居泰山之阳,都曲阜,齐居泰山之阴,始都营丘(今山东昌乐,一说即临淄),后迁薄姑,再迁至临淄。齐、鲁始封时,地方各百里,至春秋战国时期,经过数百年的兼并战争,两国疆域不断拓展扩大,基本控制’了今山东地区。而且随着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融合,人文同化。文化的交流,齐、鲁两国内部联系逐步加强。有别于中原、燕赵、秦、晋、吴越、荆楚等的齐鲁地域文化圈逐步形成。“齐、鲁”一词也逐步联系起来,由国家概念向地域概念过渡,
  首先将齐、鲁联系起来的是孔子。他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论语·雍也》)这是指齐、鲁两国思想文化的联系和区别而言的,还未把齐、鲁联为一个词。过了不久,他又说:“齐、鲁之故,吾子何不闻焉。”(《左传·定公十年》)又进一步强调了两国文化的内在联系。但是,这里的“齐鲁”仍是国家概念,各自独立其义。到战国后期,“齐鲁”才真正组成一个词,成为含有统一文化特点的地域概念。最早把“齐鲁”作为统一地域概念使用的是苟子,《苟子·性恶篇》云:天非私齐鲁之民而外秦人也,然而于父子之义,夫妇之别,不如齐鲁之孝具敬父者,何也?以秦人之纵情性,安恣睢,慢于礼义故也,岂其性异矣哉!把“齐鲁”与秦对言,显然是指两个地区。齐鲁地区的人文与秦国地区的人文有何不同呢?齐鲁尚礼义,有“礼义之邦”誉称,秦则缺乏礼义文化,是其政教不同造成的,绝非因为人的本性不同。从此之后,“齐鲁”一词便经常出现,或作为国家概念,指齐、鲁两国;或作为地域概念是指今山东地区;或作为地域文化概念指齐鲁文化范围。如《史记·儒林传》云:“韩生推《诗》之意,而为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就是说汉代生于燕郡(今北京)的韩婴作《诗》内外传(即《韩诗》),其语言和学术观点,与齐鲁地区作为今文或古文经学的《诗》论特点明显不同。《汉书·艺文志》说:“汉兴,有齐鲁之说”;《晋书.范宣传》:“讽诵之声,有若齐鲁”;苏辙诗有句:“我本生西南(四川眉山县),为学慕齐鲁”;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吴伟业《赠苍雪诗》:“洱水与苍山,佛教之齐鲁”等等。“齐鲁”一词,已成为较为固定的地域概念,这一概念源于齐、鲁两国,且与两国文化有许多共同特点,从而形成一个独立的地域文化圈分不开。这一方面说明,齐、鲁两国文化经过逐步融合到战国时代已初步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文化实体,成为天下向慕的“礼义之邦”了;另一方面作为地域概念也明确化,即指今山东地区。山东号称“齐鲁”、或简称“鲁”、或别称“齐”,就是这样形成的,有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和较固定的地域范围。

山东古为齐国、鲁国的土地,所以叫齐鲁大地。“齐鲁”和“山东”都是历史上形成的地理名词,二者所指地理范围完全一致,可以通用。

“齐鲁”缘起于先秦齐、鲁两国,是齐、鲁两国的合称,原是国家概念。齐与鲁是西周初年的两个封国,分别封于周公商奄和姜太公薄姑旧地,建立鲁国和齐国,以镇抚东方殷人和夷人。

齐、鲁始封时,地方各百里,至春秋战国时期,经过数百年的兼并战争,两国疆域不断拓展扩大,基本控制了现代的山东地区。而且随着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融合,人文同化。文化的交流,齐、鲁两国内部联系逐步加强。

“齐、鲁”一词也逐步联系起来,由国家概念向地域概念过渡。

扩展资料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北纬34°22.9′—38°24.01′、东经114°47.5′—122°42.3′之间。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黄海之中,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 

截至2019年1月,山东省共辖16个地级市,分别是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枣庄市、东营市、烟台市、潍坊市、济宁市、泰安市、威海市、日照市、滨州市、德州市、聊城市、临沂市、菏泽市。山东省人民政府驻济南市历下区省政府前街1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齐鲁大地



现在的山东在春秋战国时代有一部分属于齐国,有一部分属于鲁国,所以山东又称齐鲁。齐鲁大地就是指山东大地。
山东作为地理名称始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当时泛指淆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山东作为政区名称,始于金代(公元1115年-1234年)。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置山东道,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设山东政司,形成与今天山东省大体相同的版图,大部分县名沿用至今。清代(公元1616年-1911年)正式设山东省,

