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化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转变过程中的经济现象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它是核心就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据此回

(1)一是民族独立,二是社会民主。(2分)(2)积极作用:引进了一些西方先进技术,兴办了一些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1分)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分)也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分)冲击传统教育,促进了教育近代化。(1分)失败的根本原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是彻底变革封建制度。(1分)(3)戊戌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使中国现代化的探索由经济技术层面步入政治制度层面,开始了资产阶级参与国家政治的时代,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次尝试。(2分)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施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形成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巨变。(2分)(4)正确道路: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或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或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分)启示:①一个国家在实现现代化,必须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②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实际出发,走自已的路;③必须坚持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④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必须坚持进行政治、经济改革;⑤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任得其中两点,可得2分) 解(1)问,要结合近代中国实现近代化的主要障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总结必备的前提条件一是民族独立,二是社会民主;解(2)问,首先要判定中国现代化运动第一次大规模实践是洋务运动,其次结合教材相关知识,不难概括其积极作用和失败的根本原因;解(3)问,在答“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各自的独特贡献”时,注意题干限定在政治现代化方面,结合教材相关知识,不难概括二者的贡献;解(4)问,在答新时期“这条正确道路的内涵”时,要简明扼要;在答启示时,既要多角度思考,还要从正反两方面考虑

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由于制度结构的缺陷,市场机制尚处于脆弱的发展阶段,基础设施薄弱以及农业本身的自然风险和经济不确定性,要求政府比其他任何时候干预农业发展都更为重要。但是,作为农业发展的一项要素,如同其他要素投入一样,若政府干预仅是力量的增强,未必奏效,只有符合经济规律和国情的正确干预,才能形成一股启动力量,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由落后状态向发达状态转变。

新福利经济学不再把资源的配置理解为社会经济福利达到最大化状态是以收入均等化为前提。而是把效率研究放在首位,并认为效率来自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借鉴帕累托最优实现的条件来评估我们的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应该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如何借鉴帕累托最优实现的条件。来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评估服务呢?那就是要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来兼顾公平。只有把效率放在优先地位,才有可能在效率提高的基础上实现收入和分配的合理化,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公平和效率是各国政府在制定农业政策时都要面对的选择,传统观点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的选择是处在两难的境地,两者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认为要提高效率就会有碍于公平,要讲究公平就要牺牲效率。那么人类能否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协调和同步增长呢?这是人类还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

无数农业政策的实践证明,在效率与公平这对矛盾中,效率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提高效率,将“蛋糕”做大,才能够实现更好的公平分配。这里所说的公平不是平均,而是机会均等,这里的公平是在机会均等条件下导致的收入不均等。由于农民在能力上和智慧上的差异,有人收入丰厚,有人收入低微,这正是公平的一种反映。如果你硬要把他们的收入拉平,反而是不公平的表现,结果必然会降低经济效率。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反映着生产和分配的矛盾。很显然,一个国家在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过程中,不能只考虑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前面提到的效率和公平的协调和同步增长,也是一种类似于帕累托最优的理想化模式,在农业政策的实际运行中难以完全做到,但却是国家应该始终努力的目标。效率是解决公平问题的基础,但效率的提高并不会自动形成公平,公平的实现离不开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的转移。

三、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评估的基本标准

(一)生产力标准

就是把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是否促进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其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运用农业政策转移经济利益之后,衡量其对整个国民经济影响的综合指标就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及其人均量的增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两类指标综合反映了社会财富的增长程度和生产工具及科学技术进步的程度,这些指标是极其重要的,但还不能够对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作出确切的评价。因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主要是要来协调工农业的发展,因此还要用下列指标来反映和评估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适度性。

1.工农业的发展速度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的发展速度只能建立在农业所能提供的可能性的基础上。为使农业政策所转移的经济利益适度,必须使工农业的发展速度保持适当的比例。工农业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各个国家所处的工业化阶段不同,工农业发展速度的比例关系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根据世界银行历年的《世界发展报告》,对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系统分析与考察表明,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国家或地区,工业与农业的产值增长速度之比大约为3:1;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国家或地区,这一比例为2—2.5:1;处在工业化后期阶段的发达国家或地区,这一比例约为1.5—2:1。又据对世界32个国家走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300美元到1000美元这段路程来分析,工农业增长率之比为3:1。超过了这一范围,往往就意味着工业的发展已超越农业所能提供的可能性,就要过多地挤占农业的经济利益,就会损害工农业之间的协调发展。

