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是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3
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及危害

1、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
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家长和老师,非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要求他们,这正如还没有长出牙齿的婴儿,非要他吃坚硬的食物一样,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对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
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能写好的年龄),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2、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
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
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而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单调的让孩子写字、算数,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实质上,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是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天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3、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
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决定了他们还不是“坐下来学习”意义上的学生,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经系统的伤害,使孩子变得表情呆板;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学习,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的不良症状的产生,给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4、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学前教育“小学化”过早的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让幼儿写、算,进行强制性的学习,他们“玩”的时间被剥夺了,没有一点自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无法发挥,孩子变得像“小大人”,呆头呆脑。
幼儿过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在成人的责备甚至打骂声中强制学习,活泼好动的个性受到压抑、摧残,心灵受到创伤,则难以形成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严重的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5、遏制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
学前教育“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忽视了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身体各部的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观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开发。
而正规的幼儿教育,教师每设计一个游戏活动往往使幼儿得到多种能力的训练,孩子在这种以游戏为主的教育活动中变得越来越健康、活泼、聪明,比那些会写多少字、会算多少数的孩子在正式上学以后更有潜力。

扩展资料:
国家教育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范办园行为,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来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提出了全方位的标准和要求。
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
对于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要坚决予以禁止。对于幼儿园布置幼儿完成小学内容家庭作业、组织小学内容有关考试测验的,要坚决予以纠正。社会培训机构也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各地要结合校外培训机构予以治理。
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
针对幼儿园不能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脱离幼儿生活情景,以课堂集中授课方式为主组织安排一日活动;或以机械背诵、记忆、抄写、计算等方式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的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
要引导幼儿园园长、教师及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坚持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学习兴趣和需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促进幼儿在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实践操作进行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究。
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
对于未按规定创设多种活动区域(区角),未提供充足的教具、游戏材料和图书,缺乏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强健体魄、自主游戏的教育环境的,要调整幼儿园活动区域设置,合理利用室内外环境,创设开放的、多样的区域活动空间。
并配备必要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具、游戏材料、图画书;要充分利用本地生活和自然资源,遴选、开发、设计一批适宜幼儿的游戏活动,丰富游戏资源,满足幼儿开展游戏活动的基本需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温州市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分析与对策 教育部——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 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

答:学前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是:(1)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幼儿时期,是身体各种机能迅速发育的时期,尤其是高级神经系统和骨骼肌肉的发育,常会使他们不停顿地活动,又在活动中得到发展。但幼儿大脑的成熟程度还很不足,兴奋过程胜于抑制过程,骨骼比较柔软,弹性大,脊柱的弯曲还没有定型,肌肉收缩力也比较差。因此过多地把孩子限制在狭小的教室里,每天几小时静坐,将会使某些部分的神经细胞长期处于抑制状态,严重制约身体各机能的迅速发育。(2)制约幼儿智力的发展。幼儿时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智力发展时期,抽象逻辑思维尚处于萌芽状态;思维的形式主要靠表象,而非抽象的词或概念。幼儿思维的这种具体性和形象性,就决定了他们只有充分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广泛地与人、与物直接接触,在动态活动中获得大量的感性经验,智力才有进一步发展提高的可能。当前农村学前班以单一的集体教学形式为主安排一日活动,就必然把教师和幼儿带入到一种狭小而又十分严肃的氛围之中,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布置作业、幼儿完成作业成为每天的主要内容,幼儿完全处于被支配的被动地位。此外,在课堂教学中占主要地位的是认读、拼写、计算,把大量的时间用来教授幼儿不感兴趣而且难以理解的抽象符号系统,这样时间长了,不但会妨碍幼儿获取打基础的、广泛丰一富的感性知识经验,还会使幼儿对学习产生畏难、厌烦情绪。在这种消极、被动的心理状态下,是不可能调动、激发各种智力因素,尤其是观察、思维和想象等因素的积极活动的。(3)压制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现在学前班过多的集体教学活动,使得幼儿整天只能忙于完成教师提出的知识积累与训练任务,没有充足的游戏时间和自由活动时间。同时过多的集体教学活动,也使得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与幼儿进行更多的个别接触和交谈。而这些被挤掉的活动,却正是幼儿形成良好个性所不可缺少的。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过分严肃的人际环境只能使幼儿学会听话,表现老实,遵守纪律,但缺少兴趣与热情,勇气和自信等最可贵的个性品质。学前儿童正处于一个“玩中学”的时期。他们的学习是在游戏的过程当中轻松地完成。作为学校,不应该剥夺学龄前儿童游戏的权利,而且更有责任和义务,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寓学于玩,使这些儿童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索得到发展。(4)不利于幼儿入学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大量实践经验证明,在学前班提前进行知识教育并没有达到为人学做好充分准备的教育目标。虽然在入学之初,学前班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准备显得较为轻松,但事实上使幼儿处于一种松懈的状态,他们会以为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都是他们已经掌握的,没有必要再认真听讲,儿童表现为注意力涣散、学习态度马虎等不良习惯。这种不良的学习习惯为儿童以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小学教师反映上过学前班的儿童不良学习习惯多,学习后劲不足等。

