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如何把大陆军训练成“随时可以迎战的威武之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9-10
华盛顿本人是美国大陆军的什么

大陆军 总司令 上校军衔 后来被追加 为 6星上将

华盛顿原名乔治-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担任大陆军司令。他毕生未进大学学习。早年当过土地测量员,.美国第一任总统。

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两种社会制度即奴隶制度与自由劳动制度之间的 斗争”。美国独立后,南方和北方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发展。在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 展迅速,从19世纪20年代起,北部和中部各州开始了工业革命,到50年代完成。1860年, 北方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总产值达18.8亿美元。而在南方,则实行的是种植园黑 人奴隶制度,南方1860年已有黑人奴隶400万人。南方奴隶制度是生长在美国社会的赘 瘤,它严重窒息了北方工商业的发展,南北矛盾和斗争自19世纪起日趋激烈。斗争主要 围绕西部土地展开。北方要求在西部地区发展资本主义,限制甚至禁止奴隶制度的扩大; 南方则力图在西部甚至全国扩展奴隶制度。双方矛盾到19世纪50年代在局部地区已酿成 武装冲突。在奴隶主的进逼面前,北方人民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废奴运动”,南方黑奴 也不断展开暴动。在人民斗争的推动下,北方资产阶级开始主张废除奴隶制度。1854年 共和党成立,1860年,反对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这预示了奴隶制度的末 日。于是,南方7州退出联邦,1861年2月建立了一个新“国家”——“美利坚诸州联 盟”,定都里士满。4月12日,南方军队炮击并于14日占领了联邦军的萨姆特要塞,挑 起了内战(又称“南北战争”)。

美国南北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北方有23个州,人口2200万,工业生产是南方的10倍。 南方只有7个州900万人口。 南方之所以敢挑起战争,是因为南方早就从军事上做好了准备,南方军队素质高, 军火工业发达,并得到英法等国的援助。南方想通过速战速决打败北方。 美国内战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和东西两大战场。1861年4月至1862年9月是“有限战争” 阶段。双方都集中兵力于东战场为争夺对方首都而展开激战。南方军队统帅是杰出军事 家罗伯特·李,他根据双方力量悬殊的状况,制定了以攻为守的战略,集中兵力寻歼北 军主力,迫使北方签订城下之盟。

而北方对战争准备不足,又采取了所谓的“大蛇计划”,把兵力分散在8000英里长 的战线上,加上同情奴隶主的指挥官麦克莱兰采取消极战术,使北军连连受挫。 1861年,双方在东战场举行了第一次马那萨斯会战。7月21日,北方发起向南方首 都里士满进军的攻势,3.5万北方军队排着整齐队形,在军乐声中向里士满进军。由于 北方事先大张声势,认为南军不堪一击,加上这一天是星期六,于是许多华盛顿市民、 国会议员、记者等身着盛装,携妻带子,提着装有野餐的篮子,有的坐马车,有的随军 队步行,像过节一样,前来战地观光,看热闹。南方军队2.2万在铁路枢纽马那萨斯列 阵相迎。北方军队在观众的欢呼声中向南军发起攻击,猛烈的炮火把南军阵地笼罩在烟 雾中。北军继而跨过布尔河向对岸发起冲击。谁想南军指挥官是名将托马斯·杰克逊, 他沉着指挥,击退了北军5次冲锋,因此获得“石墙”的美称。战斗十分激烈,由于双 方军服几乎相同,一时敌我难辨,战场一片混乱。不久,南军9000援军赶到,发起反攻。

缺乏训练的北军一触即溃,丢下大批枪支弹药逃回华盛顿。这一仗,北军损兵折将3000, 南军损失不到2000。 进入1862年,战况更为激烈。林肯2月22日下令50万大军发起总攻击。北军在西线 节节胜利,几乎打通了南北大动脉密西西比河。海军也攻克了南方最大港口新奥尔良。 但在东战场,北军又连遭惨败。北军司令麦克莱兰拥有重兵10万,却几个月按兵不动, 因为他把敌人的5万人马当成了15万。后在林肯催促下,才发动“半岛战役”,企图攻 占里士满。

