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每小时降雨量多少毫米怎么定义?具体怎么计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4
请问每小时降雨量多少毫米怎么定义?具体怎么计算?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我们称为降雨量(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目前,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雨量筒的直径一般为20厘米,内装一个漏斗和一个瓶子.量杯的直径为4厘米,它与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当天的降雨量了.中国气象局规定24小时内的降雨量称之为日降雨量,凡是日雨量在10毫米以下称为小雨,10.0-24.9毫米为中雨,25.0-49.9毫米为大雨,暴雨为50.0-99.9毫米,大暴雨为100.0-250.0毫米,超过25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少数地区根据本省具体情况另有规定.例如,多雨的广东,日雨量80毫米以上称暴雨;少雨的陕西延安地区,日雨量达到30毫米以上就称为暴雨.如果你手边没有雨量筒,那也不用担心,利用一些常见的器皿,你完全可以自制一个,效果也相当不错.取一个口径为20厘米的一次性塑料或纸制碗(可选用大小合适的方便面纸碗),在其底部凿一比玉米粒稍大的小洞,然后将碗放在一个无盖的罐子上.罐内有一玻璃瓶,瓶口与碗底的小洞相接.简易雨量筒就做好了.简易雨量筒做好后,便可将它放在离地70厘米高处(筒口距地面的距离)承接雨水.雨腕,用秤称出瓶中的水重,30克水即相当于1毫米的降雨量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我们称为降雨量(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目前,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雨量筒的直径一般为20厘米,内装一个漏斗和一个瓶子.量杯的直径为4厘米,它与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当天的降雨量了.
中国气象局规定:24小时内的降雨量称之为日降雨量,凡是日雨量在10毫米以下称为小雨,10.0-24.9毫米为中雨,25.0-49.9毫米为大雨,暴雨为50.0-99.9毫米,大暴雨为100.0-250.0毫米,超过25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少数地区根据本省具体情况另有规定.例如,多雨的广东,日雨量80毫米以上称暴雨;少雨的陕西延安地区,日雨量达到30毫米以上就称为暴雨.
如果你手边没有雨量筒,那也不用担心,利用一些常见的器皿,你完全可以自制一个,效果也相当不错.取一个口径为20厘米的一次性塑料或纸制碗(可选用大小合适的方便面纸碗),在其底部凿一比玉米粒稍大的小洞,然后将碗放在一个无盖的罐子上.罐内有一玻璃瓶,瓶口与碗底的小洞相接.简易雨量筒就做好了.简易雨量筒做好后,便可将它放在离地70厘米高处(筒口距地面的距离)承接雨水.雨停后,用秤称出瓶中的水重,30克水即相当于1毫米的降雨量

每小时降雨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表示。
计算每小时降雨量的方法是根据降雨测量值,使用以下公式:
降雨量 = (平均降雨时间内的降雨深度)×(降雨面积)
其中,平均降雨时间可以是1小时、2小时、6小时、24小时等,根据需要而定。降雨深度是指降雨测量仪器中测得的水深,而降雨面积是指降雨测量仪器的开口面积。
例如,如果使用直径为20厘米的雨量器测量降雨深度为10毫米,降雨面积为3.14 x 10 x 10平方厘米,那么每小时降雨量为:
10毫米 x (3.14 x 10 x 10平方厘米) ÷ (60分钟 x 3.14 x 100平方厘米/平方米) = 0.5毫米/平方米
即每小时降雨量为0.5毫米/平方米。
需要注意的是,降雨量是一个相对值,受到降雨测量仪器的开口面积、降雨时间、天气因素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降雨量测量和比较时,需要使用同一标准的测量仪器和相同时间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于不同地区和不同气象条件下的降雨量,也需要进行修正和调整。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我们称为降雨量(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
目前,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雨量筒的直径一般为20厘米,内装一个漏斗和一个瓶子。量杯的直径为4厘米,它与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当天的降雨量了。
中国气象局规定24小时内的降雨量称之为日降雨量,凡是日雨量在10毫米以下称为小雨,10.0-24.9毫米为中雨,25.0-49.9毫米为大雨,暴雨为50.0-99.9毫米,大暴雨为100.0-250.0毫米,超过25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少数地区根据本省具体情况另有规定。例如,多雨的广东,日雨量80毫米以上称暴雨;少雨的陕西延安地区,日雨量达到30毫米以上就称为暴雨。
如果你手边没有雨量筒,那也不用担心,利用一些常见的器皿,你完全可以自制一个,效果也相当不错。取一个口径为20厘米的一次性塑料或纸制碗(可选用大小合适的方便面纸碗),在其底部凿一比玉米粒稍大的小洞,然后将碗放在一个无盖的罐子上。罐内有一玻璃瓶,瓶口与碗底的小洞相接。简易雨量筒就做好了。简易雨量筒做好后,便可将它放在离地70厘米高处(筒口距地面的距离)承接雨水。雨腕,用秤称出瓶中的水重,30克水即相当于1毫米的降雨量

  • 请问每小时降雨量多少毫米怎么定义?具体怎么计算?
