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是怎样称霸西戎,让秦国进入到中原的视野的?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春秋五霸之秦穆公是怎样称霸西戎,开疆千里的?



称霸西戎的秦穆公
秦宗族曾为周王室养马官 因护卫王室东迁有功被封诸侯
周初的“封邦建国”,主要诸侯国有齐、鲁、宋、卫、晋、燕等,目的在于“以藩屏周”。这种分封制,对于加强周王室的统治,促进边远地区的开发,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秦的祖先曾因为为周王室养马有功,被封秦地,作为周的附庸。
后来,秦的祖先护卫周王室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建国。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进攻镐京,袭杀周幽王于骊山之下,秦祖先以兵救周。周平王东迁,秦襄公出兵护送。东迁后,周平王把王室无力控制的岐山以西的土地赐予秦国,自此秦国开始成为西周的诸侯国,为日后秦国强大打下基础。


秦穆公广纳贤士
秦穆公广纳贤士 “爱才如命” 生也爱才 死也爱才
秦穆公大胆任用非本国的人才,开秦国任用客卿制度之先河。如"五羖大夫"百里奚、相马专家伯乐及九方皋纷纷投其门下。
"五羖大夫"的来历还有一段佳话:楚国国君不重视人才,当时百里奚为楚君放马,秦穆公用五张黑色的公羊皮从楚王手里换来百里奚拜为上大夫,后来百里奚又推荐自己的好友蹇叔当了上卿,共同辅佐秦穆公。


五张黑色的公羊皮换来百里奚
后来,秦穆公继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国、芮国、滑国等。
秦穆公还坚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秦晋交战时,孟明视曾遭遇了两次重大失败,但秦穆公都以他的宽厚仁慈,包容了孟明视,甚至帮着在大臣中力排众议,要大家树立对孟明视的信心。最终孟明视一场漂亮的大胜回报秦王的宽厚仁爱,不但大挫了晋国的威势,也为秦国称霸奠定了关键基础。
物极必反,什么事情都不能做的过头,秦穆公就把爱才如命做过头了,他要做到生前爱才如命,死后也“爱才如命”。秦穆公过世之后,由于他喜爱人才,殉葬而死的有一百七十七人,其中包括奄息、仲行、针虎三杰,这让一些贤才不寒而栗,影响了人才储备和秦国的发展。


令人诟病的秦国殉葬制度
秦穆公建立了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骑兵部队
秦人自古就有养马的传统,可以说是个马背上的民族。
赢氏子孙历来都有习武的传统。秦穆公当政后,除了在庙堂之上与大臣运筹帷幄之外,还亲上校场,操练大军。
秦穆公建立了一支庞大的骑兵队伍,每天训练骑马射箭,这比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制要早得多。
为了弥补秦国骑兵的不足,秦穆公命令士兵每人都配备一把匕首,成语"短兵相接"亦因之而来。
秦穆公也曾在送晋公子重耳返国时,送以骑兵二千。
秦穆公亲自导演秦晋之好 女儿怀嬴先嫁侄子怀公后嫁叔叔文公
秦穆公四年,为求将来做霸主,拉拢力量强大的晋国,他亲自向晋献公提亲,晋献公就把大女儿嫁给了他。后来,晋献公年迈昏庸,“妖姬”骊姬乱政,借晋献公之手除去太子申生。另外两个公子夷吾和重耳,逃往他国避难。
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公子夷吾当了晋国国君。但是不久,夷吾恩将仇报导致晋国与秦国失和。夷吾忘掉秦国恩情,反倒发兵攻打秦国,终遭惨败;后面不得已割地求饶,还叫儿子公子圉到秦国做人质,这才将两国的关系修好。
为了掌控公子圉,秦穆公把女儿怀嬴嫁给了他。公子圉听说自己的父亲病了,就扔下妻子,一个人偷偷跑回晋国,夷吾一死,公子圉就做了晋国君主,跟秦国不相往来。
公子圉又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夷吾,秦穆公当然很生气,立即决定要帮助重耳当上晋国国君,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攻下晋都,并派人杀死晋怀公。秦穆公把女儿怀赢改嫁给了重耳。
秦穆公女儿怀嬴先嫁晋怀公,后嫁晋怀公二叔晋文公,为秦晋两国相交做出了贡献。