罗伯特·李急率南军迎击。6月25日至7月1日,李的9万军队同北军10万人展开“七 日会战”,李以机动寻找战机,调动北军,然后寻找北军薄弱环节发起进攻,把北军逐 出了里士满附近的半岛,使北军损失1.65万人,南军也损失2万人,但在战略上却取得 了保卫首都的胜利。李乘胜北上,8月底,与北军进行第二次马那萨斯会战。南军有5. 4万人,北军8万人。李高超的指挥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以小部队把北军主力吸引到 阵地上,主力机动,从侧翼和后方发起进攻,然后正面、侧面夹击,一举击溃了北军。

北军伤亡1.4万,被俘7000人。南军兵临华盛顿城下。北军9月在安提塔姆会战中才顶 住了李军攻势。在海战方面,虽然北方海军占压倒优势,但南方的装甲战舰也给北方带 来很大麻烦。

这一阶段南方占了明显优势。北方失利原因除了南方军队素质高和李的杰出指挥外, 更主要是因为北方资产阶级害怕发生革命,不敢明确宣布废除奴隶制度,解放黑人,而 幻想通过妥协来重新实现南北统一。

林肯不愧是伟大的政治家,他看出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下决心解决黑人和 奴隶制这一核心问题。于是他接受了人民的意见,顺应历史潮流,于1862年9月22日, 毅然发表了《解放宣言》,宣布从1863年1月1日起美国400万黑人奴隶获得解放。这一 伟大历史文件敲响了南方奴隶制的丧钟。同时,林肯还实行了一系列革命政策,如:颁 布《宅地法》,把西部土地分给人民;武装黑人;实行征兵制;改组军事指挥机构,撤 换了同情奴隶主、作战消极的麦克莱兰,任命格兰特为总司令,向富人征累进所得税, 镇压“铜头蛇”反革命分子,等等。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北方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有 近百万人踊跃参军,其中有23万黑人士兵。战争从1862年9月进入了“革命战争阶段”。

北军司令格兰特和名将谢尔曼共同制定了“总体战略”,即不但消灭敌人军队,还 要摧毁敌人的经济基础和敌方居民的战斗意志。正如谢尔曼说的:要使敌人今后几代也 不敢发动战争,“我们一定要清除和摧毁一切障碍,如有必要,就杀死每一个人,夺走 每一寸土地,没收每一件财物。一句话,破坏我们认为应该破坏的一切东西……”北方 军队采取了主动进攻的战术,从1863年起,双方进行了三次大战:

一是昌西洛维尔战役。1863年4—5月,北军波托马克军团13万人同李指挥的南军6 万人在昌西洛维尔激战。李克服了兵力上的劣势,机动灵活地与北军周旋,以少量兵力 正面牵制北军主力,亲率主力迂回包抄北军,从侧翼和背后袭击北军,一举将北军击溃, 北军损失了1.7万人,南军损失1.2万人。但南军骁将“石墙”杰克逊被击毙。这是南 方取得的最后一次战役的胜利。

