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心内科医生什么原因深夜猝死?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我表弟才二十六岁,昨天心肌梗塞突然去世。年轻人因这个病因猝死占得比例多吗?

您好,我是实习医生,心内科刚学习完毕。
我想询问您,您的表弟之前没有做过任何心脏检查也没有过心悸等不适吧?
心肌梗死的绝大部分原因是冠心病,也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与某些危险因素有关,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最常见于40岁以上男性,您表弟这么年轻,又身强力壮,我觉得这些危险因素的存在的可能性不大(不过我们心内科收治过很年轻的高血压患者,是自发性鼻血,颈部僵硬来就诊的,他就是体壮如牛。你没有描述,想必平时是没有什么异常症状的吧?)。
心内科讲究完整的病史采集,估计你现在是没法给予,根据经验,年轻体健的人猝死,可能是有肥厚性心肌病或是Marfan’s综合征(马方综合征,是种先天性心脏病!),我想你的家人恐怕不大情愿做尸检吧?(不过换作外国人可能都会考虑,毕竟现在有太多遗传病。)很抱歉提到这么敏感的话题!也许有经验的医生在现场能下定论。

您的工作性质决定您生活严重无规律,我想很多人都存在相同的境况,我面临考试会复习或查文献到深夜,有时科室还会有连续夜班。这种情况对心脏来说确实也是一种危险因素。
我给您的建议是,介于工作性质很难改变,那平时有空就多休息,少娱乐,吸烟的话把烟戒掉。营养书上是建议饭后适当引用一些红葡萄酒,不知是否有效,你可以尝试一下。平时心态看开,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身体比什么都重要。
还有,很关键的一点,你们单位有体检吧?有没有心电图和胸片?(很多单位连肛门直检都加上了)没有的话可以建议把这些常规项目加上,防患于未然。自己平时有心悸,就是胸口有不适的时候,社区这些检查就可以做。

警察工作很让人敬仰,也希望您保重身体,家人安康!!!

你问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以及1970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猝死为: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在24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后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特点是死亡急骤,出人意料,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死得不明不白。
不过猝死主要原因如下
1、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可以迅速出现休克、昏迷,以致猝死。
2、脑出血:高血压病患者易患脑出血,出血积存在颅内,无法排出,压迫脑组织而致猝死。
3、肺栓塞:瘀血形成血栓,栓塞在肺动脉而猝死。
4、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暴饮暴食、酗酒是发病原因。造成胰脏出血坏死,外溢,发生自体消化所致。
5、哮喘:哮喘病人在某些刺激物的侵袭下,突发呼吸道强力收缩,进而不幸丧命。
6、过敏:青霉素、普鲁卡因易引起药物过敏。造成病人过敏性休克死亡.
7、猝死症候群[1]:此病多见于年轻人(17~40岁),死前各项检查均正常。原因可能与钠离子通道代谢异常有关。
8、葡萄球菌性暴发性紫癜:临床表现为在呼吸道感染康复过程中,突然发生病情恶化,病人多死于中毒性休克。
9、毒品:某些药品过量,也易造成猝死.
10、心源性和非心源性疾病
猝死的主要原因的概率如下:

1、心血管疾病猝死(冠心病等), 约40-50%;
2、呼吸系统疾病猝死(支气管哮喘等), 约16-22%;
3、神经系统疾病猝死(脑血管疾病等), 约15-18%;
4、消化系统疾病猝死(消化道出血等), 约8-10%;
5、泌尿生殖疾病猝死(异位妊娠等), 约5-10%;
6、其他疾病猝死(过敏及猝死综合征等),约5- 8%

17日,哈医大一院40岁心内科医生陈彦东猝死,留下了同是医生的妻子和不满一岁的孩子,消息惊动了整个哈尔滨朋友圈。


16日晚11点多,正在医院值夜班的赵继义接到电话后,第一个赶到陈彦东家,他接过120医护人员递来的心电图,看到了一条直线,“彦东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他的嘴角有两道食物喷射留下的痕迹,可能是因为窒息。”赵继义很后悔,陈彦东反流性食道炎已经有半年了,如果再多劝劝他去做个胃镜,他可能就不会……