为了秦晋之好,怀嬴先嫁侄子晋怀公,后嫁叔叔晋文公
与晋相争 秦东进的路被晋牢牢地扼住
秦穆公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以实现秦晋之好。晋文公死后,联盟瓦解,秦晋对抗。
秦穆公一心想着东进,到中原完成霸业,分别在前627年崤之战和前625年彭衙之战(今陕西白水东北)中两次被晋军击败,三将被俘,秦军全军覆没,秦东进计划就此泡汤。



具体故事是这样的: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死。这时,杞子从郑国派人送信给秦国说:"郑国人将北门的钥匙交给了我,如果悄悄地派军队来,郑国就能得到。"
秦穆公问计于蹇叔和百里奚,两人均劝他不要采取这次军事行动,秦穆公不听,而是派遣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蹇叔的儿子西乞术和白乞丙三将带兵出发。
秦国远征郑国无功而返,于是在往回撤兵的半路上灭了滑国。
滑国是晋国的同姓之国。当时,晋文公还没有下葬。晋襄公愤怒地说:"秦国欺侮我丧父,乘机攻灭我的同姓之国。"于是,将丧服染成黑色,出兵在崤山阻击,大败秦军,将三位秦将全部俘获。
晋文公的夫人文嬴(即秦穆公女儿怀嬴,嫁给晋文公改名文嬴)说服晋襄公放了秦国的三位将领,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乞丙回到秦国后,秦穆公并没有处罚他们,反而恢复了三人的官职,对他们更加信任了。
前626年,秦穆公又派孟明视等带兵东向,与晋军战於彭衙(今陕西白水东北),秦军再次失败。两次较量,秦东进的路被晋牢牢地扼住,只得转而向西发展。
秦穆公称霸西戎 开辟国土上千里
秦穆公企图向东争霸中原,但由于向东的通路为晋所阻,秦穆公终于改变了东进战略,转而向西,兼并西戎二十国,开疆拓土,为四百年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秦国在函谷关以西一带称霸,史称"称霸西戎"。"兼国十二,开地千里" 。
公元前624年,秦军夺得王官(今山西闻喜西)和郊。
公元前623年,秦军出征西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绵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绵诸王。秦穆公乘胜前进,二十多个戎狄小国先后归服了秦国。
秦国辟地千里,国界南至秦岭,西达狄道(今甘肃临洮),北至朐衍戎(今宁夏盐池),东到黄河,史称"秦穆公霸西戎"。
周襄王派遣召公过带了金鼓送给秦穆公,以表示祝贺。


秦穆公称霸西戎
结语:
秦国幅员辽阔,一直受到极大的压制,向东进入中原是秦国梦想。晋文公在世,秦国自知难以撼动晋国,也碍于秦晋之好,没有把东进的战略付诸实施,秦晋之好,不过是政治婚姻的幌子,充满了龌龊的算计。
晋文公死后,秦国决定实施向东发展战略,和晋争霸,崤之战全军覆没,秦晋之好变成秦晋世仇。向东发展,图霸中原的路被晋国堵死。
秦穆公决定向西用兵,吞并了一些戎部落,开辟国土上千里,称霸西戎。秦穆公对秦的发展和古代西部的民族融合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秦穆公(?—前621)春秋时代秦国国君。嬴姓,名任好。在位三十九年。谥号穆。在部分史料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等贤臣的辅佐,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王位。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

生平简介

秦德公之少子,成公之弟,名任好,嬴姓。春秋时秦国的国君,公元前659年至公元前621年在位。他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芮两国。后在崤(今河南三门峡东南)之战被晋军袭击,大败,转而向西方发展,“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对秦的发展和古代西部的民族融合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是有所作为的政治家。

