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养的人容易得糖尿病?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6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糖尿病?

严格的说,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有遗传基因的人相对来讲更容易得糖尿病,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人的直系亲属,如果有二型糖尿病的发病史,那么这个人相对于那些普通人来说,就更容易得上二型糖尿病,遗传基因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而且通常很难通过科学或医学手段加以干涉,所以通常遗传类型的疾病有极高的发病率,这也是让我们最无奈的事情之一,不过即使是有相当大的遗传几率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通过人为的一些生活习惯上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病几率,那么无论是不是有遗传基因的情况下,想要很好的预防糖尿病的话,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良好的睡眠
经常熬夜贪黑的人更容易患糖尿病,这是由于熬夜贪黑的过程当中会让我们体内的内分泌失调,血糖分泌紊乱,长期如此就会增加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风险,所以我们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入睡眠,正常情况下,最佳睡眠时间是在晚上11点到早上7点左右,并且成年人应该保持在6~8个小时的充足睡眠。

2、规律的饮食
我们都知道当我们吃过饭之后,胰岛素开始分泌,让我们慢慢的消化这些食物,而当我们的饮食不规律的情况下,这些胰岛素的分泌就会变得混乱,所以经常没有规律的饮食或者有暴饮暴食的习惯的话,就更容易患上二型糖尿病,因此从健康的角度来讲,我们应该规律的饮食。

3、充足的运动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称,在包括糖尿病在内的所有慢性疾病患者当中,有80%以上是因为缺乏运动而导致患上这些慢性疾病的,因此我建议大家应该有充足的运动,比如说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运动规划,并且长期的坚持下去。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首先,肥胖人群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更容易患上糖尿病。添加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的食物容易导致肥胖,这些患者容易患糖尿病。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如果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 2 型糖尿病,风险是一般人群的 3 倍,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 2 型糖尿病,风险是一般人群的 6 倍。超重和肥胖:体重指数BMI≥24,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另一方面,肥胖的人对胰岛素受体不敏感,胰腺的负担更重。衰老和肥胖就像一辆破烂不堪的卡车,必须装载。

据医生介绍,内脏肥胖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来说,体重指数在25以上的肥胖成年人容易发生内脏性肥胖,但约14%的非肥胖中国成年人也患有内脏性肥胖。 2型糖尿病。肥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很容易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而胰岛素分泌过多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最终会导致胰岛细胞功能失调,导致糖尿病。

糖尿病常因高血压和血脂异常而单手影响人体,属于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中年人工作压力增加,精神压力增加,生活条件改善,消耗更多热量,少运动,消耗更少热量。等,这使得这些人更容易患糖尿病。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是烦渴、多尿、贪食和体重减轻。糖尿病容易衰老,皮肤变差,人整体缺乏活力,容易出现局部溃疡。需要经常测量您的血糖 在您接受糖尿病治疗时,您的饮食也应该考虑在内 多吃有助于控制糖尿病的食物 最好不要吃高糖食物并进行适度运动。

养生导读:9种人容易得糖尿病 怎样预防:糖尿病也有高危人群,据统计,9种人容易得糖尿病。现在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使越来越多的人有患病的风险。那么,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呢?糖尿病高危人群应该怎样预防?下面罗列了9种容易得糖尿病的人和怎样预防的方法,看看吧。
一、容易患糖尿病的9种人:
1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中有患糖尿病者,即为有糖尿病家族史。2型糖尿病的患者1/3的后代将表现为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双亲患有2型糖尿病,估计其后代达60岁时,糖尿病发生率约为50%,另有12%伴糖耐量减低;母亲患糖尿病的遗传倾向高于父亲;有糖尿病的父母所生子女,糖尿病的发生年龄早于无糖尿病的父母所生子女。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2、高血压和血脂异常者
糖尿病常常是一手牵着高血压,一手拉着血脂异常来影响人体,它们已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同时又是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因为这些疾病都有胰岛素抵抗,同属于代谢综合征。
3 、吸烟者
吸烟可以使多个器官受损,特别是心血管系统。而糖尿病病人吸烟对已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人来说,那是雪上加霜,有害无益。
4 、缺乏运动者
运动除了消耗热量、减轻肥胖外,还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因此,缺乏运动者是糖尿病瞄准的一个对象。
5 、中老年人
人到中年生活工作压力加大,精神紧张,而生活条件改善,摄取热量较多,运动量减少,热量消耗降低;另外,人到中年以后,各种脏器渐渐老化,细胞功能逐渐衰退等,使得这部分人容易患糖尿病。年龄40岁以上就应该每年检查尿糖、糖耐量、血糖、血脂、血压等,这对糖尿病的早期发现很重要。
6、肥胖者
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与肥胖呈正相关,肥胖的病程越长,程度越重,患糖尿病的危险就越高,尤其是腹型肥胖(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更大。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项坤三等人的研究表明,内脏型肥胖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来说,肥胖体重指数在25以上的成年人才容易患内脏型肥胖,但有14%左右的非肥胖中国成年人,也患有内脏型肥胖,中国人的脂肪容易在内脏周围存积,因此更容易得2型糖尿病。肥胖造成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容易造成胰岛素过多地分泌,胰岛素过多分泌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胰岛细胞最后会不堪重负而发生功能衰竭,引发糖尿病。
7、高热量饮食习惯的人
摄入高热量及结构不合理的膳食而体力活动不足,易导致肥胖及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可促进糖尿病的发生。
8、食用过多糖类和淀粉的人
糖尿病本质是糖代谢功能失调,如果日常饮食当中过量摄入糖类和淀粉类的,人体又无法正常消耗,过量的无法代谢,最终导致病理性的代谢失调。事实上日常饮食清淡,少吃淀粉类,如土豆、玉米、大米、精面粉的人一般不会得糖尿病。
9、不明原因的疲劳的人
典型的“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症状并不多见,而疲劳症状在休息后不能缓解,是糖尿病患者最早出现,也是最多的临床表现。