二是葛底斯堡战役。1863年6月,李军8万攻入宾夕法尼亚州,北方再次告急。林肯 急召波托马克军团11万人迎击。

这次李低估了对手,以为又和以前一样指挥拙劣,自己能轻易取胜,因此没采用惯 用的牵制行动。未料北军已任命悍将米德任军团司令。米德率军在交通枢纽葛底斯堡堵 住李军。7月1日,李军向北军防守的高地发起猛攻。第一天便突破北军防线,北军死伤 惨重,仅被俘就达5000多人。李得意起来,令部队停下来休息,等待后续部队上来,从 而给北军以喘息之机。7月2日下午,南军以300门大炮猛攻,北军奋勇抗击,顶住了南 军的攻击。第三天,南军孤注一掷,发起总攻。几个师长旅长亲自挥刀上阵冲锋。北军 炮兵以猛烈火力吞噬了一群群南军士兵。但南军不顾惨重伤亡终于冲上北军主阵地公墓 岭顶峰,双方展开白刃战。这时北军全线反攻,终将南军全歼。只见北军阵地上到处堆 积双方士兵的尸体,南军2个旅长和15个团长全都阵亡,死伤2.8万。北军伤亡也达2. 3万。李率军后撤。这次大战是内战中最激烈的一次,战场上有棵树竟身中250弹。这一 仗扭转了东线战局,从此北方完全掌握了主动权。

三是维克斯堡战役。维克斯堡是控制密西西比河和西部铁路网的战略要地,南军在 此严密设防,号称“南方的直布罗陀”。北军几次进攻都失利了。从1863年2月开始, 格兰特率3个军团7万多人围攻此堡。因敌工事坚固,几次进攻受挫。格兰特便采取围困 战术,切断了敌军所有的供应线。经过几个月围困,堡内敌军弹尽粮绝,连猫、老鼠都 被吃光了。

北军又连续47天炮轰,迫使南军7月4日举白旗投降。北军共俘敌3.7万,内有15名 将军,缴获大炮172门。至此,北方控制了密西西比河,将南方领土一切两半。

三次大战后,南军气数已尽,北军士气越来越高,不断发起强大攻势。1863年11月, 又取得查塔努加战役胜利,击溃南军4.6万,向南方后方进攻的大门敞开了。

1864年,北军向南方发起三路攻势。在东战场,格兰特采用消耗战略,经荒野战役、 冷港会战,使李军团主力消耗殆尽,损失3.2万,再无力进攻了。在西线,谢尔曼长途 奔袭敌后方。他指挥10万大军插入南方腹地,9月攻占南方最大工业城市亚特兰大。从 11月15日起,又挑选6.2万精兵,发起“向海洋进军”,一个多月大军长驱300多英里, 所到之处,实行“三光”政策,烧毁种植园、城镇和村庄,摧毁工厂企业,连铁轨都拆 下来弄弯。南方到处火光冲天,一片废墟。12月21日大军攻占了萨凡纳,完成了摧毁南 方后方的任务。与此同时,北方海军也对南方实行“窒息式封锁”,完全切断了南方对 外联系。

1865年,南方已山穷水尽,濒临崩溃的边缘。北军从陆海两个方向发起最后攻势, 北军攻克重镇彼得斯堡和南方首都里士满,李军还剩不到3万残兵败将,4月9日被迫向 格兰特投降。不久,南方残军17万全部放下武器。在北方取得胜利的时刻,南方奴隶主 分子暗杀了林肯总统。但这一垂死挣扎挽救不了南方失败的厄运。 美国内战以北方胜利、南方奴隶制度的灭亡而告终。北方胜利的原因,是由于林肯 能顺应历史潮流,采取解放黑人等一系列革命措施,调动了北方广大人民和黑人的积极 性,同时国际正义力量的大力支援,南北方经济力量的悬殊也是北方胜利的重要因素。

这场战争具有现代总体战争的许多特点:双方均实行征兵制,共动员了400万人参 战;双方均动员全部人力物力投入战争;战争目标不仅要消灭对方,而且要摧毁对方的 社会经济制度,彻底征服对方;双方共死亡62万人,其中北方36万,南方26万,伤者百 万以上,耗资250亿美元。损失之大,消耗之严重,均为近代战争之首。此外,战争中 广泛使用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如无线电报、装甲列车、卡宾枪、开花炮弹、照相侦察、 高空气球、装甲舰、水雷、潜水艇、扫雷装置,等等。这些使战争面貌大为改观,后勤 供应也更为复杂。 因此这场战争在军事史上占有显著地位,被称为“第一次现代战争”。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革命,内战为美国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开辟了道路, 正如列宁所指出,它具有“极伟大的、世界历史性的、进步的和革命的意义”。
------------------------------
林肯在竞选总统的时候,是打着废除奴隶制度的旗号,但是在就任之后,把维护联邦统一作为领导战争的最高目标,以此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积极参战,然而未能扭转不利的战局。为了削弱南部叛乱者的经济,军事力量,为了争取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林肯领导战争的目标从维护联邦统一转向了废除奴隶制。