他救了那么多人的命,却没救活自己

陈彦东的妻子也是一位医生,她回忆,当天晚上10点多,二人睡觉前,陈彦东还好好的。半个小时后,她发现陈彦东不对劲,“面色青紫,仿佛断了气。”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拨打120,她尽一切努力抢救爱人,却失败了。

虽然在医院天天面对生死,可她从没想过这一刻会发生到自己和爱人身上,他才40岁,他们的孩子还不到一岁。“你救了那么多人的命,却没救活自己。”从肇东老家赶来的陈彦东的父母趴在儿子床头啜泣。

儒雅医生对谁都好 偏偏疏忽了自己


陈彦东出事后,哈医大一院的医生们在微信群里悼念,在大家心中,他是个敬业、儒雅,最适合做医生的人。

“陈哥性格内敛谦恭,从不对人大声说话,这么多年从没见过他对病人或者同事发过脾气,哪怕别人说的做的再过分,他也没有说一句狠话瞪一次眼的时候。”“其他科室都喜欢让他来会诊。”

“印象里,陈彦东对谁都好,就是疏忽了自己。”赵继义说,科里人都知道陈彦东的胃不好,医生总是吃饭不规律,这是医生的通病,但陈彦东在这半年病情加重,经常反酸、嗳气、打嗝。赵继义说:“上半年我们去三亚医院支援,那边没有这边工作忙,谁都胖了几斤,就他整个人瘦了一圈,特别明显。”

因为陈彦东发作时胸口有烧灼样的疼痛感,他自己诊断为反流性食道炎。“有几次他让我替他做台手术,他轻易不求人,那时候他一定是特别难受了。”赵继义曾劝过陈彦东去做个胃镜查查,可他天天忙,一直没去过。

赵继义和同事推断,陈彦东是过劳,“他之前没有心脏病,但心源性猝死的患者中有很多都是没有任何基础疾病的,往往是因为身体疲惫、工作强度和精神压力大造成的。而陈彦东如果是因为反流性食道炎窒息而死,病情的恶化也与他近期工作、心理的多重压力不无关系”。

医生工作强度有多大?


网络图

2005年,陈彦东来到哈医大一院心内科,每天他都要在7点前到达医院,因为8点进入导管室前,他要查房。除了自己的患者,他还要担心下级医生的患者,加起来30多人他都要亲自看一遍。

8点之后,导管室内,陈彦东作为主刀医生,每天平均要为十几位冠心病患者做心脏支架手术,一个手术1个小时。手术间隙,他还要抽时间去其他科室会诊。

“每天连轴转,没有喘息时间,午饭经常被省略掉,最常吃的就是冰凉的饭。”赵继义和陈彦东是同一个博导,同学外加同事,每天的手术、吃饭几乎同步进行。赵继义说,陈彦东与主任一组,接诊的通常都是危重病人,他们的病情变化快,压力更大。每一天手术后,陈彦东都不回家,要在医院整理病历到九十点钟,“就算回到家,吃口饭,还得学习”。

据一项调查显示:80%的医生工作中没时间喝水;67%曾连续工作36小时以上;60%黄金周休不到3天;37%的人周围有同事猝死。有人这样描述在三甲医院中和医生偶遇的情景,“只见一片白影在你的眼前瞬间飘过,还没看清他的面貌,就只看到10米开外的后脑勺了。”

83%的医生表示身边有同事患了癌症。医生是昼夜节律最紊乱的职业之一,其特殊的工作方式和人体的生理在进行对抗,医生每天都要面对死亡和病痛,心理冲击比普通人多很多。家庭、医患关系等压力,也给医生带来极大的精神负担。

经常熬夜的人,是猝死的高发人群


医生介绍,心脑血管堵塞是猝死最常见的疾病,而且发病年龄也有年轻化的趋势。

现在,白领、IT从业者、经常熬夜的人已经成为猝死的高危人群。久坐、抽烟、喝酒、应酬、精神高度紧张或过度焦虑,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使发生猝死的风险越来越大。