"齐鲁”一名,因于先秦齐、鲁两国。由统一的文化圈形成了“齐鲁”的地域概念。这一地域与后来的山东省区范围大体相当,故成为山东的代称。

战国时代,现在的山东属齐国和鲁国的领地,齐国为今天的胶东半岛,都城在淄川,鲁国在今天的黄河下游一带,国都在济南。秦统一后,始皇东巡至芝罘,今烟台市芝罘区。唐朝诗人杜甫的诗《望岳》写到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锺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后人都称山东为齐鲁大地。

有人说泰山南北分齐鲁对吗

  • 山东省为什么又称齐鲁大地
    答:现在的山东在春秋战国时代有一部分属于齐国,有一部分属于鲁国,所以山东又称齐鲁.齐鲁大地就是指山东大地.
  • 山东省常被人们称为"齐鲁大地",这缘于?
    答:春秋时期这里是齐国和鲁国的地盘
  • 为什么叫齐鲁大地
    答:山东古为齐国、鲁国的土地,所以叫齐鲁大地。齐鲁大地指山东省。山东在古代为齐国、鲁国的土地,所以叫齐鲁大地。“齐鲁”和“山东”都是历史上形成的地理名词,二者所指地理范围完全一致,可以通用。在历史上,“山东”一名,在历史上所指地域范围变化很大,到宋元时期,今山东地区,才作为行政区划提了出来...
  • 高一历史 说明山东省为什么又称齐鲁大地
    答:山东是古代齐国和鲁国两国的疆域!~称其为齐鲁大地。但是今天山东的范围却不一定就是古代的齐国和鲁国,因为山东在中国成立后,省域是经过变迁的: 1、 1963年,河南省东明县划归山东。 2、 1964年,范县划归河南。 3、1965年,馆陶划归河北,河北省的宁津县、庆云县划归山东。
  • 为什么山东省又称“齐鲁大地”?
    答: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山东省内有两个诸侯国,分别是鲁国跟齐国,这个名字由来就是从那个时期。
  • 山东又称齐鲁大地。“齐鲁”的来历和的哪一制度有
    答:山东作为政区名称,始于金代(公元1115年-1234年)。故山东又称齐鲁大地。C.宗法制是西周统治者创立的利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护政治关系的上下尊卑贵贱秩序的社会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基础,是调整统治阶级内部权力、财产继承与分配秩序的原则。宗法制的基本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
  • 山东省为什么又称“齐鲁大地”呢?如题 谢谢了
    答:俺山东古为齐国鲁国的土地,所以叫齐鲁大地啊。 “齐鲁”与“山东” 作者: 出处:齐鲁网 日期:2005-06-05 “齐鲁”一名,因于先秦齐、鲁两国。到战国末年,随着民族融合和人文同化的基本完成,齐、鲁两国文化也逐渐融合为一体。因为文化的一体,“齐鲁”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圈,由统一的文化圈形成了“齐鲁”的地域概...
  • 山东省为什么又称为齐鲁大地
    答:山东古为齐国、鲁国的土地,所以叫齐鲁大地。“齐鲁”和“山东”都是历史上形成的地理名词,二者所指地理范围完全一致,可以通用。“齐鲁”缘起于先秦齐、鲁两国,是齐、鲁两国的合称,原是国家概念。齐与鲁是西周初年的两个封国,分别封于周公商奄和姜太公薄姑旧地,建立鲁国和齐国,以镇抚东方殷人...
  • 今山东省有“齐鲁大地”之称,这起源于什么
    答:汉代以后,“齐鲁”一词常用来指代齐、鲁两国,或者专指今山东地区,以及代表齐鲁文化的地域范围。这一概念的形成,反映了齐、鲁两国文化的融合,以及作为一个独立地域文化圈的地位。6. 由于齐鲁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山东在历史上和今天都被称为“齐鲁大地”,有时也简称为“鲁”,或者别称“齐”。
  • 今山东省有“齐鲁大地”之称,这起源于什么?
    答:关东”含义相同。春秋时的晋国,建都平城时代的北魏,以及五代时的晋国,因为自己处于太行山以西,故称太行山以东地区为山东。山东省的简称源自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因为春秋时期属鲁国领地,故简称“鲁”;又因战国时属齐国领地,又简称“齐”。习惯上常有人用“齐鲁大地”代替山东省的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