秦僻处西陲,周初为附庸小国,春秋初年因秦襄公助平王东迁才被封为诸侯,并承平王赐给岐山以西之地,后定都於雍(今陕西凤翔南)。到了秦穆公(前六五九年 -- 前六二一年执政)时,国势逐渐强大起来。秦穆公名任好,赢姓,秦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统一了今甘肃、宁夏等地,开始了秦国的崛起。

秦国原是居住在秦亭(今甘肃张家川)周围的一个嬴姓部落。秦襄公因护送平王东迁(见周幽王)有功,封为诸侯,赐给歧以西地,正式建国。经文、宁、武、德、宣诸公,秦的疆土不断东移,到穆公继位时, 已占有大半个关中。

秦穆公继位当年(前659年),就亲自带兵讨伐茅津(今山西芮城东)的戎人,开始了扩张疆土的事业。秦穆公娶晋太子申生的姊姊穆姬为妻。穆公五年(前 655年),晋献公灭虞,俘虏了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百里奚,就将他们作为穆姬的媵人(随嫁的人)陪嫁到秦国。百里奚不愿忍受奴隶的生活,逃到宛(今河南南阳),被楚国人捉去。

秦穆公胸怀大志,却苦於无贤才辅佐。有人告诉他,穆姬媵人百里奚是不可多得的人材,他喜出望外,急忙去请,却得知百里奚已经逃到楚国。秦穆公愿以重金赎回百里奚,又怕楚人不给。於是派使者到楚,说:「中国的媵奴百里奚逃到贵国,请允许我方用五张公羊皮将他赎回。」楚国一看此人如此不值钱,也就答应了秦的要求。当七十余岁的百里奚被押回秦国时,秦穆公亲自为他打开桎梏,与他商谈国事。百里奚说:「我是亡国之臣,哪里值得君公垂询!」穆公说:「虞君不用你,才使你被掳,并不是你的过错。」坚持向百里奚讨教,两人一直谈了三天,穆公十分高兴,以百里奚为国相。由於百里奚是用五张公羊皮赎回来的,所以人称其为「五羖大夫」。百里奚辞让道:「我不如我的朋友蹇叔。蹇叔贤能而不为世人了解。当年我在外漫游受困於齐,不得已向别人乞讨,是蹇叔收留了我。我因此想到齐君无知那儿做事,是蹇叔阻止了我,使我幸免与无知一起被杀。我到周地,见王子颓喜欢牛,就以养牛去接近他。后来,王子颓想用我,又是蹇叔阻止了我,使我免於被诛。我到虞君手下做事,蹇叔又阻止我。我也知道虞君不会信用我,只是为了那一份俸禄和爵位,暂时留下来,想不到就当了俘虏。从这三件事,我深知蹇叔的贤能。」秦穆公於是用很重的礼品,将蹇叔请来秦国,任命他为上大夫。

秦国要发展,首当其冲的是其东邻晋国。在百里奚和蹇叔的辅佐下,秦穆公将注意力集中於晋。晋献公晚年,骊姬之乱,公子重耳和夷吾出逃。穆公九年(前651年)晋献公死,驴姬子奚齐继位,旋即被其臣里克杀死。秦穆公派百里奚带兵送夷吾回国继位,为晋惠公。夷吾事先答应将河西八城割给秦作为谢礼,但继位后却毁约。晋臣丕豹逃到秦国,受到穆公重用。十二年(前648年)晋国旱灾,秦穆公运了大量粟米给晋。十四年(前646年),秦国发生饥荒,晋国不仅不给秦国粮食救灾,反而乘机出兵,於次年攻秦。双方在韩原大战,秦军最终生俘晋惠公。在周襄王和穆姬的请求下,秦穆公与晋惠公结盟后,将其放回。晋惠公送太子圉到秦国为质子,并将黄河以西的地方献给秦国,秦的东部疆界扩至龙门。二十三年(前637年),晋惠公死,其子子圉逃回国继位,为怀公,继续迫害逃亡的公子重耳。秦穆公於是将重耳从楚国迎来,以极为隆重的礼节接待,将女儿文嬴及四位宗女嫁其为妻,然后於次年送重耳回国为君,是为晋文公。晋文公杀死子圉,在秦的参与下,尊王攘夷,败楚城濮,成为霸主。三十年(前630年),秦又出兵帮助晋文公围郑。郑老臣烛之武夜里从围城中绳出,见秦穆公说:「郑国灭亡,於秦不利。晋人这次开拓了东边的领土,下次就会向西边的秦国用兵。大君何必损害自己国家的利益,共帮助晋国呢?」秦穆公於是与郑结盟,留杞子、逢孙、杨孙戍守,罢兵而还。

