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时期秦国国内最高官职“大良造”,它相当与现在的什么官职?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9-11
秦国左庶长和大良造到底的是什么官职,相当于现在什么

左庶长是秦国沿用了几百年的官名,是最有实权的大臣职务。春秋时期,秦国的左庶长是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军政首席大臣,非嬴氏公族不得担任,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加军委主席。进入战国,秦献公将治民的政务权分给了上大夫甘龙,左庶长协助国君统军作战并总管军务,此时就仅仅相当于军委主席了。
大良造,为大上造之良者。是秦孝公时期秦国国内最高官职,掌握军政大权,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加军委主席。
二者分别为不同时期的军政最高职位。但商鞅变法后,这二者均职权虚化,仅仅成为二十等军功爵制之一,左庶长位列二十等军功爵制第十位,大良造位列二十等军功爵制第十六位。

们看电视连续剧《大秦帝国》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个问题,里面的几个主要演员比如商鞅、公孙衍、白起等人这会的职位是左庶长,那会的职位又变成了大良造,不懂的人会觉得一头雾水,很多人还会提出疑问:这两个职位到底有什么不同,又是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呢?

电视剧《大秦帝国》剧照
这事还得从商鞅变法之前说起,那时候秦国一共有四种庶长:大庶长、右庶长、左庶长、驷车庶长。这四种庶长都是职爵一体的职位,即代表爵位,又代表官职,其中大庶长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一职,专门辅助国君治理国家;右庶长相当于王族大臣里面的最高行政长官;左庶长相当于非王族大臣里面的最高行政长官;驷车庶长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秘书长(专门负责管理王族各种事务)。

商鞅变法
商鞅来到秦国以后,被秦孝公起用并开始变法,于是秦国官职开始仿效中原各国进行改革。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开始了秦国的第一次变法。通过这次变法,商鞅为了奖励军功设立了二十等军功爵制:一级为公士,二级为上造,三级为簪袅,四级为不更,五级为大夫,六级为官大夫,七级为公大夫,八级为公乘,九级为五大夫,十级为左庶长,十一级为右庶长,十二级为左更,十三级为中更,十四级为右更,十五级为少上造,十六级为大良造,十七级为驷车庶长,十八级为大庶长,十九级为关内侯,二十级为彻侯。此后,各庶长就变成了军功爵位,不再是拥有实权的官职。

秦国二十级军功爵位图表
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设置了秦国国内最高军政长官(相当于之前的大庶长)——大良造,并任命商鞅为大良造,进行第二次变法,这是大良造首次被用作官职职位。后来在秦惠文王设立相邦(后来为避刘邦讳,相邦改名为相国,秦武王以后又设立左右丞相,作为相邦的副手)以后,大良造也变成了纯粹的军功爵位,位列第十六级。所以历史上担任大良造这个官职的人并不多,只有商鞅一人。

秦孝公和商鞅
左庶长和大良造都演变成军功爵位以后,后面很多人都能够凭借军功获得,比如魏国人公孙衍就因为军功获得了大良造的爵位。再举一个白起的例子大家就一目了然了,据《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昭王十三年,而白起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其中也就是说白起开始因为军功所授的爵位(公元前294年)是第十级的左庶长,伊阙之战(公元前293年,以十二万秦军斩首二十四万魏韩联军)之前升任为第十二级左更,此战之后,白起因功升为国尉(秦昭襄王设立的爵位,比大良造低一级),第二年又升任第十六级大良造,再往后就是因为军功(鄢郢之战之后)被秦王封为武安君。

白起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理解得更简单一点:左庶长和大良造一开始就是具有一定实权的官职,后来就演变成了纯粹的军功爵位,就好比现在的中校、大校、少将等等。

大良造一开始就是具有一定实权的官职,后来就演变成了纯粹的军功爵位,就好比现在的中校、大校、少将等

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设置了秦国国内最高军政长官(相当于之前的大庶长)——大良造,并任命商鞅为大良造,进行第二次变法,这是大良造首次被用作官职职位。

后来在秦惠文王设立相邦(后来为避刘邦讳,相邦改名为相国,秦武王以后又设立左右丞相,作为相邦的副手)以后,大良造也变成了纯粹的军功爵位,位列第十六级。所以历史上担任大良造这个官职的人并不多,只有商鞅一人。

秦孝公和商鞅

左庶长和大良造都演变成军功爵位以后,后面很多人都能够凭借军功获得,比如魏国人公孙衍就因为军功获得了大良造的爵位。

再举一个白起的例子大家就一目了然了,据《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昭王十三年,而白起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其中也就是说白起开始因为军功所授的爵位(公元前294年)是第十级的左庶长,伊阙之战(公元前293年,以十二万秦军斩首二十四万魏韩联军)之前升任为第十二级左更。