医生只要是认真工作的,都会把自己的健康搭了进去,忘我的工作状态,侵袭的就是自己的健康,这个问题真的应该引起重视了,希望医生能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只有医生健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 40岁心内科医生什么原因深夜猝死?
    答:医生介绍,心脑血管堵塞是猝死最常见的疾病,而且发病年龄也有年轻化的趋势。现在,白领、IT从业者、经常熬夜的人已经成为猝死的高危人群。久坐、抽烟、喝酒、应酬、精神高度紧张或过度焦虑,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使发生猝死的风险越来越大。医生只要是认真工作的,都会把自己的健康搭了进去,忘我的工作状态,侵...
  • 为什么会心脏猝死?
    答:心源性猝死通常是由于心脏器质性疾病、恶性心律失常导致,占猝死总体人群的80%以上。非心源性猝死包括其他系统疾病、药物或毒物中毒、过敏、精神应激、水电解质和代谢紊乱、严重感染等,还有一些原因不明的猝死。该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存在猝死家族史者建议全面筛查心脏疾病。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剧烈运动是猝...
  • 导致猝死的原因有哪些
    答:猝死的原因:内因:内因是指人的主要器官有潜在疾病、暴发疾病或异常体质和过敏体质而言。猝死约占全部急性死亡半数;占所有自然性死亡的10%~15%。对成年人来说,由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引起的猝死占首位,其次为呼吸系统疾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小儿则以呼吸系统疾病占绝大多数。尽管引起猝死的器质性病变多...
  • 武汉医生值班猝死的原因是什么?
    答:”据媒体报道,死因是心源性心肌梗塞,偏胖加过劳。业内人士对金融界保险表示,不要小瞧过劳肥,跟猝死一样可怕。过劳肥是由于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凌晨才睡觉,工作越繁忙的人越容易变胖的一种现象。记者、底层公务员、教师、社工、律师、电商、IT人员等是最容易患上过劳肥的人群。猝死(Sudden d...
  • 猝死的原因
    答:1.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可以迅速出现休克、昏迷,以致猝死。2.脑出血 高血压病患者易患脑出血,出血积存在颅内,无法排出,压迫脑组织而致猝死。3.肺栓塞 瘀血形成血栓,栓塞在肺动脉而猝死。4.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暴饮暴食、酗酒是发病原因。造成胰脏出血坏死,外溢,发生自体消化所致。5.哮喘 哮喘病人在...
  • 猝死是否无迹可寻?心源性猝死的原因都有哪些?
    答:一、心脏血管异常导致突发缺血。如冠心病、非粥样硬化性冠动脉异常。是老年性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常见病因。冠心病在20岁到30岁心源性猝死的患者病因构成比是37%,在30岁到40岁患者所占比例更高达80%。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等老年病开始在青年人群中盛行。二、心脏结构性心脏病如肥厚...
  • 对不起,下次我不再救人了!
    答:16日,哈医大一院40岁的心内科医生陈彦东猝死,留下妻子和不到一岁的孩子。从2005年开始,他每天都要在7点前到达医院查房,30多位病人都亲自看一遍。每天忙到连轴转,经常吃冰凉的饭。同事:他对谁都好,就是忽略了自己。他救了上千人,却没救活自己。2016年4月,宿迁市人民医院甲乳科主任管小青穿...
  • 猝死的原因有哪些?
    答:11月13日下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内科教授、心率失常中心副主任华伟在卫生部媒体通气会上介绍了我国心源性猝死的发病情况和防范办法。据华伟教授介绍,心源性猝死是非常常见的,在西方国家是心脏死亡最主要的原因,占一半以上,美国每年有30—40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这次由阜外医院牵头进行的流行病...
  • 为什么人好好的会猝死?猝死前有什么症状?
    答:突然感觉到无法唿吸,口唇出现青紫色的缺氧症状,很有可能是重要血管栓塞导致的猝死前兆。注意!这4类人猝死风险高 经常熬夜 因为工作或者娱乐,睡眠时间得不到保障,身体没办法充分休息,可能导致脏器、内分泌、神经功能的紊乱,诱发心血管疾病。酗酒人群 长期大量饮酒,不仅伤肝,还会伤“心”!酒精会刺激...
  • 武汉30岁医生心梗猝死前经历了什么?
    答:汉阳医院年仅30岁的医生在值夜班时猝死。近两天,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一名教师写下的一篇追忆文章在网上盛传。 据该教师所写的微信,出事的医生是武科大附属汉阳医院呼吸内科医生周春鹏,是他曾带过的2005级临床五班的毕业生。值班前发生了什么?8月11日凌晨两点,正在值夜班的他倒在了医生值班室的办公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