2.工农业的就业构成

在以农业为主或由农业向工业化国家转变的初期阶段,社会劳动力大多在农业部门就业。随着工业化的实现,不仅工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增大,而且在工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比重也逐年提高,这是工业化过程的一般规律。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的转移,不仅有利于工业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为进一步转移农业经济利益或增加农业经济利益创造条件。因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之后,对农业部门来说,劳力与土地的比率关系发生了变化,将使稀缺的土地要素变得相对宽松,不仅会使农业的产品剩余增多。而且农民的收入也会增加,储蓄也会增加,从而可以使农业提供更多的资本剩余。这也就是说,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农业和工业来说都是有利的,对于转移农业经济利益以及后来保护农业经济利益的农业政策来说,都是一个有利的手段和杠杆。

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在转移农业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充分地考虑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要把劳动力在工农业中的就业结构及其变化作为评估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社会福利标准

对于作为评估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社会福利标准来说,只能是农民及全体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及其社会保障程度。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及其社会保障程度提高了,就说明整个社会的福利增加了。必须用下列指标来评估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的转移。

1.工农产品的价格关系

工农两大产业之间的经济关系表现为商品交换关系,能否实现工农产品等价交换,核心是两部门产品的比价问题。某些国家在工业化的初期,通过工农产品的不等价交换,或者是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来转移农业的经济利益,为国家的工业化积累资本。这里暂抛开这种政策手段在转移经济利益时的效率损失不谈,如果剪刀差过大,虽然暂时为工业转移了较多的农业经济利益,但由于农业收入减少,那么农业的发展就会停滞甚至萎缩,这就给进一步转移农业利益带来了困难。如果到了工农业的平等发展时期还存在着剪刀差,这是对农业的不公平,工农业也就难于协调发展,农民的社会福利也就难于获得相应的提高。因此,应该根据工业化的不同发展阶段,确定工农产品的不同比价关系。

2.工农业的收入关系

工农业或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存在着差距,即工业或城市居民的收入高于农业或乡村居民的收入,这是从工业化以来就存在着的普遍经济现象。据国家统计局对44个国家和地区横截面资料的计量分析,城乡民居收入差距实际上是经济增长的函数:即在低收入阶段,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般较小,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收入都大幅度提高,但城乡居民的入差距也趋于扩大;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下降,这一阶段往往称为高收入阶段。在工业化过程中,合理的城乡收入差距是必要的。因为部分农民追求工业高收入而弃农经营非农产业,或成为城市工业的劳动大军,会使企业在市场上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工业化加快,工业提供的产品或劳务增加;另一方面留在农业内部的劳动力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生产手段,保持旺盛的投资热情,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推动农业增长。工业的发展不仅吸收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而且提供了价格适宜的工业产品和生产技术;农业的增长不仅为工业提供了充足的食品和原料,而且具有对工业品的足够购买力。结果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必然使工业化失去农业的支撑;差距过小,将会延误整个经济的发展。但要提出一个笼统的所谓合理的城乡收入差距是困难的。因为不同的社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存在一定收入差距程度,并且这个差距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处在经济经常变化之中。合适的城乡收入差距必须根据一个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来加以测定。一般来说,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00—1000美元时,农业劳动力与非农业劳动力报酬比大致在1:2—2.5左右。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其收入差距在缩小。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和10000美元以下时,农业与非农业劳动力报酬比大致在1:1.5—2左右。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时,农业与非农业劳动力报酬比大致在1:1—1.4左右〔1〕。所以,应根据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所应该具有的工农业收入差距,与实际的工农业收入差距相比较,来评估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

参考资料:http://www.studa.net/Profession/080725/08315846-2.html

新福利经济学不再把资源的配置理解为社会经济福利达到最大化状态是以收入均等化为前提。而是把效率研究放在首位,并认为效率来自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借鉴帕累托最优实现的条件来评估我们的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应该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如何借鉴帕累托最优实现的条件。来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评估服务呢?那就是要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来兼顾公平。只有把效率放在优先地位,才有可能在效率提高的基础上实现收入和分配的合理化,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公平和效率是各国政府在制定农业政策时都要面对的选择,传统观点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的选择是处在两难的境地,两者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认为要提高效率就会有碍于公平,要讲究公平就要牺牲效率。那么人类能否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协调和同步增长呢?这是人类还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

