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彻大悟的禅意对联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大彻大悟的禅意对联如下:

1、上: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下: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2、上:凡事付之一笑;下:于人无所不容。

3、上:自在自观观自在;下:如来如见见如来。

4、上:求自在不自在,知自在自然自在;下:悟如来想如来,非如来如是如来。

5、上:若不回头,谁为你救苦救难;下:如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

6、人生哪有多如意,万亊只求半称心。

7、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开颜便笑世间可笑之人。

8、善报恶报循环果报,早报晚报如何不报;名场利场无非战场,上场下场都在当场。

9、湖水本无愁,狂客未须浇竹叶;美人渺何许,化身犹自现莲花。

10、世路崎岖,看迷人捷足登山争利悬崖无退路;佛天悲悯,愿众生回头是岸早离苦海渡慈航。

11、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切莫放年华虚度;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可晓得脚步留神。

12、干净地常来坐坐,太平时早去修修。

13、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完美无缺的选择。

14、你不可能同时拥有春花和秋月,不可能同时拥有硕果和繁花,不可能所有的好处都是你的。

15、人最大的财富,不在于自己所拥有的,而在于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如果你不能对现有的一切感到满足,那么纵使让你拥有全世界,你也不会幸福。



  • 大彻大悟的禅意对联有哪些?
    答:大彻大悟的禅意对联有:1、上: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下: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2、上:凡事付之一笑;下:于人无所不容。3、上:自在自观观自在;下:如来如见见如来。4、上:求自在不自在,知自在自然自...
  • 对联"花落花开花非花"是什么意思
    答:“花开花落花非花,月明月隐月当空”也可以如此同解,这就是一种禅意的讲法,用虚实结合,表现语者当时内心里一种无欲无求的大彻大悟——既是试着去观察描绘自然现象,又是揉合了语者内心的真实写照——万物有灵,博爱万物,万物有我,我有万物。而在哲学知识中,又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众...
  • 国学大师南怀瑾的生平故事
    答:袁老先生乃名重一时的川北禅宗大德,他散尽亿万家财,行脚遍 天下 ,求法忘躯,大彻大悟,潜心内典,栖志心宗,亦睹明星以悟道,见拈花而破颜者矣。先生悲大道之沉沦,众生之颠沛,乃以如来家业、孔老薪传,立己立人而及国家天下,与虚云大法师并世弘法,法镜高悬,宗风耀烁,一时影从之名流学者不惜千里跋涉而就教于...
  • 茶禅一味什么意思?
    答: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观、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茶性也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情则上清矣”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其二曰“静” 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
  • 香缘·普陀山散文李海平请问李海平撰写的散文《香缘·普陀山》,怎么在...
    答:有一佛教对联:“因即果,果即因,欲求果,先求因,即因即果;佛即心,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即心即佛。”读到这幅对联,现在我才觉得我所想要的不食人间烟火,即心的皈依,心的平静,瞬息间远离世俗六根清净,只有滤去心灵的陈杂,方可静心下来,干好每一件事。倘若心拥沉重,包揽一切,...
  • 北方由于什么教盛行对茶叶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答:佛教通过茶事活动来使僧人不眠不发,修身养性,大彻大悟。茶叶的栽培、加工以及茶叶文化在寺院和僧人的精心研究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对弘扬中华茶叶文化,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推进精神和物质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 5篇500字生活感悟日记
    答:但是,这个大彻大悟的男人认识到:只要她喜欢,咱就送啊,不就是给花店打个订花电话嘛。这个大彻大悟的男人总结出一条真理:讨女人欢心的男人,高明之处,不在于舍得花钱,不在于服软,而在于尊重女人的价值观,懂得投女人之所好。4. 参考资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69a2b10100kfew.html 已赞过 ...
  • 大彻大悟的禅意对联
    答:大彻大悟的禅意对联如下:1、上: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下: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2、上:凡事付之一笑;下:于人无所不容。3、上:自在自观观自在;下:如来如见见如来。4、上:求自在不自在,知自在自然...
  • 花是花非花满地啥意思
    答:“花开花落花非花,月明月隐月当空”也可以如此同解,这就是一种禅意的讲法,用虚实结合,表现语者当时内心里一种无欲无求的大彻大悟――既是试着去观察描绘自然现象,又是揉合了语者内心的真实写照――万物有灵,博爱万物,万物有我,我有万物。 而在哲学知识中,又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众人常常以为唯物...
  • 南怀瑾先生在密宗方面是否有明确的师承?
    答:袁老先生乃名重一时的川北禅宗大德,他散尽亿万家财,行脚遍天下,求法忘躯,大彻大悟,潜心内籍,栖志心宗,亦睹明星以悟道,见拈花而破颜者矣。先生悲大道之沉沦,众生之颠沛,乃以如来家业、孔老薪传,立己立人而及国家天下,与虚云大法师并世弘法,法镜高悬,宗风耀烁,一时影从之名流学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