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鸭绿江》彰显人的因素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6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首部故事片《跨过鸭绿江》“全景式、史诗性”震撼再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全过程,并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视角回顾了难以忘怀的一幕幕往事,进行了可视化、故事化、直观化的艺术转码,匠心打造精品,清晰呈现了中国文艺勇攀高峰的时代刻度。

一、凸显现代战争最高军事天才对决,预判你的预判,不容失误!

抗美援朝战争是现代化战争,美国拥有飞机、大炮、坦克等先进的武器,掌握着制海权、制空权,现代化立体化作战经验丰富,还以不计弹药基数对我方阵地倾泻炮弹进行摧毁性打击,甚至动用凝固汽油弹、细菌弹等卑鄙手段对我方实施惨无人道的灭绝。志愿军指战员在武器装备处于绝对劣势,力量对比绝对悬殊,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

影片生动呈现了最高军事家终极对决。第一次、第二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的精心部署下,以出其不意完败骄傲自大的麦克阿瑟领导的部队,让其豪言“圣诞节前回家”落空,从战略进攻改为大溃败大撤退。美国方面包括麦克阿瑟和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在朝鲜战争最大的误判,也是失利的最根本原因,就是错误地认为中国不会干涉朝鲜战争,小瞧中国的态度和出兵的决心,更被彭德怀制定的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战术碾压。

影片跳出以往贬低对手的窠臼,而是充分尊重对手,直面接替沃克的李奇微走马上任后,彭总与李奇微的较量传奇,两位世界级名将直接过招,剑走偏锋,堪称博弈学教科书。如李奇微很快找到了我方的弱点,“7日攻势”,后勤补给跟不上。于是采取“磁性战术”,避我锋芒,一路退却,造成我军穿插和夜袭战术扑空,不断拉长我补给线。又派飞机猛烈轰炸我方补给线实施“绞杀战”。战争艺术的高低往往以两个极端呈现——战役进攻和战略撤退。我方占领了汉城,取得“汉城大捷”,战役目标完成,歼敌计划扑空。彭德怀力排众议,决定各部队回撤,补充修整。毛主席在分析研判之后同意支持这一决定。但就在我军回撤之际,李奇微突然率联军展开全线反攻。第4次战役爆发,彭总与李奇微两位世界级统帅又开始新的较量。李奇微派精锐特遣队,攻击铁原这个我后方供给枢纽,妄图复制“仁川登陆”伟绩,一举结束朝鲜战争。但是,彭总洞察先机,很快预判到这一险恶意图。寻找到在铁原附近的63军,命其死守。63军将士化整为零,顽强迟滞敌人进攻13天,为主力部队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李奇微的圈套一一被彭德怀破解。精明缜密的李奇微与更加有勇有谋的彭德怀,留下战争传奇,又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艺术形象。

二、以浓厚的人情味,刻画了“最可爱的人”英雄群像和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

“保家卫国”,是根植每一战士内心的原动力。中国人民在百年屈辱之后,对自由幸福的追求和对和平发展的渴望,是任何力量不可阻止的。该片生动细腻刻画了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一大批英雄群像。有长津湖之战白雪丹心冻死也紧握钢枪守在阵地上的冰雕连,有用生命接续“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的铁道兵,有连夜行军140里穿插三所里,抢占龙源里,血战松骨峰堵住数十万敌军的38军335团1营3连仅剩下的7勇士,有“即便把63军打光,也要守住铁原”的63军将士,有与阵地共存亡从不向志司提要求的50军原解放战争起义部队官兵,有上甘岭战役阵地只剩下一个人打退了敌人十几次的进攻的胡修道……该片突破了一般战争片很难实现真实震撼的窠臼,以宏大的场面,炮火连天、震天动地,子弹横飞,逼真再现了在硝烟战火中“最可爱的人”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彭德怀在前线看见,许多战士身上缠着绷带、衣冠不整,面容憔悴。彭德怀见状,眼里泛起了泪花,他亲自赶去迎接这些勇士们,他哽咽地说道:“祖国感谢你们!这是我见到最整洁的军容,最震撼的军威!”燃爆观众泪点。

三、双方领袖和智囊决策对决,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

影片栩栩如生刻画了毛泽东主席与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高超卓越的军事谋略和指挥艺术。出兵与否,毛主席几天几夜睡不着,“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为了新生共和国的安危和履行国际主义义务,应朝鲜领导人请求,最后集体决策出兵!