秦穆公三十二年(前628年)冬,晋文公死。这时,杞子从郑国派人送信回国,说:「郑人将北门的钥匙交给了我,如果悄悄地派军队来,郑国就能得到。」秦穆公问蹇叔和百里奚,两人回答道:「经过几个国家几千里路去袭击别人,很少有成功的。我军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不能去!」秦穆公说:「我已经决定了,你俩不必再说。」於是派遣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蹇叔的儿子西乞术和白乞丙三将带兵出发。百里奚和蹇叔哭著为军队送行,秦穆公很生气,说:「我出兵,你们却哭著沮丧我军的士气,这是为什么?」二老答道:「我们并不敢沮丧士气。只是我们年纪大了,儿子要出征,怕以后再也见不看了!」二老对其儿子说:「你们的军队一定会吃败仗,晋人将在崤山阻击。」三十三年(前627年)春,秦军东去,经过成周北门时,车左、车右都脱去头盔下车致敬,随即跳上车去的有三百辆战车的将士。王孙满看了以后说:「秦军轻挑而无礼,一定会失败!」秦军经过滑国时,郑国的商人弦高正贩了牛准备到周去卖,见秦军,就将所带的十二头牛全部迭给秦军,说:「听说大国将要诛灭郑,郑君已经作好迎战的准备,派我先迭十二头牛犒劳贵军士卒。」秦军三位将军商量道:「郑国已经知道我军要去袭击,去了也没有用。」於是灭了滑国,往回撤兵。滑是晋国的同姓之国。当时,晋文公还没有下葬。太子襄公愤怒地说:「秦国欺侮我丧父,乘机攻灭我的同姓之国。」於是,将丧服染成黑色,出兵在崤山阻击,大败秦军,将三位秦将全部俘获。

晋文公的夫人文赢,是秦穆公的女儿,她对襄公说:「这三人挑拨我们两国国君的关系,穆公对三人恨入骨髓。你何必自己去杀他们呢?不如放他们回去,让穆公去将他们煮死!」晋襄公同意了。秦穆公穿了素服,哭看到郊外迎接孟明视等人,说:「我不听从百里奚和蹇叔的话,使你们三位遭受耻辱,你们有什么错?你们要专心谋划报仇雪耻,不可懈怠!」恢复了三人的官职,对他们更加信任了。三十四年(前62前6年),秦穆公又派孟明视等带兵东向,与晋军战於彭衙(今陕西白水东北),秦军再次失败。两次较量,秦东进的路被晋牢牢地扼住,只得转而向西发展。

当峙,在今陕甘宁一带,生活著许多戎狄的部落和小国,如陇山以西有昆戎、绵诸、翟,泾北有义渠、乌氏、朐衍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陆浑之戎。他们生产落后,披发衣皮,各有君长,不相统一。他们常常突袭秦的边地,抢掠粮食、牲畜,掳夺子女,给秦人造成很大的苦难。秦穆公向西发展,采取了比较谨慎的策略,先强后弱,次第征服。当时,西戎诸部落中较强的是绵诸(在今甘肃天水市东)、义渠(在今甘肃宁县北)和大荔(今陕西大荔东)。其中,绵诸有王,住地在秦的故土附近,与秦疆土相接。正好,绵诸王听说秦穆公贤能,派了由余出使秦国。秦穆公隆重接待由余,向他展示秦国壮丽的宫室和丰裕的积储,向他了解西戎的地形、兵势。又用内史廖的策略,挽留由余在秦居住。同时,给绵诸王送去女乐二八。动听美妙的秦国音乐舞蹈,使戎王大享眼耳之福。他终日饮酒享乐,不理政事,国内大批牛马死亡,也不加过问。等到绵诸国内政事一塌糊涂,秦穆公这才让由余回国。由余的劝谏,受到戎王的拒绝。在秦人的规劝下,由余终於归向秦国。秦穆公以宾客之礼接待由余,和他讨论统一西方戎族的策略。