    答:每小时降雨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表示。计算每小时降雨量的方法是根据降雨测量值,使用以下公式:降雨量 = (平均降雨时间内的降雨深度)×(降雨面积)其中,平均降雨时间可以是1小时、2小时、6小时、24小时等,根据需要而定。降雨深度是指降雨测量仪器中测得的水深...
  • 降水量毫米是什么意思?
    答:12小时内降雨量0.1~4.9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雨量0.1~9.9毫米之间为小雨;12小时内降雨量5.0~14.9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雨量在10~24.9毫米之间为中雨;12小时内降雨量15.0.1~29.9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雨量在25.0~49.9毫米之间为大雨;12小时内降雨量30.0~69.9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雨量在50.0~...
  • 某一地区1小时降雨量达到100mm是什么意思?
    答:降雨量,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单位用毫米表示。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1毫米的降水量是指单位面积上水深1毫米,100毫米的降水量就是指单位面积水深100毫米。降雨量的分类 1、小雨: 雨点清晰可见, 没漂浮现象;下地不四溅;洼地积 水很慢;屋...
  • ...经常看见降雨量用几百毫米表示, 降雨量是怎么定义的?
    答:小雨是指24小时内降水量不超过10毫米的雨,小到中雨为5毫米~16.9毫米,中雨为10毫米~24.9毫米,中到大雨为17毫米~37.9毫米,大雨为25毫米~49.9毫米,大到暴雨为38毫米~74.9毫米.24小时内雨量超过50毫米的称为暴雨,超过100毫米的称为大暴雨,超过25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雨量器的种类 测量降水量...
  • 降雨量级别是怎么划分的?24小时降雨10毫米是小雨、...
    答:暴雨(torrential rain)是降水强度很大的雨。雨势倾盆。一般指每小时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连续12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或连续24小时降雨量50毫米以上的降水。一定时段内,降落到水平地面上(假定无渗漏、蒸发、流失等)的雨水深度叫做雨量。如日降雨量是在1日内降落在某面积上的总雨量。此外,还常有年...
  • 降雨量咋测的?1毫米降雨量有多少
    答:1毫米降雨量就是把24小时内的降水总量均匀铺到一亩地(666.7平米)上所形成的高度。以下摘录可供参考。气象部门把下雨下雪都叫做降水,降水的多少叫降水量,表示降水量的单位通常用毫米.1毫米的降水量是指单位面积上水深1毫米.1毫米降水落到田地里有多少呢?我们知道,每亩地面积是666.7平方米,因此1...
  • 请问下雨的大小是怎么计算的?
    答:气象上这样规定的:24小时内降雨量小于10.0毫米,或小时内降雨量小于2.5毫米,称为小雨。24小时内降雨量小于10.0~24.9毫米之间的,或小时内降雨量小于2.6~8.0毫米之间的,称为中雨。24小时内降雨量小于25.0~49.9毫米之间的,或小时内降雨量小于8.1~15.9毫米之间的,称为大雨。24小时内降雨...
  • 天气预报里的雨量毫米是什么意思?
    答:是指1小时内每平方厘米的降雨量为**毫米,一般超过30毫米就可能引发洪涝灾害,当然了主要是看地区不同而不同了,什么是降雨量?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我们称为降雨量(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目前,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包括...
  • 雨量毫米是什么意思 降雨量是怎么测试的
    答:1、是指1小时内每平方厘米的降雨量为毫米,一般超过30毫米就可能引发洪涝灾害,当然了主要是看地区不同而不同了。2、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我们称为降雨量(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3、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
  • 一小时降水量100毫米的意思是什么?
    答:12小时内降雨量70.0~139.9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雨量在100.0~249.9毫米之间为大暴雨;12小时内降雨量≥140.0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雨量≥250.0毫米之间为特大暴雨。形成因素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气温、降水和光照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一般来说年降水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