此战之后,白起因功升为国尉(秦昭襄王设立的爵位,比大良造低一级),第二年又升任第十六级大良造,再往后就是因为军功(鄢郢之战之后)被秦王封为武安君。

扩展资料:

秦始皇建立二十等军功爵制:

一级为公士,二级为上造,三级为簪袅,四级为不更,五级为大夫,六级为官大夫,七级为公大夫,八级为公乘,九级为五大夫,十级为左庶长,十一级为右庶长,十二级为左更,十三级为中更,十四级为右更,十五级为少上造,十六级为大良造,十七级为驷车庶长,十八级为大庶长,十九级为关内侯,二十级为彻侯。大良造位列第十六级。

二十级爵制出现晚,十八级军功爵才是初始设定

另外,《史记》按汉所承的二十级秦军功爵制来倒推商鞅“为列侯(彻侯),号商君”,跟商鞅时的实际情况不符。因为商鞅设计的军功爵1.0版只有十八个层级,没有彻侯、关内侯和驷车庶长。军功爵1.0分为两个序列。

第一个序列是赐给军中的校、徒、操、出公等勤杂人员的爵位,由“小夫”和一级公士两个爵组成;第二个序列是赐给战斗兵的爵位,包括二级上造、三级簪袅、四级不更、五级大夫、六级官大夫,七级公大夫,八级公乘,九级五大夫,十级客卿(左庶长),十一正卿(右庶长),十二级大庶长,十三级左更,十四级中更,十五级右更,十六级少上造,十七级大良造(大上造)。

两个序列总共十八级爵位,其中二级上造至四级不更都是“卒”,五级大夫及以上都属于军官。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把原先的小夫、客卿、正卿等爵位剔除,又把关内侯、彻侯等纳入军功爵体系,才正式形成拥有二十个层级军功爵2.0版。

参考资料: 大良造_百度百科



大良造(dà liáng zào):战国初期为秦国的最高官职,掌握军政大权。同时又为爵名。亦称大上造。自从秦惠王设立相国掌握军政大权后,主要用作爵名。汉代沿用。相当于现今的国防部长。

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设置了秦国国内最高军政长官(相当于之前的大庶长)——大良造,并任命商鞅为大良造,进行第二次变法,这是大良造首次被用作官职职位。

后来在秦惠文王设立相邦(汉朝建立后为避刘邦讳,相邦改名为相国,秦武王以后又设立左右丞相,作为相邦的副手)以后,大良造也变成了纯粹的军功爵位,位列第十六级。所以历史上担任大良造这个官职的人并不多,只有商鞅一人。

扩展资料:

秦始皇建立二十等军功爵制:一级为公士,二级为上造,三级为簪袅,四级为不更,五级为大夫,六级为官大夫,七级为公大夫,八级为公乘,九级为五大夫,十级为左庶长,十一级为右庶长,十二级为左更,十三级为中更,十四级为右更,十五级为少上造,十六级为大良造,十七级为驷车庶长,十八级为大庶长,十九级为关内侯,二十级为彻侯。大良造位列第十六级。

二十级爵制出现晚,十八级军功爵才是初始设定

另外,《史记》按汉所承的二十级秦军功爵制来倒推商鞅“为列侯(彻侯),号商君”,跟商鞅时的实际情况不符。因为商鞅设计的军功爵1.0版只有十八个层级,没有彻侯、关内侯和驷车庶长。军功爵1.0分为两个序列。

第一个序列是赐给军中的校、徒、操、出公等勤杂人员的爵位,由“小夫”和一级公士两个爵组成;第二个序列是赐给战斗兵的爵位,包括二级上造、三级簪袅、四级不更、五级大夫、六级官大夫,七级公大夫,八级公乘,九级五大夫,十级客卿(左庶长),十一正卿(右庶长),十二级大庶长,十三级左更,十四级中更,十五级右更,十六级少上造,十七级大良造(大上造)。

两个序列总共十八级爵位,其中二级上造至四级不更都是“卒”,五级大夫及以上都属于军官。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把原先的小夫、客卿、正卿等爵位剔除,又把关内侯、彻侯等纳入军功爵体系,才正式形成拥有二十个层级军功爵2.0版。