无数农业政策的实践证明,在效率与公平这对矛盾中,效率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提高效率,将“蛋糕”做大,才能够实现更好的公平分配。这里所说的公平不是平均,而是机会均等,这里的公平是在机会均等条件下导致的收入不均等。由于农民在能力上和智慧上的差异,有人收入丰厚,有人收入低微,这正是公平的一种反映。如果你硬要把他们的收入拉平,反而是不公平的表现,结果必然会降低经济效率。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反映着生产和分配的矛盾。很显然,一个国家在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过程中,不能只考虑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前面提到的效率和公平的协调和同步增长,也是一种类似于帕累托最优的理想化模式,在农业政策的实际运行中难以完全做到,但却是国家应该始终努力的目标。效率是解决公平问题的基础,但效率的提高并不会自动形成公平,公平的实现离不开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的转移。

三、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评估的基本标准

(一)生产力标准

就是把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是否促进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其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运用农业政策转移经济利益之后,衡量其对整个国民经济影响的综合指标就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及其人均量的增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两类指标综合反映了社会财富的增长程度和生产工具及科学技术进步的程度,这些指标是极其重要的,但还不能够对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作出确切的评价。因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主要是要来协调工农业的发展,因此还要用下列指标来反映和评估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适度性。

1.工农业的发展速度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的发展速度只能建立在农业所能提供的可能性的基础上。为使农业政策所转移的经济利益适度,必须使工农业的发展速度保持适当的比例。工农业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各个国家所处的工业化阶段不同,工农业发展速度的比例关系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根据世界银行历年的《世界发展报告》,对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系统分析与考察表明,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国家或地区,工业与农业的产值增长速度之比大约为3:1;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国家或地区,这一比例为2—2.5:1;处在工业化后期阶段的发达国家或地区,这一比例约为1.5—2:1。又据对世界32个国家走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300美元到1000美元这段路程来分析,工农业增长率之比为3:1。超过了这一范围,往往就意味着工业的发展已超越农业所能提供的可能性,就要过多地挤占农业的经济利益,就会损害工农业之间的协调发展。

2.工农业的就业构成

在以农业为主或由农业向工业化国家转变的初期阶段,社会劳动力大多在农业部门就业。随着工业化的实现,不仅工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增大,而且在工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比重也逐年提高,这是工业化过程的一般规律。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的转移,不仅有利于工业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为进一步转移农业经济利益或增加农业经济利益创造条件。因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之后,对农业部门来说,劳力与土地的比率关系发生了变化,将使稀缺的土地要素变得相对宽松,不仅会使农业的产品剩余增多。而且农民的收入也会增加,储蓄也会增加,从而可以使农业提供更多的资本剩余。这也就是说,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农业和工业来说都是有利的,对于转移农业经济利益以及后来保护农业经济利益的农业政策来说,都是一个有利的手段和杠杆。

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在转移农业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充分地考虑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要把劳动力在工农业中的就业结构及其变化作为评估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社会福利标准

对于作为评估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社会福利标准来说,只能是农民及全体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及其社会保障程度。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及其社会保障程度提高了,就说明整个社会的福利增加了。必须用下列指标来评估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的转移。

1.工农产品的价格关系

工农两大产业之间的经济关系表现为商品交换关系,能否实现工农产品等价交换,核心是两部门产品的比价问题。某些国家在工业化的初期,通过工农产品的不等价交换,或者是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来转移农业的经济利益,为国家的工业化积累资本。这里暂抛开这种政策手段在转移经济利益时的效率损失不谈,如果剪刀差过大,虽然暂时为工业转移了较多的农业经济利益,但由于农业收入减少,那么农业的发展就会停滞甚至萎缩,这就给进一步转移农业利益带来了困难。如果到了工农业的平等发展时期还存在着剪刀差,这是对农业的不公平,工农业也就难于协调发展,农民的社会福利也就难于获得相应的提高。因此,应该根据工业化的不同发展阶段,确定工农产品的不同比价关系。