在战争的每个阶段,最高统帅和前线将士心心相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主张“不打无准备之仗,战之必胜”。在苏联领导和国际友人要求扩大三次战役战果、向南推进、把美国兵和李承晚赶下海的冒进要求下,毛主席一度采纳,但是征求聂荣臻和彭德怀的意见,马上以实际出发,停止南进,避免了陷入美军布下的大圈套。恼羞成怒的麦克阿瑟要动用原子弹、发动全面对华战争,不冷静的冲动,触动了美国政客和总统的利益,被撤职是自然的。在反攻无望的情况下,美军提出停战谈判,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但美国政府和李承晚集团仍玩弄两手政策,一面继续谈判,一面发动战争。毛主席和志司决定发起金城战役,用打出来筹码,逼得对手老老实实坐下来谈判。

武器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但是影片清晰地告诉观众,决定因素是人,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正义的事业是不可战胜的!影片以 历史 纵深、国际视野、美学品格、史诗风范、展示了伟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伟大壮举,是立国之战,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奠定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影片《跨国鸭绿江》将在电影史上留下光辉一页。



  • 《跨过鸭绿江》彰显人的因素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首部故事片《跨过鸭绿江》“全景式、史诗性”震撼再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全过程,并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视角回顾了难以忘怀的一幕幕往事,进行了可视化、故事化、直观化的艺术转码,匠心打造精品,清晰呈现了中国文艺勇攀高峰的时代刻度。一、凸显现代战争最高军事天才...
  • 电影《跨过鸭绿江》全国公映,剧中人物的表现力有多强?
    答:越来越多描绘真实历史事件的影视作品都能够登上舞台,而且也能够极大地吸引我们的眼球。这些影片不仅具有真实性,而且也具有感染力。电影《跨过鸭绿江》全国公映,剧中人物的表现力有多强?我认为他们的表现力是很强的,之所以这么说的原因有三个:一、他们的个性鲜明。我之所以这么认可他们的表现力,就是...
  • 观看电影跨过鸭绿江的观后感
    答:观看电影跨过鸭绿江的观后感2 这几天在看抗美援朝记录片,被志愿军的精神和牺牲深深得感动着,他们确实是最可爱的人,他们为了祖国的和平,很多人永远的留在了朝鲜,上甘岭战役中,那些在坑道中咬着床单死去的伤员,那些一声都不敢发出痛呼的伤员,黄继光,邱少云,一个个鲜活的在我的脑袋中来回浮现,几乎数次泪流满面,最近...
  • 从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到电影《跨过鸭绿江》都表达了怎样的意义?
    答:在画面中,志愿军战士无声地穿过被炸毁的鸭绿江大桥,画面看似安静,但充满着不确定因素,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中面色坚毅的志愿军战士们呈‘之’字形状,从画面的左方向右方前进,铁流滚滚,拉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剧版《跨过鸭绿江》是一部很优秀的抗美援朝题材作品,它以最高决策层为第一视角展现了战...
  •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600字【3篇】
    答:1.《跨过鸭绿江》观后感600字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行走在鸭绿江断桥上,触摸着那荡气回肠的深沉过往,尽管它被炸毁只剩下了残骸,但从那些剩余的部分依旧能够看出来,这座桥有多么的恢宏壮阔。它熊熊立在鸭绿江上,如一尾游龙,又像是一道绚丽的长虹。发生在今年这个国庆黄金周期间的这一幅...
  • 《跨过鸭绿江》这部电视剧让我的心一下子震撼了
    答:影片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央领导人高瞻远瞩,做出抗美援朝的战略部署、志愿军主将彭德怀指挥、前线志愿军战士血战等多个维度,再现了一场场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战斗 历史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雄纠纠跨过鸭绿江,历经艰苦卓绝的五次战队役、针锋相对的停战谈判,粉碎“绞杀战”、抵御“细菌战”...
  • 观看《跨过鸭绿江》的启示
    答:观看《跨过鸭绿江》这部史诗般的电视剧,我们深刻理解到其历史叙事的真实与感人,以及它对年轻一代的深刻影响。该剧以40集的篇幅展示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壮丽画卷,通过讲述英雄人物和战略决策,激发了观众对国家历史的思考和对和平价值的珍视。尤其是剧中年轻军人们的英勇事迹,让现代年轻人感同身受,思考...
  • 电影《跨过鸭绿江》主要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讲述的是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踏上朝鲜战火燃烧的土地,迎击强大的帝国主义。全面客观生动地展现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此电影陆续展示了两水洞、黄草岭、飞虎山、三所里、松骨峰、长津湖、汉江、铁元、上甘岭等等标志性战役和战斗,通过突袭战、防御战、运动战、阵地战等等不同性质的战斗场面,诠释了此次...
  • 观看跨过鸭绿江的个人心得感悟1500字
    答:观看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的体验中,抗美援朝精神愈发彰显其时代价值。它不仅是一部历史剧,更是民族坚韧与决心的生动体现。剧中,无论是大人物的英勇决策,还是小人物的生活细节,都展现了中国人民面对困难时的团结与坚守。在现实生活中,2020年的疫情与脱贫攻坚战同样考验了我们的决心与国家实力。全国...
  • 电影《跨过鸭绿江》上映会感动多少人?
    答:电影《跨过鸭绿江》的叙事视角与同名电视剧截然不同,电影更多地强化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个人化叙述。整个故事既有宏阔的视野,也不乏人物细腻的情感,所以开合有度,颇具戏剧张力。真人真事是这部电影创作的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影《跨过鸭绿江》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