参考资料:大良造-百度百科



秦孝公时为秦国国内最高官职,掌握军政大权。秦惠文王之后为爵名,位列二十等军功爵制第十六位。

属于军职,基本在军队里相当于大校或者少将

大良造,为大上造之良者。是秦孝公时期秦国国内最高官职,掌握军政大权。秦惠文王之后成为爵名,位列二十等军功爵制第十六位。
古时的大良造接近于现在的国防部长。

  • 大良造 在秦国指的是什么官
    答:大良造是秦孝公时期秦国国内最高官职,掌握军政大权。秦惠文王设立相国一职掌握军政大权后,大良造主要用作爵名,沿用至汉朝。秦国一些立有军功者或名臣都获封大良造,如商鞅、樛游、公孙衍、白起等。
  • 芈月传中大良造是什么职务
    答:大良造,又称大上造。是秦孝公时期秦国国内最高官职,掌握军政大权。秦惠文王之后成为爵名,位列二十等军功爵制第十六位。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军功爵制:一级为公士,二级为上造,三级为簪袅,四级为不更,五级为大夫,六级为官大夫,七级为公大夫,八级为公乘,九级为五大夫,十级...
  • 卫鞅为什么叫大良造
    答:秦国受三晋的影响,置相比较晚,秦孝公时,商鞅由魏入秦,始为左庶长,后升大良造,并未称相,但是他的地位相当于三晋的相邦,所以史称“商鞅相秦”。战国时,秦国的爵位比较特殊,商鞅曾分为二十级。第一级公士,第二级上造,第三级簪袅,第四级不更,是相当于士的,第五级大夫,第六级官大...
  • 秦孝公时期秦国国内最高官职“大良造”,它相当与现在的什么官职?
    答: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设置了秦国国内最高军政长官(相当于之前的大庶长)——大良造,并任命商鞅为大良造,进行第二次变法,这是大良造首次被用作官职职位。后来在秦惠文王设立相邦(后来为避刘邦讳,相邦改名为相国,秦武王以后又设立左右丞相,作为相邦的副手)以后,大良造也变成了纯粹的军功爵位,...
  • 历史上第一个大良造是谁
    答:商鞅 大良造,又称大上造。是秦孝公时期秦国国内最高官职,掌握军政大权。秦惠文王之后成为爵名,位列二十等军功爵制第十六位。中文名 大良造 类 别 秦国官职 级 别 第十六级军功爵 别 名 大上造 得名编辑 大良造与少上造均皆取名自“主上造之士”。沿用朝代编辑 秦惠文王设立相国...
  • “大良造”相当与现在的什么官职?
    答:大良造(dàliángzào):战国初期为秦国的最高官职,掌握军政大权。同时又为爵名。亦称大上造。自从秦惠王设立相国掌握军政大权后,主要用作爵名。汉代沿用。相当于现今的国防部长。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设置了秦国国内最高军政长官(相当于之前的大庶长)——大良造,并任命商鞅为大良造,进行第二次...
  • 秦国的左庶长和大良造到底是什么官职,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
    答:1. 左庶长是秦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官职,尤其在春秋时期,担任此职者通常具备极高的军政权力。相当于现代的国防部长,负责军事指挥和国家防卫事务。2. 大良造在秦孝公时期被设立为国内最高的行政官职,掌握军政大权。随着历史的发展,大良造的职位逐渐转变为一种荣誉性的军功爵位。在秦朝时期,大良造...
  • 大良造 在秦国
    答:秦孝公时期,大良造是秦国最为尊崇的官职,执掌着国家的军政大权,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随着秦惠文王设立相国,大良造逐渐转变为一种爵位,但在汉朝时期依然有所沿用,成为功臣的象征。诸多功勋卓著的人物,如商鞅、樛游、公孙衍和白起等,都曾因显赫战功或杰出贡献被封为大良造。商鞅在公元前356年...
  • 秦朝大良造是什么意思
    答:大良造:大良造,为大上造之良者。是秦孝公时期至秦灭六国前的秦国国内最高爵位,掌握军政大权,这一时期秦国实行的是十七级爵制,大良造是最高爵位。它在秦惠文王之前即成为爵名。秦灭六国后实行二十级爵制,大良造位列二十等军功爵制第十六位。(秦始皇建立二十等军功爵制:一级为公士,二级为上...
  • 大良造是什么意思 大良造的意思
    答:1、大良造,为大上造之良者。是秦孝公时期至秦灭六国前的秦国国内最高爵位,掌握军政大权,这一时期秦国实行的是十七级爵制,大良造是最高爵位。2、它在秦惠文王之前即成为爵名。秦灭六国后实行二十级爵制,大良造位列二十等军功爵制第十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