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1000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议论文1000字

写作思路:首先可以开篇点题,直接给出文章的主旨,接着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观点,用举例子的方式来进行阐述论证自己的看法,中心要明确等等。

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工作影响着国家的未来。但是,当前社会上出现了很多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现象,例如某地幼师虐待幼童,在堂而皇之拍照炫耀;再比如,部分老师收学生红包,在排座、选班干部方面给予照顾。
这些行为,都抹黑了教师的光辉形象,也让教育的健康发展蒙上阴影。因此,教师除了在业务上要精进外,道德方面一定要加强自律,做到“学为人师,身正为范”。
闻一多是伟大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年轻时代,闻一多就参与了新文化运动,成为新月诗派代表人物之一。后来,他将研究的中心转向古典文学,一头扎进楚辞、诗经中。经过数年刻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但是,闻一多不是皓首穷经的学者,他还是一个有着高尚道德情操与济世情怀的战士。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要将中国拉入内战深渊。闻一多挺身而出,反抗国民党的白色统治。一介学者,最终被国民党暗杀。闻一多学问精纯,而又铁骨铮铮,演绎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赞歌。
为师者,学问不够,则无力引导学生;自身不正,则有可能误人子弟。在“身正”和“学高”两者之间,“身正”又比“学高”更重要。
“范跑跑”是名校毕业,教学水平确实不低,但是地震当中抛弃学生率先逃跑,还在网上洋洋得意,引起全国哗然。这样的老师,固然可以传授知识,但是在人格上面,却很难给学生正面的导向,甚至可能将学生引向歧途。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是范仲淹为名士严子陵写的悼语。其实,用在教师身上,可以作为师者追求的境界。我国涌现出如孔子、闻一多这样的名师,育出英才,推动了社会进步。我们为师者对于先贤,虽力有不逮,心向往之。在学问和道德上要不断精进,争取“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老师,给我们讲一讲精卫填海的故事好吗?”我愣了一下,“这个嘛……”。我真的讲不了,因为我虽然经常听到这个故事,但却不知道它的具体情节。我的脸顿时红了。
那节课我尴尬极了,也深深地认识到自己知识的匮乏。是的,由于每个学生认知水平、人生经历、心得体会都不同,他们会提出不一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博览群书,知识丰富,不仅精通所教科目的课本知识,还要懂其他科目的知识;不仅懂课本知识,还要懂课外知识。而且我们只有知识面广,才能把课本的知识讲解得更透、更深、更广,学生更容易理解,拓展学生的视野。老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还要管理学生。这就要求老师要懂交通安全、心理、安全用电等方面的知识。
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道德的引导者。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会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因此,老师要有人格的魅力和高尚的道德。这就要求老师严于律己,胸怀坦荡,诚实守信,淡泊名利,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等等。而且老师只有道德高尚,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
于是,我提高了对自己学习能力和道德修养的要求。每天我都抽出至少三个小时来读书,涉及教育心理学、哲学、文学等方面。我还学会向实践学习,每天晚上睡觉前都用笔写下一天的心得,善于总结经验。除此之外,我对自己的行为习惯也进行深刻的反思,改正了许多坏习惯,纠正了许多坏思想。如不再说不文明用语、早上不再睡懒觉、写字也变得认认真真。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是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损害老师的高大形象。
这次“三下乡”的支教活动加深了我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解,也坚定了我将来当老师的理想。立足讲坛,撒播智慧;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我愿意为这个理想奋斗一生!

写作思路:首先要理解所给要求是对于老师的行业要求,那么就可以以老师教书育人为背景进行描述。

正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学高为师”指的是教师必须知识面广,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身正为范”指的是教师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言行就是学生可供参照的道德标准。

在国内不少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院校,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写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字样的墙壁或横幅,它既是对高校教师进行时时鞭策,更是对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大学生的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心灵指引。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身为一名教师,要有渊博知识,善于启发学生思考,做学生求学路上的引路人。身为一名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做学生为人为学的楷模。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无数教师的座右铭。事实上,提高教师学识水平,加强师德建设,不仅关乎教师个人的发展,关乎学生的成长,更关乎教育强国建设,关乎民族复兴大业,因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小草生长在瓦砾之中,才显现出他生命的美丽;苍松矗立于绝壁之上,才显现出他生命的精彩。爱因斯坦说:“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最短暂的生命的意义。”老师就用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社会,老师是最有生命的一员。

九月金秋,老师是这个季节的主题,空气中弥漫着感念师恩的情绪。尊师重道是永远的`美德。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所有的教师都应该享受崇敬与祝福。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们不会忘记,当群星闪亮的时候,是你们还在不辞辛劳地在灯下奋笔疾书编写教案或批改作业;当万家灯火辉煌作文 你也可以投稿,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候,是你们还在孜孜不倦地为学生排忧解难。

多少朵含苞欲放的花朵在你们的手中欣然绽放,多少颗枝零叶乱的小树在你们的剪裁下茁壮成长。三尺讲台是你们为我们指点迷津,开拓视野的灯塔。不求回报是你们奉献精神的代名词,默默无闻是你们敬业爱业的真实写照。

