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可怕的2岁”,父母需要怎么办呢?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万人瞩目!2024中国婴幼儿大会—免费预登记啦!

昨日,我的朋友,一个两岁多孩子的妈向我大倒苦水,原因是孩子自进入两岁以来就脾气特别大,每次不顺她意要么就哭闹不止,要么扔东西,不达目的不罢休,完全不像之前那样乖巧可爱,认为孩子性格不好,只有打怕了以后才服管教,但却与朋友的理念背道而驰,朋友倍感苦恼。

我也想起自家宝宝处于这个阶段的时候,确实有脾气大、“性子倔”的特点,其实,这并不是宝宝性格变坏或故意使坏,而是他们已经进入被心理学家称之为“可怕的两岁(Terribletwo)”的阶段,区别只是有些宝宝表现得激烈些,而有些要稍微温和一些。



01什么是“可怕的两岁”

“可怕的两岁”一般是形容处于1岁半至3岁的孩子,突然淘气不听话,爱发脾气以及经常出现坚决不服从的挑衅,并且精力旺盛东奔西跑,致使家人疲于应付的一种状况。

这是个普遍现象,我们无论在早教机构还是平常家常聊天中,有相应时期孩子的家长都能对这个问题有共鸣。

我认识一位妈妈有三个宝宝,大宝在1岁8个月开始不许别人碰自己的东西,一旦哭闹起来没完没了,初次当妈的她觉得有些惊慌无措,一方面怕宝宝是不是生病不舒服了,另一方面对消除宝宝不良情绪感到无力。



二宝出生后的乖巧可爱更让她对大宝的不听话萌生怒意,心里的天平甚至偏向了二宝,哪知二宝到了相近的时间也是各种“作妖”,让她无力应付,此时大宝已经度过这一阶段,看着要比从前懂事些了。

这说明,两岁左右这个时间段,宝宝们的淘气不是个性,而是一种共性,只是家长们对这个问题缺乏认识或因为各种原因并无认真探究罢了。



02为什么会有“可怕的两岁”

心理学研究表明,宝宝从出生到一岁多时还没有“自我”的概念,以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到了一岁多两岁时,宝宝开始有了“我”的概念,也有了“我”的想法,进入了自我意识的敏感期。而大脑的发育中,掌管情绪的部分又比掌管理性的区域要快,此时的宝宝情绪变化丰富,“主权”意识强烈,于是变得叛逆难缠。

一次聚餐,一位朋友带上了两岁多的可爱宝贝,大家许久未见甚是高兴,聊着聊着,宝宝就开始摆弄碗筷了,朋友制止说“不能玩这个。”这一指令像炸了火山口一般,宝宝瞬间就对抗起来了:“就要!我就要!”

宝宝不但坚持自己的主张,还对妈妈的制止和抢走碗筷感到愤怒,一下就哇哇大哭起来,朋友又气又恼,不让玩宝宝就闹,让他玩无异于打自己脸,十分尴尬,最后聚餐因为宝宝的哭闹提前结束。

因此,宝宝处于这个发育阶段会有这样的情况,家长若缺乏相应认知则十分被动和困扰。



03自我意识觉醒,宝宝会有哪些表现

当宝宝发展的有了“自我”概念的阶段,就开始维护自己的东西、自己的主权。这时期有几个表现特别常见:

1.大声说“不”

2.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崩溃大哭,绝不讲道理

3.自己的东西不许别人碰

4.对秩序有莫名其妙的要求



大多数的宝宝在这个时期,你要他向东,他就拒绝,然后非要朝别的方向;你要他放下东西他就非要拿着,并且会在一瞬间就开始大哭,不管你怎么讲道理他都不会听。

他们放好的东西你不许动,动了就哭给你看,直到你放回原位。你要看看他的东西他不给,你想再争取一下直接就哭闹……

如此种种,都提示你,你家小可爱进入“可怕的两岁”啦。他们经过一年多的成长,终于开始关注“我”了,这是一种成长,我们家长应当为此做好准备。



04家长应该怎么办

面对孩子的突然变化,家长们的应对也是五花八门:有困惑不已继而愤怒,有情绪同样崩溃和孩子比吼功的,也有不断安抚予取予求,特别是我们的文化中还有“三岁看老”的说法,为了能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一些主张严厉管教的家长不惜动用棍棒法则制止孩子的“胡闹”……

那么,我们家长怎样才能有效地应对宝宝“可怕的两岁”阶段呢?