糖尿病的致病因素中,和饮食相关者占了一半以上,可见饮食和糖尿病的关系非常密切!平日若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注意食物摄取,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若不幸罹患了糖尿病,合理控制饮食,仍是最根本的治疗之道。 一、糖尿病的食疗原则大致如下: 1.限制高糖高脂食物,并减少盐分摄取。 2.选食优质蛋白质食品,植物性食品以豆制品为佳,动物性食品以鱼和瘦肉为宜。 3.多吃高纤食物,谷类如糙米、燕麦,蔬菜如花菜、莴苣、豌豆,水果如苹果、梨、柑橘等都很好,除可补充大量维生素,还可降血脂、延缓葡萄糖吸收率、帮助血糖稳定。 4.多吃含镁食物,如紫菜、芝麻、蘑菇、冬菇、虾米、各种豆类及豆制品等。 5.多吃有降糖作用的食物,如苦瓜、芹菜、空心菜、胡萝卜、青嫩番瓜、柚子、大蒜、番石榴等。 另外,饮食定时、戒烟戒酒,并适度运动,都可将糖尿病控制到如同健康人一般。 二、糖尿病的家庭营养调控要点 糖尿病是一种糖代谢紊乱的疾病,和饮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耐心、细心地控制饮食非常重要。 1、学会测尿糖 测尿糖时可将尿糖试纸浸入尿液中,湿透约1秒种后取出,在1分钟内观察试纸颜色,并与标准色版对照即可确定。一般要求尿糖色版维持在蓝色和绿色之间就行了。尿糖试纸在家使用方便,但需注意效期。 2、合理供给热量 治疗糖尿病,控制合适的肥胖度很重要。下面我们来看看标准体重吧: 男 身高(厘米)-100=标准体重(公斤) 女 身高(厘米)-105=标准体重(公斤) 与标准体重相差±10%,都是理想体重范围。如果实际体重大于标准体重20%,就是肥胖,需要少进食热量,使体重逐渐下降。接近或达到标准体重的人可按下面要求供给热量: 休息: 104.67-125.60千焦耳/公斤(体重)/日 轻体力者:125.60-146.54千焦耳/公斤(体重)/日 中等体力者:146.54-167.26千焦耳/公斤(体重)/日 重体力者:167.26千焦耳/公斤(体重)/日 3、适量供给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1)蛋白质。0.8-1.2克/公斤(体重)/日,瘦人1.5-2克/公斤(体重)/日。1克蛋白质能供给16.75千焦耳热量。 (2)脂肪。0.6-1克/公斤(体重)/日,肥胖者减脂肪量。1克脂肪能供给37.68千焦耳热量。除食物本身所含的脂肪外,不足部分可以植物油或硬果中的脂肪来补充。含胆固醇高的动物或内脏要少用。鸡蛋每天限2个。 (3)碳水化合物。禁用蔗糖和甜食,想吃甜食,用木糖醇、糖精、山梨醇、甜叶菊等。主食提倡用一部分粗粮,最好经常选用血糖指数较低的莜麦面、荞麦面、二合或三合面等。1克碳水化合物提供16.73千焦耳热量。

有人做过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尿病跟多种因素有关,遗传、种族、还有环境,年龄、生活方式、营养水平以及肥胖等等有关,我们知道糖尿病患者当中25%-50%是有家族遗传史的,对于体重超重的糖尿病的患病率,是非常高的,因为肥胖体内过多的脂肪细胞增大就会影响到细胞胰岛素受体的功能,就是人们常说的胰岛素抵抗,时间长了就容易得糖尿病了。另外就是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45岁以后的患病率会明显上升,从职业的角度来说,干部中的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最低的就是牧民。为什么说干部的发病率最高,因为跟它们的营养好,活动少,还有年龄是有关系的。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好多人吃东西都吃到撑才为止,而且体育活动少,多出门坐汽车,干活也全是自动化的,结果热量不能消耗就转换成脂肪堆积在体内,容易使人发胖导致糖尿病。其次长期饮酒的人,还有出生时体重偏低,或者说妊娠分娩八斤以上胎儿的人,也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所以说饮食量要恰到好处。另外就是保持体重适中并且长期的要坚持锻炼,减少脂肪的堆积,防止糖尿病的发生。

