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出的人才那么多,往后朝代却没有这么多?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1

首先,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现实的需要,一定会涌现一大批的思想家、实干家,也就是所说的人才;其次,春秋战国后一样有很多能力杰出之人,不过由于时代特征不同,给人的感觉是没有那么集中爆发而已。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大转型、大变革的重要时期

“礼崩乐坏”,面对春秋末期日益无序的社会局面,孔子发出了如此哀叹。

所谓的礼,是指“周礼”;乐,指庙堂之乐,这两项被视为西周等级森严分封制度的象征。“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在这种等级分明、各阶层安守本分的模式下,周王朝社会有序运转:

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


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势力的不断扩张,周天子的威严逐渐弱化,原本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慢慢变成了“自诸侯出”甚至“自士大夫出”。原有的旧体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合现实的需要,逐渐崩溃;但新的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符合各统治阶层诉求的新机制还未明朗。

面对这一空前混乱、迷惑、动荡的时期,各个诸侯国迫切需要新的方法帮助自己强化统治、应对来自内外的威胁。为此他们礼贤下士,对各种五花八门的思潮洗耳恭听;甚至不惜“摸着石头过河”,希望探索出一套能被证明最实用的理念。

有市场需求,就会产生供应方。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等各种流派迎来了爆发式的黄金时期,儒家的孔、孟,道家的老、庄,法家的李悝、吴起、公孙鞅、韩非子,墨家的墨子,苏秦、张仪等“一怒而诸侯惧”的纵横家,各路人马使出全身解数,唯恐不能一展生平所学。而且由于激烈的竞争,更是促进了他们不断自我完善进步。最终,他们联手在历史上贡献了一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人才盛宴。

“国破思良将”,激烈的竞争与生存压力,客观上给各路人才提供了平台

“礼崩乐坏”,还带来了一个严峻的后果:

君臣之礼既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

智力,指的是智慧和力量。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亲属关系的逐渐疏远、现实利益的纠葛冲击,祖上沾亲带故的各个诸侯国之间逐渐兵戈相向,甚至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原本守规矩、讲原则的君子之风没了,赢家盆满钵满、败者一无所有,严酷的弱肉强食环境,逼着各路统治者被迫抛弃“富贵有种”的贵族政治,用人不问出处、不管岁数甚至不看人品,能帮自己解决问题、带来好处、提升自身的“智力”水平就好。


举几个例子:

三家分晋之前,魏国往西攻打原属于秦国的河西,并且逐步得手;为了加快胜利,公元前409年,魏文侯任用因“不奔母丧、杀妻求将”而士大夫阶层认为“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弗能过也”的奇才吴起为主将。换帅如换刀,原本就占优的魏军接下来更是摧枯拉朽,完全占据了”河西,把秦国压缩在关中。

大名鼎鼎的公孙鞅,原本只是出自卫国、在魏国担任相府侍从官的小人物。而刚上任的秦孝公为了使秦国强大,许下“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的重赏,果断启用公孙鞅这样一位之前毫无出色政绩的外来人员,甘愿冒着得罪贵族阶层的风险,把自己的国家当成一块试验田,全面落实法家治国理念,这在后面的任何朝代都是不可想象的。

当然了,登台拜将、一跃从底层越居汉军统帅的韩信,那更是人才受重用的代表。


因此,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虽然现实而无情,但也有另一层意思:

为了对付狡兔,主人一定会好好养着走狗;天上飞鸟不尽,主人一定会爱护并使用自己的好弓;敌国压力在眼前,国君更会压抑自己的喜好,不拘一格用人才。

春秋战国这样一个大分裂、大混战、大兼并的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也空前绝后的急切。是人才,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起初没有才,也会被生存压力、功名利禄的吸引力逼迫自己挖掘出潜在的才华。这就是为什么这一时期人才空前的原因。

后世每个朝代一样有人才,不过被时代需求限定

为什么秦国统一六国后,人才就好像少了很多?