1.理性客观认识宝宝的生理心理发育阶段,理解宝宝的成长“困惑”

相对于家长们对青春叛逆期的广泛接受和理解,家长们对婴儿期自我意识初次觉醒的认识是比较缺乏的,认为这么小的孩子只要吃饱喝足就可以的大有人在。然而如今,我们的孩子早就远离温饱问题的困扰,并且随着接触的外界信息丰富多样,他们的心理发育同样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了解到,宝宝的突然变化正是宝宝身心发育已经进入新阶段的标志,如青春期一样,是正常的,普遍的。当我们面对宝宝哭闹、有些小“自私”的表现时,如果我们理解到这是宝宝的成长“困惑”,那我们就能保持良好心态,管理好情绪不至于随着孩子一起失控。



2.原则问题不退让,适度树立家长权威

当孩子在涉及原则问题上无理取闹时,作为家长自然不能因为理解孩子所处阶段而不进行管教。此时,孩子并不懂规则和自由的边界,家长需要及时制止并帮助他们认识有些底线是不能逾越的。

比如在孩子随意动手打人的问题,有些家长会当即制止孩子并告知如何与人相处,孩子开始并不理解甚至哭闹,甚至还会继续试探,但家长坚定并持之以恒的教导,有时动用适度的惩罚,孩子慢慢就记住了,慢慢校正了自己的行为。而有些家长却不予理会,甚至觉得自己的孩子不会被人欺负“吃得开”,殊不知孩子形成习惯后变成了他的“行为规范”,即便是父母也不能被“豁免”。

因此这个阶段正是我们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和外界关系,教导他们规则意识的好时期。



3.非原则问题尊重和信任孩子,有技巧地沟通和引导

孩子自我意识萌发和确立的过程总是伴随着一些冲突,有一些事情是完全可以交由孩子自己掌控的,比如说想玩什么玩具,玩具想要怎么摆放,想穿什么衣服等。在这些问题上,这个时期的孩子也喜欢说“不”,作为家长可以尊重孩子的意见,有时还需要一些沟通的小技巧,让孩子主动“就范”。笔者一位同事深有体会,她的宝宝只要是家长的要求就说“不”,于是她正话反说,比如“现在先不喝水吧”、“我们往那边走吧”……孩子拒绝然后走向她期望的方向。



