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循环系统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7
请问地球内部水循环系统的循环原理是怎样的?

地上水循环是太阳辐射结果的一个重要分支,而地下水的循环是潮汐力结果的一个重要分支。即地上河是内陆发源地流向大海。而地下河的水是从涨潮一边(发源地)的海洋,流向落潮一边的海洋。由于潮汐周而复始,致使地下河的水往返大陆东西的大陆架。抗旱打井的水,就是往返东西海岸的海水,又经过地质的层层过滤的水。如果抗旱取水的速度超过潮汐输送水的速度,不仅影响土壤的毛细商情,严重时地下就可能支持力小于压力,所以抗洪取水也要科学规划。

1地下水是水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地下水水量均衡被破坏而引起的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资源枯竭
3水位下降—水循环改变—河流流量减少泉群消失和湖泊沼泽干涸
4土壤湿度降低,地表水体萎缩,地区呈现干旱化的趋势
5地下水水质均衡被破坏导致水质状况日趋恶化
6滨海含水层在海岸线处与海水接触,当抽水量超过补给量时,淡水水位下降,海水进入含水层
7出现矿化度、硬度及铁镁离子含量增高及PH值降低等水质恶化现象
8引起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面沉降;岩溶地面塌陷;地裂缝。

地下水在形成过程中,始终参与大陆和区域尺度水循环,并成为水循环中重要的子系统。自地球形成之日起,地下水循环系统就与大陆水圈同时伴随地球的演化而进行着同步的变化,而且不断改造和完善自身的循环系统。按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规律、空间位置和运动特点等,地下水循环系统分为上、下两个循环系统,即水循环系统(又称浅部地下水循环系统)和地质循环系统(又称深部水循环系统)。

一、浅部地下水循环系统

图4-1 水循环系统示意图

(据刘国纬,1997)

107—水分通量/(n×103km3·a-1);(119)—水量/(n×103km3

浅部地下水循环是指发生于大气环流水和降水、地表水与地壳浅部地下水之间水量转化过程。水圈中水体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最后进入地下,补给地下水。在这一水文过程中,地下水与相邻层圈的所有水文要素紧密联系和互相作用,处于不断运动状态,形成一个区域性或流域性动态系统。浅部地下水循环系统不仅紧密联系着地球水圈的各个子系统,而且还是联系水圈与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纽带,通过诸多不同尺度的子系统彼此耦合,构成区域或流域水循环系统(图4-1)。

浅部地下水循环系统主要特点是,赋存于地壳表部水系统(几百米深度以上)中,一般形成于第四纪时期,它与大气圈、土壤圈、生物圈关系极为密切,运动形式以水平方向为主,垂直方向为辅。浅部地下水循环系统是地表生态、环境演化的重要因素,是地表表生带层圈间物质和能量传输的纽带,受控于陆表地质、地形和构造,其动态变化与气候密切相关,与海洋环境紧密相联,在海岸带与海水有交替作用。

华北平原浅部地下水循环系统如图4-2所示,从上游补给区至渤海湾排泄区,经历了山前侧向补给和垂直入渗补给水文过程,然后进入向下游和深层地下水系统径流和排泄的水文过程。在海陆交互带,一部分地下水通过泉水方式排入海洋,还有一部分流入渤海湾海底地下水含水系统中。

图4-2 华北平原地下水循环系统框架图

(据张宗祜等,2000)

华北平原浅部地下水循环系统的实际地质断面,如图4-3所示。山前平原是区域地下水的主要入渗补给区,地下储水介质具有强渗透能力,62%的地下水资源储存在山前平原。在中部平原,分布有连续的弱透水层,厚度较大,以至其地下水具有承压特征,接受大气降水能力差。在滨海平原,透水、储水和给水能力都不如山前平原和中部平原,水循环缓慢。

二、深部地下水循环系统

在深部地下水循环系统(地质循环)中,水参与沉积、变质与岩浆作用过程,地壳浅部的水与地壳深部乃至地幔的水发生交换,循环路径长,循环速度十分缓慢(图4-4),此类水循环是在地质历史进程中进行的。深部地下水循环系统赋存于地下深部,与大气圈、土壤圈、生物圈无直接关系,直接与岩石圈相互作用,与大气水无直接补给关系,运动方式受控于深部地质构造特征,与地表地形、地表地质无直接关系,形成于第四纪以前不同地质时期的原生水、古沉积水,循环运动方式复杂、多种,以缓慢的垂直分异、迁移并与围岩作用为主。

图4-3 华北平原浅部地下水循环系统断面

(据张光辉等,2004)

图4-4 地幔不同深度绝对水平速度矢量分布图

(据Bai Wuming et al.,1992)

