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警予是什么人物有什么故事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向警予是什么人物有什么故事

1912年秋,向警予考入湖南省第一女子师范,民国3年转学女子中学。1916年,向警予从周南女校毕业,怀着“妇女解放”和“教育救国”的抱负,回到家乡。
她四处奔波,克服重重困难,得到当地进步人士的支持,在县城西街文昌阁创办了男女合校的溆浦小学堂,并担任校长,聘请进步青年任教员。学校在她的主持下,传授新知识,提倡新风尚,宣传新思想。

规模不断扩大,由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发展到八个班300多人,培养了不少人才。1918年4月,毛泽东、蔡和森在湖南发起成立新民学会,以“革新学识,砥砺品行”为宗旨。向警予得到消息,很想出去干一番“真事业”。
于是,她来到北京,拜访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参加了毛泽东、蔡和森等创办的革命团体新民学会,她与蔡和森的交往因此逐渐增多。同年10月,向警予和蔡畅等组织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成为湖南女界勤工俭学运动的首创者。
铭记英雄
她是中共女党员之杰,是一位女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领袖。她英勇牺牲后,党中央在上海为她举行追悼会,还在有关刊物上发表了悼念文章,蔡和森写了《向警予烈士传略》。
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三八节纪念大会上号召:“要学习大革命时代牺牲了的模范妇女领袖、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她为妇女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周恩来在庆祝延安中国女子大学成立大会上指出:“向警予是我党第一个女中央委员,第一任妇女部长,英勇牺牲了,我们不要忘记她。”

向警予(1895-1928),女,原名向俊贤,1895年生于湖南溆浦县商会会长之家。她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及早期领导人之一 ,女权主义领袖 ,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

在有迹可循的史料里,她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向警予在法租界三德里被捕,同年5月1日向警予被押赴余记里空坪刑场,年终33岁。

主要成就:

1919年秋,向警予参加了毛泽东、蔡和森等创办的革命团体新民学会。同年10月向警予和蔡畅等组织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成为湖南女界勤工俭学运动的首创者。

192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妇女运动。她为党中央妇女部起草了《妇女运动决议案》等许多重要指导文件,发表了《中国最近妇女运动》《中国妇女宣传运动之新纪元》《妇女运动的基础》等大量论述妇女解放运动的文章,培养了大批妇女工作干部,在妇女解放运动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24年,向警予直接参加并出色领导了上海闸北丝厂和南洋烟厂的大罢工,罢工最终取得胜利。这两次罢工为迎接工人运动新高潮的到来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1925年5月,向警予任中共中央妇女部主任,并当选为中共第四届中央局委员。

1925年10月,向警予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

1927年回国,在中共汉口市委宣传部和市总工会宣传部工作。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大部分领导同志先后转移,向警予主动要求留在武汉,坚持地下斗争。有的同志考虑到她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在严重白色恐怖笼罩下的武汉太危险,劝她离开武汉到上海去,向警予说:武汉三镇是我党重要的据点,许多重要负责同志牺牲了,我一离开,就是说我党在武汉失败了,这是对敌人的示弱,我决不能离开!

同年10月,向警予担任中共湖北省委党报《大江报》主笔,撰写了许多短小精悍的文章,激励了广大党员和革命群众不屈不挠地进行斗争。

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向警予不幸被捕。敌人对她实施了严讯和逼供,但她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严守共产党员的操守,表现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和崇高品格。

敌人威胁说已经查明了她是共产党重要领袖,逼她招供。向警予凛然地说:“要杀就杀!至于我是不是向警予,没有多大关系,横竖你们都是屠杀人民的刽子手!革命者不会在你们的屠刀下求生。等着吧,你们的末日,就在明天!”

扩展资料

个人作品:

向警予为党中央妇女部起草了《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案》等许多重要指导文件。

发表了《中国最近妇女运动》、《中国妇女宣传运动之新纪元》、《妇女运动的基础》、《评王碧华的女权运动谈》、《上海女权运动会今后应注意的三件事》、《中国知识妇女的三派》、《女国民大会的三大意义》、《给陶毅的信》等大量论述妇女解放运动的文章。

培养了大批女性工作干部,在女权运动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后世纪念:

为纪念中国共产主义女战士、妇女运动的先驱向警予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位于湖南省溆浦县城。前身是向警予故居管理所。1981年7月1日开放。1985年9月4日改名向警予同志纪念馆。

