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三岁之前有什么表现和症状,能诊断出来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5
孤独症症状多数在出生后18个月时已有广泛表现,孤独症儿童的 社会 性行为早在1周岁时即与正常儿童存在差别,在“是否注视别人的脸、意向性指点、对名字的反应和意向性表达”等方面尤为突出 。

若有抚育经验或有正常对比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多数家人在儿童18个月时就能察觉其异常;家人对孤独症相关信息的了解、母亲的文化程度以及与孩子的亲密接触都与及早正确就诊密切相关。

很多孤独症早期症状被误解为乖孩子好带的表现,如安静,独立,无要求等。实际上多数家长在18个月左右在妇幼保健中或抚养过程中已能较确切地发现患儿的某些发育异常,但因身体发育良好以及孤独症相关医学知识的缺乏往往让他们采取等等看的态度,以为“贵人语迟”,耽误了尽早就诊时机。

最早开始接受训练的病例,家人具备孤独症的知识,称早在患儿6个月时已观察到孩子的眼神接触差,“看两秒就闪开”,对周围的人和生物似乎缺乏兴趣,不会主动要求,没有咿呀学语,也没有婴幼儿常见的肢体语言交流,当父母试图抱他的时候,没有明显的眼神期待和伸出胳膊等的动作配合。这种交会性注意缺乏,其实是孩子与周围的人不能共享信息,通常分为要求性注意(孩子想要得到某件东西、想要达到某种目的)缺乏和表白性注意(对事物的简单评价,交流对外部事物的感受)缺乏。 孩子出现重复刻板性活动,语言和言语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人;对环境的细微改变非常敏感,并因此烦躁不安;具有某种特别偏执的兴趣,比如某个从不离手的玩具;喜欢机械地拍手、摇摆身体、旋转;对声音、气味、味觉、视觉、感觉的反应与他人不同等。

另外在10-24个月出现发育方面的倒退或停滞, 包括语言、 咿呀学语、手势或社交技巧方面的倒退,如会叫“妈妈”后却完全不再使用语言或不再会用手说“再见”等肢体社交语言,也是一个需高度重视的孤独症的早期症状。

都说自闭症三岁才能确诊,那三岁前怎么判定呢?

虽然自闭症的确诊年龄大多数在三岁左右,但很多的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孩子在两岁之前就会出现语言交流。社交互动、肢体运动等各方面的障碍和征兆,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家长就要注意了。

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的自闭症孩子在半岁以前都没有明显的发育异常现象。

有一些家长说,孩子在6个月的时候没有眼神交流,这种情况并没有被纳入到自闭症的“预警信号”中。

如果情况确实存在,那么,要注意孤独症孩子在看人的时候,注意力集中于嘴唇、下巴以及耳朵等部位或者人某个细微的点,而正常儿童主要集中于眼睛。

1,靠近孩子的时候,他没有反应,也没有任何社交性的微笑。

2,跟孩子互动交流的时候,孩子没有明显的配合,不会模仿家长的动作、表情。

3,通常情况下,六个月以后的普通孩子都会发出“牙牙学语”的声音和音节,而孤独症孩子不会。

4,听到别人叫他他没有反应,也不会砖头寻找声源。

5,10个月的时候,还不会使用身体语言进行简单的沟通和表达内心的想法。

6,没有目光,平时和家长眼神对视也少。

7,和人交往沟通的兴趣远远低于和喜欢玩具、物体的兴趣。

8,当父母试图抱他的时候,没有明显的眼神期待和伸出胳膊等的动作配合。

9,1岁左右,还不会用手指头指自己想要的某样东西。

1,运动发育迟缓,包括行走、站立等。

2,语言发展落后,不会发音,两岁也不会说简单的词语。

3,身体、手指出现重复刻板性活动(87%的自闭症家长此项报告结果异常)。

4,热衷和迷恋某样玩具和东西。

5,缺乏和其他同龄孩子分享玩具、分享快乐的心态。

6,喜欢一个人玩耍,对周围的一切漠不关心、不理不睬。

7,听到家长叫他的名字没有明显反应。

8,缺乏眼神交流。

9,肢体异常动作出现,喜欢转圈、旋转、摇晃。

另外,我要告诉大家的是, 孩子一旦出现其中多种情况,一定要配合专业人士来进行诊断,要集“父母沟通、标准工具评估、多学科合作”与一体,比如孩子对声音不敏感,就要配合耳鼻喉科医生一起诊断。

(自闭症认知图库之改错:这幅图哪里不对)