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两种社会制度即奴隶制度与自由劳动制度之间的 斗争”。美国独立后,南方和北方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发展。在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 展迅速,从19世纪20年代起,北部和中部各州开始了工业革命,到50年代完成。1860年, 北方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总产值达18.8亿美元。而在南方,则实行的是种植园黑 人奴隶制度,南方1860年已有黑人奴隶400万人。南方奴隶制度是生长在美国社会的赘 瘤,它严重窒息了北方工商业的发展,南北矛盾和斗争自19世纪起日趋激烈。斗争主要 围绕西部土地展开。北方要求在西部地区发展资本主义,限制甚至禁止奴隶制度的扩大; 南方则力图在西部甚至全国扩展奴隶制度。双方矛盾到19世纪50年代在局部地区已酿成 武装冲突。在奴隶主的进逼面前,北方人民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废奴运动”,南方黑奴 也不断展开暴动。在人民斗争的推动下,北方资产阶级开始主张废除奴隶制度。1854年 共和党成立,1860年,反对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这预示了奴隶制度的末 日。于是,南方7州退出联邦,1861年2月建立了一个新“国家”——“美利坚诸州联 盟”,定都里士满。4月12日,南方军队炮击并于14日占领了联邦军的萨姆特要塞,挑 起了内战(又称“南北战争”)。

美国南北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北方有23个州,人口2200万,工业生产是南方的10倍。 南方只有7个州900万人口。 南方之所以敢挑起战争,是因为南方早就从军事上做好了准备,南方军队素质高, 军火工业发达,并得到英法等国的援助。南方想通过速战速决打败北方。 美国内战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和东西两大战场。1861年4月至1862年9月是“有限战争” 阶段。双方都集中兵力于东战场为争夺对方首都而展开激战。南方军队统帅是杰出军事 家罗伯特·李,他根据双方力量悬殊的状况,制定了以攻为守的战略,集中兵力寻歼北 军主力,迫使北方签订城下之盟。

而北方对战争准备不足,又采取了所谓的“大蛇计划”,把兵力分散在8000英里长 的战线上,加上同情奴隶主的指挥官麦克莱兰采取消极战术,使北军连连受挫。 1861年,双方在东战场举行了第一次马那萨斯会战。7月21日,北方发起向南方首 都里士满进军的攻势,3.5万北方军队排着整齐队形,在军乐声中向里士满进军。由于 北方事先大张声势,认为南军不堪一击,加上这一天是星期六,于是许多华盛顿市民、 国会议员、记者等身着盛装,携妻带子,提着装有野餐的篮子,有的坐马车,有的随军 队步行,像过节一样,前来战地观光,看热闹。南方军队2.2万在铁路枢纽马那萨斯列 阵相迎。北方军队在观众的欢呼声中向南军发起攻击,猛烈的炮火把南军阵地笼罩在烟 雾中。北军继而跨过布尔河向对岸发起冲击。谁想南军指挥官是名将托马斯·杰克逊, 他沉着指挥,击退了北军5次冲锋,因此获得“石墙”的美称。战斗十分激烈,由于双 方军服几乎相同,一时敌我难辨,战场一片混乱。不久,南军9000援军赶到,发起反攻。

