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自律性是自准水平决定的吗,要怎么保护他的自尊心?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孩子上课坐不住-家长必看-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自律成就更好的生活,这是现在很流行的一句口号,通俗来说自律就等于自我管理的水平,而自律水平则来自于自尊。

孩子在生理上不仅需要父母的照料,更重要的是来自家庭中心理上的关怀,自我价值是一个人力量的源泉,如果一个人懂得欣赏自己,他就能够用更有活力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身为父母如何执行规则也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家长要在养育的过程中强调孩子的自我价值,这样他们才能有勇气和力量去面对困难,去更好的控制自己。

用尊重的方式对待孩子,他们也能更听父母的话,如果让一个三岁的孩子收拾自己的玩具,最好的方式并不是通过唠叨或者呵斥,而是以提高孩子自尊为目的,唤起他们的自律性,让孩子意识到收拾玩具是为了让自己玩的环境更整洁而不是为了父母而做,他们就会更愿意主动收拾。

小孩子有了自我意识之后,自尊的概念就会慢慢出现,不要认为他们年纪小就什么都不懂,所以无所顾忌的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自尊心是自我评价系统的基础,自尊心强的孩子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被别人认可的体验,在这份情感中,人们会找到自我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孩子的自尊心更多的是对于某一件事情的坚持,他们通过周围环境的反馈来评价自己的行为,所以家庭教育对孩子自尊心的形成有非常大的作用。

价值感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支柱,在《自卑与超越》中曾经这样说过:“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价值感和归属感。”爱就是归属,价值感则来自于自尊。

忽视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强迫破坏性的伤害以及辱骂和讽刺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如果家长不知道如何教育对孩子是好的,最起码先从减少忽视,讽刺和辱骂这样的行为开始,将其变为欣赏,鼓励。

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能够让家长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培养孩子自尊的过程就是培养他们自律的过程。

自尊心就像人的脊梁骨,是支持一个人站起来的的力量,教育孩子先从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开始。一个人如果想要成就更好的人生,首先要接纳自己,当在内心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时候,才能够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从而有更高的成就。



家长从小对待孩子的态度会直接影响自尊心的建立,如果生命早期没有被平等对待过,他就只能学会支配和服从,等到真正成年之后获得了权利,就只会从支配中获得满足,不会以平等对待的方式来对待别人,这样的人幸福感是不会很高的。

1. 从小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是为人父母的基本准则,首先就要从和孩子对话的语气中体现出平等,要让孩子明白自己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而不是因为年纪小就只能听从父母的要求做事。

2. 信任

在培养自尊这件事上,信任是非常重要的,不管孩子说什么,家长首先要有一个聆听的态度,不能总是敷衍或者漠视孩子的话。

3. 平等对话

孩子最大的痛苦就是没有得到和大人平等的待遇,孩子眼中的世界和家长是截然不同的,但这并不是阻碍沟通交流的理由。家长的智慧就体现在能够蹲下来和孩子自然平等的沟通。



4. 态度

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决定了他们之后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从心里认为孩子就是优秀的,他们就自然会按照父母心中所想越做越好。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生命最初的时候是很小的,但为什么到了之后会走上截然不同的路,与他们生存环境中的反馈有很大的关系,家长的态度就会决定孩子的言行。

5. 保全孩子的面子

如果生命从一开始就是家长的嘲笑和羞辱,孩子的自尊心就无法建立,不要认为孩子年纪小就不懂得要面子,说出口的话从来不考虑孩子的自尊。

这样只会在无意识中伤害着孩子的自尊心和自我认同感。

6.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当孩子年纪稍微大一些之后,尽量让他们为自己做的事情负责,比如说饮食起居还有力所能及的家务,家长能不插手就不要帮忙。

如果孩子能够成功,对于他们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建立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小事能够做主长大了才能为自己的人生做主。



7. 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才能尊重自己,这是做人的基本教养,如果父母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孩子就会有样学样的把人分出三六九等。要以身作则用亲身示范的方式来教导孩子如何对待他人。

在教育的过程中父母要不断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其实礼物不仅是物质上的奖励,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内心的肯定和包容,爱是家长与孩子关系的核心,需要自由的双向沟通。

