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到底是如何诞生的,是否有历史渊源呢?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2
全国里最像普通话的是哪里?这里面有什么历史渊源?

普通话(Standard Mandarin/Putonghua)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汉语不等同于普通话,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方言,主要是为了消除方言隔阂,以利社会交际,与人民使用传承方言并不矛盾。

陕西方言有许多种,大致可分为陕北方言、关中方言和陕南方言,这三大类方言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常发生互相听不懂的情况。重点说一下关中话,因为这是外省人认为的陕西话的代表。
关中话属关陇方言大区,关陇方言继承的是秦国语言,这从关陇方言区和秦国领地高度重合可以得到侧面证明。另外,关陇方言保留许多古老的东西,例如“我”读为“e”(舌后音),乡邻叫“乡党”,少女和幼女叫“女子”等等,都是在全国各方言区绝无仅有的,也是关陇方言较少受外来方言影响的铁证。

全国各地方言中最接近普通话的第一当属东北方言,第二当属中原方言。现代普通话的源头是古幽州话,幽州一代曾是燕国、渤海国、辽东郡的地盘,是汉胡交错的地区。这一带的一些华夏人(汉人)因各种原因不断迁徙到东北地区,同时胡人因各种原因学说的汉话也是古幽州话,后世被同化后说的肯定也是古幽州话,所以东北方言最接近当今的普通话。

北宋灭亡时中原人或被杀或南逃,人口损失巨大,随金兵南下带来了大量的燕幽移民,幽州话也深刻影响了中原一带的口音。你若仔细听,如今豫西、豫中、豫东、冀南、鲁西、皖北、徐淮一带的口音大同小异,都非常接近普通话,和周边的晋方言、关陇方言、川方言、鄂方言、湘方言、吴方言、江淮方言、胶东方言有很大的不同。

清末已出现“普通话”一词,清廷1909年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国家通用语言为普通话。国语的前身是明清官话,更早之前则称为雅言。
沿革:1909年清政府将北京官话命名为国语;民国时多次制定标准,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了第一套国家认可的国音注音字母,1923年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基于现代中国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制定语音,1932年经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国音常用字汇》后,确定国语标准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以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制定标准后于1955年向全国推广。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扩展资料
推广过程
中国地域广阔方言众多。由于不同方言在沟通上存在一定的障碍,不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沟通交流,因此存在“区域文化岛”的现象,这些“区域文化岛”保留了不同地区的先进文化和民间智慧的精华,但是由于语言障碍无法很好的交流和互相取补,因此,需要有一种共同语来消除“区域文化岛”,将中国广袤土地上所有的智慧黏合起来。
不过推广一门语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宜操之过急,要恰当处理好地方语言的发展和普通话推广之间的协调性。推广普通话的目标不是要消灭地方语言,而是要消除沟通障碍,但是在推广当中的确出现了消灭方言的现象(例如南宁的平话与白话),所以在推广的时候要把握好力度,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
因为语言多样性一直是中华文明的宝贵文化积淀之一,就和生物圈中的生物多样性一样,因为多样性,这个世界才能多姿多彩,因为多样性,生物圈才能维持平衡,保证物质流动和能量传递能够正常的进展下去。
语言也是一样的道理,因为语言多样性,才彰显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和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因为多样性,才不会所有的人都用一种同样的思维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
北京话、大陆普通话、台湾国语、新加坡华语、马来西亚华语等在语音、词汇等方面有少许差异。要注意的是北京话并不属于一种标准语,因为它是未经整理和标准化的北京城区方言。以上的几种标准语都是以北京话这种方言为基础来进行标准化的产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普通话

“普通话”这个词出现于清朝末年,起初目的是统一语言以推动国语教育。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他们拟定的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概念。这个概念在接下来几十年不断得到丰富和规范。

新中国成立时,北京中央政府确定现代标准汉语由国语改称普通话。在一次次的文化活动中,北京语音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巩固下来。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即汉语普通话,是中国历代官方推行的修正型的首都雅音。现代的普通话就是这样来的。

在八百多年内,北京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北京话的影响随着经济政治的集中而逐渐增大,地位日益重要。一方面,官方将北京话用作官方通用语言,传播到全国各地,即“官话”,“官话”也就逐渐成了各方言区之间共同使用的“通同语”;另一方面,白话文学作品多以北方话为基础,特别是元明以来的戏曲,也更多地融合了北京话的特点。

清朝末年,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汉民族共同语实际上已经形成。新中国的普通话以北京官话语音为基础音,以滦平话为主要标准,吸收了收滦平话直接、清晰、明确特点,加以部分修正。滦平话是北京官话(热河省承德方言为东北方言的一支)的推行区、记录区,小小区别于北京胡同话。