穆公三十六年(前624年),秦穆公亲自率兵讨伐晋国,渡过黄河以后,将渡船全部焚毁,表示誓死克敌的决心。秦军夺得王官(今山西闻喜西)和郊。晋军不敢出战,秦军从茅津渡过黄河,到南岸崤地,在当年的战场为战死的将士堆土树立标记,然后回国。三十七年(前623年),秦军出征西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绵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绵诸王。秦穆公乘胜前进,二十多个戎狄小国先后归服了秦国。秦国辟地千里,国界南至秦岭,西达狄道(今甘肃临洮),北至朐衍戎(今宁夏盐池),东到黄河,史称「秦穆公霸西戎」。周襄王派遣召公过带了金鼓送给秦穆公,以表示祝贺。

三十九年(前621年),秦穆公死,安葬於雍(今陕西凤翔东南),殉葬而死的有一百七十七人,其中包括子舆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针虎。这三人十分善良、勇武,国人对此悲痛万分,赋《黄鸟》之诗,唱道:「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意思是,青天呵,怎么将这么善良的人给殉葬了?如果可以赎命,我们宁愿出一百条命将他们换回来! 希望采纳,谢谢

公元前659年,秦穆公即位之初,就发动讨伐茅津之戎的战争。后来,秦穆公一直努力向中原扩张,与戎人的关系也开始相对缓和,秦、戎一百多年的战争基本告一段落,双方甚至互派使节往来。


随着秦国在肴山之战的惨败,秦穆公的目光从中原转回到了西方。公元前626年,西戎王派遣使节团出使秦国,使节代表是由余,由余并非戎人,他的先祖是晋国人,因躲避内乱逃亡到西戎。他从小在西戎长大,博学多才,深得戎王信任。秦穆公有意在由余面前炫耀,带他参观宫殿和堆积如山的财粮宝物。由余淡淡地说:“秦国的宫殿,就是让鬼神来完成,也会觉得筋疲力尽,又何况是人力呢?这不过是劳民伤财罢了。”

这一番话令秦穆公不由得收起骄奢之气,恭敬地请教道:“中原有着先进的文化,以礼乐制度来管理国家,却免不了经常发生变乱。西戎没有礼乐制度,政事不是会更乱吗?”由余回答道:“上古时期的先王创建礼乐制度,如今的君主只会凭借这些制度用来约束百姓,可自己却只知道享乐。而百姓生活在困苦之中,就会埋怨君主。这样就会上下失信,人们就失去了淳朴的本性,只想着篡权夺位。西戎与华夏不同,民风质朴。在上位者待民以惠,在下位者报之以忠诚,国家就像人的身体一样,上下和谐,虽然没有繁复的礼乐制度,却是一个整体。”

由余的一番话,让秦穆公茅塞顿开。不过由余毕竟不是自己人,秦穆公就问内史廖:“我听说邻国若是出现圣人,一定是一件不好的事。西戎有由余,对我国始终是个祸患,你看怎么办?”内史廖说:“西戎地处偏远,生活简单,不如向西戎王进献女乐,音乐与舞蹈,一定会让西戎王心动。用女乐消磨西戎王的雄心壮志,乘机离间他们的君臣关系,就有机会策反由余。”