一般的自闭症诊断都要在三岁之后了, 一般而言,两岁多的孩子不会说话,不能单纯凭借这一点被认为是自闭症,因为自闭症最核心的障碍是社交障碍以及行为方面的障碍,语言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所以我现在需要问你的是孩子的社交问题以及有无行为和情绪方面的问题,如果还是不够具体,那么, 我列出几点三岁前自闭症孩子最典型的症状,你一一对比一下,如果孩子出现八条以上的症状,就要注意了:

1,语言发育迟缓,到了2岁还不会叫爸爸妈妈,开口说话较晚。

2,存在着刻板的语言现象,比如大人对孩子说:宝宝,叫叔叔好,孩子说:好,那么,这样就有可能会有问题;如果孩子的回答是:宝宝,叫叔叔好。那么问题就更加严重一些了。因为这是孩子对于语言的不理解,有一些自闭症谱系障碍孩子就喜欢只说其中一到两个字。

3,喜欢重复广告词和天气预报,尤其喜欢重复同一句话。

4,和大人没有眼神交流和沟通,大多表现为不对视或者是对视的时间很短,比如十几秒。

5,感官非常的敏感,比如有的孩子非常怕光,有的孩子怕刺耳的声音,有的孩子对大人的呼唤没有反应,或者是反应过度激烈。

6,一天喜欢对大人提要求,甚至超过五次(比如要吃饭,要喝水,要拥抱)。

7,需要什么东西或者是玩具的时候,不会像一般的小朋友会用手指指向某处,而是拉着父母的手放在东西上面。

8,呼唤孩子的名字,孩子没有反应。

9,兴趣狭隘刻板,只关注自己喜欢的东西,喜欢能够转动的东西,比如圆形的玩具,洗衣机,电风扇的转动,车轮胎的转动等等。

10,行为刻板,每天喜欢做同一件事,吃同一样食品,做同一件事,如果被阻止,就会情绪失控。

11,惧怕狭小的地方或者空间,比如不敢做电梯,不敢进入小房子。

12,对父母的感情冷漠,对亲人的离开没有什么反应。

13,不喜欢提问,这个针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从来不问为什么的话题。

14,不会做假想性的 游戏 和活动,比如有的孩子不喜欢自己玩过家家,交朋友之类的 游戏 (这一点经常被忽略,很重要!)

15,不会模仿大人的动作和语言神态,不喜欢做同龄孩子喜欢做的事情。

大家有什么疑问,评论区留言给我!

大体看了一下几个回答,都在强调早发现早干预,这句现在自闭症康复界很流行的话,有点儿被奉为铁则的味道。

我发现居然有个特教老师的回答说有五六个月龄的孩子还不会走路就去康复,我差点儿没惊掉下巴!他的回答里虽然没有肯定,但也没否定,总之给人一种好像认同的感觉,这会误导一大片普通家长及谱系家长的!

我必须为这来说些什么,必须为这个早发现早干预中的“早”来正名!

凡事都有个度,所谓物极必反,这个“早”也一样,美国的诊断标准之所以定在三周岁才能诊断确诊,那是有其基本的研究理论和对自闭症的认知方面以及对“人”的认识方面的慎重考量的。

所以,早干预必须不能离谱!不能离谱夸张到草木皆兵,到根本不尊重孩子的客观发展规律,而完全用统一的我们认知的模式去套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状况,武断地认为不符合或者落后他所在年龄的发展标准,其实就和现在已经臭了门子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的本质一样!

每个孩子都是千差万别的,发展道路上不可能雷同,在细微的行为上更不可能雷同,如果雷同那叫克隆!更何况克隆也不会如此!

所以,我认为在两岁以前所有认为孩子是疑似自闭症的判断都是耍流氓,即便这个孩子将来真的是自闭症!

而在两岁以后,普通孩子基本可以有很好的语言发展,这时才能逐渐发现孩子与其他普通孩子的差距,当差距不是十分之大时,根本也不能判断为疑似!除非各个方面都全方位明显落后于同龄普通孩子!

而越接近三周岁,越有疑似或确诊的可能,特别需要提出的一个特殊情况就是“退化”,如果孩子在三岁前任何一个时期出现了“退化”状况,“退化”并不等同于“退步”,退步很平常,但大幅度明显的退步就是退化,即便他只有两岁甚至更小一些,也可以基本确诊是自闭症了,因为发育迟缓是没有退化状况发生的。

在两岁到三岁之间,如果表现出一系列发育迟缓或自闭症的症状,就可以判断为疑似。

这里我说几个比较明显的特征,比如严重的刻板偏执行为,执着于某个物体,外出走固定路线,极度不适应环境的改变,有明显的自我刺激行为,兴趣极端狭隘或者让我们匪夷所思,比如喜欢些我们通常认为的不该是孩子喜欢的东西,我闺女就喜欢一些破纸片与破袋子之类的。几乎完全不理人,脾气很难控制,很容易被激发,表现为抗拒很多东西,有明显不被人接受的行为问题……

我先说这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吧,当然还有很多别的表现,这些行为必须多种出现才会有更大可能去确诊。

但无论自闭症还是发育迟缓,都需要用相同的方法和路数去改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比如ABA行为分析法之类的方法来干预训练,甚至单纯的玩也是很好的干预。

就说这些吧,望回答有帮助!