为纪念向警予烈士牺牲80周年,学习她的革命精神,由共青团中央、中央党史研究向警予纪念馆掠影室、国家档案局主办,团中央信息办、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和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承办的网上"向警予纪念馆"2008年正式开通。

1999年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史研究馆评选念向警予烈士为百年英烈。2009年9月14日,她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向警予



向警予(1895-1928),女,原名向俊贤,1895年生于湖南溆浦县商会会长之家。她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及早期领导人之一,女权主义领袖 ,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

在有迹可循的史料里,她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向警予在法租界三德里被捕,同年5月1日向警予被押赴余记里空坪刑场,年终33岁。

向警予与蔡和森的结合曾被称作“向上同盟/向蔡同盟”,由于生活习惯不合等原因,1926年,向警予与蔡和森在莫斯科分手。生活“同盟”虽已不再,革命理想同盟却犹在。

得知向警予牺牲,蔡和森悲痛不已,撰文悼念“我的妻”:“伟大的警予,英勇的警予,你没有死,你永远没有死。你不是和森个人的爱人,你是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

扩展资料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向俊贤由湘西到长沙,先后在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周南女校读书,改名向警予,表示对封建势力的高度警惕和反抗。

在上学期间,她关心国事,当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签定后,她和长沙的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演讲,唤起同胞们救国救民的热情。周南女校被人称为“女革命家的摇篮”,向警予在这里因与蔡畅的同学关系而结识蔡和森、毛泽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向警予



向警予(1895-1928),女,原名向俊贤,1895年生于湖南溆浦县商会会长之家。她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及早期领导人之一 ,女权主义领袖 ,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

在有迹可循的史料里,她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向警予在法租界三德里被捕,同年5月1日向警予被押赴余记里空坪刑场,年终33岁。

主要成就:

1919年秋,向警予参加了毛泽东、蔡和森等创办的革命团体新民学会。同年10月向警予和蔡畅等组织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成为湖南女界勤工俭学运动的首创者。

192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妇女运动。她为党中央妇女部起草了《妇女运动决议案》等许多重要指导文件,发表了《中国最近妇女运动》《中国妇女宣传运动之新纪元》《妇女运动的基础》等大量论述妇女解放运动的文章,培养了大批妇女工作干部,在妇女解放运动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铭记英雄:

她是中共女党员之杰,是一位女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领袖。她英勇牺牲后,党中央在上海为她举行追悼会,还在有关刊物上发表了悼念文章,蔡和森写了《向警予烈士传略》。

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三八节纪念大会上号召:“要学习大革命时代牺牲了的模范妇女领袖、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她为妇女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周恩来在庆祝延安中国女子大学成立大会上指出:“向警予是我党第一个女中央委员,第一任妇女部长,英勇牺牲了,我们不要忘记她。”