有人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我们的教师所给予的爱恰恰就是这种神圣。“教育没有爱就成了无水之池”,教师用自己的汗水辛勤耕耘,不断浇开一朵朵美丽的心灵之花。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 也有人说成:学深为师,品正为范。从中可见学乃教育之基础,德乃教育之本源。从字义理解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那么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教师呢?是简单的知识渊博型,还是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优秀的业务素质,健全的人格的全面教师呢?我想大家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了吧!怎样才能做一名具有优良品德、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好教师呢?我个人认为应具有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不是职业,而是事业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转型阶段,文化发展空前繁杂,社会思潮泥沙俱下,如何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每一个人都需要面的问题,作为教师一定要有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认清教师不仅仅是我们的职业也是我们的事业,要把教育事业作为我们一生的追求和理想。面对拜金主义盛行我们教师的价值观一定不要盲从,而是要更加清醒的认识到这种风气的错误性,以及为了改变这种风气,我们教师需要用过硬的素质来抵御这种风气。对把教育当事业的人,我怀有真诚的敬意。所谓“把教育当事业”,我理解至少有两个含义:第一,研究;第二,创新。有事业心的教师,面对教育的所有现象,都能够以一种研究的眼光去打量与审视,并自觉地进行研究。这种研究不是抽象的理论推导,而是结合自己每一天的每一个教育行为进行分析、比较、质疑、琢磨、提炼等等。有事业心的老师总是具有一种超越自己的欲望,不愿意简单地重复自己,哪怕是同一篇“教熟了”的课文,针对不同的学生,或者在不同的时期,也希望能够讲出新意;哪怕是富有经验的班主任,面对新的班集体,也努力追求带出新的个性与特色。如果说,把教育当饭碗,能够满足教师物质生活的需要;那么,把教育当事业,则还能给我们带来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收获。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个教育者都把教育当事业,但是毫无疑问,一个把教育当事业的老师能够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教师的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苦的,必须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第二、教师不是演讲者,而是榜样
我们常说“无声教育”,就是指学生通过教师日常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模仿教师的行为,潜移默化的将教师好的和不好的行为进行了学习。因此,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对学生都会起示范与榜样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是学生的教师,学生是教师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育工作不仅仅是教学,更要以人为本、教书育人,家长把学生交给学校、交给教师,我们就有责任、责无旁贷去珍惜爱惜学生的时间。教师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自我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第三、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获取知识的引导者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问探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转变,教师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自己的工作。新课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发展与探究中学习知识,建构知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从转变自己“讲课”为主的教学行为做起。
以往的课堂教学,主要弊病之一就在于教师灌输得太多,将课文进行“支离破碎”的分析,术语、概念灌输得多,感悟、体验被忽视。事实上,老师灌过不等于学生学过,学生学过不等于学生学会,学生学会不等于学生会学,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要达到“学生会学”的境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改变“灌输者”的角色,尽量做到:支离破碎的“分析”不讲,学生已经懂的不讲,学生自己能讲的不讲,教师自己讲不清楚的不讲,学生听不明白的不讲。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讲授些什么呢?不是照搬教参,而是有自己研究的课文的心得体会、感悟和发现;必须有高于学生之处,能为学生开启心窗,要能讲得学生佩服你;必须是传授程序性的知识,而不是陈述性的知识。所谓“程序性的知识”,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做,如何去运用,换言之,就是教他以规律、方法,授之以“渔”;必须传授主题性的知识,而不是支离破碎的知识,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益;必须传授逻辑上有必然联系的知识。加涅说:“有组织的知识必须按一定的程序才能系统掌握。”教师在讲授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唤醒已有知识的记忆,以不断建构新的知识网络。

  • 学高和身正800字精选议论文5篇
    答:学高和身正800字(一)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是著名 教育 家陶行知先生的 名言 , 也有人说成:学深为师,品正为范。从中可见学乃教育之基础,德乃教育之本源。从字义理解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 文化 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
  • 师德演讲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答:师德演讲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1 高一年级:丁文慧 记得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
  •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议论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 ...
    答:1、【答案】【参考范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也有人说成:学深为师,品正为范。2、从中可见学乃教育之基础,德乃教育之本源。3、(1)教师不是职业,而是事业作为教师一定要有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认清教师不仅仅是我们的职业也是我们...
  • 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1000字
    答:正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学高为师”指的是教师必须知识面广,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身正为范”指的是教师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言行就是学生可供参照的道德标准。在国内不少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院校,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写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字样的墙...
  • 学校师德征文
    答: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古人尚修德,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更应把师德放在首位。那么,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学校师德征文,欢迎阅读参考。 学校师德征文1 在师范求学时,老师告诉我,作为未来的一名老师需要终生铭记的一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我第一次理解师德...
  •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议论文1000字
    答: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是范仲淹为名士严子陵写的悼语。其实,用在教师身上,可以作为师者追求的境界。我国涌现出如孔子、闻一多这样的名师,育出英才,推动了社会进步。我们为师者对于先贤,虽力有不逮,心向往之。在学问和道德上要不断精进,争取“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的作文700多字
    答:“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强调身教胜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尤其是班主...小草生长在瓦砾之中,才显现出他生命的美丽;苍松矗立于绝壁之上,才显现出他生命的精彩。爱因斯坦说:“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
  •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你怎么看待?
    答:“身正为范”指的是教师担负着培养祖国未来接班人的特殊历史使命,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标准。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做到“学高”身正”,不断勤奋钻研,刻苦学习,加强自身修养。如果我能成为一名幼儿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继续努力,不断地学习...
  • 正师风树师德演讲稿
    答:我演讲的题目是《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在演讲之前我想先为大家讲述一段自己刚参加工作后的经历。 20xx年9月1日我通过临沭县教师招考成为古龙中学一名语文教师,同时兼任七年级三班的班主任。成为一名教师一直是我的理想,可是当我怀抱着一切关于教师最美好的字眼去走近她的时候,我的心有一种从天堂到地狱的感受。
  • 作为教师,谈谈您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解?
    答:我认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简短数字,精辟概括出教师风范。“学高为师”说的是教师必须业务精炼,知识面广,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情操,海一样的胸襟。“身正为范”,指得是“教师的职业是太阳低下最光荣的事业”,担负着培养祖国未来的特殊的历史使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