并不是,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任何时代都有人才,只不过由于时代的需要、政权的选择,决定了只有满足一定条件、具备特定才能的人士能够冒尖。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王朝,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个时候,维护政权安定、避免再度陷入春秋战国那样的混乱局面就成了时代的新需求。推广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都是围绕着这一目的而开展;同样的,“焚书”,其实是为了实现理念的统一,避免由于思想混乱而造成人心不稳、社会不安定。



  •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出的人才那么多,往后朝代却没有这么多?
    答:首先,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现实的需要,一定会涌现一大批的思想家、实干家,也就是所说的人才;其次,春秋战国后一样有很多能力杰出之人,不过由于时代特征不同,给人的感觉是没有那么集中爆发而已。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大转型、大变革的重要时期“礼崩乐坏”,面对春秋末期日益无序的社会局面,孔子发...
  •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出的人才那么多,往后朝代却没有这么多呢?
    答:一:环境的开放 在春秋战国时代,天下的诸侯彼此征战。虽然说这种混乱的局面严重破坏了百姓安宁的生活,但是这种宽松的社会环境,以及各诸侯倡导的改革变革之风,使社会思想得到了一个非常宽松的政治环境。在如此轻松的环境中,春秋时代的有识之士纷纷提出自己的救世改革之道。正是如此,春秋战国时代才出现了...
  • 为什么战国春秋时期每个国家都有人才?
    答:战国春秋时期,中国处于分裂状态,各个国家之间相互争斗,战争频繁,这种局面造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使得人才得以脱颖而出。一方面,战争让人才得到了锻炼和展示的机会。战争需要将领和智谋,因此各个国家都需要能够领导和指挥战争的人才。同时,在战争中,一些人才得到了展现自己的机会,通过表现自己的能力...
  •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出了那么多名人
    答:乱世出英雄。乱世往往与社会的变革相联系,而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尤为典型,从历史理论上来看,是中国由奴隶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的时期,大动荡与大变革并行。总的来说,以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的转型给一大批时代所需要的人提供了机会,而抓住机会的人成就了功业,留下姓名的成了“名人”。
  •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出了那么多名人?
    答: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多战乱。夹谷之会 春秋时期,齐鲁两国虽是邻邦,但齐国势大,鲁国势小,齐国常欲挟制吞并鲁国,鲁国只得辗转依附周旋,双方时战时和。鲁定公十年(前500)夏,齐鲁在夹谷(今山东莱芜南)举行会盟,约定讲和。孔子以大司寇身份陪同鲁定公前往。盟会前,犁弥与齐景公谋划,认为孔子"知礼...
  • 春秋战国人才辈出,这是事实还是被夸大?
    答:春秋战国的时候出现了许多的人才,这当然是事实。因为当时的科技水平提高了,政治素质正发生着大的动乱,所以这也就铸就了许多人才的出现。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是不完全一样的,所以他们都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也就造成人才辈出的景象。我们都知道春秋战国的时候整个国家的政治格局是动荡的,这个时候就涌现...
  • 为什么春秋战国可以诞生那么多的圣贤豪杰、能人志士、侠义英雄?_百度...
    答:五百年的春秋战国,为何诞生那么多的圣贤豪杰,那就是时势造英雄,乱世出豪杰。春秋战国,各诸侯征战,争霸天下。社会礼崩乐坏,动荡不安。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无力管制,只好任由各国自行发展。各国为壮大自己的实力,求贤若渴,招贤纳士。一场人才争夺大战拉开帷幕,愈战愈烈。因为巨大的人才市场需求...
  • 为什么春秋和民国时期,人才辈出
    答:春秋:那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因为思想还没有统一,各展所长是其中之一的亮点,乱世出英雄。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活跃的人才大市场。各诸侯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口味,跨国寻找人才;各种国家所需人才可以在各诸侯国之间比较自由地驰骋穿梭,兜售自己。双向选择,去就自由;有人黄金求贤,有人待价...
  • 为什么有人说春秋战国是中国人才大爆发的时期?
    答: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我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出名的,虽然这段时间有非常多的战争,但是那个时候的思想非常开放,所以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的人才。这些人才会发表作品,而且创立自己的门派,在乱世之中传播自己的思想,所以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时代。而之所以说这段时间是中国人才...
  • 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扎堆出现很多厉害的人物?
    答:原因一:大争之世,对人才需求非常大 在春秋时候,中华大地有着几十个上百个诸侯国,他们为了获取更多的土地和财富,纷纷谋求搜罗人才变法强国,这么多国家都需要人才,怎么办呢?国君们纷纷约束自己的行为,礼贤下士,并试图营造出一种非常好的政治环境以此来吸引各国的人才,正是在这种宽松的状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