2.工农业的收入关系

工农业或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存在着差距,即工业或城市居民的收入高于农业或乡村居民的收入,这是从工业化以来就存在着的普遍经济现象。据国家统计局对44个国家和地区横截面资料的计量分析,城乡民居收入差距实际上是经济增长的函数:即在低收入阶段,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般较小,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收入都大幅度提高,但城乡居民的入差距也趋于扩大;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下降,这一阶段往往称为高收入阶段。在工业化过程中,合理的城乡收入差距是必要的。因为部分农民追求工业高收入而弃农经营非农产业,或成为城市工业的劳动大军,会使企业在市场上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工业化加快,工业提供的产品或劳务增加;另一方面留在农业内部的劳动力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生产手段,保持旺盛的投资热情,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推动农业增长。工业的发展不仅吸收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而且提供了价格适宜的工业产品和生产技术;农业的增长不仅为工业提供了充足的食品和原料,而且具有对工业品的足够购买力。结果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必然使工业化失去农业的支撑;差距过小,将会延误整个经济的发展。但要提出一个笼统的所谓合理的城乡收入差距是困难的。因为不同的社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存在一定收入差距程度,并且这个差距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处在经济经常变化之中。合适的城乡收入差距必须根据一个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来加以测定。一般来说,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00—1000美元时,农业劳动力与非农业劳动力报酬比大致在1:2—2.5左右。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其收入差距在缩小。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和10000美元以下时,农业与非农业劳动力报酬比大致在1:1.5—2左右。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时,农业与非农业劳动力报酬比大致在1:1—1.4左右〔1〕。所以,应根据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所应该具有的工农业收入差距,与实际的工农业收入差距相比较,来评估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

  • 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评估的基本标准

    (一)生产力标准

    就是把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是否促进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其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运用农业政策转移经济利益之后,衡量其对整个国民经济影响的综合指标就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及其人均量的增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两类指标综合反映了社会财富的增长程度和生产工具及科学技术进步的程度,这些指标是极其重要的,但还不能够对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作出确切的评价。因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主要是要来协调工农业的发展,因此还要用下列指标来反映和评估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适度性。

    1.工农业的发展速度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的发展速度只能建立在农业所能提供的可能性的基础上。为使农业政策所转移的经济利益适度,必须使工农业的发展速度保持适当的比例。工农业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各个国家所处的工业化阶段不同,工农业发展速度的比例关系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根据世界银行历年的《世界发展报告》,对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系统分析与考察表明,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国家或地区,工业与农业的产值增长速度之比大约为3:1;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国家或地区,这一比例为2—2.5:1;处在工业化后期阶段的发达国家或地区,这一比例约为1.5—2:1。又据对世界32个国家走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300美元到1000美元这段路程来分析,工农业增长率之比为3:1。超过了这一范围,往往就意味着工业的发展已超越农业所能提供的可能性,就要过多地挤占农业的经济利益,就会损害工农业之间的协调发展。

    2.工农业的就业构成

    在以农业为主或由农业向工业化国家转变的初期阶段,社会劳动力大多在农业部门就业。随着工业化的实现,不仅工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增大,而且在工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比重也逐年提高,这是工业化过程的一般规律。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的转移,不仅有利于工业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为进一步转移农业经济利益或增加农业经济利益创造条件。因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之后,对农业部门来说,劳力与土地的比率关系发生了变化,将使稀缺的土地要素变得相对宽松,不仅会使农业的产品剩余增多。而且农民的收入也会增加,储蓄也会增加,从而可以使农业提供更多的资本剩余。这也就是说,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农业和工业来说都是有利的,对于转移农业经济利益以及后来保护农业经济利益的农业政策来说,都是一个有利的手段和杠杆。

    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在转移农业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充分地考虑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要把劳动力在工农业中的就业结构及其变化作为评估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社会福利标准

    对于作为评估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社会福利标准来说,只能是农民及全体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及其社会保障程度。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及其社会保障程度提高了,就说明整个社会的福利增加了。必须用下列指标来评估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的转移。

    1.工农产品的价格关系

    工农两大产业之间的经济关系表现为商品交换关系,能否实现工农产品等价交换,核心是两部门产品的比价问题。某些国家在工业化的初期,通过工农产品的不等价交换,或者是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来转移农业的经济利益,为国家的工业化积累资本。这里暂抛开这种政策手段在转移经济利益时的效率损失不谈,如果剪刀差过大,虽然暂时为工业转移了较多的农业经济利益,但由于农业收入减少,那么农业的发展就会停滞甚至萎缩,这就给进一步转移农业利益带来了困难。如果到了工农业的平等发展时期还存在着剪刀差,这是对农业的不公平,工农业也就难于协调发展,农民的社会福利也就难于获得相应的提高。因此,应该根据工业化的不同发展阶段,确定工农产品的不同比价关系。