容易发生糖尿病的有以下一部分人群:

第一、有家族病史,有糖尿病家族病史的人群,容易出现高遗传易感因子,从而容易发生糖尿病。

第二、低体重儿、运动量少、摄取热量高、以腹部肥胖为主的这一类人群。

第三、经常服用糖皮质激素或者一些抗抑郁药品等,也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导致糖尿病。

第四、感染或者其他的重大创伤之后,出现应激的这一类人群,也会出现血糖升高,导致糖尿病。

对于糖尿病的高发人群,一般为以下几类:1.肥胖的人群,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2.不运动的人群,老是长时间坐着或躺着的人群;3.本身合并有高血脂、高血压以及心血管疾病的人群。

  • 哪些人群,才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答:老年人。据调查数据显示,45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占患者总数的80%以上。85%以上的肥胖和糖尿病患者有或曾经有肥胖史。生过巨婴的女性。父母有糖尿病,孩子易患糖尿病。双胞胎中一个患有糖尿病,另一个易患糖尿病。父母虽然没有糖尿病,但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叔叔都有糖尿病,子女易感。有高血...
  •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糖尿病?
    答:回答:容易得糖尿病的人主要是: 1、肥胖的人。 2、年龄大于45岁的人。 3、一级亲属有得2型糖尿病的人。 4、有巨大儿分娩史的人。 5、有妊娠糖尿病史的人。 6、有吸烟、很少运动的人。
  •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糖尿病?
    答:严格的说,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有遗传基因的人相对来讲更容易得糖尿病,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人的直系亲属,如果有二型糖尿病的发病史,那么这个人相对于那些普通人来说,就更容易得上二型糖尿病,遗传基因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而且通常很难通过科学或医学手段加以干涉,所以通常遗传类型的疾病有极高的发病...
  • 更多的年轻人得糖尿病,哪些恶习大多数人都有,看看你中了几个?_百度知...
    答:1,睡眠不好、经常熬夜的人容易患上糖尿病。经常熬夜的人睡眠时间缺乏,会引起人体各器官机能的紊乱,造成各大脏器负担过重。长此以往,就你会引发糖尿病、高血压、内分泌失调等各种疾病。我就是一个经常熬夜的人,以前是工作需要,后来慢慢地就养成了习惯,现在早睡反而会睡不着了。为了我的身体健康,...
  •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得糖尿病
    答:一般家族具有遗传性糖尿病的人,在长大之后就比较容易得糖尿病。不喜欢运动的人,也比较容易得糖尿病。喜欢吃高碳水,高糖食物的人,也非常容易得糖尿病。糖尿病已经是人群中的一个非常普遍的疾病了,在中国每十三个人中,可能就有一个人患糖尿病。关于什么样的人,比较容易患糖尿病?以下是我的看法:...
  • 从事什么职业的人容易得糖尿病
    答:持续压力,紧张,饮食不定时,脑力劳动过度,嗜酒者都是糖尿病的易患人群。公司高管,急救中心医生,著名电视评论人,主持人,高空作业者,井下矿工等都是容易患糖尿病的职业。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是由于持续压力带来的血糖异常。最新的糖尿病研究已经证实,持续紧张与压力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诱因!当我们处于...
  •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糖尿病?
    答:已经被现代医学确定的糖尿病危险因素包括肥胖、缺乏运动、膳食不平衡等几十种。1. 超重肥胖人群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2. 四十岁以上中老年人;3. 有糖尿病家族史(直系亲属,包括父母及兄弟姐妹);4. 高血压,高血脂患者;5. 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的女性;6. ...
  • 什么人会得糖尿病?
    答:首先,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第一,有人好吃懒惰而不喜动,使体内脂肪能量等超标而易发糖尿病;也有的人喜欢吸烟、喝酒而易致糖尿病发生。其次,饮食偏爱肥甘厚腻人群:第二,有人日常生活中偏爱大鱼大肉、各种甜点等,也会造成体内糖分、脂肪等含量过高而引发糖尿病。第三、中、老年人群。年龄超过40...
  • 胖的人是比较容易得糖尿病吗。
    答: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肥胖的人的确容易导致血糖增高,引起糖尿病,但不是一定,有些很瘦的人也容易得糖尿病和高血压。为了预防糖尿病,控制体重还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在饮食上注意少吃甜食和淀粉类食物,多蔬菜水果,多喝水多运动,定期检查血糖。希望对你有帮助!
  •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糖尿病 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答:1 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1、有糖尿病家族史者:父母或同胞兄弟有一位2型糖尿病患者时,其患病风险是一般人群的3倍;当父母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时,其患病风险是一般人群的6倍。2、年龄>40岁:人过中年,胰岛素的受体老化,易发生胰岛素抵抗。年龄每增加10岁,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68%。3、超重、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