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何会导致上百名官员被革职?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清末四大奇案之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何会导致上百名官员被革职?


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被称为晚清四大奇案,案情数次翻转,最终成为清朝内部各派势力角逐的工具。最终在上海《申报》的广泛传播中,引起了清政府的高度关注,最终才得以昭雪沉冤。
小白菜原名毕生姑,于同治11年3月嫁给葛品连为妻。结婚后两个人租了杨乃武家的一间房子居住,租金为每月800文。葛品连仍然在豆腐店中打工,每天早出晚归,甚至有时还要住在豆腐店中。


小白菜在家中闲来无事,就跟房东杨乃武一家人走动比较多。后来两家人慢慢熟悉了,小白菜就跟着杨乃武学识字。有时他们还在一张桌子上吃饭,这就引起了很多人的非议。
同治11年9月,杨乃武的老婆大杨詹氏因难产去世。小白菜就经常帮杨乃武料理家事,这时两个人有奸情的传闻就广为流传。为了避嫌,杨乃武就以提高房租为借口逼迫小白菜夫妇搬出了自己家。


小白菜夫妇就搬到了其它地方去居住,杨乃武就娶了自己老婆的妹妹为妻。同治12年8月,杨乃武参加乡试中了举人,正式有了官员身份。有了这个身份作掩护,地方官员和他只能平起平坐,不能治他的罪。
同治12年10月9日,葛品连因身体不适,就请假回家休养。在路上还在一家糕点店买了粉团吃,一路上呕吐不止。到了家中后,他让小白菜去买桂圆和东洋参给自己煎服。吃完药后,他竟然病情加重,当天晚上就死了。


10月10日晚上,葛品连的口鼻里竟然流出了血水。他的母亲怀疑他是中毒而死,就请官府前来验尸。10月11日,在地保王林的陪同下,向县衙提交了要求验尸的呈词。
余杭县知县刘锡彤,年近70,年老昏聩。他带着仵作沈祥和门丁沈彩泉前去验尸,正在给知县治病的陈竹山就向刘锡彤讲了关于杨乃武与小白菜的绯闻,认为有可能是因奸情败露杀人。

晚清四大奇案之一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最终有三百多人受到牵连,而当年让慈禧太后亲自过问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其实是想借此案重新树立朝廷的威信,同时削掉浙江湘系的势力,且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确有其冤,自然牵扯甚广。


一切从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起因说起

杨乃武乃浙江余杭人,家中养蚕缫丝家境殷实,长大之后迎娶了本地人詹彩凤为妻,而杨乃武本人20来岁就考中了秀才,30多岁中了举人。

原本,杨乃武的日子可以就这么一直一帆风顺下去,但他为人耿直给其种下了祸根。

余杭知县刘锡彤本就是捐官上任,而其素日里鱼肉百姓,引起了杨乃武的不满,杨乃武多番与其作对,因杨乃武毕竟是个举人,且刘锡彤也没有把柄能够将其怎么样,所以恨得牙痒痒却没什么办法。

至于所谓的“小白菜”,本名毕秀姑,也是余杭人,因为平时喜欢穿绿裙白衣加上长相清秀干净,所以被称作“小白菜”。毕秀姑自幼丧父,母亲改嫁,其本身长大之后嫁给了以卖豆腐为生的葛品连。因为葛家的屋子不够,便租借了杨乃武家的屋子,毕秀姑长相清秀又乖巧能干,所以杨家人也都很喜欢她。


葛品连相貌平庸,且其日常都在外卖豆腐不在家中,而守在家里的毕秀姑得了杨家人的喜欢,经常被杨乃武的妻子詹彩凤叫去一起吃饭,而杨乃武也时常教导毕秀姑读书认字。

本来这都没什么,可男女大防的时代,如此瓜田李下,自然引得流言纷纷,坊间冒出了“杨吃白菜”的说法,这些话逐渐传入了葛品连的耳朵里,作为男人当然受不住,干脆就带着毕秀姑搬了家,而杨乃武与毕秀姑也就没有再来往。

但事情没有结束,葛品连搬家之后没多久就患上了“流火之症”,他不顾毕秀姑的阻拦坚持上工,结果回来就病倒了,他让毕秀姑去买药回来治病,可喝药之后病情依旧没有起色,竟然直接一命呜呼。同时,葛品连的尸身第二天,口鼻之中流血,葛家人想起之前“杨吃白菜”的流言再联系当下,觉得葛品连死的蹊跷,报官要求验尸。

葛家人的做法原本无可厚非,是人之常情,然而知县刘锡彤却觉得天赐良机,在没有进行充分验证论证的情况下,直接断定是毕秀姑与杨乃武合谋,用毒药害了葛品连。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杨乃武和小白菜

