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孔垄镇的风俗习惯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1. 孔垄镇是黄冈市黄梅县下辖的一个镇,当地的风俗习惯以“黄梅挑花”为代表。
2. 这种挑花艺术起源于唐宋时期,在明末清初逐渐在全县范围内流行起来,尤其是孔垄镇和蔡山镇等地最为兴盛。
3. 在孔垄镇,许多待嫁的女青年会使用自己纺织的土布,精心挑绣出各种吉祥图案的头巾,作为礼物赠送给自己的恋人。
4. 黄梅挑花因其精美的艺术图案和明快的风格,曾两次获得巴黎国际博览会金奖,成为国际知名的民间艺术形式。
5. 2006年,“黄梅挑花”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其重要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得到国家级的认可和保护。

  •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孔垄镇的风俗习惯
    答:1. 孔垄镇是黄冈市黄梅县下辖的一个镇,当地的风俗习惯以“黄梅挑花”为代表。2. 这种挑花艺术起源于唐宋时期,在明末清初逐渐在全县范围内流行起来,尤其是孔垄镇和蔡山镇等地最为兴盛。3. 在孔垄镇,许多待嫁的女青年会使用自己纺织的土布,精心挑绣出各种吉祥图案的头巾,作为礼物赠送给自己的恋人。
  •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孔垄镇的风俗习惯
    答:风俗习惯是“黄梅挑花”。唐宋以来,黄梅下乡一带就有挑花的习惯,明末清初更是遍及全县,尤以孔垄镇、蔡山镇等地最为盛行。在孔垄镇,许多女青年待嫁前利用自纺的傣布,精心设计挑绣各种吉祥图案的头巾,赠与自己的恋人。黄梅挑花以它精美的艺术图案和明快的格调曾先后两次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2006...
  • 黄梅中秋习俗
    答:黄梅中秋习俗:孔垄麻鼓香又甜 曹锦军 “来 ,尝一尝,这个可是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在我们孔垄镇筷子街喝茶歇脚品尝时而得名的麻鼓。”中秋节前夕,黄梅县孔垄镇70多岁的帅大爷一边切麻鼓,一边向远道而来的胡师傅介绍。在黄梅孔垄一带,月饼又叫麻鼓或者包酥。类似于成都的麻饼,不过这饼有馅。麻鼓...
  • 有谁知道孔垄
    答:自唐宋以来,黄梅下乡一带就有挑花的习惯,明末清初更是遍及全县,尤以孔垅蔡山等地最为盛行。许多女青年待嫁前利用自纺的傣布,精心设计挑绣各种吉祥图案的头巾,赠与自己的恋人。黄梅挑花以它精美的艺术图案和明快的格调曾先后两次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北京人民大会堂的窗帘、沙发等室内装饰品就选用...
  • 孔垄镇的介绍
    答:孔垄镇隶属于湖北省黄梅县,地处县境南部,东濒龙感湖,南联分路、小池镇,西依新开、蔡山镇,北邻濯港镇、距黄梅县城24千米。截至2011年,孔垄镇版图总面积126.5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06.34平方千米,下辖35个行政村、3个社区,总人口11.5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4683万人,城镇化率12.7%。1...
  • 黄梅戏到底是哪里的?
    答:黄梅县地处长江北岸,旧时大部分地势低于江岸,有“江行屋上,民处泊中”之说,自然灾害频繁,水灾更为突出。频繁的灾害,迫使黄梅人纷纷学唱黄梅戏,以适应灾年逃水荒、打连厢、唱道情行乞他乡求生存的需要。这就大大促进了黄梅戏由山区向江湖平原地区的发展,向鄂赣皖毗邻地区的辐射。毛主席恍然大悟地...
  • 黄梅戏的故乡在哪?
    答: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
  • 黄梅戏是湖北的还是安徽的?
    答:柳凤英是黄梅籍女士,经典老戏湖北故事多,黄梅戏是有历史渊源的。被称为黄梅戏祖师,邢绣娘:本名秀莲,因会挑花绣朵,后改名绣娘。生于乾隆十四年,死于嘉庆二十三年(1749-1818),黄梅县孔垄镇邢大墩人。 邢绣娘出身贫寒,自幼聪明伶俐,乖巧可人,喜爱歌唱,且歌喉婉转,音韵悠扬,她的演唱别具一格,...
  • 孔垄镇的历史沿革
    答:南宋末年,有孔姓人家在此拓荒地定居,筑起小垄坝,人称此地为孔家垄而得名。明清至民国时期设孔垄镇。1949年设孔垄区。1958年改设孔垄镇后,镇、区、人民公社并行。1987年并镇、区、社,设孔垄区;同年9月撤区建乡,分设孔垄镇、张河乡。2001年张河乡并入孔垄镇,名仍为孔垄镇,属黄梅县辖镇...
  • 湖北黄冈市黄梅县孔垄镇邢圩村什么姓的最多
    答:邢圩村地处孔垄镇中部,城乡结合处,是黄梅戏一代宗师邢绣娘的故乡。东与梅坝村相邻,西与邢港村接壤,南顶东港,北至龙感湖三场,京九、合九铁路横跨中间。全村总人口3665人,856户,下设14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334亩,水田旱地各半。现有村干5人,0正式党员97名,其中女性党员10名,预备党员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