我们只有科学认识到孩子的需要,保持良好心态从容应对,“可怕的两岁”也许会变成“可爱的两岁”,也使我们能更有信心面对接下来的各种育儿问题。



孩子在2岁会出现第一次叛逆,是宝宝自主意识的萌芽,这时候父母不要控制孩子,在安全范围内让孩子的事情自己做主。

孩子长到两岁左右,因为有自我意识,所以开始注意周围人的态度,这样父母就可以让孩子自己做事情,比如喝水,吃衣服,穿鞋。

不要心急,不以孩子为中心,尽量让他自己独立发挥,还可以培养他的独立性。

  • 大概可以放弃挣扎了,孩子糟糕的2岁到来,老母亲心态调整指南
    答:你要是觉得,搞不定这个时期的孩子是爸妈不够有能力,那就错了。再好脾气的爸妈,遇到这个阶段的孩子也只能抓狂。可怕的2岁就是这么让人费神费脑的。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宝宝左右脑正在处于飞速发育的阶段,自我意识逐渐清楚了,开始 探索 这个世界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有事没事都要说一声“不”,这就是...
  • “可怕的2岁”是孩子的叛逆期,父母善用这3招,比吼一千句还管用_百度...
    答:所以说家长自己要做好把关,对孩子 学习有益方面的可以尽量满足,而对孩子的过度要求也要严厉拒绝。 不能因为孩子的吵闹而失去了对孩子的约束,可以沟通讲条件解决但不能赌气和孩子产生嫌隙。2、 通过外部工具教育孩子 比如孩子喜欢的动画人物、爱看的绘本人物 。通过孩子对这些虚拟人物的崇拜从而起到教育...
  • 宝宝进入“可怕的两岁”,妈妈怎样教出高情商宝宝?
    答:正确的就是,先让孩子闹,等孩子安静下来了,再去好好地去跟孩子沟通,抱一抱孩子、安慰一下孩子,让孩子能够感受到,爸爸妈妈是爱他的,重视他的。高质量陪伴,多鼓励孩子,给孩子自己的空间。孩子开始想要独立,但是苦于自己的能力不足。那么这个时候父母就要适当放手,只要不触碰底线的事情,可以试着...
  • “可怕的两岁”到底有多可怕?这份“保命指南”,建议父母收藏
    答:既然两岁宝宝如此强调自我, 你不能硬碰硬,你要适当地给他选择的权利。 当然这个选择的权利,你是可以控制的。毕竟 两岁的宝宝心眼还没长全 ,有时候你 给他看似别无选择的选择,宝宝是分不出来的。比如宝宝不想吃蔬菜,你就直接准备两种蔬菜,问宝宝你是想吃西红柿啊?还是黄瓜啊?他就会陷入选择中...
  • 孩子的3次叛逆期,这样和他说话最有效
    答:爸爸妈妈面对孩子突如其来的叛逆,惊诧的同时,在养育上也是苦不堪言。 我们从不同阶段的叛逆期出发,提供实用的沟通策略,帮助家长正确地与叛逆期的孩子相处。 第一个叛逆期:可怕的两岁 沟通策略: 1. 用语言帮助孩子表达他想表达的事情。 2岁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很有限,有时候无法精确表达,才会表现出着急、...
  • 面对孩子“可怕的两岁”,父母别失控,为何这样管理对你对孩子都好?
    答:不得不说,在面对孩子“可怕的两岁”时,父母很容易失控,可能会采取一些暴力的方式去管理孩子,但这对于孩子来说,并起不到管教作用。关于2岁的孩子,美国儿科学会(AAP)中总结如下:不断意识到自我的存在;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开始出现挑衅行为;要求每个人都按照他的想法思考;无法通过道理来沟通。
  • 面对“可怕的两岁”父母应该怎么做
    答:面对“可怕的两岁”父母应该怎么做保持耐心,分散孩子注意力,避免直接否定孩子。孩子的年龄比较小,他们对父母情绪感知清晰,这一阶段的孩子容易出现情绪失控,父母也一起情绪失控,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孩子交流,为他们营造更舒适的成长环境。可怕的2岁,父母如何应对?保持耐心,分散孩子注意...
  • 家长注意:2岁的宝宝并非突然变“熊”,做到这几点能让宝宝成长
    答:孩子的2岁到底有多可怕,恐怕只有经历过的父母才会懂,应对2岁的宝宝,你需要有用不完的力气、用不完的耐心,然后慢慢熬。2岁的宝宝并非突然变“熊”,孩子这些看似无理由的撒泼、打滚发脾气的行为,全都是有。2岁的孩子正是自我意识萌芽的阶段,他感觉到自己不再是妈妈的附属,而是个独立的个体。原...
  • 家有熊孩子我快抑郁了?“可怕的两岁”到来,用这几招搞定它
    答:办法其实没有。但是可以 提高孩子的配合度 。父母可以通过 “有效沟通三原则” ,即 具体、简介、命令 这三个原则来消除管教上的烦恼,向前迈进。比如跟孩子逛商场,不要直接说: “逛商场的时候,妈妈希望你能乖乖的。” 你试着说: “逛商场的时候,你必须待在婴儿车上。” 把语言具体到小事上,...
  • 如何与两岁的小宝宝相处?
    答:父母需要认识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特点,不要用成年人的眼光来认为孩子在无理取闹、“不懂事”,保持足够的耐心来面对孩子,有助于亲子关系的稳定和发展。 二、提供充足的陪伴 孩子需要陪伴,尤其是2、3岁的孩子还有较强的依恋情绪,父母需要尽量多的陪伴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的滋润,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