刘锡彤当即让人抓了毕秀姑,直接用刑迫使其招认,说杨乃武曾经到她家给了她一包能给葛品连治病的药,获得口供后,刘锡彤当即传讯杨乃武。

杨乃武终究是个举人,不能动刑,所以刘锡彤上报杭州府革除了杨乃武的举人身份,连夜对其动刑,最终杨乃武受不住拷打无奈招认,而刘锡彤事先买通了药材店的老板让其做了伪证,于是刘锡彤按照《大清律例》,判杨乃武斩立决,毕秀姑凌迟。

得知判决的杨家人自然不肯罢休,杨乃武的妻子詹彩凤与杨乃武的姐姐杨菊贞开始四处奔波想要给杨乃武洗刷冤屈,甚至带着状纸前往京城,请求都察院介入查办。然而这些都因为刘锡彤一早上下疏通,使得詹彩凤非但没有成功,反而还因此入狱。


就在杨家人绝望之际,遇到了贵人,那就是胡雪岩,在胡雪岩的手下有个幕僚与杨乃武乃至挚友,他求胡雪岩帮忙,而得知来龙去脉的胡雪岩决议帮助杨家人,除了出资让杨菊贞继续上诉之外,他找到了同样是浙江人的刑部侍郎夏同善,请求其从中斡旋。

有了夏同善的帮忙,杨菊贞的状纸直接递到了军机大臣翁同龢的手中,而翁同龢将此事上报皇帝,最终责令浙江巡抚杨昌浚重审,但杨昌浚为了自己的面子与手下一干人等的顶戴花翎,依旧只是走了个过场,判定毕秀姑与杨乃武有罪。

再审的结果传入京中,刑部给事中王书瑞上疏弹劾杨昌浚等人渎职,慈禧太后命浙江学政胡瑞澜复审此案,结果胡瑞澜也跟杨昌浚想的一样,依旧上奏此案没有冤情。


虽然杨昌浚与胡瑞澜言之凿凿,但当时的民间早就议论纷纷,上海的《申报》等报刊对此事的报导铺天盖地,舆情几乎都是同情杨乃武,认定其有冤,也因此,胡瑞澜的做法引起朝野上下一片哗然,此外,再加上浙江籍官与浙江士子的不满,此案又生转机。

慈禧太后的心腹,也就是光绪帝的生父醇亲王奕譞,原本就非常厌恶杨昌浚等人的跋扈,藐视朝廷的决定的行为,并且觉得此事不妥善处置,会引得其他各地督抚纷纷效仿惹得大乱,便请了当时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决定此事直接交给刑部查办,浙江地方不得过问。

最终,刑部验尸之后,返现葛品连就是正常的疾病猝亡,根本与下毒无关,杨乃武与毕秀姑沉冤得雪,此案基本理清。


相关人员的处置,牵扯甚广

昭雪之后,杨乃武与毕秀姑无罪开释,而杨乃武回到家乡之后,不改初衷,依旧喜欢为乡亲父老打抱不平,帮助邻里,但经过此事之后更加谨慎。至于毕秀姑,则出家为尼,常伴青灯。

不过当时,对于此案相关人员的处置,朝廷之中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以翁同龢为首,要求严惩重罚,另一派以丁宝桢为首,认为应大事化小,不宜太过。

翁同龢的想法很容易理解,毕竟这就是个冤案,而丁宝桢等人的做法依据是,若是此案大办,那么势必掀起浙江之地的风云骤变,估计都没什么人敢入仕了。


最终,翁同龢向举棋不定的慈禧太后上了封折子,内容大致的意思是:为何杨昌浚与胡瑞澜等人如此胆大妄为,竟敢藐视朝廷的决议,难不成是因为两宫太后垂帘,皇上冲龄践祚,尚未亲政,所以他们才这般藐法欺君肆无忌惮吗?

这些话一下子就说到了慈禧太后的心坎上。如果杨昌浚等人的先例一开,以后地方上的臣工恐怕会更加肆无忌惮,这极大影响了朝廷的权威,地方的势力做大引起弱干强枝可不是什么好事情,慈禧太后决定,以杨昌浚等人开刀,杀一杀这股邪气歪风,重新给朝廷立威。

此外,慈禧太后决定严办,还有个原因就是想要趁机铲除浙江之地的湘系之势力。


咸丰时,曾国藩攻克武昌,就有人提醒咸丰: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匹夫居闾里,一呼蹶起,从之者万人,恐非国家福也。

那时的咸丰帝对于曾国藩与湘军一系就很忌惮,但苦于太平天国的威胁,只能眼睁睁看着湘军不断壮大,而同治朝,太平天国消散之后,慈禧太后也找不到理由处置湘军。

只是,瞌睡来了有人递枕头,出了杨乃武与小白菜案。

浙江是湘军势力最强盛的地方,当地大多人员都出身湘系,以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切口,对浙江的湘系群体动一动手术,不但可以得到民心,还不容易察觉。