    2.工农业的收入关系

    工农业或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存在着差距,即工业或城市居民的收入高于农业或乡村居民的收入,这是从工业化以来就存在着的普遍经济现象。据国家统计局对44个国家和地区横截面资料的计量分析,城乡民居收入差距实际上是经济增长的函数:即在低收入阶段,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般较小,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收入都大幅度提高,但城乡居民的入差距也趋于扩大;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下降,这一阶段往往称为高收入阶段。在工业化过程中,合理的城乡收入差距是必要的。因为部分农民追求工业高收入而弃农经营非农产业,或成为城市工业的劳动大军,会使企业在市场上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工业化加快,工业提供的产品或劳务增加;另一方面留在农业内部的劳动力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生产手段,保持旺盛的投资热情,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推动农业增长。工业的发展不仅吸收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而且提供了价格适宜的工业产品和生产技术;农业的增长不仅为工业提供了充足的食品和原料,而且具有对工业品的足够购买力。结果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必然使工业化失去农业的支撑;差距过小,将会延误整个经济的发展。但要提出一个笼统的所谓合理的城乡收入差距是困难的。因为不同的社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存在一定收入差距程度,并且这个差距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处在经济经常变化之中。合适的城乡收入差距必须根据一个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来加以测定。一般来说,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00—1000美元时,农业劳动力与非农业劳动力报酬比大致在1:2—2.5左右。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其收入差距在缩小。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和10000美元以下时,农业与非农业劳动力报酬比大致在1:1.5—2左右。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时,农业与非农业劳动力报酬比大致在1:1—1.4左右〔1〕。所以,应根据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所应该具有的工农业收入差距,与实际的工农业收入差距相比较,来评估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



  • 简述我国建国70年以来的主导产业转换过程?
    答:70年来的工业化进程,给中国这个古老国度带来了历史性巨变,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实现了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后期的历史性飞越,中国的基本经济国情实现了从落后的农业大国向世界性工业大国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已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 关于写中国农业改变的事,作文需要急啊!!!不亏待你的.
    答:三是如法国、德国等土地、劳动力比较适中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既重视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又重视科学技术推广应用。 今日国内聚焦 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史表明,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都非常注重立足本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没...
  • 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问题,以及我们应该做哪些应对措施
    答:我的理解是,工业生产的爆发性的扩张,这种扩张来自工业内部的质的不断的变化,从而导致社会各个方面尤其是各个产业的全方位的嬗变。就农业对工业的影响而言其在工业化过程中要从有关方面支持工业,也就是说工业化离不开农业的贡献。农业贡献主要体现在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外汇贡献和市场贡献。从部分发达国家发展工业的...
  •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表现出来的三个重要特征是什么?
    答:中国工业化进程中表现出来的三个重要特征:1、中国的工业化是一个具有十几亿人口大国的工业化,中国的人口超过了所有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人口的总和。2、中国的工业化是一个长期、快速推进的工业化,世界上还很少有国家能够长期保持如此高的工业化速度。3、 中国的工业化是一个低成本的出口导向的工业化,...
  •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是什么呢?
    答: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1、人口 (1)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人口迅速增长 (2)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从事工商业的人口增多。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劳动者 2、大众教育 (1)背景: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 (2)国家:英、法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德国建立初等、中等、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二、城市化 1、...
  •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是什么?
    答: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是:1、 社会自由和民事权利的增长。2、 来自外国的大量资本投资。3、 从农业到工业经济的转换,特别是向制造业的转换。4、 逐渐增长的开放市场经济,允许同世界上其他国家进行自由贸易。5、 几大洲间进行的大规模国与国合作。经济特征 第一,20多年来,经济增长率保持较高水平,...
  • 转型时期我国存在的问题
    答: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与经济高速发展伴随而来的城市贫困现象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的必经阶段,城市贫困是市场经济的产物。[9]发达国家亲历的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化、再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由于产业结构转化、城市郊区化的原因同样甚至更严重地、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大量的城市失业和城市贫困,经...
  • 农业的发展为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什么积极影响
    答:要保证农产品(工业原材料)的数量和质量的稳定供应,必须不断加速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迈进的步伐,提高农业单位面积的产量和质量。只有通过加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农业),才能为工业发展腾挪出所需要的大量的土地资源(厂房车间、道路)。在拓展工业规模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厂房、车间和道路,这样必然要...
  • 我国现进行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还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咋变...
    答:“我国的中间阶层占从业人口的15.8%,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中产阶级所占的比例(80年代,美国为33%,日本为28.7%)。”[6]中间阶层的欠缺导致了社会的两极分化严重,金字塔的顶层狭窄,底层庞大。社会上存在“被甩在社会结构之外的没有掌握新技能的下岗职工、被甩在工业化和现代化之外的小农经营式的农民、被甩在城市就业体系...
  • 中国工业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答:完成了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度阶段。从此中国终于走上了工业化道路。中国实现工业化的任务,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来的,从“一五”计划算起,我国为实现工业化已经奋斗了半个世纪,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建设成为拥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并有一部分达到现代化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