缺乏训练的北军一触即溃,丢下大批枪支弹药逃回华盛顿。这一仗,北军损兵折将3000, 南军损失不到2000。 进入1862年,战况更为激烈。林肯2月22日下令50万大军发起总攻击。北军在西线 节节胜利,几乎打通了南北大动脉密西西比河。海军也攻克了南方最大港口新奥尔良。 但在东战场,北军又连遭惨败。北军司令麦克莱兰拥有重兵10万,却几个月按兵不动, 因为他把敌人的5万人马当成了15万。后在林肯催促下,才发动“半岛战役”,企图攻 占里士满。

罗伯特·李急率南军迎击。6月25日至7月1日,李的9万军队同北军10万人展开“七 日会战”,李以机动寻找战机,调动北军,然后寻找北军薄弱环节发起进攻,把北军逐 出了里士满附近的半岛,使北军损失1.65万人,南军也损失2万人,但在战略上却取得 了保卫首都的胜利。李乘胜北上,8月底,与北军进行第二次马那萨斯会战。南军有5. 4万人,北军8万人。李高超的指挥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以小部队把北军主力吸引到 阵地上,主力机动,从侧翼和后方发起进攻,然后正面、侧面夹击,一举击溃了北军。

北军伤亡1.4万,被俘7000人。南军兵临华盛顿城下。北军9月在安提塔姆会战中才顶 住了李军攻势。在海战方面,虽然北方海军占压倒优势,但南方的装甲战舰也给北方带 来很大麻烦。

这一阶段南方占了明显优势。北方失利原因除了南方军队素质高和李的杰出指挥外, 更主要是因为北方资产阶级害怕发生革命,不敢明确宣布废除奴隶制度,解放黑人,而 幻想通过妥协来重新实现南北统一。

林肯不愧是伟大的政治家,他看出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下决心解决黑人和 奴隶制这一核心问题。于是他接受了人民的意见,顺应历史潮流,于1862年9月22日, 毅然发表了《解放宣言》,宣布从1863年1月1日起美国400万黑人奴隶获得解放。这一 伟大历史文件敲响了南方奴隶制的丧钟。同时,林肯还实行了一系列革命政策,如:颁 布《宅地法》,把西部土地分给人民;武装黑人;实行征兵制;改组军事指挥机构,撤 换了同情奴隶主、作战消极的麦克莱兰,任命格兰特为总司令,向富人征累进所得税, 镇压“铜头蛇”反革命分子,等等。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北方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有 近百万人踊跃参军,其中有23万黑人士兵。战争从1862年9月进入了“革命战争阶段”。

北军司令格兰特和名将谢尔曼共同制定了“总体战略”,即不但消灭敌人军队,还 要摧毁敌人的经济基础和敌方居民的战斗意志。正如谢尔曼说的:要使敌人今后几代也 不敢发动战争,“我们一定要清除和摧毁一切障碍,如有必要,就杀死每一个人,夺走 每一寸土地,没收每一件财物。一句话,破坏我们认为应该破坏的一切东西……”北方 军队采取了主动进攻的战术,从1863年起,双方进行了三次大战:

一是昌西洛维尔战役。1863年4—5月,北军波托马克军团13万人同李指挥的南军6 万人在昌西洛维尔激战。李克服了兵力上的劣势,机动灵活地与北军周旋,以少量兵力 正面牵制北军主力,亲率主力迂回包抄北军,从侧翼和背后袭击北军,一举将北军击溃, 北军损失了1.7万人,南军损失1.2万人。但南军骁将“石墙”杰克逊被击毙。这是南 方取得的最后一次战役的胜利。