孩子对家长的爱是无私的,家长也应该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建立自尊不是简单而快速的过程,需要时间的累积,要让孩子相信自己需要很多年,孩子需要的就是多年的努力来发现自己的长处,在他们相信自己的过程中需要来自父母的信任和支持。



自律的孩子的话,不管在生活学习方面都是非常的优秀,而且他在自尊心这一块的话,会懂得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心里面是有一个底线的。

是自准水平决定的,孩子的自律性需要孩子自己养成,作为父母要尊重孩子自己的决定 ,尊重孩子的自行选择。

在孩子偶尔面对一些尴尬的事情时,父母应当及时的去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能够去鼓励他支持他。

  • 孩子做任务时都很拖拉,并且自律性很差,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答:孩子做任务时都很拖拉,并且自律性很差,有什么好的方法吗?第一,唠叨的爸爸妈妈,养不交通出行驱动力的小孩!心理上有一种观点称为“超限效应”,实质上,是指刺激性太多、很强或功效时间太长久,从而出现心理状态极厌烦或叛逆。说实话便是,你越是催,孩子越磨磨蹭蹭,你越是心急,你们家孩子越...
  • 大学生怎么学会自律?
    答:第二、每天督促自己。设定目标时首先问自己:无论遇到多少困难,都愿意坚持吗?目标定好后,让朋友、家人监督自己;或通过日记等形式监督自己去履行承诺。第三、找出自己的软肋,事先做好应对措施。比如在戒烟时,别人递烟给你,自控力弱的人一定要选“无一例外”模式,即任何时候、场合都不再抽了。
  • 自律性差的孩子,大多是出自于哪些家庭?
    答:大多数自律性较差的小孩都是在拖拉中完成作业。因此,家庭父母的陪伴和引导才是最重要的QQ等方式进行宣传的措施,是能够进一步提升宣传效果的。没有手机的时代人们怎么联系?难道现在要消灭手机,大家骑马送信吗?把大家不懂的或者理解不够充分的,利用下课前几分钟再讲一遍。老师上课快结束对的时候把作业...
  • 11岁的孩子生活无法自理,总是依靠父母?
    答: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是家长头疼的问题。对大多孩子来说,自律都是个稀缺货。他们做事常常朝三暮四,想到什么做什么,没一点计划性,而且做事往往做到一半就不做了,不能有始有终,这其实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我们都知道:自律性所体现的自制力,是一个获得更高成就的人要具备的重要品质,它将决定着一...
  • 道德规范的自律性和他律性区别在哪里,现在还没弄清楚,举个例子,谢谢
    答:第五,提出的惩罚较温和,更为直接地针对所犯的错误,带有补偿性,而且把错误看作是对过失者的一种教训。 达到自律性道德阶段的儿童,在游戏时不再受年长者的约束,能与同年龄儿童平等地参加游戏,彼此明白自己的立场与对方的立场,共同制定规则,遵守规则,独立举行游戏比赛。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
  • 父母老嫌弃我写作业写的太慢,自己也一直都不自律,该怎么改掉这个毛病...
    答: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自己能够认识到自身的缺点是非常不错的。你的缺点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类,1.写作业的速度太慢。2.不自律,找到缺点后,只需要对症下药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下面我将就你的提问简单的分析,并给出自己的看法。1.学习工具-计时器必不可少。准备一个计时器,当你开始读一道题目的时候,...
  • 班级主要靠自律演讲
    答:人说日三省吾身,认为这是自律。我要问:省什么?我想省的是我的为人处世,我的习惯是否符合规范或普世的要求。这规范和要求,就是他律。他律有约定俗成,也有决策者制定。但一定是在自律无法解决文明习惯的情况产生他律。这样看来,自律显示不能解决文明习惯问题。 人是复杂的情感动物,逐利性和惰性是人的天性,在重大...
  • 为什么大环境在追求自律?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有必要的吗?
    答: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自律是必然的,如果没有了子女,在优良的环境人也会变得懒惰。所以自律是给自己树立榜样,也是优良的一个好习惯,优良的习惯会使自己更加的自信,更加的成功,更加的有借鉴。有人说活着随心所欲不好,当然好随心所欲,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但结局是以一句无能为力作为借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