秦穆公随即挑选十六名女乐,送往西戎。同时又以各种借口,把由余留在秦国。西戎文化落后,西戎王很快就沉迷于美女、歌舞之中。蛮族质朴的文化被浮华所摧毁,政事也由此荒废了。由余迟迟没有归国,引起戎王的猜疑,多次催促后,秦穆公不得不放行。当由余回到西戎后,发现西戎王仿佛变了个人,终日不理政事。他不断地向戎王进谏,劝导君王远离女乐,勤于政事。西戎王反而嫌他碍手碍脚。君臣关系日益疏远,信任也降至冰点。秦穆公在这个时候暗中派人前往西戎,游说由余归降秦国。由余不愿背叛西戎王,可西戎王变本加厉,对由余的猜疑心越来越重,态度越来越冷淡。

由余无奈之下,只得投奔秦国。秦穆公时代的重量级人物,比如百里奚、蹇叔、孟明视、西乞术以及由余,都不是秦国人。这足以说明了穆公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这也是他得以成就霸业的根本原因。人才匮乏的秦国,一时之间人才济济。征服西戎的战争,很快提上议事日程。


西戎是一个笼统的称呼,由许多部落组成(当时也称之为国)。在穆公时代,西戎王名义上是诸部落的首领,其实并无实际权力,各部落的关系也十分松散。秦穆公时不时派出军队开赴边疆,摆出进攻的架势。西戎每次都以为秦军要攻进了,如此几次后,当有人再报秦军入寇的消息,西戎王便勃然大怒,操起一把弓,冲着报信的人就是一箭。此后,没有人敢打扰西戎王喝酒赏歌舞的雅兴了。

穆公三十六年(前624),秦军准备就绪。征讨西戎的主帅是孟明视,与晋国的元帅先轸相比,孟明视不算天才,也缺乏高明的战略战术。但他是属于苦干型的人,用来对付战略不太高明的戎人,就有用武之地了。秦军大军出征,直取西戎王。这时西戎王依旧喝得酩酊大醉,等他睡醒时,早已被杀进来的秦国士兵绑得结结实实了。孟明视挟生擒西戎王之余威,横扫西戎。此役秦国拓地千里,吞并多个西戎部落,使秦国成为名副其实的西部霸主。


凭借此役,秦国一扫崤山之败的阴影,其扩张之凶猛,令东方诸国为之震惊,就连周襄王也派召公前往祝贺秦穆公。称霸西戎,是秦穆公事业的顶点,后来,他也因此被列为春秋五霸之一。其实,秦穆公本不应被尊为霸主。春秋时代的霸主,不仅要有傲视天下的武功,也必须具备号令诸侯的资格。然而秦穆公得以入选,证明他的伟大成就得到世人的认可。在他之前,秦国默默无闻,甚至连史料都很少。也正是从秦穆公开始,秦国才开始成为一个政治大国。

秦穆公在位时期,大力引进人才,吸收中原文明,使秦国的实力有了质的飞跃。他在韩原之战中大败晋国,扶立晋文公更大大加强秦国的政治影响力。他参与城濮会战,在国内舞台上声名鹊起。肴山惨败后,他卧薪尝胆,横扫西戎,再现强秦之风采。无论从个人修为、涵养、气质、才能以及取得的成就诸方面说,秦穆公列为五霸之一,当之无愧。



秦穆公励精图治,不拘一格的重用人才,使得秦国国力蒸蒸日上,用计让西戎王沉迷享乐,后来出兵击败西戎王,称霸了西戎,周襄王为其祝贺,秦国得以进入到中原的视野。

秦穆公任用贤能,听从由余的计谋发兵攻打西戎,开疆扩土千余里,致使东方诸国为之震惊。

秦穆公励精图治,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提高军队的整体作战水平,从而让秦国进入了中原视野。