二是葛底斯堡战役。1863年6月,李军8万攻入宾夕法尼亚州,北方再次告急。林肯 急召波托马克军团11万人迎击。

这次李低估了对手,以为又和以前一样指挥拙劣,自己能轻易取胜,因此没采用惯 用的牵制行动。未料北军已任命悍将米德任军团司令。米德率军在交通枢纽葛底斯堡堵 住李军。7月1日,李军向北军防守的高地发起猛攻。第一天便突破北军防线,北军死伤 惨重,仅被俘就达5000多人。李得意起来,令部队停下来休息,等待后续部队上来,从 而给北军以喘息之机。7月2日下午,南军以300门大炮猛攻,北军奋勇抗击,顶住了南 军的攻击。第三天,南军孤注一掷,发起总攻。几个师长旅长亲自挥刀上阵冲锋。北军 炮兵以猛烈火力吞噬了一群群南军士兵。但南军不顾惨重伤亡终于冲上北军主阵地公墓 岭顶峰,双方展开白刃战。这时北军全线反攻,终将南军全歼。只见北军阵地上到处堆 积双方士兵的尸体,南军2个旅长和15个团长全都阵亡,死伤2.8万。北军伤亡也达2. 3万。李率军后撤。这次大战是内战中最激烈的一次,战场上有棵树竟身中250弹。这一 仗扭转了东线战局,从此北方完全掌握了主动权。

三是维克斯堡战役。维克斯堡是控制密西西比河和西部铁路网的战略要地,南军在 此严密设防,号称“南方的直布罗陀”。北军几次进攻都失利了。从1863年2月开始, 格兰特率3个军团7万多人围攻此堡。因敌工事坚固,几次进攻受挫。格兰特便采取围困 战术,切断了敌军所有的供应线。经过几个月围困,堡内敌军弹尽粮绝,连猫、老鼠都 被吃光了。

北军又连续47天炮轰,迫使南军7月4日举白旗投降。北军共俘敌3.7万,内有15名 将军,缴获大炮172门。至此,北方控制了密西西比河,将南方领土一切两半。

三次大战后,南军气数已尽,北军士气越来越高,不断发起强大攻势。1863年11月, 又取得查塔努加战役胜利,击溃南军4.6万,向南方后方进攻的大门敞开了。

1864年,北军向南方发起三路攻势。在东战场,格兰特采用消耗战略,经荒野战役、 冷港会战,使李军团主力消耗殆尽,损失3.2万,再无力进攻了。在西线,谢尔曼长途 奔袭敌后方。他指挥10万大军插入南方腹地,9月攻占南方最大工业城市亚特兰大。从 11月15日起,又挑选6.2万精兵,发起“向海洋进军”,一个多月大军长驱300多英里, 所到之处,实行“三光”政策,烧毁种植园、城镇和村庄,摧毁工厂企业,连铁轨都拆 下来弄弯。南方到处火光冲天,一片废墟。12月21日大军攻占了萨凡纳,完成了摧毁南 方后方的任务。与此同时,北方海军也对南方实行“窒息式封锁”,完全切断了南方对 外联系。

1865年,南方已山穷水尽,濒临崩溃的边缘。北军从陆海两个方向发起最后攻势, 北军攻克重镇彼得斯堡和南方首都里士满,李军还剩不到3万残兵败将,4月9日被迫向 格兰特投降。不久,南方残军17万全部放下武器。在北方取得胜利的时刻,南方奴隶主 分子暗杀了林肯总统。但这一垂死挣扎挽救不了南方失败的厄运。 美国内战以北方胜利、南方奴隶制度的灭亡而告终。北方胜利的原因,是由于林肯 能顺应历史潮流,采取解放黑人等一系列革命措施,调动了北方广大人民和黑人的积极 性,同时国际正义力量的大力支援,南北方经济力量的悬殊也是北方胜利的重要因素。