  • 自闭症的孩子在0-3岁有什么具体表现?
    答:1、智力障碍 出现自闭症之后,比较常见的表现就是智力障碍,一般在儿童患病期间智力水平表现不一致,少部分患者会出现智力障碍,甚至会出现中度以上的智力缺陷。2、兴趣范围狭窄 一般出现自闭症后,患儿会出现兴趣范围狭窄的情况,对正常人热衷的玩具、游戏等都不会感兴趣。平时一些儿童不喜欢的物品则会表现...
  • 2岁到3岁儿童孤独症症状
    答:2岁到3岁儿童孤独症的表现症状轻重不一,可有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趣狭窄、行为方式刻板等。孤独症也叫自闭症,是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以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动作和行为刻板等表现为核心症状。沟通能力低下很难有目光对视,表情匮乏,对父母的拥抱或抚摸不期待。语言...
  • 3岁儿童自闭症早期什么症状表现吗
    答:往往表现在吃饭前后、睡觉前后,上厕所前后及出门前和刚回家时,会说固定的话,做固定的动作,这些都被称做仪式性的行为。很多孤独症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有固定的“使用方法”,例如:斜眼看人,走路踮脚尖,玩自己的声音(叫、笑、自言自语)用手摸嘴唇、耳朵,玩手指、拍手、跺脚,身体前后摇晃,...
  • 如何早期发现孩子的自闭症 详细�0�3
    答:我们周围有许多特殊的孩子。这些孩子很少说话,也不喜欢和其他孩子交流。他们总是紧闭心扉。这些孩子患有自闭症。自闭症的症状:a,三岁前出现下列三项中至少一项功能之发展异常或障碍:1. 社交沟通情境之理解性或表达性语言;2. 选择性社交依附或交互社会互动;3. 功能性或象征性游戏(dsm-iv则为象征性...
  • 如何判断一个婴儿是否有孤独症?
    答:一般孩子的自闭症诊断都要在三岁以后了, 因为自闭症的核心障碍是孩子的社交和行为,而三岁之前都是孩子身体各功能成长发育的飞快时期,到了三岁孩子的自闭症症状才表现出来。在孩子的三岁之前,很多细心的家伙在那个也可以发现孩子类似自闭症的相关症状。很多的孩子出现语言发育迟缓的现象,有的孩子不会...
  • 请问3岁轻微自闭症的表现是哪一些?
    答:三岁的小孩如果出现自闭症,他不会和家长进行沟通,包括眼神方面的交流,而且孩子会出现很明显的逃避现象,不愿意和家长进行肢体接触,而且自闭症如果出现在3岁小孩的身上,孩子会出现明显的智力缺陷,很难明白家长表达的意思,家长可以从这点入手,看孩子的表达能力如何。如果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如果出现轻度...
  • 孤独症儿童三岁之前有什么表现和症状,能诊断出来吗?
    答:孤独症症状多数在出生后18个月时已有广泛表现,孤独症儿童的 社会 性行为早在1周岁时即与正常儿童存在差别,在“是否注视别人的脸、意向性指点、对名字的反应和意向性表达”等方面尤为突出 。若有抚育经验或有正常对比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多数家人在儿童18个月时就能察觉其异常;家人对孤独症相关信息的了解、母亲的文化...
  • 婴儿孤独症状
    答:婴儿孤独症状1 宝宝孤独症的症状 1、语言障碍 表现为多种形式,多数有语言发育延迟或障碍,通常在两岁和三岁时仍然不会说话,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在2~3岁以前有表达性语言,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终身沉默不语或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有限的语言。 2、社会交往障碍 不能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
  • 请问三岁的孩子自闭症有什么表现
    答:三岁的儿童,如果有轻度的自闭症,通常会有以下表现:1,社交能力的缺乏。没有与人交往的方式技巧,缺乏对事情应有的情感反应。2,语言障碍。语言发育明显落后,比同龄的孩子差。甚至有语音、语调、语速方面的问题。不能很好地运用词汇来表达。3,交流障碍。当孩子想要索要某些东西的时候,无法正确表达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