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有的人说话喜欢用语气助词?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01
「文字讨好症」作为社会交往的一种隐性行为,近期因某脱口秀演员一句「你们有没有微信文字讨好症」让这个词冲上了热搜。群众的热议让不少人如梦方醒:「难道我平平常常的说话中夹杂着讨好他人的心态?」
所谓的「文字讨好症」,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在线上用文字聊天时,会精心选择词汇,习惯性地加一些语气词,显示出自己的热情和诚意,让对方感觉到一种轻松愉悦的舒适感。
亲、您、宝宝、老师、老铁、家人……均是这种现象中常用的词汇;哈、嘞、呀、嗷、哇、啦、哟、滴……均是这种现象中常用的语气词。
02
中文词汇的语义博大精深,仅仅就「讨好症」这三个字来看,就隐含着一丝不易觉察的贬义。
讨好,无非就是因双方地位的高下不同而处在下位者的一种献媚姿态,以博取对方的好感与同情,以期更进一步的关系和交往,或者在未来的某一天从高位者身上获得一些生活与工作上的安排与好处。
一个无欲无求的人是不会讨好他人的——可是这种人凤毛麟角,但是相反的情形下则不然。这是自古就有的现象,并非到了网络时代才有。
03
对这一现象的热议,自然分成两派。一派认为这是社会交往的需要,这种说法引起不少人的共鸣。
尤其是那些在职场上打拼的年轻人,几乎是在网络世界中生长起来的,从QQ时代就开始的各种表情包,充斥着TA们的社交语言,在这种习惯性的行为中,用各种语气词来助力自己的语言交流,已经成为自然现象。
从这个角度看,文字讨好症的出现,当然首先得益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变化,让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线上聊天成为人们沟通的主要工具。
线上聊天的特征就是只有文字,上下滑动屏幕完成交流。
过去人们除去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面交谈,顶多用固定电话交流。人在说话时的语言音调,表情和身体动作,能表现出丰富的隐性含义或行为暗示,影响到倾听者。
文字交流的时代到来后,这些东西都被干巴巴的汉字取代,如何让交流的场景变得丰富,组织语言和符号来充分表达自身的诉求,就成为一套值得研究也确实存在的现象。面对不同的交流对象就是面对不同的社交场景。
比如恋人之间的文字交流,必定有自己的特性,现实生活中说不出口的词汇,在屏幕上打出来,就增加了情感的成分和亲密无间的感受,「宝宝」、「抱抱」、「亲亲」、「安」,自然而然地反复出现。
与此同时,对那些值得尊敬的长者和地位比自身高的人,用一个「您」开头,加一些尊重的语气,似乎是约定俗成的现象,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呢?
应该说这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04
但是也有人认为文字讨好症是一种不良的社会现象。
比如上来就把对方称作「亲」,这在很多人看来就有些缺乏分寸感和进退感。我跟你什么关系呀,上来就这么径情直遂地叫我,有没有点起码的自知之明?我们关系没到那份上,最好还是保持一点该有的距离为好。等等吧。这也是正常的心理状态。
但是,中国毕竟是个人情社会,从古至今,我们就极为重视人际交往中的各种关系的调节和融合,以便彼此之间能有效地进行社会联系,共享各种资源,彼此互助。
人要孤独地生存,是很艰难的,以互助的方式彼此扶携也算是中华民族传统社会遗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人很难完全置身这种传统之外。
人情社会的主要特征就是一团和气,款款地交流,温情地问候,都是少不了的交往手段。
05
用讨好的语气与人交流,有时候是不仅是个人喜好,甚至是集体喜好。
在传统的线下交流方式中,一直存在着语音讨好症,这可算是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添加剂。虽然不能用「看人下菜碟」这么贬义的方式来形容,但针对不同的人,针对不同的交流场景,自然会有不同的态度。
最简单的例子,对那些职场上的销售人员,有一个「陌拜」的工作方式,要去大胆地约见自己不认识的客户,并试图说服对方成为自己的产品用户,这时候,如果不用一万分的热情来表达自己的诉求,等待你的命运当然是失败和挫折。
但是,过分的热情针对大多数正常交往的对象肯定是不合适的。你这么干,会让对方感觉到表情和会意上的错觉,「这家伙怎么了,莫非要跟我借钱?」
所以,无论讨好症也罢,冷漠症也罢,都是针对不同的场景和不同的对象,出现的自然交流现状。
一个人不可能对所有人都患上「文字讨好症」——对他的父母亲人铁杆兄弟肯定是比较直接随意的交流方式;一个人也不可能对所有人患上「文字冷漠症」——除非是两个感情破裂正处于彼此厌恶情绪中的恋人或反目成仇的亲友

  • 为什么现在有的人说话喜欢用语气助词?