这场战争具有现代总体战争的许多特点:双方均实行征兵制,共动员了400万人参 战;双方均动员全部人力物力投入战争;战争目标不仅要消灭对方,而且要摧毁对方的 社会经济制度,彻底征服对方;双方共死亡62万人,其中北方36万,南方26万,伤者百 万以上,耗资250亿美元。损失之大,消耗之严重,均为近代战争之首。此外,战争中 广泛使用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如无线电报、装甲列车、卡宾枪、开花炮弹、照相侦察、 高空气球、装甲舰、水雷、潜水艇、扫雷装置,等等。这些使战争面貌大为改观,后勤 供应也更为复杂。 因此这场战争在军事史上占有显著地位,被称为“第一次现代战争”。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革命,内战为美国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开辟了道路, 正如列宁所指出,它具有“极伟大的、世界历史性的、进步的和革命的意义”。
------------------------------
林肯在竞选总统的时候,是打着废除奴隶制度的旗号,但是在就任之后,把维护联邦统一作为领导战争的最高目标,以此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积极参战,然而未能扭转不利的战局。为了削弱南部叛乱者的经济,军事力量,为了争取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林肯领导战争的目标从维护联邦统一转向了废除奴隶制。
回答者:liuzaofang - 江湖少侠 七级 8-3 21:21
liuzaofang的答案让我笑破肚子了,连南北战争和独立战争都能搞混。

美国独立战争根本不是大陆军打的,真正与英军作战的主力是法国军队。以约克镇大捷为例,参战的大陆军主力,全军正规军和民兵加起来才11000人,参战的法军官兵总计23000人,全部为正规军。法国舰队23艘战列舰,大陆军一艘军舰都没有。
所谓的独立战争,不过是美国人自己的宣传而已。当时英国与法国西班牙爆发全面战争,驻美英军大部分都调往加勒比海地区参战,独立战争其实就是那场全面战争的一个小部分而已。美国人在法国的支持下获得独立,如此而已。查看当时的史料可以看出来,大陆军在战争开始后,包括在取得萨拉托加大捷后,兵力仍然不断下降,士气低落。哪怕是萨拉托加大捷都没有提升任何士气,因为大陆军连军饷的发不出来。多亏法军及时登陆,并送来了大量物资让华盛顿发了军饷,否则大陆军早就哗变了。

liuzaofang的答案让我笑破肚子了,连南北战争和独立战争都能搞混。

美国独立战争根本不是大陆军打的,真正与英军作战的主力是法国军队。以约克镇大捷为例,参战的大陆军主力,全军正规军和民兵加起来才11000人,参战的法军官兵总计23000人,全部为正规军。法国舰队23艘战列舰,大陆军一艘军舰都没有。
所谓的独立战争,不过是美国人自己的宣传而已。当时英国与法国西班牙爆发全面战争,驻美英军大部分都调往加勒比海地区参战,独立战争其实就是那场全面战争的一个小部分而已。美国人在法国的支持下获得独立,如此而已。查看当时的史料可以看出来,大陆军在战争开始后,包括在取得萨拉托加大捷后,兵力仍然不断下降,士气低落。哪怕是萨拉托加大捷都没有提升任何士气,因为大陆军连军饷的发不出来。多亏法军及时登陆,并送来了大量物资让华盛顿发了军饷,否则大陆军早就哗变了。