答:学前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是:(1)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幼儿时期,是身体各种机能迅速发育的时期,尤其是高级神经系统和骨骼肌肉的发育,常会使他们不停顿地活动,又在活动中得到发展。但幼儿大脑的成熟程度还很不足,兴奋过程胜于抑制过程,骨骼比较柔软,弹性大,脊柱的弯曲还没有定型,肌肉收缩力也比较差。因此过多地把孩子限制在狭小的教室里,每天几小时静坐,将会使某些部分的神经细胞长期处于抑制状态,严重制约身体各机能的迅速发育。 (2)制约幼儿智力的发展。幼儿时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智力发展时期,抽象逻辑思维尚处于萌芽状态;思维的形式主要靠表象,而非抽象的词或概念。幼儿思维的这种具体性和形象性,就决定了他们只有充分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广泛地与人、与物直接接触,在动态活动中获得大量的感性经验,智力才有进一步发展提高的可能。当前农村学前班以单一的集体教学形式为主安排一日活动,就必然把教师和幼儿带入到一种狭小而又十分严肃的氛围之中,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布置作业、幼儿完成作业成为每天的主要内容,幼儿完全处于被支配的被动地位。此外,在课堂教学中占主要地位的是认读、拼写、计算,把大量的时间用来教授幼儿不感兴趣而且难以理解的抽象符号系统,这样时间长了,不但会妨碍幼儿获取打基础的、广泛丰一富的感性知识经验,还会使幼儿对学习产生畏难、厌烦情绪。在这种消极、被动的心理状态下,是不可能调动、激发各种智力因素,尤其是观察、思维和想象等因素的积极活动的。 (3)压制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现在学前班过多的集体教学活动,使得幼儿整天只能忙于完成教师提出的知识积累与训练任务,没有充足的游戏时间和自由活动时间。同时过多的集体教学活动,也使得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与幼儿进行更多的个别接触和交谈。而这些被挤掉的活动,却正是幼儿形成良好个性所不可缺少的。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过分严肃的人际环境只能使幼儿学会听话,表现老实,遵守纪律,但缺少兴趣与热情,勇气和自信等最可贵的个性品质。学前儿童正处于一个“玩中学”的时期。他们的学习是在游戏的过程当中轻松地完成。作为学校,不应该剥夺学龄前儿童游戏的权利,而且更有责任和义务,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寓学于玩,使这些儿童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索得到发展。 (4)不利于幼儿入学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大量实践经验证明,在学前班提前进行知识教育并没有达到为人学做好充分准备的教育目标。虽然在入学之初,学前班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准备显得较为轻松,但事实上使幼儿处于一种松懈的状态,他们会以为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都是他们已经掌握的,没有必要再认真听讲,儿童表现为注意力涣散、学习态度马虎等不良习惯。这种不良的学习习惯为儿童以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小学教师反映上过学前班的儿童不良学习习惯多,学习后劲不足等。

  • 试分析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及原因,并提出改革建议。
    答:④不利于幼儿入学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2)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①迎合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②师资力量薄弱;③办学条件差。(3)学前教育区别与学校教育,要杜绝学前班“小学化”倾向,改革建议如下:①确立学前教育的独立地位与性质,牢固树立学前教育不是小学预备教育的理念。学前教育是基础...
  • 学前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是什么?
    答:学前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是:(1)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幼儿时期,是身体各种机能迅速发育的时期,尤其是高级神经系统和骨骼肌肉的发育,常会使他们不停顿地活动,又在活动中得到发展。但幼儿大脑的成熟程度还很不足,兴奋过程胜于抑制过程,骨骼比较柔软,弹性大,脊柱的弯曲还没有定型,肌肉收缩力也比较...
  • 幼儿园小学化教学对幼儿的危害有哪些
    答:一是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上变化,如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二是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
  • 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及危害
    答:4、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学前教育“小学化”过早的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让幼儿写、算,进行强制性的学习,他们“玩”的时间被剥夺了,没有一点自由,学习的主动...
  • 如何看待“教学小学化”或“游戏功利化”的弊端现象
    答:4、“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由于一些学前班使用的是小学一年级教材,其教学内容和小学一年级是重复的。在幼儿阶段儿童如果学过了小学课本上的知识,他们刚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由于重复教育,使这些儿童养成了不动脑、不思考、生记硬背的...
  • 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是什么?危害有哪些?
    答: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原因有:(1)迎合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不少小学为了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以创收为目的,不顾自身是否具备举办学前班的条件,盲目开设学前班。(2)师资力量薄弱。幼儿教师不同于小学教师,有其特有的要求和素质。而在学前班有相当一部分从未接受过系统正规的专业训练,或...
  • 幼儿教育小学化违反了教师工作的哪些特点
    答: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人们常说:“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个月会喊大大”。这恰好反应了每个阶段的孩子都存在着其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同样,著名教育学家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自然教育的思想,要尊重儿童天性发展。他认为幼儿的智力处于感性阶段,还没有理智,还不能形成概念,因此,对于幼儿不应当急于向儿童...
  • 幼儿园过于小学化,教太多的知识,会不会导致孩子厌学?
    答:引言:幼儿园过于小学化教太多的知识肯定会导致孩子出现厌学的情况,因为根本没有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让孩子心理压力过大,慢慢的他就越来越不喜欢学习。一、幼儿园过于小学的话,肯定会导致孩子出现厌学的情况家长真的感觉特别的纠结,到底要不要让孩子上学前班,如果说不让孩子上学前班的话,孩子根本...
  • 论述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及危害
    答:到能写好的年龄),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第2期来迪: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孩子们在花费了时间和精力之后,如果依旧难以达到家长的要求,那便会体会到越来越多的挫败感,这样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