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的三种模式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6
(一)主动—被动型
主动—被动型(active-passive mode)是一种以生物医学模式及疾病的医疗为主导思想的医患关系模式。其特征是“医生为病人做什么”,医生是完全主动的一方,病人处于被动地接受医疗活动。医患双方属于显著的心理差位关系,医生的权威不会被病人所怀疑,病人一般不会提及任何异议。
这种模式常常用于昏迷、手术、全麻、休克、严重创伤、某些精神疾病及婴幼儿等。这些人或者神志不清,或者智力低下,或者年幼无知,难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完全排除病人的主观能动性。由于是单向作用于病人,因此,医生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采取损伤最小、收益最大、最好的诊疗手段,这样才符合医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指导—合作型
指导—合作型(guidance-cooperation mode)是一种一方指导,另一方配合的有限合作模式。其特征是“医生告诉病人做什么”,医患双方在医疗活动中都是主动的。医生运用技术上的权威性,在指导病人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而病人的主动性是以配合和服从医护人员的意见为前提的,他们承认并尊重医生的权威,并乐于合作,但可以对医生提出疑问并寻求解释。
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急症、危重病人,手术前、手术后病人及少年儿童病人等。此类病人神志清晰,但病情重,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了解少,需要依靠医生的指导和帮助。因此,需要医生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医患沟通技巧,指导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
(三)共同参与型
共同参与型(mutual participation mode) 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及以健康为中心的医患关系模式。其特征是“医生帮助病人自我恢复”,医患双方的关系建立在平等地位上,有近似的同等权利,双方均为主动的进行着双方都满意的诊疗、康复活动,彼此相互依存。医患之间都具有治疗好疾病的共同愿望。
这种模式适用于慢性疾病的病人,如慢性期、康复期、门诊和家庭病床的病人。由于病人神志清楚,并对疾病的诊疗过程比较了解,病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得以发挥。因此,医护人员和病人在智力上、受教育程度和一般经验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样在诊疗过程中运用“共同参与”的可能性就越大、越适合、越需要。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四十七条 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 阐述医患关系模式的几种类型
    答:医患关系存在着三类模式:1.主动一被动模式 也可称为支配一服从模式。在这类模式中,医师处于主动或支配地位,病人完全是被动的。2.指导一合作模式 该模式中的病人有一定意志要求,需要医师帮助,并愿意合作。3.共同参与模式 这类模式以平等关系为基础,医师和病人都有治好疾病的共同愿望。双方各自...
  • 医患关系基本模式是
    答:医患关系有三种基本模式。1、主动与被动型:医师完全主动,病员完全被动;医师的权威性不受任何怀疑,病员不会提出任何异议。2、引导与合作型:医师和病员都具有主动性。医师的意见受到尊重,但病员可有疑问和寻求解释。3、共同参与型:医师与病员的主动性等同,共同参与医疗的决定与实施。医师此时的意...
  • 医患关系包括哪几个基本技术模型
    答:技术性医患关系有三种基本模式。1.主动与被动型:医师完全主动,病员完全被动;医师的权威性不受任何怀疑,病员不会提出任何异议。2.引导与合作型:医师和病员都具有主动性。医师的意见受到尊重,但病员可有疑问和寻求解释。3.共同参与型:医师与病员的主动性等同,共同参与医疗的决定与实施。医师此...
  • 医疗过程中,医生充当家长式角色的医患关系的模式属于()
    答:根据第六版医学心理学,医患关系的模式有三种,分别是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主动-被动型,即医生具有绝对权威性的模式(A对),它的特点是“医生为病人做什么”,模式的原型是“父母-婴儿”,即医生充当家长角色。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生处于主动的、主导的地位,而病人完全处于被动的、...
  • 医生在与慢性病患者的交往中,医患关系中最理想的模式是()
    答:医患关系的三种模式为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DE错)。主动-被动型模式适用于某些特殊病人,如意识严重障碍的病人、婴幼儿病人、危重或休克病人、智力严重低下病人及某些精神疾病病人(A错)。指导-合作型模式适用于急性病人的医疗过程(B错)。共同参与型模式适用于慢性疾病且具有一定知识...
  • 2019医学心理学: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的基本模式
    答: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的基本模式分为一下三种:主动-被动型:也可以称为支配-服从模式。常用于神志不清、休克、痴呆以及某些精神病患者。在此类模式中医护人员属于主动或支配地位,而病人完全是被动的,此期特点为医护人员为患者做治疗。此时,要求我们医护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因为患者处于完全被动状态...
  • 1976年美国学者提出的医患关系基本模式是
    答:【答案】:D 1976年美国学者提出的医患关系基本模式是①主动—被动型:医生主动命令,病人被动服从;②指导—合作型:医生指导诊疗,病人配合诊疗;③共同参与型:医生帮助病人,病人主动参与诊疗(D对)。
  • 医患关系的三种模式
    答:(一)主动—被动型主动—被动型(active-passive mode)是一种以生物医学模式及疾病的医疗为主导思想的医患关系模式。其特征是“医生为病人做什么”,医生是完全主动的一方,病人处于被动地接受医疗活动。医患双方属于显著的心理差位关系,医生的权威不会被病人所怀疑,病人一般不会提及任何异议。这种模式常常...
  • 在慢性病中,医患关系中最理想的模式是()
    答:解析:医患关系模式有三种基本类型: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DE错)。共同参与型(B对)指医患双方共同制定并实施诊断方案,适合长期慢性疾病病人和心理疾病病人。主动被动型(A错)指医师主动命令,病人被动服从,适合难以表述自己主观意见的病人,如麻醉、严重外伤昏迷的病人等。指导合作型...
  • 医生在与慢性病患者的交往中,医患关系中最理想的模式是A.主动-被动型B...
    答:【答案】:C 目前社区医患关系主要存在以下3种模式:①主动-被动型,处于这种医患关系模式下的患者多见于中毒、昏迷、休克、某些精神心理疾病、智力严重低下者或婴、幼儿患者。②指导-合作型,这种医患模式下的患者多见于各种急性感染性疾病、手术后、理疗或进行功能恢复锻炼的患者。医生处于主导地位。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