向警予 ,向警予是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的早期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领袖。 向警予(1895-1928)原名向俊贤,女,土家族,湖南省溆浦县人,中共党员,是我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被誉为“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 关于向警予的革命故事很多,这里给你一个简介: (一) 向警予的故事: 向警予出生在湖南溆浦一个普通店员的家庭。她17岁到长沙,先后就读于省立三师、第一女师和周南女师。在此期间,她结识了毛泽东、蔡和森等一批思想进步的革命青年,在他们的影响下,向警予逐步树立起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毕业后,向警予回家乡创办了溆浦学堂,提倡半工半读,倡导男女同校,反对女子缠足、穿耳和梳长辫等陈规陋习。为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她带领学生打扫街道。 1919年冬,向警予响应毛泽东、蔡和森的倡议,到法国勤工俭学,寻求革命真理。向警予和蔡和森有着共同的革命理想和志趣,逐渐产生了真挚的爱情,他们在法国结婚了。在婚礼上,向警予和蔡和森给前来祝贺的中国留学生朗诵了他们合编的诗集《向上同盟》,后来,大家称他俩的结合为“向蔡同盟”。毛泽东同志十分赞赏他们自由恋爱、简朴成婚的行为,认为这是开了一个很好的先例,应该成为大家的榜样。向警予和蔡和森并肩坐着,共同捧着一本打开的 《资本论》,照了一张结婚像,表明他们的结合,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基础上的。 向警予于192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的第二、第三、第四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她是我党第一位女中央委员,也是中共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党中央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文件,大多数都是她提议和起草的。 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党组织由公开转入地下。向警予不顾危险,坚持秘密工作,给工人们极大的鼓舞。1928年3月,由于叛徒出卖,向警予不幸被捕。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她毫不屈服。同年5月1日,向警予慷慨就义,年仅33岁。 (二)向警予的故事 : 向警予与蔡和森的爱情曾长期传为佳话,其革命浪漫激情今天看起来仍能让人动情。向警予在家乡溆浦县城任校长时,被湘西镇守副使第五区司令周则范看中并想娶她为妻,向的继母也想借此高攀。向警予却只身闯进周公馆,表示“以身许国,终身不嫁”。当时的周则范还算是个新派军官,但向警予鄙视军阀的权势,反对无爱情就与人结婚。 1919年秋,向警予与蔡和森同船赴法勤工俭学,在漫长的旅途中,二人一起观日出,一起讨论学术和政治问题,憧憬美好的未来,由道合而志同,萌发情愫。不过他们二人反对旧式婚姻,要实行新式爱情和理想的“同盟”。1920年6月,二人在法国蒙达尼正式结合,其结婚照为二人同读一本打开的《资本论》。二人还将恋爱过程中互赠的诗作收集出版,题为《向上同盟》,随后人们把他们二人的结合称为“向蔡同盟”。向的继母得知此事,气愤地说:“现成的将军夫人不做,却去找个磨豆腐的!”(蔡和森当时在法国的豆腐公司打工。) 毛泽东闻知此讯却极为高兴,于1920年11月26日致信说:“以资本主义做基础的婚姻制度,是一件绝对要不得的事,在理论上是以法律保护最不合理的强奸,而禁止最合理的自由恋爱……我听得‘向蔡同盟’的事,为之一喜,向蔡已经打破了‘怕’,实行不要婚姻,我们正好奉向蔡做首领,组成一个‘拒婚同盟’。”这里讲的“拒婚”,是反对旧式的婚姻,追求自由的爱情结合。 由于生活习惯不合等原因,1926年,向警予与蔡和森在莫斯科分手。生活“同盟”虽已不再,革命理想同盟却犹在。得知向警予牺牲,蔡和森悲痛不已,撰文悼念“我的妻”。 向警予对家庭子女,一直深负责任。临刑前在狱中,她拿出两个孩子的照片放到唇边亲吻,喃喃自语着:“妮妮、博博,妈妈叫你们呢。” 向警予作为一个女性,谋求自由的恋爱、结婚、生养,是与她追求理想、实践革命道路同步完成的,这正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女性的可敬之处。 (三)向警予的故事: 向警予在法国勤工俭学时,白天打工,晚上学习法文,短短几个月后就能读法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由于学习刻苦,夜以继日,以至于“煎伤太过”,几乎“不能支持”,但她仍认为不如此不足以追赶形势。她在给国内毛泽东的信中写道:“此后驾飞艇以追之,犹恐不及;而精力有限,更不足以餍予之所欲,奈何?计惟努力求之耳!”向警予回国后,全身心投入工作,蔡和森曾开玩笑似的对朋友说:“警予呀,常常在深夜还研究问题,有时还要拉我讨论,闹得我睡眠不足,真苦!” 1928年春,因省委交通员宋若林叛变,国民党当局勾结法租界逮捕了向警予。在法庭审问中,向警予先用中文接着用流利的法语质问租界当局,这里是中国的土地,你们有什么权利来审问中国革命者?你们把法国大革命的历史都忘记了吗?你们法国人不是鼓吹自由、平等、博爱吗?不是说信仰自由吗? 法国领事听后,也对她产生了敬佩之情,认为作为政治犯不该引渡。然而,法国殖民当局与国民党政府在政治上毕竟串通一气,随之撤换了领事并将向警予交给国民党桂系军阀。 在狱中,向警予大义凛然,看守们都对她肃然起敬。武汉的许多工人因同她关系亲密,谋划劫狱营救。桂系军阀在恨怕交加之中,选择“五一”当天公开将其杀害。 在去刑场的路上,向警予高唱《国际歌》并呼喊口号,敌人慌忙向她嘴里塞石头,并用皮带勒住她的双颊。这一壮烈情景,使聚集在路边的许多群众落泪。当夜,便有工人冒生命危险将她的遗体抬走安葬。此后,烈士长眠于龟山以西的“红色战士公墓”之中。