这就是普通话的历史起源。



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



说了那么多年普通话,它的发源地在哪?6800年前就有了人类文明



普通话讲究一个字正腔圆,具体来说是古代啊北方方言,例如北京话,在清朝时由于女真氏族的统治下逐渐演变而成。

清代女真族第二轮涌入中原,进一步胡化华北官话的语音,大量清洗官话中的古汉语词汇,致使言文脱离现象日趋严重,最终奠定今天北方汉语以及日后的普通话的基础。

  • 普通话到底是如何诞生的,是否有历史渊源呢?
    答:“普通话”这个词出现于清朝末年,起初目的是统一语言以推动国语教育。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他们拟定的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概念。这个概念在接下来几十年不断得到丰富和规范。新中国成立时,北京中央政府确定现代标准汉语由国语改称普通话。在...
  • 普通话的来历是什么
    答:普通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的现代标准汉语。清末已出现“普通话”一词,清廷1909年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国家通用语言为普通话。国语的前身是明清官话,更早之前则称为雅言。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各国都有自己的通用语言(官方用语、首都官话...
  • 普通话的历史
    答:现代普通话的历史最直接的史料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国语”一词是清朝末年提出来的,之前叫“官话”。 官话的前身又叫共同语。汉代时,共同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把共同语叫做通语。各地讲不同方言的人可以用通语进行交际。从汉末到唐末藩镇之乱,黄河沿岸的中原人陆续向南方迁移,把河洛古语带到东南沿海。 晋代五胡...
  • 普通话的定义和历史发展是怎样的?
    答:普通话的诞生和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元朝,当时以北京话为基础编纂的《中原音韵》为其奠定了基础。清朝雍正年间,北京话被正式确立为官方标准语,这一地位在1909年被提升为国语,随后在1949年后改称为普通话。早在清朝末期,1902年吴汝纶在日本考察时,就首次提出了“普通话”这一概念。普通话的核心是以北京...
  • 普通话是怎么来的?谁发明、倡导的?
    答:要克服这种障碍就要有“通用语”,这就是社会“普通话”的诞生。据《辞海·雅言》记载,“雅言”就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普通话”。孔夫子在山东讲学,他的三千弟子来自四面八方,他就是靠“雅言”来讲学的。“雅言”是以陕西地方语言为标准音的基础方言。这是因为周朝的国都丰镐(今陕西省西安西北)地区是...
  • 推广普通话内容资料的建议(推广普通话内容资料)
    答:1、普通话的诞生与演变</ 中华民族共同语,自古以来就是民族身份的象征,其源头可追溯至上古夏商周时期的“雅言”。最初,雅言主要在黄河流域流传,以《诗经》中的语言为典型代表,它见证了语言的凝聚与统一。2、语言变迁的印记</ 汉代,民族共同语转变为“通语”,到了唐宋时期,人们注重采用“正音”...
  • 「普通话」是如何演变的?中国语言发展史介绍!
    答:语言中隐藏着一段曲折的中国历史。对于13亿中国人来说,普通话现在是全国通用语言。然而,对于说广东话、客家话、闽南话、吴语、赣语和湘语的中国南方人来说,普通话是如此陌生。对北方人来说,这些南方方言就像“鸟语”,根本听不懂。但他们可能不知道的是,作为一种不断改革的语言,普通话并不是纯粹的汉语,这些南方的...
  • 普通话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答:1955年举行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张奚若在大会主题报告中说明:汉民族共同语早已存在,现在定名为普通话,需进一步规范,确定标准。“这种事实上已经逐渐形成的汉民族共同语是什么呢?这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为简便起见,这种民族共同语也可以就叫普通话。”...
  • 最早的普通话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到底是如何记载的?
    答:在中国历史上,洛阳雅言占据重要地位,且不说夏商普通话是否以“洛阳雅言”为主,单说东周之后1000多年中,洛阳雅言依然是中国普通话的主要组成部分。汉朝的国语为“洛语”,也被称为“正音”、“雅言”、“通语”。西晋承袭汉代,以洛语为国语。东...
  • 中国普通话什么时候诞生的
    答:周代,根据历史记载,春秋时期孔夫子时代管共同语叫雅言。雅言以洛阳雅言为标准。汉代共同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把共同语叫做通语。各地讲不同方言的人可以用通语进行交际。从秦汉开始,黄河沿岸的中原人陆续向南方迁移,把河洛古语带到南方。隋代统一中国定都长安,编著《切韵》,音系为参考洛阳话和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