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英山:一片茶叶的扶贫效应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在湖北英山的红山镇乌云山村,雨后的山间云雾缭绕,茶园满眼翠绿,繁忙的茶季里,村民们三三两两提篮采茶,这片茶园不仅是他们的生计来源,更是扶贫的重要载体。

乌云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占地660亩,拥有100多台制茶设备,每年能产出8万余斤名茶,产值过千万元。合作社理事长陈亮国介绍,合作社成立之初,村民吴春芳以茶叶为股加入,她表示,过去种植水稻收入微薄,而转向茶业后,合作社提供的技术支持和市场保障使得年收入翻倍,达到一万五千元,茶叶旺季仅一个月就能卖出6000元。

乌云山村的自然风光优美,茶园与旅游业相结合,成为村民们共享生态资源、实现脱贫的重要途径。春季茶园采摘活动吸引众多游客,体验茶文化,这使得合作社茶叶销售的40%得益于旅游。加入合作社前,村民年人均收入仅为2346元,而去年已提升至8926元,其中242户家庭已经成功脱贫。

据统计,每年有20多万人涌入乌云山,带动旅游综合收入逾500万元。英山的茶叶扶贫效应不仅仅体现在乌云山,全县纳入脱贫奔小康试点以来,已有近7.7万人脱贫。2014年,英山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97%,绿色生态农业、养生休闲旅游和多元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扶贫产业的重要支柱。在新农村建设上,英山已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旗帜。

  • 英山:一片茶叶的扶贫效应
    答:乌云山村的成功是英山茶叶扶贫效应的缩影。英山县致力于绿色生态农业、养生休闲旅游和多元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快脱贫奔小康的步伐。据统计,每年有超过20万游客来访,带动旅游收入500多万元。2014年,英山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97%,在扶贫产业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 一片茶叶的扶贫效应
    答:在英山县红山镇乌云山村,雨后云雾缭绕的茶园显得格外生机盎然。这里的660亩茶园由乌云山茶叶专业合作社运营,拥有100多台制茶机械,每年能产出8万余斤优质名茶,产值达到千万元,为村民们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收益。合作社的成立带动了村民吴春芳的转变。她于2007年加入合作社,以自家茶园的茶叶作股。过去,她种植...
  • 湖北英山:一片茶叶的扶贫效应
    答:在湖北英山的红山镇乌云山村,雨后的山间云雾缭绕,茶园满眼翠绿,繁忙的茶季里,村民们三三两两提篮采茶,这片茶园不仅是他们的生计来源,更是扶贫的重要载体。乌云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占地660亩,拥有100多台制茶设备,每年能产出8万余斤名茶,产值过千万元。合作社理事长陈亮国介绍,合作社成立之初,村民吴春...
  • 茶乡鸡添上资本翅膀 湖北英山精准扶贫探出新路
    答:湖北英山,这个以茶籽为饲料的特色县,坐落在群山环绕之中,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茶叶资源为其带来了独特的魅力,但也面临着交通不便和传统产业增值困难的挑战。针对这一困境,当地政府与企业联手,创新精准扶贫方式,推出了“茶乡鸡”项目。2010年,姜新虎带着致富梦想回到家乡,创建了湖北润禾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 湖北:严格管控茶叶农药残留政府扶持打响全国品牌
    答:湖北茶叶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企业过于重视个体品牌,而非区域公共品牌,导致整体影响力有限。此外,政府在产业引导和投入上的不足,未能形成合力,使得茶企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在当前产能过剩和出口压力下,湖北茶叶亟需通过品牌建设实现转型升级和扶贫目标。全国茶叶竞争激烈,舒惠国委员强调,湖北需打造具有全国影响...
  • 一叶川茶联组织扶贫振兴铸引擎
    答:川茶集团党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响应号召,与燕山村党支部合作,通过“两新联百村·党建助振兴”项目,开展多样化的帮扶活动,将企业的力量与村级党组织紧密结合,形成“1+1>2”的效应。他们创新性地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确保服务随产业延伸,党员作用在关键岗位上发挥,实现了组织与产业的互动共赢。集...
  • “六妙”:一座茶庄园带动村民增收脱贫致富
    答:位于福建福鼎市点头镇大坪村的六妙白茶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丰富的自然山水资源,成为当地最大的茶园拥有者,通过建立白茶庄园,实现了显著的扶贫和经济增长效应。在六妙白茶庄园的茶叶挑拣车间,自动化流水线高效运作,工人们专心致志地挑选优质茶叶。这里提供了就业机会,最多时吸引了200多名村民就职,如翁...
  • 福建日报:让“一片叶子”富裕更多百姓
    答:最近,黄杜村村民由党员带头,向中西部地区的3省4县34个贫困村捐赠1500万株茶苗,并实施种植指导和茶叶包销,预计可以带动1862户583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让“一片叶子”富裕更多百姓,这种“先富帮后富”的举措,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很有意义。当前的脱贫攻坚战,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 扶贫悬崖效应什么意思?
    答:扶贫“悬崖效应”是指扶贫工作在变化的临界点(线)阶段或范围所发生的变化特征和结果。在经济学中,悬崖效应是一种正向反馈循环,主要用于描述对银行投资组合进行信用风险评估时,降低单个证券的信用评级而可能导致的一系列不成比例(放大)的连锁效应。
  • 回看扶贫:看得着,吃不着,论扶贫悬崖效应
    答:回溯扶贫之路:边缘与困境中的"悬崖效应"揭示 贫困边缘群体,一个看似被边缘化的存在,却在扶贫政策的微妙转折中,体验着“看得见,吃不着”的困境。悬崖效应,这个概念描绘了在临界点上的转折,当量变突破某个阈值,可能导致质变的显著变化。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这个群体因其微妙的得分边界,往往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