向警予(1895-1928)原名向俊贤,女,土家族,湖南省溆浦县人,中共党员,是我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被誉为“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向警予是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的早期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领袖。丈夫是蔡和森,1918年参加毛泽东、蔡和森领导 的“新民学会”,1919年她与蔡畅等组织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为湖南女界勤工俭学运动的首创者。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回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二大、三大、四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四大后增补为中央局委员。是党的第一位女中央委员和第一任妇女部长。1923年领导上海丝厂和烟厂的女工罢工。1925年去苏联莫斯科大学学习。大革命失败后在武汉坚持斗争,1928年3月20日因叛徒出卖在汉口法租界被捕,敌人对她进行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于五一国际劳动节被反动派残酷杀害,年仅33岁。

  • 向警予是什么人物有什么故事
    答:向警予(1895-1928),女,原名向俊贤,1895年生于湖南溆浦县商会会长之家。她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及早期领导人之一 ,女权主义领袖 ,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在有迹可循的史料里,她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向警予在法租界三德里被捕,同年5月...
  • 向警予是什么人物有什么故事
    答:向警予是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的早期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领袖。 不当“将军夫人”而找“磨豆腐”的 ■“向蔡同盟”的结婚照为两人同读一本打开的《资本论》 ■临刑前她拿出两个孩子的照片在唇边亲吻,喃喃自语。 向警予与蔡和森的爱情曾长期传为佳话,其革命...
  • 中国100个先进模范人物都有谁?还有他们的事迹
    答:10、何叔衡:党的"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 11、向警予:党的第一个女中央委员和第一任妇女部长 12、何孟雄:最早的党员之一,工人运动的重要组织者 13、张太雷:党的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党的历史上第一个牺牲在战斗第一线的中央委员和政治局成员 14、邓恩铭:党的"一大"代表 15、林育南:二七大罢工的重要组织者 ...
  • 向警予是什么人物有什么故事
    答:向警予是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的早期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领袖。 向警予,1895年9月4日出生在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丈夫是蔡和森,1918年参加毛泽东、蔡和森领导的“新民学会”,1919年她与蔡畅等组织湖南女子工学世界会,为湖南女界勤工俭学运动的首创者。1919年...
  • 向警予同志的光辉事迹
    答:向警予,1895年出生在湖南溆浦一个商人家庭,是我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被誉为“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1919年,向警予参加毛泽东、蔡和森组织的革命团体“新民学会”,同年10月,向警予与蔡畅等组织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1922年,向警予回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她为党中央妇女部起草文件,培养了大批妇女...
  • 向警予的一生发生了什么?
    答:向警予,原名俊贤,湖南溆浦人。她是女革命家,早期妇女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19年在长沙加入新民学会,后与蔡和森等同赴法国勤工俭学,二人结为夫妇。回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中共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在发动和领导广大女工参加革命和自身解放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受人们敬重,成为女界代表...
  • 向警予的人物生平
    答:向警予,原名向俊贤,1895年生于湖南湘西溆浦县商会会长之家。她排行老九,有几个兄长曾留学日本,自幼受其影响追求新知识,6岁入私塾。 1903年,八岁时,向警予成为全县第一个入学的女学生 ,进入长兄在县城开创的新式小学。她在校品学兼优,幻想成为花木兰式的人物。15岁在常德读书时,她就与丁玲的母亲余曼贞结拜姐妹...
  • 向警予同志纪念馆的人物介绍
    答:向警予,原名向俊贤,笔名振宇,土家族,1895年生于湖南湘西溆浦县商会会长之家。她排行老九,有几个兄长曾留学日本,自幼受其影响追求新知识。6岁入私塾,8岁进入长兄在县城开创的新式小学。她在校品学兼优,幻想成为花木兰式的英雄。后入湖南第三、第一女子师范和周南女校,因与蔡和森之妹蔡畅的同学...
  • 向警予烈士是怎么牺牲的?
    答:向警予(1895-1928),原名向俊贤,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及早期领导人之一,女权主义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在有迹可循的史料里,她是中国共产党惟一的女创始人,并被誉为“大革命时代的模范妇女领袖”。2009年,追封向警予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 向警予在我心中怎么写啊,急需啦,拜托多写几篇,避免重复的,好不嘞...
    答:向警予原来是一位活泼多情的女子,崇尚妇女解放和个性自由。婚后她对蔡和森的爱没变,但对他拖沓和不注意卫生的生活习惯比较反感。另外,“向蔡同盟”的经典故事也使她感到很大的压力,她必须尽量显得庄重。 1925年6月,蔡和森因为领导上海“五卅”运动等工作,过度劳累,哮喘病和胃病复发,不得不离沪到北京疗养。 彭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