最终,除了刘锡彤被革职流配黑龙江,陈鲁、杨昌浚等人获罪之外,此案被处置的浙江人员多达三百多人,慈禧太后不显山不露水,轻而易举解除了湘军在浙江的势力。




  • 清末四大奇案之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何会导致上百名官员被革职?_百度...
    答:位居清末四大奇案之首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晚清四大冤案之首,历经七审七判才大白于天下,案件的主人公杨乃武与小白菜受尽酷刑的折磨,后来在晚清富商胡雪岩、刑部侍郎夏同善以及帝师翁同龢的帮助下才得以平反昭雪,最终导致一百多名官员被贬,那么小白菜是何许人物?此案牵涉的官员为何这么多? 杨...
  • 清末4大奇案之一,杨乃武小白菜冤案,慈禧为何替他们鸣冤昭雪?
    答:恰在此时发生了杨乃武和小白菜案,慈禧太后非常关注案件的进展,通过平冤昭雪这一案件向大臣们展示她的政治魄力。杨乃武和小白菜案是个重大冤案,但正好赶上了一个很好的昭雪时机,若非如此,杨乃武和小白菜的冤案很可能像历史上其他的很多冤案一样,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对此,大家认为呢?欢迎大家积极...
  • 清末四大奇案之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何会导致上百名官员被革职?_百度...
    答:这两个人能够发生关系,主要是因为当时杨乃武是小白菜家的房东,小白菜嫁给做豆腐的葛品连为妻,此后就租在杨乃武家,做豆腐都是起早贪黑的活,跟武大郎卖烧饼是一个道理,古代的妇人在家没什么事做,小白菜就与杨乃武的妻子交好,因此,小白菜也经常到杨乃武家做客。在此期间,作为文化人的杨...
  • 清末四大奇案之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何会导致上百名官员被革职?_百度...
    答:这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奇案导致上百名官员掉帽子的原因,一是清政府为了整顿地方吏治,二也是为了削弱湘军体系在地方上的控制力。我们先来梳理一下杨乃武小白菜这个案件的流程。杨乃武本身乃是杭州余杭县人士,身有举人的功名,虽不是高门大户,但也家境殷实。而小白菜原名毕秀姑,因喜好穿绿色大褂,系...
  • 清末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何会导致上百名官员被革职?
    答:晚清四大奇案之一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最终有三百多人受到牵连,而当年让慈禧太后亲自过问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其实是想借此案重新树立朝廷的威信,同时削掉浙江湘系的势力,且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确有其冤,自然牵扯甚广。一切从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起因说起 杨乃武乃浙江余杭人,家中养蚕缫丝家境殷实,...
  • 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桩小案,为何惊动两宫太后,一百多官员还被革职?_百 ...
    答:杨乃武和小白菜一桩并不是小案,其中还牵扯着许多官员的权衡利弊,里面还有后宫两大太后的旨意,本来只是官员和太后之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但是无奈杨乃武和小白菜变成了这里面的牺牲品,最后还好有有良知的人士站了出来,慈禧为了平凡民间的情绪,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案件,后来就牵扯了一百多个...
  • 清末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何会导致上百名官员被革职呢?_百度知 ...
    答:杨乃武案翻案的原因 慈禧太后、醇亲王奕譞之所以给杨乃武翻案,并不是因为他们认为杨乃武受冤了,也不是因为他们胸怀正气,只因为给杨乃武判死刑的人!杨乃武案上诉到刑部之后,被刑部发回浙江重审。时任浙江巡抚杨昌浚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撇清自己的责任,也为了保全手下诸多的参审官员,选择了继续...
  • 清末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何会导致上百名官员被革职呢?_百度知 ...
    答:清朝晚期,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发生后,在大清王朝引起轩然大波,也引起浙江官场强烈地震。老佛爷慈禧太后连续发布多道圣旨,将余杭知县刘锡彤,发配到黑龙江流放;检验命案死尸的仵作沈祥、与沈祥相关的30多位官员被革职、充军或查办;浙江巡抚杨昌浚、浙江学政胡瑞澜、杭州知府陈鲁一干官员100多人,革除顶戴...
  • 清末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何会导致上百名官员被革职呢?_百度知 ...
    答:。也就是说,杭州督抚杨昌浚的报告基本决定了杨乃武小白菜的命运。但杨乃武不愿就此枉送了性命,在狱中写了诉状,交由姐姐杨菊贞到都察院告状。杨菊贞变卖家产进京告状,她始终坚信弟弟是清白的,由于刑部工作效率低下,反而为杨菊贞告状争取了时间,都察院接受诉状,令督抚杨昌浚再审此案。
  • 清末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为何会让上百名官员被罢免?
    答:清朝末年,发生了小白菜丈夫死亡而小白菜被屈打成招,同时杨乃武由于受到当地知府的怨恨也被拉下水涉及到清末百官参与,百官染指、百官被罢免的故事。这不仅反映的是官场官官相护、官场的腐败,同时百官的被罢免也反映出清朝满族政权对这些汉官的打击和震慑。首先,我们来详细看一下这个故事的来龙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