    答:用讨好的语气与人交流,有时候是不仅是个人喜好,甚至是集体喜好。在传统的线下交流方式中,一直存在着语音讨好症,这可算是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添加剂。虽然不能用「看人下菜碟」这么贬义的方式来形容,但针对不同的人,针对不同的交流场景,自然会有不同的态度。最简单的例子,对那些职场上的销售人员...
  • 台湾人说话老是喜欢加语气助词,这是为何?
    答:台湾人们的说话习惯其实也是平常生活过程中养成的,喜欢加语气助词其实也是为了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 为什么女生喜欢在一句话的最后面加一个语气词?
    答:每个人说话的语气,语调都会不一样,一般较小女生喜欢在语句后面加语气词,这样就会才更显得女孩可爱迷人,可是一般三大无粗的女孩说话就不会加语气词。她们说话都会豪爽,这样又是女孩的另一种美。
  • 语气助词是什么意思
    答:1. 表达情感:语气助词能够帮助表达说话人的情感,如喜悦、悲伤、惊讶等。例如,“哇”这个语气词,在表达惊喜时常用。2. 增强语气:通过添加语气助词,可以使句子的语气更加强烈或柔和。例如,“真的”可以强调某个陈述的重要性。3. 衔接句子:有时候,语气助词还可以用于连接句子,使语句更加流畅。三...
  • 你是怎么看待聊天喜欢用“呵呵,嘻、哈”这类语气助词的人的?
    答:呵呵是傻笑,无奈的笑。嘻嘻是调皮的笑,哈哈是开心的笑。聊天因为不能看其表情,用这样的语气助词能使文字内容丰富一点。
  • 我经常和男朋友聊天语气带 啊 呀喽 呦 这样语气 他现在和我聊天也经常...
    答:那肯定是受到了你的感染呗 两个人在一起时间长了,彼此的性格包括生活习惯,说话的语气方式都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对方的影响,甚至长相也会越来越像,这就是所谓的“夫妻相”所以彼此的感情才会越来越深,越来越默契。
  • 语气助词:话语魔力的不可或缺成员
    答:在语义上,语气助词或许没有明确的含义,但正是这份“无形”,让句子更加流畅,内容更加丰富。它们能够丰富句子的语义表达。欄巧妙连接句子与语境在语用上,语气助词可是关键角色!它们能巧妙地将句子与语境相连,让听话人感受到那份独特的情感,使交际更加完美。听觉效果的增强语气助词能够增强听觉效果,让句子更加生动...
  • 语气助词长使用的人群
    答:对人称代词、语气助词的随意使用,尤其是常见于受动漫影响较大的人群。语气助词是助词的一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和句末强调语气的虚词。在句子中读作时不译舒缓停顿,在句末强调语气或通过排比句重复时增强气势。现在汉语,语气助词有很多,如“阿、啊、啦、唉、呢、吧、了、哇、呀、吗、哦、哈、哟...
  • 现在人说话为什么喜欢带啊、呀,是生气了吗,好讨厌?
    答:《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①说话的口气。 "口气"的含义之一是“说话时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如:严肃的口气,幽默的口气。②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分别的语法范畴。《辞海》: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示说话人对行为动作的态度。如陈述语气,祈使语气,虚拟语气。现代汉语用语气助词“的,了,吗,呢”...
  • 女生回答我的问题都喜欢子的后面加个哦,勒,咯,这是为什么?
    答:看你的问题,你对这个女孩子每句话的后面加了个语气词,你都这么在意这说明你特别的在意这个女孩子。为什么会特别的在意这个女孩子呢?当然就是因为喜欢这个女孩子,对这个女孩子有情感。希望能够了,在这种情感上面的能够更进一步,所以你会更在意这一些细节,希望通过这样一些细节能发现一些什么。恭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