  • 秦穆公是怎样称霸西戎,让秦国进入到中原的视野的?
    答:凭借此役,秦国一扫崤山之败的阴影,其扩张之凶猛,令东方诸国为之震惊,就连周襄王也派召公前往祝贺秦穆公。称霸西戎,是秦穆公事业的顶点,后来,他也因此被列为春秋五霸之一。其实,秦穆公本不应被尊为霸主。春秋时代的霸主,不仅要有傲视天下的武功,也必须具备号令诸侯的资格。然而秦穆公得以入...
  • 春秋五霸之秦穆公是怎样称霸西戎,开疆千里的?
    答:秦穆公四年,为求将来做霸主,拉拢力量强大的晋国,他亲自向晋献公提亲,晋献公就把大女儿嫁给了他。后来,晋献公年迈昏庸,“妖姬”骊姬乱政,借晋献公之手除去太子申生。另外两个公子夷吾和重耳,逃往他国避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公子夷吾当了晋国国君。但是不久,夷吾恩将仇报导致晋国与秦国失...
  • 秦穆公是怎么称霸的
    答:秦穆公对戎狄的胜利,周王特加祝贺,并赐金鼓,希望他继续向戎人进攻,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秦穆公“称霸西戎”。
  • 秦穆公称霸西戎是怎么回事?
    答:秦穆公称霸西戎,得益于任用贤能,在百里奚、蹇叔和由余等贤臣的辅佐下,立法教民,兴利除害,国内大治,然后扩张疆土,拓地千里,成为西方霸主。百里奚在虞国未得重用,只当了个中大夫。晋献公灭虞以后,百里奚随虞公被俘至晋,不肯仕晋。当时,秦穆公娶晋太子申生的姐姐穆姬为妻,百里奚就作为穆姬的媵人陪嫁到秦国。
  • 秦穆公是怎么霸西戎的?
    答:秦穆公在百里奚和蹇叔的辅佐下,国家大治,国力更强,于是便开始向东扩张,进军中原,力图争夺中原霸主,侵芮、围魏、伐晋、攻、袭郑、灭滑,但秦军东进的战略始终受到晋国的扼制,A之战和彭衙之战,秦国向东扩张的行动连连受挫,很难向东推进。于是,秦穆公就把战略重点转向西,展开了称霸西戎的大业...
  • 秦穆公做了什么使秦国成为了天下霸主
    答:为了秦国的发展,秦穆公从继位之后就开始积极地网罗人才。他清醒地意识到:“如果没有王佐之才,自己不可能完成霸业。” 公元前655年,秦穆公五年,晋国向虞国借路去征伐引国。当晋国向虞国借路的时候,虞国国君却因为曾经接受过晋献公的宝马和美玉,便认为晋国和自己的关系很好,爽快地答应了晋国。所以晋国在灭了号国...
  • 秦国如何称霸西戎、打败晋国?
    答:在谋士由余的协助下,向西“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陆浑戎是戎人中强大的部族,秦穆公吞不下这块硬骨头,就想把他们逼走,但把陆浑戎安排到哪里去呢?恰在这个时候,秦国与晋国发生了冲突,晋惠公被秦军俘虏,于是秦穆公就打起了小算盘:把陆浑戎踢给晋国人。晋惠公是历史...
  • 秦国是怎么称霸的
    答:并帮助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战胜了楚国。晋文公死后,秦穆公认为时机已到,想取代晋成为霸主。为稳定后方,他全力进攻西戎。西戎泛指秦国西边散布于广大地区的戎族国家。他通过投奔来的由余了解了西戎各国的山川形势、兵力部署,采用离间计、美人计等策略,突出奇兵,发动全面攻击,...
  • 秦穆公能够让秦国称雄天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秦穆公在位期间,他审时度势,在内政方面善于任用人才,加强国内的发展。在外交方面采取以和为主的方针,与晋国保持相对友好,同时向西发展,使十二个戎国服于秦国,秦国疆域增加了周边千里的土地,称霸西戎。往细致方向说,主要是以下个方面:1.国君志向远大 秦穆公从继位的那天起,就不甘心就只是做一...
  • 秦穆公为什么能称霸
    答:秦僻处西陲,周初为附庸小国,春秋初年因秦襄公助平王东迁才被封为诸侯,并承平王赐给岐山以西之地,后定都于雍(今陕西凤翔南)。到了秦穆公(前六五九年 -- 前六二一年执政)时,国势逐渐强大起来。秦穆公名任好,赢姓,秦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统一了今甘肃、宁夏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