  • 华盛顿如何把大陆军训练成“随时可以迎战的威武之师”?
    答:由于 北方事先大张声势,认为南军不堪一击,加上这一天是星期六,于是许多华盛顿市民、 国会议员、记者等身着盛装,携妻带子,提着装有野餐的篮子,有的坐马车,有的随军 队步行,像过节一样,前来战地观光,看热闹。南方军队2.2万在铁路枢纽马那萨斯列 阵相迎。北方军队在观众的欢呼声中向南军发起攻击,猛烈的炮火把南军...
  • 华盛顿是如何波士顿的?
    答:摆在华盛顿面前的局面,十分严峻。他统率的大陆军,仅仅是几千殖民地居民组成的民兵,既缺少弹药,又未接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而面对的一万多英军,不仅装备精良,而且训练有素。在这种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华盛顿一方面整顿军队,一方面采取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战术,不断给英军以打击。马萨诸塞的首府波...
  • 在拿破仑时代陆军主要战法有哪些
    答:比如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英军专门有装备光学设备(说白了就是原始版的狙击镜)的来复枪手专门狙杀大陆军军官,连华盛顿都险遭其手。最后因为在射手开枪前华盛顿转身背对枪手,而那位枪手认为背后开枪乃不道德行为故作罢。不然恐怕历史就要让小小来复枪改写了。来复线手雷(Grenade):原始版的手雷,需要掷弹兵点燃后扔入敌阵,破片...
  • 华盛顿是如何带领军队拿下特伦敦城的?
    答:1776年圣诞之夜,特拉华河畔,寒风怒吼,大雪纷飞。华盛顿率领衣着单薄的士兵,趁着夜色登上船只,乘风破冰,向对岸驶去。凌晨3点左右,大陆军登上河岸。“兵分两路,向特伦敦进军。”华盛顿压低声音发出命令。天亮时分,华盛顿的军队接近了特伦敦附近的一个村庄。四周白雪茫茫,方向难辨,这时正好有一农夫早...
  • 为什么说高立身,低处世?
    答:经过严酷的考验和严格的训练,华盛顿把松散的军队变成了一支精锐部队。士兵们对他十分信任。当波茨看到华盛顿在福吉谷天使般平静的祈祷后,他预言:“如果华盛顿不是上帝派来的人,就算我毫无眼力;如果上帝不是打算经过他的手来拯救美国,就算我瞎了眼睛。” 华盛顿以他高尚的人格与品德赢得了大陆会议的高度信任。因此,在...
  • 关于华盛顿的问题
    答:在佛吉谷的训练告一段落时,华盛顿的军队已经焕然一新了。 华盛顿接着率领军于1778年6月28日的蒙茅斯战役(Battle of Monmouth)中攻击从费城前往纽约的英军,与英军打成平手,但英军分裂殖民地政府的企图于是失败了。由于这场战役的胜利,加上一年前于萨拉托加战役(Battle of Saratoga)中击败了伯戈因率领的入侵英军,情势...
  • 乔治华盛顿和他的军队在valley forge的经过?
    答:缺吃少穿,通过自力更生和后方的有限支援勉强维持。训练则主要靠一个普鲁士籍军官拜伦·冯·施托伊,通过“一教十、十教百、百教千”的“教导队方式”,把一群乌合之众打造成主观上“敢”客观上“能”与英军一较高下的正规军。针对恐怖的“天花”问题,华盛顿采取了十分冒险的治疗方法:把病人身上的...
  • 大陆军为什么最终能够战胜英军
    答:这支大陆军装备简陋,弹药缺乏,给养困难,衣衫褴褛。刚组建时人均仅9发子弹,3个士兵才有1支火枪和1条被子,炮兵火药只有1天的使用量。提康德罗加堡1.2万名战士只有900双鞋子。华盛顿曾经写道:“士兵们衣不蔽体,夜无毡毯,脚上没鞋,赤脚行军,从他们脚上留下的血迹,就可以找到他们的行踪,他们...
  • 华盛顿在特伦敦时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是如何脱险的?
    答:傍晚,为了迷惑敌军,华盛顿让士兵们在阵地前面燃起篝火,佯装挖工事巩固阵地。康华里果然上当,他令士兵们早早休息,以便迎接第2天的战斗,自己到阵前巡视一圈后,也回到营帐,高枕无忧地睡大觉去了。夜深人静了,华盛顿命令队伍悄悄集合,他们用棉被裹上车轮,用耳语传达着命令,神不知鬼不觉的撤出了...
  • 美国独立战争中,大陆军如何以弱胜强
    答:美利坚合众国由此成为少有的用战争手段脱离大英帝国统治而获得独立的国家,大陆军面对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以小胜大,以弱胜强,赢得了这场本是毫无胜算的战争,其中华盛顿不可替代的领导力、摩根狙击团的突破性战术、欧陆大国的强力干涉、革新大陆军战力的欧式训练、先进的新式武器和精确高效的庞大情报网等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