三、地下水循环系统与人类生存关系

地下水循环系统与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华北平原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中,68%来自浅部地下水循环系统。浅部地下水循环系统具有补给、更新、净化和时空调节功能,使得淡水资源既具有流动性,又具有可恢复性和可持续利用性,同时还使得浅层地下水具有环境功能和生态功能。

人类活动对浅部地下水循环系统演化的进程,在小尺度上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例如近50a以来华北平原在山前大规模拦蓄和引用山区循环补给平原区的水量,同时平原区又大规模超采地下水,引起了陆地水资源数量、质量和时空分布的急剧变化,甚至在一些地区严重改变了区域水循环条件,导致人类自身生存环境劣变,如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和生态环境退化、常年河流干涸或变成季节性河流和水环境严重污染等。



  • 地下水循环系统
    答:自地球形成之日起,地下水循环系统就与大陆水圈同时伴随地球的演化而进行着同步的变化,而且不断改造和完善自身的循环系统。按区域地下水循环演化规律、空间位置和运动特点等,地下水循环系统分为上、下两个循环系统,即水循环系统(又称浅部地下水循环系统)和地质循环系统(又称深部水循环系统)。一、...
  • 地下水是如何循环的
    答:地下水循环:指地下水的一个完整的补、径、排过程,补则是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形成是由地表水或大降水入渗地下形成的,称之为补给源,径则是指地下水形成后在地下含水层系统中的运移,称之为径流,排则是指地下水通过种种方式又转化为地表水或大气水的过程,称之为排泄。其又分成浅循环、深循环...
  • 地下水系统的组成
    答:地下水系统是某一范围内含水岩系中的地下水体与其外部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形成的统一整体。该系统内,地下含水岩系内的地下水体具有统一的水力联系,与外界环境共同组成物质-信息系统。地下水系统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可从区域尺度上理解,也可从地下水赋存介质类型上理解。地下水圈是最...
  • 水空调到底适不适合家用(农村地下水循环空调系统)
    答:要将地下水抽上来进行吸热冷却室内,水空调有两种,潮气大,这种最好别用。使用地下水作为循环,一种是加水的空调扇,大自然牌不错。不过新的技术的话,换热后的水没办法回到地下的,水空调的原理在于它是一种凭借电下水进行循环的机器,然后通电抽水,买个潜水泵。所以浪费水,水空调水温空调最简单的...
  • 地下水系统划分及特征
    答:因此,根据含水层的渗透性与第四系岩相古地理特征对亚系统含水层及渗透性进行分区: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第一层由晚更新统及全新含水层构成,第二层由中更新统含水层构成,第三层由下更新统上部含水层构成,第四层由下更新统下部含水层构成。3.地下水循环系统 输入系统。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
  • 地下水循环特征
    答:盆地内地下水循环基本是按水系形成的含水系统进行。玛纳斯湖水系地下水最终排泄中心为玛纳斯湖。地下水自山前向玛纳斯湖径流。天山北麓东部、三个泉子一带、和丰谷地等地的地下水水力坡度大于天山北麓中部。至沙漠地带及玛纳斯湖一带,水平径流滞缓,地下水多以垂直越流排泄为主。艾比湖水系地下水大部分...
  • 地下水系统特征与功能
    答:地下水的循环、交替演化的主要空间是自身的含水系统及包气带。含水层上部的包气带,为该系统输入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系统中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的传递,主要是通过包气带而产生,通过含水层传导。地下水以垂向入渗补给为主,其次为侧向径流补给、洪水期江水回灌及沼泽水的渗入补给等。此外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的部分...
  • 水循环的类型
    答:3、地下水循环: 降水渗透至土壤层并逐渐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会在地下岩石和土壤中流动,最终可能通过泉水或井涌出,也可能进入河流或湖泊,再次蒸发至大气中。4、冰川循环: 冰川是冻结的淡水储存库,在水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冰川融化或蒸发后的水进入地表水系统,或渗入地下,或直接流入海洋,...
  • 地下水热泵系统
    答:根据地下水是否直接与机组冷凝器或蒸发器直接接触,地下水热泵系统可分为直接换热方式和间接换热方式。其中,直接换热方式是指地下水经处理后直接流经热泵机组进行热交换;间接换热方式是指地下水只进入中间换热器,把热量传递给机组循环水,多用于水质较差或腐蚀性强的地下水分布区。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能够避免腐蚀昂贵的主机...
  • 地下水循环及其对岩盐矿的影响
    答:上图显示,大气降水下渗是地下水的基本补给来源,地下水在地表分水岭附近以垂向下渗为主,然后转为向东流动,在断裂带处受阻转而向上溢出,形成矿区大泉(断层泉)。少量地下水穿越断裂带流向清水河平原,构成区域地下水深循环系统。2.地下水流动系统 图1-22是剖面地下水渗透速度分布图,渗透速度可以更...